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闡教三代弟子齊出,聞仲開殺戒
拜師雲霄百年,你告訴我這是封神 作者:念筆心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玉泉山
金霞洞。
玉鼎真人收到玉虛宮的法旨也匆忙趕了迴來。
“袁洪!”發現袁洪不在洞府內,玉鼎真人出了洞府,一聲唿喚,聲音在玉泉山迴蕩。
不多時,一位身著勁裝,身形矯健的身影,從玉泉山中趕了迴來。
來人正是袁洪。
“弟子拜見師父。”袁洪行了一禮。
玉鼎真人看向袁洪,說道:“目前我教奉道祖法旨舉行封神,為師剛接到玉虛宮法旨,如今薑子牙在西岐助周伐商一事受阻,會影響到我教封神大業,你即刻前往西岐,全力相助於你薑師叔。”
袁洪聽聞,遲疑起來。
他可是記得,金大升告知是闡教兩位仙首,殺了他的手下。
目前梅山七怪隻剩下他和金大升。
因自己的猶豫不決,金大升還和自己翻臉了。
這時候讓他去幫闡教,他到底該如何做。
覺察到袁洪的遲疑,玉鼎真人眼中疑惑。
“袁洪,你可是有什麽顧慮?”
袁洪搖搖頭。
“弟子剛才在想一些事,師父放心,弟子一定會去西岐相助薑師叔,完成我教封神大業!”
玉鼎真人微微點頭:“你天賦異稟,雖修煉八九玄功多年,習得諸多本領,又有玄功護體,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但截教賊子一直阻撓我教封神,你的幾位師叔師伯稍微不小心便遭了截教的算計,所以西岐之行,切不可大意輕敵,此去,你要聽從子牙的調遣,與你的各位師弟齊心協作,完成我教封神大業。”
袁洪眼中閃過桀驁不馴的神情,抱拳行禮:“師父教誨,弟子銘記於心。”
“去吧。”玉鼎真人緩緩道。
袁洪稍作準備後,出了洞府,便化作一道流光,朝著西岐的方向飛去。
望了袁洪離去的身影,玉鼎真人微微皺眉。
因楊戩被搶奪,這才收了袁洪當代替。
“這幾年倒是磨了袁洪那兇殘,桀驁不馴的性子,不知道能不能將其徹底控製住。”
……
此時。
朝歌。
聞仲從西岐返迴。
以前每次他帶兵迴來,總是凱旋而歸。
但這次卻是灰溜溜的迴來,聞仲心中很不是滋味,覺得自己愧對先王的囑托。
在騎著墨麒麟入了朝歌城中。
不知情的百姓,正在圍觀,高喊聞太師之名。
這時,一道傳訊靈符自天際中,飛了過來。
聞仲疑惑。
抬手接住飛來的傳訊靈符。
讀取了上麵的內容後,聞仲微微皺眉。
“師弟,讓我這次迴來,殺了費仲和尤渾再去東海平叛?”
“若兩人不殺,在我不在朝歌時,可能會向大王進讒言,導致朝堂動蕩,從而危及成湯江山?”
聞仲長年在外征戰,根本不了解費仲、尤渾,但想到顧休所說之事,基本不會有假。
心中已有了決然。
打算迴去便派人去收集兩人平時的所作所為,明早上朝時,上奏處死費仲、尤渾,若帝辛不願意,他就強行用打王鞭當場把費仲、尤渾打死。
前往皇宮去拜見帝辛,講述了西岐目前的情況後。
聞仲便迴了太師府。
迴來了,每日的早朝聞仲是不能缺席的。
次日,一大早,聞仲身著玄色朝服,頭戴金冠,手持打王鞭,騎著墨麒麟前往皇宮午門前,和來參加早朝的官員,一起入了皇宮。
大殿內。
朝堂上。
帝辛坐在禦座上,掃視一眼群臣:“相信眾卿都知道聞太師昨天便迴來,打算休整兩日便會前去東海平亂,今晚孤打算設宴為太師餞行。”
“大王聖明,太師勞苦功高,為了我成湯江山穩定常年在外征戰,此行前去東海平亂,路途遙遠,我們理應為太師餞行。”
見百官齊聲應道,帝辛看向了聞仲。
“太師意下如何?”
聞仲踏出一步,躬身行禮,朗聲道:“大王,餞行一事臣倒不在意,但臣有要事啟奏,此次臣從西岐歸來,雖戰事不利,不能拿下西岐,但等臣平定了東海平靈王後定會重整旗鼓,以雪前恥,然,如今朝堂之中,有奸佞之臣作祟,若不除之,恐危及我成湯江山。”
帝辛微微皺眉:“太師所言奸佞之臣,所指何人?”
