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轉著地球儀分封藩王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作者:香溪桃花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頓時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
他希望他的大明江山永固,擔心自己的子孫後代不成器,親自編撰《皇明祖訓》,將他覺得重要的內容都一條一條詳細寫在裏麵。
他覺得隻要後世子孫按照他的祖製去做,就一定能讓江山永遠姓朱。
卻萬萬沒有想到,就這最基本的宗室製度,卻成為大明帝國的催命符。
“雄英,按你剛剛說的,兩百多年後,皇室人口真的有二十多萬人,朝廷無論如何也是供養不起的呀。”
朱雄英點點頭。
“皇爺爺,您說的沒錯,一百多年之後,這個問題就已經暴露出來了,之後越來越嚴重。”
“朝廷無奈之下,隻得削減宗室供應,到後麵就拖欠,年年拖欠。”
“您同時規定,宗室不得與民爭利,不農,不商,不仕,隻靠朝廷俸祿供養。”
“到一兩百年之後,加上朝廷年年拖欠俸祿,這些宗室又沒有其它生活來源,逐漸坐吃山空,更有甚者,還有一些邊緣宗室被活活餓死。”
聽到竟然有宗室被活活餓死,朱元璋完全不敢相信。
“什麽?怎麽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朱雄英也歎了口氣。
“一來朝廷製度不允許,二來他們已經逐漸失去了自力更生的能力。”
“那些邊緣宗室,朝廷拖欠他們的俸祿,他們也無可奈何,當家產變賣完了之後,也就餓死了。”
朱元璋本來的設計是藩王守邊,拱衛京師,順便讓自己的子孫過得好一些。
卻萬萬想不到,不但將大明朝推向深淵,也讓子孫活活餓死。
“雄英,你覺得這事兒該怎麽辦為好?”
朱雄英想了想,說:
“其實也很簡單,您可以讓他們爵位世襲,但隻能襲爵三代或五代,每代爵位遞減。”
“要想提升爵位,就必須立有大功。”
“這樣,既讓他們作為皇室子孫享受優待,又可以大大減輕朝廷負擔,還讓他們永遠保持旺盛的鬥誌。”
朱元璋想到自己的子孫爵位不能世襲,有些遺憾,歎了口氣,說道:
“看來,也隻能用這種方案了。”
朱雄英笑道:
“皇爺爺,其實,如果您想讓您的子孫爵位世襲,還有一種方案。”
朱元璋頓時眼前一亮,忙問:
“什麽方案?”
朱雄英笑了笑,揮手從空間裏拿出一個大大的地球儀。
“這是什麽?”
“地球儀,跟世界地圖差不多,其實,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這個樣子的,一個圓球形狀。”
朱元璋和朱標剛開始非常震驚,後來再看朱雄英的眼神,就跟看傻子一樣。
朱元璋吃驚地問:
“雄英,你莫不是發高燒說胡話吧?”
他抬手摸了摸他的額頭。
“這也不發燒啊。”
朱雄英一看他倆的眼神,心想,完了。
難怪不得布魯諾宣傳地球是圓的,會被活活燒死,自己要不是他們的兒子和孫子,恐怕這會兒也被打入死牢了吧。
“皇爺爺,父親,我正常得很,你們別用這種眼神看我。”
“後世的飛機,繞地球一圈,也隻需要兩三天而已。”
“宇宙飛船都可以飛到月亮上去,還能不知道地球是圓的嗎?”
朱元璋見識過後世的繁華,不敢跟朱雄英爭辯,看看地球儀,問道:
“雄英,你說過,這些地方都是大海,都是水,如果地球就是這樣的球形,海水不會掉下來嗎?”
“這下半部分的人難道天天倒立?”
朱雄英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跟他們糾結,他也跟他們說不清楚。
“因為地球是有吸引力的,所有的東西都會被吸在地球上。”
“而且,因為地球很大很大,所以我們感受不到他是圓的,以為他就是平的。”
“算了,我給你們這群文盲解釋不清楚,你們隻要記住,我們生活的地球長這個樣子就行了。”
朱標這個大儒宋濂的得意門生,竟然被兒子說成文盲,但此刻在這種未知的領域,他也不敢反駁。
兩人想了半天,也終究還是沒有搞懂,為什麽會這樣?
