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寧王大驚失色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作者:香溪桃花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僅僅半盞茶的功夫,這支幾千人的韃子騎兵已經被全部消滅。
裝甲車沒有停留,繼續前進。
朱雄英的裝甲車是指揮部,不需要衝鋒陷陣,所以跟在後麵。
朱棣坐在車裏,聽著外麵槍聲大作,到處都是屍體,卻無法上陣殺敵,著急得很。
“雄英,衝上去啊。”
朱雄英笑道:
“四叔,你是大明朝的王爺,我是大明朝的儲君,不是衝鋒陷陣的百戶和千戶,就這些小毛賊,用得著我們親自出手嗎?”
朱棣笑道:
“一到戰場,我的手就癢癢。”
朱雄英看了他一眼,搖搖頭。
“難怪後世之人都說,你不是皇帝,就是太子朱高熾的征北大將軍。”
朱棣一聽這個名字,笑了。
“征北大將軍,這個名字好!”
朱雄英笑著說:
“好!既然你喜歡這個名字,等這一輪掃蕩結束,我就給皇爺爺建議,任命你為征北大將軍,你領兵打到北海去。”
朱棣大喜,當即拱手道:
“末將朱棣,多謝皇太孫殿下。”
裝甲車裏的其他人,也都笑了起來。
僅僅一天時間,明軍就全殲了朵顏衛,僅有少量騎兵逃到朵顏衛東北部的泰寧衛。
朱雄英命令北平都司的兵馬收拾殘局,裝甲車沒有停留,而是直接到達寧王府。
寧王朱權已經得到消息,朵顏衛已經被明軍徹底剿滅,燕藩的兵馬占領了朵顏衛。
朱權頓時大怒。
要知道,朵顏三衛和他們的地盤,都屬於寧王所在的大寧都司管轄。
現在朝廷既沒有跟他打招唿,還派燕藩的兵馬占領了朵顏部,還命令大寧都司所有兵馬原地不動,這是要幹什麽?
他一遍又一遍地給朝廷和朱元璋發報,詢問緣由,得到的答複都是,聽從皇太孫的命令行事。
他又給朱雄英發報,得到的答案是等剿滅了朵顏部,就前往寧王府。
他更加惶惶不安,生怕是父皇要削藩,可是,之前沒有任何跡象啊,自己最近也沒有犯什麽大罪啊。
一百輛裝甲車很快進入大寧城。
大寧城的很多百姓都知道了,朵顏部落被朝廷大軍剿滅,看到這一百個龐然大物開進城裏,全都震驚不已。
很快,裝甲車來到寧王府,朱權已經得到稟報,正在門口等待。
裝甲車剛剛停穩,朱棣就趕緊下車,對朱權揮了一下手,喊道:
“十七弟,四哥看你來了。”
朱權本來以為是皇太子,現在一看下車的是四哥,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怒道:
“四哥,你什麽意思?招唿都不打一個,就滅了我的朵顏衛,占了我的地盤,你想要幹什麽?”
朱棣一邊走過來,殷勤地為朱雄英開車門,一邊說:
“十七弟,皇太孫駕到,還不快過來迎接。”
朱權一聽,瞪了朱棣一眼,趕緊過來。
朱雄英從裝甲車裏走了下來,朱權趕緊躬身拱手道:
“寧王朱權,拜見皇太孫殿下。”
寧王朱權才十五歲,剛剛就藩,比朱雄英還小好幾歲,完全就是一個小孩子。
可是,人小輩分大,朱雄英這個皇太孫也得喊他一聲叔叔。
朱雄英也趕緊拱手道:
“侄兒雄英拜見十七叔。”
朱棣是朱雄英嫡親的四叔,年齡又大,戰功又多,還可以倚老賣老,私下在朱雄英麵前擺一擺叔叔的架子。
但朱權一個小孩子,又不是馬皇後生的,哪裏敢在皇太孫麵前擺叔叔的架子,趕緊將他的手抬起來。
“太孫殿下,不敢當不敢當。”
三人笑著進入王府大堂,落座,看茶。
朱權拱手問道:
“殿下,你親自帶兵,突然剿滅了朵顏部,到底是為什麽呀?”
朱雄英笑著將他的想法原原本本地講了一遍。
朱權這才放下心來,不是針對他的,而隻是單純地剿滅韃子。
“殿下,如果你提前告知於我,我立即派兵,包圍泰寧衛和福餘衛,就可以將他們全殲。”
“但現在,他們肯定已經得到消息,恐怕已經做好了準備,要麽反抗,要麽逃跑,再想要剿滅,就非常困難了。”
朱雄英和朱棣對視一眼,兩人都哈哈大笑。
朱權有些莫名其妙,問道:
“殿下,四哥,你們笑什麽?”
