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諸位,還是盡快打道迴府吧,雖然不知道皇帝陛下為什麽沒有行動,但我們不得不防”
老侯爺都發話了。
原本還想發言的想法也都打消了,年紀最幼的湯晟眼皮打架還在苦苦支撐。
“好了,散了”
阿鬥也迴到了後宮,看見皇後,笑著走了上去。
“陛下”
宛如出水芙蓉,端莊而不失妖豔,大氣而不失柔弱,這是皇爺爺朱重八,為他挑選的皇後,以他奶奶孝慈高皇後馬氏為模板挑的,也是馬皇後的侄孫女。
這種感覺像極了他的大張皇後。
時值國喪,阿鬥暫時還沒有納妃,身旁隻有馬皇後一人。
次日,大朝會。
“陛下,快醒醒,又到了朝會了”
半夢半醒的阿鬥在馬氏的伺候之下穿上了黃袍不情不願的從床上起來,他果然還是不想幹活,哪怕是成為一個帝國的皇帝。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伴隨著太監的叫喊聲,劉禪趁亂打了一個哈欠。
沒想到這大明皇帝,還挺勤勞。
作為最底層出身的朱重八,在當了皇帝之後異常勤勉,除了早朝,遇到事情處理不完的話,還有午朝晚朝。
相父咋還不來呀?
一千二百年沒見,想他。
今天的早會,我還是圍繞著那三件事情:削藩,削藩,還是七md削藩。
“諸位愛卿,那如果將藩王全部消了之後,那麽北方的邊境由誰去守衛?”
你?是你?還是你?
這話一說出口,朝廷上的大臣們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建文三坑身上。
不是?您三位?你們確定陛下是要削藩嗎?怎麽扯到其他問題上了?
“咳,陛下,削藩一事不是定下了嗎?怎麽又.?”
“沒錯,朕也同意削藩,但你們要給我一個章程啊”
他是誰?他可是扶不起的阿鬥啊?他是皇帝,他要做的便是決定大的方向,但具體細節上還需要朝臣們的加持才行。
“咳咳,陛下,待削藩好,自然會有名臣大將來鎮守邊疆,絕對不會影響朝廷穩定的”就算真的發生了又怎麽樣?反正發言的這位也是江南士紳。
家族就在江南之地,哪怕北方丟了他照樣能當清貴士大夫,根本不慌。
“好,愛卿,朕相信你,朕相信你能成為名臣大將的”
“那好,順便任命你全權操持這件事情不知如何?”阿鬥率先提問。
“多謝陛下”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富貴,他若是完成這件差事,那麽他絕對可以憑此功績足可載入史冊。
很顯然,他隻聽到了全權處理。
“很好,既然愛卿領了這份差事,那麽朕便調集大軍派你北上,給你軍餉軍糧,希望你能鏟除北元,如此一來,我們大明就不需要在邊疆設這些藩王,每年就可以節省這筆開銷來投入經濟建設,地方治理。”
對於皇爺爺生前的布局,阿鬥還是十分清楚,畢竟這些知識相父教過他。
邊疆九王,退可保境安民,進可開疆擴土,如果錦衣衛匯報的消息不錯的話,那麽邊境的秦,晉,燕三藩配合朝廷主力,應該可以成功圍殲北元餘孽。
在外頭的戰爭有名臣大將藩王配合,他根本不用操心。
在內,他隻需要負責調派資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保障大軍的後勤就行。
這活他可太擅長了。
你猜,薑維九伐中原到底是哪個在後方調控後勤支援北伐的?
“什麽?”終於反應過來了。
那發言的大臣也愣住了,不是,他隻不過是一個書生,又怎麽會行軍打仗啊?
“陛下,臣不會啊”露出無奈的笑容,對著阿鬥說道。
“什麽?那麽懂賺錢嗎?會治理地方嗎?能為朕出謀劃策嗎?”