看朱雄英也不想再跟他們這兩個文盲解釋,也就不糾結這事兒了,轉著麵前的地球儀找大明的位置。
朱雄英看他們不再糾結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也鬆了一口氣。
“皇爺爺,我們接著剛剛的話題。”
“大明在這兒,這個地球上還有比大明大得多的地盤,很多地方甚至還很原始。”
“可以考慮讓這些藩王打出去,將他們占領的地方封給他們,讓他們子子孫孫世襲。”
“像現在的安南、高麗等國一樣,作為我們的藩屬國就行。”
朱元璋笑了。
“這不就是成吉思汗後期搞的那一套嗎?”
朱標點點頭,皺了皺眉頭,說道:
“可是,他們後來為了爭奪地盤,大打出手,很快就崩潰了。”
朱雄英笑了笑。
“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
他大手一揮,又從空間裏拿出一張亞洲地形圖。
用紅筆在北到貝加爾湖,西到喜馬拉雅山脈,南到馬來群島,東到琉球群島和倭國群島在內的地方畫了一圈。 “我用紅筆畫的這一圈,有得天獨厚的天然屏障,作為我大明朝廷的實際控製版圖。”
然後,他又拿著紅筆,在世界地圖上,將阿拉伯半島,包括蘇伊士運河和波斯灣,還有巴拿馬運河畫了幾個圈。
“再把這幾個重要的戰略要地控製在我們手裏就行。”
“剛開始,他們肯定要按照我們的規則就藩,就算幾百年之後,像春秋戰國一樣,也無所謂。”
“隻要我們依托這個天然形成的疆界,控製好大明本土和幾個戰略要地,始終保持大明本土在軍事、經濟和科技上的遙遙領先就行。”
朱元璋認真地看著地形圖上,這些看起來像高山一樣的地方,笑道:
“對啊,隻要我們占領了這些地方,外麵打得越狠,大明就越安全,百姓的生活也越好。”
“再讓他們這些藩屬國,每年必須將他們最好的,我們最需要的東西進貢,就可以始終保持我們的強大。”
朱標看看朱雄英畫的地盤,比現在的大明大了幾倍。
再看看兩人一臉興奮的樣子,不禁皺了皺眉頭。
是我太保守了?還是這爺倆太激進了?
他希望他的大明江山永固,擔心自己的子孫後代不成器,親自編撰《皇明祖訓》,將他覺得重要的內容都一條一條詳細寫在裏麵。
他覺得隻要後世子孫按照他的祖製去做,就一定能讓江山永遠姓朱。
卻萬萬沒有想到,就這最基本的宗室製度,卻成為大明帝國的催命符。
“雄英,按你剛剛說的,兩百多年後,皇室人口真的有二十多萬人,朝廷無論如何也是供養不起的呀。”
朱雄英點點頭。
“皇爺爺,您說的沒錯,一百多年之後,這個問題就已經暴露出來了,之後越來越嚴重。”
“朝廷無奈之下,隻得削減宗室供應,到後麵就拖欠,年年拖欠。”
“您同時規定,宗室不得與民爭利,不農,不商,不仕,隻靠朝廷俸祿供養。”
“到一兩百年之後,加上朝廷年年拖欠俸祿,這些宗室又沒有其它生活來源,逐漸坐吃山空,更有甚者,還有一些邊緣宗室被活活餓死。”
聽到竟然有宗室被活活餓死,朱元璋完全不敢相信。
“什麽?怎麽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朱雄英也歎了口氣。
“一來朝廷製度不允許,二來他們已經逐漸失去了自力更生的能力。”
“那些邊緣宗室,朝廷拖欠他們的俸祿,他們也無可奈何,當家產變賣完了之後,也就餓死了。”
朱元璋本來的設計是藩王守邊,拱衛京師,順便讓自己的子孫過得好一些。
卻萬萬想不到,不但將大明朝推向深淵,也讓子孫活活餓死。
“雄英,你覺得這事兒該怎麽辦為好?”
朱雄英想了想,說:
“其實也很簡單,您可以讓他們爵位世襲,但隻能襲爵三代或五代,每代爵位遞減。”
“要想提升爵位,就必須立有大功。”
“這樣,既讓他們作為皇室子孫享受優待,又可以大大減輕朝廷負擔,還讓他們永遠保持旺盛的鬥誌。”
朱元璋想到自己的子孫爵位不能世襲,有些遺憾,歎了口氣,說道:
“看來,也隻能用這種方案了。”
朱雄英笑道:
“皇爺爺,其實,如果您想讓您的子孫爵位世襲,還有一種方案。”
朱元璋頓時眼前一亮,忙問:
“什麽方案?”