朱雄英端著茶杯喝茶,朱棣笑著說:
“雄英還擔心他們不反抗或者不逃跑。”
“他們如果反抗,你剛剛看到沒有,那樣的裝甲車有一百輛,全都駕著機槍,帶著自動步槍,殺千軍萬馬如砍瓜切菜。”
“不,比砍瓜切菜容易得多,比割麥子也容易得多。”
朱權雖然沒有見過自動步槍,但是聽說過,知道那很厲害,機槍他沒有聽過,肯定也很厲害。
一天不到的時間,就徹底剿滅了朵顏部,如果那兩個部落反抗,肯定也是死路一條。
“如果他們逃跑呢?”
“往哪兒跑?”
“西邊,北邊,或者跑到東邊女真部。”
朱雄英笑道:
“跑到西邊,我正好一路追擊過去,直接平推。”
“如果他們跑到北邊,除非他們現在就放棄所有的老弱婦孺和牲口,沒命的逃跑,否則也跑不過我的裝甲車。”
“如果往東跑,那正好,我就順便把女真也滅了。”
朱權大為驚訝,他沒有見識過裝甲車的厲害,完全不敢相信。
他看看朱棣,朱棣理所當然地點點頭,他也不得不信。
“殿下,接下來需要我做什麽?”
朱雄英笑道:
“立即安排人,給我的士兵上好酒好肉,打了一天仗,中午也沒吃好。”
“好!我立即安排。”
“立即通知大寧都司所有將士,留兩成將士原地駐守,其餘人明日一早,跟著我的裝甲車隊,對泰寧衛和福餘衛展開清剿。”
“當然,打仗主要是我們來,他們隻要跟在後麵,解決掉漏網之魚,然後抓俘虜,發動百姓抓牛羊。”
“最後,你的任務是,把邊境線向北推三百裏左右,在合適的地方,用這些俘虜建設兩座城池,屯田。”
一旁的大寧都司指揮使趕緊躬身領命。
他又攤開地圖,眾人討論了一下泰寧衛和福餘衛的位置,後麵城池的建設地址等具體事項。
朱權現在畢竟還小,對於削藩等敏感問題還沒有想那麽多那麽遠。
叔侄三人好好吃了一頓飯,朱雄英早早就睡覺去了。
這一天,雖然他沒有幹多少活,但幾乎在裝甲車裏坐了一天,也很累。
第二天還要一早出發,繼續剿滅泰寧衛。
他也沒有安排斥候去跟蹤,反正明天一早先飛到天上去看,他們往哪兒跑,他就往哪兒追。
裝甲車沒有停留,繼續前進。
朱雄英的裝甲車是指揮部,不需要衝鋒陷陣,所以跟在後麵。
朱棣坐在車裏,聽著外麵槍聲大作,到處都是屍體,卻無法上陣殺敵,著急得很。
“雄英,衝上去啊。”
朱雄英笑道:
“四叔,你是大明朝的王爺,我是大明朝的儲君,不是衝鋒陷陣的百戶和千戶,就這些小毛賊,用得著我們親自出手嗎?”
朱棣笑道:
“一到戰場,我的手就癢癢。”
朱雄英看了他一眼,搖搖頭。
“難怪後世之人都說,你不是皇帝,就是太子朱高熾的征北大將軍。”
朱棣一聽這個名字,笑了。
“征北大將軍,這個名字好!”
朱雄英笑著說:
“好!既然你喜歡這個名字,等這一輪掃蕩結束,我就給皇爺爺建議,任命你為征北大將軍,你領兵打到北海去。”
朱棣大喜,當即拱手道:
“末將朱棣,多謝皇太孫殿下。”
裝甲車裏的其他人,也都笑了起來。
僅僅一天時間,明軍就全殲了朵顏衛,僅有少量騎兵逃到朵顏衛東北部的泰寧衛。
朱雄英命令北平都司的兵馬收拾殘局,裝甲車沒有停留,而是直接到達寧王府。
寧王朱權已經得到消息,朵顏衛已經被明軍徹底剿滅,燕藩的兵馬占領了朵顏衛。
朱權頓時大怒。
要知道,朵顏三衛和他們的地盤,都屬於寧王所在的大寧都司管轄。
現在朝廷既沒有跟他打招唿,還派燕藩的兵馬占領了朵顏部,還命令大寧都司所有兵馬原地不動,這是要幹什麽?
他一遍又一遍地給朝廷和朱元璋發報,詢問緣由,得到的答複都是,聽從皇太孫的命令行事。
他又給朱雄英發報,得到的答案是等剿滅了朵顏部,就前往寧王府。
他更加惶惶不安,生怕是父皇要削藩,可是,之前沒有任何跡象啊,自己最近也沒有犯什麽大罪啊。
一百輛裝甲車很快進入大寧城。
大寧城的很多百姓都知道了,朵顏部落被朝廷大軍剿滅,看到這一百個龐然大物開進城裏,全都震驚不已。
很快,裝甲車來到寧王府,朱權已經得到稟報,正在門口等待。
裝甲車剛剛停穩,朱棣就趕緊下車,對朱權揮了一下手,喊道:
“十七弟,四哥看你來了。”
朱權本來以為是皇太子,現在一看下車的是四哥,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怒道:
“四哥,你什麽意思?招唿都不打一個,就滅了我的朵顏衛,占了我的地盤,你想要幹什麽?”
