第213章 董仲舒到羅馬了
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 作者:火柴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摩揭陀國與帕提亞帝國接壤的大帳內。
漢武帝劉徹坐在主位上,手中正捧著劉據的來信。
隨著目光在信紙上緩緩移動,他的神情愈發凝重,時而微微點頭,時而陷入沉思。
讀完信後,劉徹將信放在案幾上,感慨道:“據這番見解,著實讓朕刮目相看。他對帕提亞宗教局勢的分析,鞭辟入裏,所提借助宗教分化帕提亞、協調羅馬宗教差異的建議,極具前瞻性。”
這時,侍者通傳董仲舒、李廣、霍去病求見。
三人入殿後,紛紛行禮。
劉徹將劉據的信遞給他們,說道:“這是據的來信,諸位且看看,一同商討應對之策。”
董仲舒接過信,逐字逐句研讀,隨後拱手讚道:“陛下,天子此信,展現出非凡的謀略與遠見。帕提亞的襖教在民眾心中根深蒂固,通過宗教途徑分化其內部勢力,確是一條妙計。不僅能減少戰爭傷亡,還能為戰後治理奠定基礎。再者,重視羅馬與帕提亞的宗教差異,提前謀劃共同宗教政策,可避免因宗教衝突影響聯軍協同作戰,實乃深謀遠慮。”
李廣看完信,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道:“天子的想法雖好,但宗教之事,錯綜複雜。帕提亞人對自身宗教極為虔誠,我們的使者能否順利與他們的宗教領袖溝通,說服對方,還是未知數。不過,若能成功,對我軍作戰確實大有裨益。”
霍去病目光如炬,興奮地說道:“天子此計甚妙!借助宗教削弱帕提亞的抵抗意誌,再聯合羅馬帝國兩麵夾擊,定能讓帕提亞首尾難顧。至於宗教溝通的難題,可挑選熟悉西域文化、口才出眾的使者,多做準備,我相信定能達成目的。”
劉徹聽後,微微點頭:“諸位所言皆有道理。董愛卿,你負責挑選精通宗教事務的使者,擬定與帕提亞宗教領袖溝通的策略;李將軍,你整頓軍隊,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霍將軍,你協助董愛卿,挑選合適的外交人才,與羅馬方麵進行溝通。朕要讓帕提亞知道,冒犯我大漢,必將付出慘痛代價!”
三人齊聲領命:“謹遵聖諭!”
等眾人推出大帳後,劉徹遙遙的看著帳外此起彼伏的軍營,喃喃道:“宗教?等朕踏平帕提亞,征服羅馬,還信什麽教,都不過是我漢室的奴仆罷了!”
“他們唯一的信仰,唯有大漢!”
漢武帝劉徹為打破與帕提亞帝國之間的僵局,決定聯合羅馬帝國,對帕提亞形成夾擊之勢,於是便將這一重任交給了早就內聖外王的董仲舒。
現在也隻有董仲舒才能勝任。
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董仲舒仍舊精神矍鑠,渾身都充滿了幹勁兒,甚至前幾日剛剛納了一個摩揭陀國美女作為小妾。
可謂是徹徹底底煥發了人生第二春。
董仲舒帶著大漢的使命,率領一支規模可觀的使團,踏上了前往羅馬的征程。
使團繞過帕提亞帝國,穿越茫茫沙漠,黃沙漫天,烈日高懸,熾熱的陽光烤得大地滾燙。
人畜的腳步揚起滾滾沙塵,每前進一步都異常艱難。
但董仲舒始終堅定地帶領著使團,朝著羅馬的方向前行。
經過數日的長途跋涉,董仲舒一行終於抵達羅馬帝國。
羅馬宏偉的建築、繁華的街道讓使團成員驚歎不已,但董仲舒深知,此次任務艱巨,容不得絲毫懈怠。
在羅馬官員的引領下,董仲舒來到羅馬元老院。
元老院的大廳寬敞而莊嚴,羅馬的元老們身著華麗的長袍,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目光審視著遠道而來的東方使者。
董仲舒鎮定自若,向羅馬元老們行了漢式大禮,隨後,用剛剛學會的拉丁語闡述了大漢的來意:
“尊敬的羅馬元老院議員們,大漢與羅馬雖遠隔萬裏,但通過絲綢之路,早已互通有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摩揭陀國如今已是漢土,你我之間也算鄰邦。然而帕提亞帝國在中亞地區不斷擴張,不僅威脅到大漢的邊境安全,也阻礙了羅馬與東方的貿易往來。我們大漢皇帝提議,雙方聯手,東西夾擊帕提亞,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如此一來,不僅能消除帕提亞的威脅,還能進一步拓展絲綢之路,促進雙方的經濟繁榮。”
元老們聽後,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一位白發蒼蒼的元老站起身來,質疑道:“你們大漢雖地域遼闊,但遠在東方,我們如何能確定,與你們合作能帶來真正的利益?又如何保證,戰後雙方不會因利益分配產生矛盾?”