又是一個三連問,讓那大臣繼續懵逼,阿鬥十分熟悉那種眼神清澈而愚蠢。
“咳咳,陛下,李大人他為言官,並不擅長陛下所說的這些方麵”禦史大夫練子寧出言演,畢竟這是他的手下。
“行吧,不過,真要削藩,必須擇一名臣,蕩平北元”
“如今國家已富,兵強馬壯,自當乘勝追擊,蕩平北元,不知哪位大人願意領命出征”
身為漢朝皇帝,對於北方的敵人,他可是十分警惕,尤其是匈奴,至於北元?估計也是匈奴的變種罷了。
他昨天翻了一下奏折,去年朝延財政收入有三千多萬石糧米。
有錢,就是有底氣,精打細算之下,應該能維持一場兩三個月,十幾萬野戰軍的費用,在配上一名大臣主持軍務,幾十員上將。再加上三位藩王的配合,可以打一場大勝仗。
隻不過朝廷這些臣子,一個個鬼精神的壓根不上套,索性就把目光放到了兵部尚書齊泰的身上。
畢竟滿殿的大臣,他也就隻能叫上那兩三個名字。
而齊泰又是兵部尚書。
按漢官製,應該是大司馬大將軍那一級別。
與衛青霍去病一個官職啊?
再不濟也能抵上半個相父吧?
打仗,那不就有手就來嗎?
想到這就直接敲定主意,望向齊泰。
“好了,齊卿,朕同意削藩,所以你也迴去寫出師表吧,帶兵掃平了北元之後,我立馬削藩。”
削藩事小,有手就行,難道他還不會照搬祖宗的推恩令嗎?
“什麽?陛下?我出征?平北元?這麽神奇嗎?”
阿鬥一句話,齊泰直接懵逼,他從來沒想到這竟然這麽得到陛下重用,以至於腦子還沒反應過來,嘴巴就直接將心裏話吐了出來。
“沒錯,就是你,準備出征”
“朝廷的一切大可放心,留下一封出師表,朕一定會按照您的建議執行,絕對不會讓朝政影響你的軍務。”
另外錢糧方麵完全不用擔心。
這件事情朕熟悉得很。
朝廷會拿出1\/3支援此次北伐,隻要能蕩平北元所得繳獲一半獎勵軍隊一半入朝廷。
“陛下萬萬不可,千萬不可怒而興師,不可如此草率就決定戰爭了”雖然還是很感動,但齊泰畢竟沒有帶過兵打過仗,也知道自己沒有足夠能力,統帥大軍蕩平北元。
“微臣感謝陛下厚愛。”
那你就迴去寫好出師表。
見劉禪還在催促他寫那出師表,雖然十分感動,但他也清楚,他不配。
畢竟出師表這玩意,從那蜀漢丞相諸葛亮寫完之後,也就沒什麽人敢寫了,強硬逼這些那就是裝逼,但裝逼不成容易被。
再說了,他可是純粹的儒生,又怎麽懂得打仗這種活計呢?
皇帝您道好,在下作為一個輔政大臣,不在朝廷上斧政卻偏偏安排到邊疆與北元那幫兇徒對戰,寧可真舍得咱的性命。
不得不說,陛下的招式很新穎,很適合玩弄大臣,但現在也該玩夠了,應該繼續處理削藩大事。
“多謝陛下信任,然在下未經戰爭,不通軍務,雖忝為兵部尚書,卻”
這時候劉阿鬥連忙揮手。
“也罷,既然愛卿認為自己能力不足,那麽這工部尚書愛卿暫且放下待能力足夠時,再繼續擔任,在此之前,愛卿暫且擔任兵部侍郎,至於兵部尚書,當由一名武將中挑選”
聽到這話的武將群體,眼睛都亮了。
他們也想進步,更何況這是陛下在對他們示好,不出意外的話,兵部尚書的頭銜,將給到長興侯耿炳文的身上。
瞬間,朝廷進入了一種詭異的寂靜之中。
什麽話?皇帝在狗叫什麽?兵部尚書這麽重要的職位什麽時候能讓那些武夫擔任?