朱棣一邊走過來,殷勤地為朱雄英開車門,一邊說:
“十七弟,皇太孫駕到,還不快過來迎接。”
朱權一聽,瞪了朱棣一眼,趕緊過來。
朱雄英從裝甲車裏走了下來,朱權趕緊躬身拱手道:
“寧王朱權,拜見皇太孫殿下。”
寧王朱權才十五歲,剛剛就藩,比朱雄英還小好幾歲,完全就是一個小孩子。
可是,人小輩分大,朱雄英這個皇太孫也得喊他一聲叔叔。
朱雄英也趕緊拱手道:
“侄兒雄英拜見十七叔。”
朱棣是朱雄英嫡親的四叔,年齡又大,戰功又多,還可以倚老賣老,私下在朱雄英麵前擺一擺叔叔的架子。
但朱權一個小孩子,又不是馬皇後生的,哪裏敢在皇太孫麵前擺叔叔的架子,趕緊將他的手抬起來。
“太孫殿下,不敢當不敢當。”
三人笑著進入王府大堂,落座,看茶。
朱權拱手問道:
“殿下,你親自帶兵,突然剿滅了朵顏部,到底是為什麽呀?”
朱雄英笑著將他的想法原原本本地講了一遍。
朱權這才放下心來,不是針對他的,而隻是單純地剿滅韃子。
“殿下,如果你提前告知於我,我立即派兵,包圍泰寧衛和福餘衛,就可以將他們全殲。”
“但現在,他們肯定已經得到消息,恐怕已經做好了準備,要麽反抗,要麽逃跑,再想要剿滅,就非常困難了。”
朱雄英和朱棣對視一眼,兩人都哈哈大笑。
朱權有些莫名其妙,問道:
“殿下,四哥,你們笑什麽?”
朱雄英端著茶杯喝茶,朱棣笑著說:
“雄英還擔心他們不反抗或者不逃跑。”
“他們如果反抗,你剛剛看到沒有,那樣的裝甲車有一百輛,全都駕著機槍,帶著自動步槍,殺千軍萬馬如砍瓜切菜。”
“不,比砍瓜切菜容易得多,比割麥子也容易得多。”
朱權雖然沒有見過自動步槍,但是聽說過,知道那很厲害,機槍他沒有聽過,肯定也很厲害。
一天不到的時間,就徹底剿滅了朵顏部,如果那兩個部落反抗,肯定也是死路一條。
“如果他們逃跑呢?”
“往哪兒跑?”
“西邊,北邊,或者跑到東邊女真部。”
朱雄英笑道:
“跑到西邊,我正好一路追擊過去,直接平推。”
“如果他們跑到北邊,除非他們現在就放棄所有的老弱婦孺和牲口,沒命的逃跑,否則也跑不過我的裝甲車。”
“如果往東跑,那正好,我就順便把女真也滅了。”
朱權大為驚訝,他沒有見識過裝甲車的厲害,完全不敢相信。
他看看朱棣,朱棣理所當然地點點頭,他也不得不信。
“殿下,接下來需要我做什麽?”
朱雄英笑道:
“立即安排人,給我的士兵上好酒好肉,打了一天仗,中午也沒吃好。”
“好!我立即安排。”
“立即通知大寧都司所有將士,留兩成將士原地駐守,其餘人明日一早,跟著我的裝甲車隊,對泰寧衛和福餘衛展開清剿。”
“當然,打仗主要是我們來,他們隻要跟在後麵,解決掉漏網之魚,然後抓俘虜,發動百姓抓牛羊。”
“最後,你的任務是,把邊境線向北推三百裏左右,在合適的地方,用這些俘虜建設兩座城池,屯田。”
一旁的大寧都司指揮使趕緊躬身領命。
他又攤開地圖,眾人討論了一下泰寧衛和福餘衛的位置,後麵城池的建設地址等具體事項。
朱權現在畢竟還小,對於削藩等敏感問題還沒有想那麽多那麽遠。
叔侄三人好好吃了一頓飯,朱雄英早早就睡覺去了。
這一天,雖然他沒有幹多少活,但幾乎在裝甲車裏坐了一天,也很累。
第二天還要一早出發,繼續剿滅泰寧衛。
他也沒有安排斥候去跟蹤,反正明天一早先飛到天上去看,他們往哪兒跑,他就往哪兒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