董仲舒早有準備,微笑著迴應道:“羅馬與大漢,一個雄踞西方,一個屹立東方,都是偉大的帝國。帕提亞的擴張,對我們雙方都構成了威脅。此次合作,我們大漢願以誠意相待,在戰前就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確保戰後利益公平分配。而且,一旦擊敗帕提亞,絲綢之路將更加暢通,羅馬的商品將能更順利地進入東方市場,這對羅馬的經濟發展,無疑是巨大的機遇。”
董仲舒話音剛落,元老們便開始交頭接耳。
身形瘦削、眼神狡黠的元老盧修斯?梅特盧斯緩緩起身,走向石階,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揮了揮手中的羊皮卷,高聲說道:
“諸位,大漢使者的提議雖有可取之處,但這關乎羅馬的重大決策,我們需慎之又慎。蓋烏斯?馬略將軍不僅戰功赫赫,對軍事戰略有著卓越的見解,更對羅馬的安危有著深刻的責任感。我提議,將此事交由馬略將軍定奪,他能從軍事角度,給出最合理的建議。”
普布利烏斯?西庇阿心領神會,連忙附和:“盧修斯所言極是。馬略將軍推行的軍事改革,讓羅馬軍隊煥然一新,在多次戰役中取得輝煌勝利。對於與大漢結盟這樣的軍事大事,他的判斷無疑最具權威性。”
實際上,他們心裏清楚,馬略性格暴躁,行事直爽,若董仲舒不能讓他滿意,這合作便極有可能泡湯。
這樣既可以打發這個所謂的漢使,也可以讓人看到馬略的暴虐。
而且在他們心理帕提亞才是他們的鄰國,彼此衝突不斷,且剛剛平息衝突,沒必要為了一個大漢再起兵戈。
留著濃密胡須的馬可?安東尼烏斯皺著眉頭,義正言辭地反駁:“元老院肩負著為羅馬謀福祉的重任,怎能輕易將如此重要的決策推給他人?我們應當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判斷力,做出決定。”
可他的反對聲很快被此起彼伏的附和聲淹沒。大多數元老急於給董仲舒和大漢一個下馬威,紛紛讚同將此事交給馬略。
最終,元老院以多數票通過決議,決定將大漢與羅馬結盟一事,交由蓋烏斯?馬略定奪。
隨後,董仲舒在羅馬官員的陪同下,前往馬略的府邸。
一路上,風聲唿嘯,吹起地上的塵土。
董仲舒心中暗自思忖,此次會麵必定困難重重,這位威名遠揚且性格暴躁的羅馬將軍,會如何看待大漢的提議?
又會提出怎樣的刁難?
漢武帝劉徹坐在主位上,手中正捧著劉據的來信。
隨著目光在信紙上緩緩移動,他的神情愈發凝重,時而微微點頭,時而陷入沉思。
讀完信後,劉徹將信放在案幾上,感慨道:“據這番見解,著實讓朕刮目相看。他對帕提亞宗教局勢的分析,鞭辟入裏,所提借助宗教分化帕提亞、協調羅馬宗教差異的建議,極具前瞻性。”
這時,侍者通傳董仲舒、李廣、霍去病求見。
三人入殿後,紛紛行禮。
劉徹將劉據的信遞給他們,說道:“這是據的來信,諸位且看看,一同商討應對之策。”
董仲舒接過信,逐字逐句研讀,隨後拱手讚道:“陛下,天子此信,展現出非凡的謀略與遠見。帕提亞的襖教在民眾心中根深蒂固,通過宗教途徑分化其內部勢力,確是一條妙計。不僅能減少戰爭傷亡,還能為戰後治理奠定基礎。再者,重視羅馬與帕提亞的宗教差異,提前謀劃共同宗教政策,可避免因宗教衝突影響聯軍協同作戰,實乃深謀遠慮。”
李廣看完信,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道:“天子的想法雖好,但宗教之事,錯綜複雜。帕提亞人對自身宗教極為虔誠,我們的使者能否順利與他們的宗教領袖溝通,說服對方,還是未知數。不過,若能成功,對我軍作戰確實大有裨益。”
霍去病目光如炬,興奮地說道:“天子此計甚妙!借助宗教削弱帕提亞的抵抗意誌,再聯合羅馬帝國兩麵夾擊,定能讓帕提亞首尾難顧。至於宗教溝通的難題,可挑選熟悉西域文化、口才出眾的使者,多做準備,我相信定能達成目的。”
劉徹聽後,微微點頭:“諸位所言皆有道理。董愛卿,你負責挑選精通宗教事務的使者,擬定與帕提亞宗教領袖溝通的策略;李將軍,你整頓軍隊,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霍將軍,你協助董愛卿,挑選合適的外交人才,與羅馬方麵進行溝通。朕要讓帕提亞知道,冒犯我大漢,必將付出慘痛代價!”
三人齊聲領命:“謹遵聖諭!”
等眾人推出大帳後,劉徹遙遙的看著帳外此起彼伏的軍營,喃喃道:“宗教?等朕踏平帕提亞,征服羅馬,還信什麽教,都不過是我漢室的奴仆罷了!”