老侯爺都發話了。
原本還想發言的想法也都打消了,年紀最幼的湯晟眼皮打架還在苦苦支撐。
“好了,散了”
阿鬥也迴到了後宮,看見皇後,笑著走了上去。
“陛下”
宛如出水芙蓉,端莊而不失妖豔,大氣而不失柔弱,這是皇爺爺朱重八,為他挑選的皇後,以他奶奶孝慈高皇後馬氏為模板挑的,也是馬皇後的侄孫女。
這種感覺像極了他的大張皇後。
時值國喪,阿鬥暫時還沒有納妃,身旁隻有馬皇後一人。
次日,大朝會。
“陛下,快醒醒,又到了朝會了”
半夢半醒的阿鬥在馬氏的伺候之下穿上了黃袍不情不願的從床上起來,他果然還是不想幹活,哪怕是成為一個帝國的皇帝。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伴隨著太監的叫喊聲,劉禪趁亂打了一個哈欠。
沒想到這大明皇帝,還挺勤勞。
作為最底層出身的朱重八,在當了皇帝之後異常勤勉,除了早朝,遇到事情處理不完的話,還有午朝晚朝。
相父咋還不來呀?
一千二百年沒見,想他。
今天的早會,我還是圍繞著那三件事情:削藩,削藩,還是七md削藩。
“諸位愛卿,那如果將藩王全部消了之後,那麽北方的邊境由誰去守衛?”
你?是你?還是你?
這話一說出口,朝廷上的大臣們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建文三坑身上。
不是?您三位?你們確定陛下是要削藩嗎?怎麽扯到其他問題上了?
“咳,陛下,削藩一事不是定下了嗎?怎麽又.?”
“沒錯,朕也同意削藩,但你們要給我一個章程啊”
他是誰?他可是扶不起的阿鬥啊?他是皇帝,他要做的便是決定大的方向,但具體細節上還需要朝臣們的加持才行。
“咳咳,陛下,待削藩好,自然會有名臣大將來鎮守邊疆,絕對不會影響朝廷穩定的”就算真的發生了又怎麽樣?反正發言的這位也是江南士紳。
家族就在江南之地,哪怕北方丟了他照樣能當清貴士大夫,根本不慌。
“好,愛卿,朕相信你,朕相信你能成為名臣大將的”
“那好,順便任命你全權操持這件事情不知如何?”阿鬥率先提問。
“多謝陛下”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富貴,他若是完成這件差事,那麽他絕對可以憑此功績足可載入史冊。
很顯然,他隻聽到了全權處理。
“很好,既然愛卿領了這份差事,那麽朕便調集大軍派你北上,給你軍餉軍糧,希望你能鏟除北元,如此一來,我們大明就不需要在邊疆設這些藩王,每年就可以節省這筆開銷來投入經濟建設,地方治理。”
對於皇爺爺生前的布局,阿鬥還是十分清楚,畢竟這些知識相父教過他。
邊疆九王,退可保境安民,進可開疆擴土,如果錦衣衛匯報的消息不錯的話,那麽邊境的秦,晉,燕三藩配合朝廷主力,應該可以成功圍殲北元餘孽。
在外頭的戰爭有名臣大將藩王配合,他根本不用操心。
在內,他隻需要負責調派資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保障大軍的後勤就行。
這活他可太擅長了。
你猜,薑維九伐中原到底是哪個在後方調控後勤支援北伐的?
“什麽?”終於反應過來了。
那發言的大臣也愣住了,不是,他隻不過是一個書生,又怎麽會行軍打仗啊?
“陛下,臣不會啊”露出無奈的笑容,對著阿鬥說道。
“什麽?那麽懂賺錢嗎?會治理地方嗎?能為朕出謀劃策嗎?”