朱雄英笑了笑,揮手從空間裏拿出一個大大的地球儀。
“這是什麽?”
“地球儀,跟世界地圖差不多,其實,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這個樣子的,一個圓球形狀。”
朱元璋和朱標剛開始非常震驚,後來再看朱雄英的眼神,就跟看傻子一樣。
朱元璋吃驚地問:
“雄英,你莫不是發高燒說胡話吧?”
他抬手摸了摸他的額頭。
“這也不發燒啊。”
朱雄英一看他倆的眼神,心想,完了。
難怪不得布魯諾宣傳地球是圓的,會被活活燒死,自己要不是他們的兒子和孫子,恐怕這會兒也被打入死牢了吧。
“皇爺爺,父親,我正常得很,你們別用這種眼神看我。”
“後世的飛機,繞地球一圈,也隻需要兩三天而已。”
“宇宙飛船都可以飛到月亮上去,還能不知道地球是圓的嗎?”
朱元璋見識過後世的繁華,不敢跟朱雄英爭辯,看看地球儀,問道:
“雄英,你說過,這些地方都是大海,都是水,如果地球就是這樣的球形,海水不會掉下來嗎?”
“這下半部分的人難道天天倒立?”
朱雄英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跟他們糾結,他也跟他們說不清楚。
“因為地球是有吸引力的,所有的東西都會被吸在地球上。”
“而且,因為地球很大很大,所以我們感受不到他是圓的,以為他就是平的。”
“算了,我給你們這群文盲解釋不清楚,你們隻要記住,我們生活的地球長這個樣子就行了。”
朱標這個大儒宋濂的得意門生,竟然被兒子說成文盲,但此刻在這種未知的領域,他也不敢反駁。
兩人想了半天,也終究還是沒有搞懂,為什麽會這樣?
看朱雄英也不想再跟他們這兩個文盲解釋,也就不糾結這事兒了,轉著麵前的地球儀找大明的位置。
朱雄英看他們不再糾結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也鬆了一口氣。
“皇爺爺,我們接著剛剛的話題。”
“大明在這兒,這個地球上還有比大明大得多的地盤,很多地方甚至還很原始。”
“可以考慮讓這些藩王打出去,將他們占領的地方封給他們,讓他們子子孫孫世襲。”
“像現在的安南、高麗等國一樣,作為我們的藩屬國就行。”
朱元璋笑了。
“這不就是成吉思汗後期搞的那一套嗎?”
朱標點點頭,皺了皺眉頭,說道:
“可是,他們後來為了爭奪地盤,大打出手,很快就崩潰了。”
朱雄英笑了笑。
“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
他大手一揮,又從空間裏拿出一張亞洲地形圖。
用紅筆在北到貝加爾湖,西到喜馬拉雅山脈,南到馬來群島,東到琉球群島和倭國群島在內的地方畫了一圈。 “我用紅筆畫的這一圈,有得天獨厚的天然屏障,作為我大明朝廷的實際控製版圖。”
然後,他又拿著紅筆,在世界地圖上,將阿拉伯半島,包括蘇伊士運河和波斯灣,還有巴拿馬運河畫了幾個圈。
“再把這幾個重要的戰略要地控製在我們手裏就行。”
“剛開始,他們肯定要按照我們的規則就藩,就算幾百年之後,像春秋戰國一樣,也無所謂。”
“隻要我們依托這個天然形成的疆界,控製好大明本土和幾個戰略要地,始終保持大明本土在軍事、經濟和科技上的遙遙領先就行。”
朱元璋認真地看著地形圖上,這些看起來像高山一樣的地方,笑道:
“對啊,隻要我們占領了這些地方,外麵打得越狠,大明就越安全,百姓的生活也越好。”
“再讓他們這些藩屬國,每年必須將他們最好的,我們最需要的東西進貢,就可以始終保持我們的強大。”
朱標看看朱雄英畫的地盤,比現在的大明大了幾倍。
再看看兩人一臉興奮的樣子,不禁皺了皺眉頭。
是我太保守了?還是這爺倆太激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