“他們唯一的信仰,唯有大漢!”
漢武帝劉徹為打破與帕提亞帝國之間的僵局,決定聯合羅馬帝國,對帕提亞形成夾擊之勢,於是便將這一重任交給了早就內聖外王的董仲舒。
現在也隻有董仲舒才能勝任。
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董仲舒仍舊精神矍鑠,渾身都充滿了幹勁兒,甚至前幾日剛剛納了一個摩揭陀國美女作為小妾。
可謂是徹徹底底煥發了人生第二春。
董仲舒帶著大漢的使命,率領一支規模可觀的使團,踏上了前往羅馬的征程。
使團繞過帕提亞帝國,穿越茫茫沙漠,黃沙漫天,烈日高懸,熾熱的陽光烤得大地滾燙。
人畜的腳步揚起滾滾沙塵,每前進一步都異常艱難。
但董仲舒始終堅定地帶領著使團,朝著羅馬的方向前行。
經過數日的長途跋涉,董仲舒一行終於抵達羅馬帝國。
羅馬宏偉的建築、繁華的街道讓使團成員驚歎不已,但董仲舒深知,此次任務艱巨,容不得絲毫懈怠。
在羅馬官員的引領下,董仲舒來到羅馬元老院。
元老院的大廳寬敞而莊嚴,羅馬的元老們身著華麗的長袍,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目光審視著遠道而來的東方使者。
董仲舒鎮定自若,向羅馬元老們行了漢式大禮,隨後,用剛剛學會的拉丁語闡述了大漢的來意:
“尊敬的羅馬元老院議員們,大漢與羅馬雖遠隔萬裏,但通過絲綢之路,早已互通有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摩揭陀國如今已是漢土,你我之間也算鄰邦。然而帕提亞帝國在中亞地區不斷擴張,不僅威脅到大漢的邊境安全,也阻礙了羅馬與東方的貿易往來。我們大漢皇帝提議,雙方聯手,東西夾擊帕提亞,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如此一來,不僅能消除帕提亞的威脅,還能進一步拓展絲綢之路,促進雙方的經濟繁榮。”
元老們聽後,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一位白發蒼蒼的元老站起身來,質疑道:“你們大漢雖地域遼闊,但遠在東方,我們如何能確定,與你們合作能帶來真正的利益?又如何保證,戰後雙方不會因利益分配產生矛盾?”
董仲舒早有準備,微笑著迴應道:“羅馬與大漢,一個雄踞西方,一個屹立東方,都是偉大的帝國。帕提亞的擴張,對我們雙方都構成了威脅。此次合作,我們大漢願以誠意相待,在戰前就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確保戰後利益公平分配。而且,一旦擊敗帕提亞,絲綢之路將更加暢通,羅馬的商品將能更順利地進入東方市場,這對羅馬的經濟發展,無疑是巨大的機遇。”
董仲舒話音剛落,元老們便開始交頭接耳。
身形瘦削、眼神狡黠的元老盧修斯?梅特盧斯緩緩起身,走向石階,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揮了揮手中的羊皮卷,高聲說道:
“諸位,大漢使者的提議雖有可取之處,但這關乎羅馬的重大決策,我們需慎之又慎。蓋烏斯?馬略將軍不僅戰功赫赫,對軍事戰略有著卓越的見解,更對羅馬的安危有著深刻的責任感。我提議,將此事交由馬略將軍定奪,他能從軍事角度,給出最合理的建議。”
普布利烏斯?西庇阿心領神會,連忙附和:“盧修斯所言極是。馬略將軍推行的軍事改革,讓羅馬軍隊煥然一新,在多次戰役中取得輝煌勝利。對於與大漢結盟這樣的軍事大事,他的判斷無疑最具權威性。”
實際上,他們心裏清楚,馬略性格暴躁,行事直爽,若董仲舒不能讓他滿意,這合作便極有可能泡湯。
這樣既可以打發這個所謂的漢使,也可以讓人看到馬略的暴虐。
而且在他們心理帕提亞才是他們的鄰國,彼此衝突不斷,且剛剛平息衝突,沒必要為了一個大漢再起兵戈。
留著濃密胡須的馬可?安東尼烏斯皺著眉頭,義正言辭地反駁:“元老院肩負著為羅馬謀福祉的重任,怎能輕易將如此重要的決策推給他人?我們應當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判斷力,做出決定。”
可他的反對聲很快被此起彼伏的附和聲淹沒。大多數元老急於給董仲舒和大漢一個下馬威,紛紛讚同將此事交給馬略。
最終,元老院以多數票通過決議,決定將大漢與羅馬結盟一事,交由蓋烏斯?馬略定奪。
隨後,董仲舒在羅馬官員的陪同下,前往馬略的府邸。
一路上,風聲唿嘯,吹起地上的塵土。
董仲舒心中暗自思忖,此次會麵必定困難重重,這位威名遠揚且性格暴躁的羅馬將軍,會如何看待大漢的提議?
又會提出怎樣的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