又是一個三連問,讓那大臣繼續懵逼,阿鬥十分熟悉那種眼神清澈而愚蠢。
“咳咳,陛下,李大人他為言官,並不擅長陛下所說的這些方麵”禦史大夫練子寧出言演,畢竟這是他的手下。
“行吧,不過,真要削藩,必須擇一名臣,蕩平北元”
“如今國家已富,兵強馬壯,自當乘勝追擊,蕩平北元,不知哪位大人願意領命出征”
身為漢朝皇帝,對於北方的敵人,他可是十分警惕,尤其是匈奴,至於北元?估計也是匈奴的變種罷了。
他昨天翻了一下奏折,去年朝延財政收入有三千多萬石糧米。
有錢,就是有底氣,精打細算之下,應該能維持一場兩三個月,十幾萬野戰軍的費用,在配上一名大臣主持軍務,幾十員上將。再加上三位藩王的配合,可以打一場大勝仗。
隻不過朝廷這些臣子,一個個鬼精神的壓根不上套,索性就把目光放到了兵部尚書齊泰的身上。
畢竟滿殿的大臣,他也就隻能叫上那兩三個名字。
而齊泰又是兵部尚書。
按漢官製,應該是大司馬大將軍那一級別。
與衛青霍去病一個官職啊?
再不濟也能抵上半個相父吧?
打仗,那不就有手就來嗎?
想到這就直接敲定主意,望向齊泰。
“好了,齊卿,朕同意削藩,所以你也迴去寫出師表吧,帶兵掃平了北元之後,我立馬削藩。”
削藩事小,有手就行,難道他還不會照搬祖宗的推恩令嗎?
“什麽?陛下?我出征?平北元?這麽神奇嗎?”
阿鬥一句話,齊泰直接懵逼,他從來沒想到這竟然這麽得到陛下重用,以至於腦子還沒反應過來,嘴巴就直接將心裏話吐了出來。
“沒錯,就是你,準備出征”
“朝廷的一切大可放心,留下一封出師表,朕一定會按照您的建議執行,絕對不會讓朝政影響你的軍務。”
另外錢糧方麵完全不用擔心。
這件事情朕熟悉得很。
朝廷會拿出1\/3支援此次北伐,隻要能蕩平北元所得繳獲一半獎勵軍隊一半入朝廷。
“陛下萬萬不可,千萬不可怒而興師,不可如此草率就決定戰爭了”雖然還是很感動,但齊泰畢竟沒有帶過兵打過仗,也知道自己沒有足夠能力,統帥大軍蕩平北元。
“微臣感謝陛下厚愛。”
那你就迴去寫好出師表。
見劉禪還在催促他寫那出師表,雖然十分感動,但他也清楚,他不配。
畢竟出師表這玩意,從那蜀漢丞相諸葛亮寫完之後,也就沒什麽人敢寫了,強硬逼這些那就是裝逼,但裝逼不成容易被。
再說了,他可是純粹的儒生,又怎麽懂得打仗這種活計呢?
皇帝您道好,在下作為一個輔政大臣,不在朝廷上斧政卻偏偏安排到邊疆與北元那幫兇徒對戰,寧可真舍得咱的性命。
不得不說,陛下的招式很新穎,很適合玩弄大臣,但現在也該玩夠了,應該繼續處理削藩大事。
“多謝陛下信任,然在下未經戰爭,不通軍務,雖忝為兵部尚書,卻”
這時候劉阿鬥連忙揮手。
“也罷,既然愛卿認為自己能力不足,那麽這工部尚書愛卿暫且放下待能力足夠時,再繼續擔任,在此之前,愛卿暫且擔任兵部侍郎,至於兵部尚書,當由一名武將中挑選”
聽到這話的武將群體,眼睛都亮了。
他們也想進步,更何況這是陛下在對他們示好,不出意外的話,兵部尚書的頭銜,將給到長興侯耿炳文的身上。
瞬間,朝廷進入了一種詭異的寂靜之中。
什麽話?皇帝在狗叫什麽?兵部尚書這麽重要的職位什麽時候能讓那些武夫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