聞仲抬起頭,目光如炬,指向站在一旁的費仲和尤渾,厲聲道:“便是費仲、尤渾二人!此二人平日裏結黨營私,蒙蔽聖聽,向陛下進讒言,致使朝堂動蕩,綱紀敗壞,若不將其處死,朝堂難安,江山不穩!”
費仲和尤渾聽聞,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
兩人趕忙出列,撲通一聲跪地,哭喊道:“大王,冤枉啊!太師定是聽信了小人讒言,才會對臣等有此誤會,臣等一心為陛下,為成湯江山,絕無半點不忠之心呐!”
帝辛麵露猶豫之色,尤渾、費仲兩人平時說話又好聽,甚得他心意,殺了怪可惜,看向聞仲,說道:“太師,費仲、尤渾二人,雖偶有過錯,但罪不至死,且如今正值用人之際,還望太師能網開一麵。”
聞仲心中一沉,上前一步,大聲說道:“大王,此二人之害,絕非一時之過,他們在朝堂之上,顛倒黑白,排除異己,長此以往,必將動搖國之根基,先王賜予臣打王鞭,便是為了懲處奸佞,穩定朝綱,今日,若陛下不願處死此二人,臣唯有動用打王鞭,當場將他們正法!”
說罷,聞仲舉起打王鞭,朝費仲、尤渾走了上去。
兩人一看,嚇得臉色發白。
“大王,救命啊,聞太師瘋了。”
“大王,聞太師這明顯是仗著自己的職位肆意報複,明顯不把你放在眼裏。”
兩人不停的躲避,但費仲、尤渾兩人是文官,聞仲是武將想要殺兩人很容易。
看了兩人,緩緩道:“你們二人禍亂朝綱,罪不可赦,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
說罷,聞仲一聲怒喝,揮動打王鞭,
正中費仲,費仲慘叫一聲,身軀倒飛出去,重重砸在殿柱之上,口吐鮮血,當場氣絕。
尤渾嚇得癱軟在地,根本無力躲避,隨著聞仲手中的打王鞭落下,也一命嗚唿,身體蜷縮在一旁,沒了動靜。
朝堂之上,大臣們一片嘩然,有的麵露驚恐,有的暗自叫好。
聞仲收迴打王鞭,躬身向帝辛道:“大王,奸佞已除,願我大商朝堂清明,江山永固。”
帝辛看著兩具屍體,心中一陣唏噓,長歎一聲:“太師此舉,實乃為了大商社稷,希望眾愛卿以此為戒,盡心輔佐孤,莫要重蹈覆轍。”
金霞洞。
玉鼎真人收到玉虛宮的法旨也匆忙趕了迴來。
“袁洪!”發現袁洪不在洞府內,玉鼎真人出了洞府,一聲唿喚,聲音在玉泉山迴蕩。
不多時,一位身著勁裝,身形矯健的身影,從玉泉山中趕了迴來。
來人正是袁洪。
“弟子拜見師父。”袁洪行了一禮。
玉鼎真人看向袁洪,說道:“目前我教奉道祖法旨舉行封神,為師剛接到玉虛宮法旨,如今薑子牙在西岐助周伐商一事受阻,會影響到我教封神大業,你即刻前往西岐,全力相助於你薑師叔。”
袁洪聽聞,遲疑起來。
他可是記得,金大升告知是闡教兩位仙首,殺了他的手下。
目前梅山七怪隻剩下他和金大升。
因自己的猶豫不決,金大升還和自己翻臉了。
這時候讓他去幫闡教,他到底該如何做。
覺察到袁洪的遲疑,玉鼎真人眼中疑惑。
“袁洪,你可是有什麽顧慮?”
袁洪搖搖頭。
“弟子剛才在想一些事,師父放心,弟子一定會去西岐相助薑師叔,完成我教封神大業!”
玉鼎真人微微點頭:“你天賦異稟,雖修煉八九玄功多年,習得諸多本領,又有玄功護體,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但截教賊子一直阻撓我教封神,你的幾位師叔師伯稍微不小心便遭了截教的算計,所以西岐之行,切不可大意輕敵,此去,你要聽從子牙的調遣,與你的各位師弟齊心協作,完成我教封神大業。”
袁洪眼中閃過桀驁不馴的神情,抱拳行禮:“師父教誨,弟子銘記於心。”
“去吧。”玉鼎真人緩緩道。
袁洪稍作準備後,出了洞府,便化作一道流光,朝著西岐的方向飛去。
望了袁洪離去的身影,玉鼎真人微微皺眉。
因楊戩被搶奪,這才收了袁洪當代替。
“這幾年倒是磨了袁洪那兇殘,桀驁不馴的性子,不知道能不能將其徹底控製住。”
……
此時。
朝歌。
聞仲從西岐返迴。
以前每次他帶兵迴來,總是凱旋而歸。
但這次卻是灰溜溜的迴來,聞仲心中很不是滋味,覺得自己愧對先王的囑托。
在騎著墨麒麟入了朝歌城中。
不知情的百姓,正在圍觀,高喊聞太師之名。
這時,一道傳訊靈符自天際中,飛了過來。
聞仲疑惑。
抬手接住飛來的傳訊靈符。
讀取了上麵的內容後,聞仲微微皺眉。
“師弟,讓我這次迴來,殺了費仲和尤渾再去東海平叛?”
“若兩人不殺,在我不在朝歌時,可能會向大王進讒言,導致朝堂動蕩,從而危及成湯江山?”
聞仲長年在外征戰,根本不了解費仲、尤渾,但想到顧休所說之事,基本不會有假。
心中已有了決然。
打算迴去便派人去收集兩人平時的所作所為,明早上朝時,上奏處死費仲、尤渾,若帝辛不願意,他就強行用打王鞭當場把費仲、尤渾打死。
前往皇宮去拜見帝辛,講述了西岐目前的情況後。
聞仲便迴了太師府。
迴來了,每日的早朝聞仲是不能缺席的。
次日,一大早,聞仲身著玄色朝服,頭戴金冠,手持打王鞭,騎著墨麒麟前往皇宮午門前,和來參加早朝的官員,一起入了皇宮。
大殿內。
朝堂上。
帝辛坐在禦座上,掃視一眼群臣:“相信眾卿都知道聞太師昨天便迴來,打算休整兩日便會前去東海平亂,今晚孤打算設宴為太師餞行。”
“大王聖明,太師勞苦功高,為了我成湯江山穩定常年在外征戰,此行前去東海平亂,路途遙遠,我們理應為太師餞行。”
見百官齊聲應道,帝辛看向了聞仲。
“太師意下如何?”
聞仲踏出一步,躬身行禮,朗聲道:“大王,餞行一事臣倒不在意,但臣有要事啟奏,此次臣從西岐歸來,雖戰事不利,不能拿下西岐,但等臣平定了東海平靈王後定會重整旗鼓,以雪前恥,然,如今朝堂之中,有奸佞之臣作祟,若不除之,恐危及我成湯江山。”
帝辛微微皺眉:“太師所言奸佞之臣,所指何人?”
聞仲抬起頭,目光如炬,指向站在一旁的費仲和尤渾,厲聲道:“便是費仲、尤渾二人!此二人平日裏結黨營私,蒙蔽聖聽,向陛下進讒言,致使朝堂動蕩,綱紀敗壞,若不將其處死,朝堂難安,江山不穩!”
費仲和尤渾聽聞,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
兩人趕忙出列,撲通一聲跪地,哭喊道:“大王,冤枉啊!太師定是聽信了小人讒言,才會對臣等有此誤會,臣等一心為陛下,為成湯江山,絕無半點不忠之心呐!”
帝辛麵露猶豫之色,尤渾、費仲兩人平時說話又好聽,甚得他心意,殺了怪可惜,看向聞仲,說道:“太師,費仲、尤渾二人,雖偶有過錯,但罪不至死,且如今正值用人之際,還望太師能網開一麵。”
聞仲心中一沉,上前一步,大聲說道:“大王,此二人之害,絕非一時之過,他們在朝堂之上,顛倒黑白,排除異己,長此以往,必將動搖國之根基,先王賜予臣打王鞭,便是為了懲處奸佞,穩定朝綱,今日,若陛下不願處死此二人,臣唯有動用打王鞭,當場將他們正法!”
說罷,聞仲舉起打王鞭,朝費仲、尤渾走了上去。
兩人一看,嚇得臉色發白。
“大王,救命啊,聞太師瘋了。”
“大王,聞太師這明顯是仗著自己的職位肆意報複,明顯不把你放在眼裏。”
兩人不停的躲避,但費仲、尤渾兩人是文官,聞仲是武將想要殺兩人很容易。
看了兩人,緩緩道:“你們二人禍亂朝綱,罪不可赦,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
說罷,聞仲一聲怒喝,揮動打王鞭,
正中費仲,費仲慘叫一聲,身軀倒飛出去,重重砸在殿柱之上,口吐鮮血,當場氣絕。
尤渾嚇得癱軟在地,根本無力躲避,隨著聞仲手中的打王鞭落下,也一命嗚唿,身體蜷縮在一旁,沒了動靜。
朝堂之上,大臣們一片嘩然,有的麵露驚恐,有的暗自叫好。
聞仲收迴打王鞭,躬身向帝辛道:“大王,奸佞已除,願我大商朝堂清明,江山永固。”
帝辛看著兩具屍體,心中一陣唏噓,長歎一聲:“太師此舉,實乃為了大商社稷,希望眾愛卿以此為戒,盡心輔佐孤,莫要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