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應天府亂了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作者:香溪桃花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朱雄英征伐西域的過程中,土地公有的試點也在應天府展開。
應天府的大街小巷,報童拿著最新一期報紙,在高聲叫賣:
“賣報賣報!皇太孫帶兵收複哈密,西域即將迴歸大明!”
“賣報賣報!小道消息,朝廷即將在應天府試點土地公有,所有土地將收歸朝廷所有,讓所有百姓都能分到土地。”
“賣報賣報!秦王朱樉被貶為庶民,淪為乞丐,蒙古王妃不離不棄,主動與秦王一同乞討。”
每一條內容,都足以震驚所有人。
一時間,所有報紙一下子就被搶購一空。
本來,皇太孫這個大明最頂流的明星收複哈密,應該成為最主要的新聞。
最尊貴的秦王淪為乞丐,王妃還主動同甘共苦,也最具有八卦性。
卻沒有想到,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都在那條小道消息上。
因為大家都知道,在大明,小道消息往往就是最準確而又勁爆的內幕消息。
“什麽?所有土地都無償收歸朝廷?”
“老子祖祖輩輩留下的家產,一下子說沒就沒了?”
“朝廷這是搶劫!是強盜!老子堅決反對!”
“太好了!太好了!我們這些貧民也可以分到土地了!”
“以後我們不用給地主交繁重的租稅了,隻需要交三成的糧食就可以了。”
“我們從此就可以吃飽飯了,陛下萬歲!”
那些官員公侯二代全都義憤填膺,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全都興高采烈。
很快,應天府好多個地方,無數百姓高喊著“陛下萬歲!土地公有!”的口號,在各個衙門口聚集起來。
五城兵馬司就是負責京城治安的,看到這些刁民竟然組織起來,在衙門口聚集,立即拿著大刀和棍棒趕過來。
中城兵馬司指揮使趙思禮接到消息,頓時大驚失色。
天子腳下,發生刁民聚集府衙的事情,這要是不趕快彈壓下去,他這個兵馬指揮使小則丟官入獄,大則砍頭抄家。
趙思禮立即帶著中城兵馬司的衙役趕到現場,正要指揮衙役拿著棍棒揍這些刁民。
卻突然發現,在隊伍的中間,有不少錦衣衛也在裏麵,也高喊著口號。
他頓時有些懵逼。
他心中快速思索一個問題:這些錦衣衛到底是哪一邊的?
到底是他們最先得到消息,所以混在人群中,為的是盡快平定事態?
還是這些刁民本來就是他們暗中組織的?
一個衙役班頭看到指揮使遲遲沒有下令,而百姓卻越聚越多,焦急地說:
“大人,快下命令吧,將這些刁民趕走。”
趙思禮瞪了他一眼,怒道:
“把剛剛的報紙拿過來我看看。”
班頭有些莫名其妙,都火燒眉毛了,大人還有閑心看報紙?
他看到大人發怒了,也不敢說,趕緊將報紙遞了過去。
趙思禮快速瀏覽報紙,很快,他就驚訝地發現,報紙上土地公有的內容,寫的非常詳盡,很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夠隨便能夠寫出來的。
這個報紙是皇太孫總編,江都郡主主編,必然是皇太孫的意思。
這麽大的事兒,皇太孫不可能不跟陛下和太子溝通,何況現在皇太孫不在。
很顯然,這個內容是陛下或者太子的意思。
之所以還沒有官方信息,上麵隻說是小道消息,也是想看看各方的反應。
想到這裏,他完全明白了,當即命令:
“立即通知所有人,隻要這些百姓不進入各個衙門裏麵,絕對不能動手。”
“所有人都在各個衙門門口守著,也不能讓其他人傷害這些百姓。”
周圍的衙役聽到大人的這條命令,全都呆住了。
大人莫不是發高燒說胡話吧?
刁民都聚集到衙門口了,要不趕快驅散他們,不但指揮使大人要完蛋,恐怕他們也要跟著遭殃。
“大人……”
趙思禮瞪了所有人一眼,怒道:
“誰敢輕舉妄動,別怪本官不講情麵。”
眾人都知道,這個趙大人雖然平常對他們還算和藹可親,但當年也是沙場拚殺的將領,狠辣起來也是六親不認的。
眾人趕緊一邊傳令,一邊拿著武器,守衛在衙門口。
與此同時,東南西北各個片區的兵馬指揮使,也都發現了錦衣衛的身影,也都下達了相似的指令。
能在應天府當官的,尤其是應天府知府和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那都是人精。
因為不是人精的,早就因為各種原因,被趕下台了。
應天府住著的,很多人不是高官就是顯貴,就算一個普通百姓,可能都有能力直達天聽。
土地公有,其實影響最大的就是那些江南官紳和淮西勳貴。
江南官紳的土地,都是世代累積了幾百年的。
而那些淮西勳貴,開國之後,朱元璋賞賜了大量田產,他們這些年還通過各種手段,將無數田產弄到了自己名下。
但奇怪的是,所有淮西勳貴卻都沒有任何動作,絕大多數人甚至閉門謝客。
原來,就在幾天前,太子朱標將幾個國公找到東宮,詳細跟他們講了土地公有的事兒。
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魏國公徐允恭、曹國公李景隆、涼國公藍玉等人一聽,頓時大吃一驚,個個臉色不太好看。
但當著太子的麵,他們也不敢發怒,隻能據理力爭。
朱標軟硬兼施,最後承諾,允許他們開展海外貿易。
眾人一聽,這才轉怒為喜。
他們知道,既然陛下、太子和皇太孫都決定的事兒,根本無法對抗,隻是心裏很有些不舒服。
他們更知道,海外貿易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利潤。
而且,這事兒一般人也幹不了。
涼國公藍玉和開國公常氏被留了下來,朱標親自交代,讓他們帶兵負責這次應天府土地分配的事兒。
大部分土地分給百姓耕種,少部分土地建設幾個大農場,由戶部直接管轄。
這些淮西勳貴得到了海外貿易的承諾,也都轉告了其他那些勳貴。
對於朝廷而言,現在要解決的是土地公有的事兒,一勞永逸地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讓百姓都能安居樂業。
至於海外貿易,是由皇家直接負責,開放給一部分有實力的人,也不會有多大影響。
所有百姓和淮西勳貴都全力支持這個事兒,阻力就會小太多。
如果文臣武將全都反對這事兒,強行推廣,必然會產生太大的動蕩。
應天府的大街小巷,報童拿著最新一期報紙,在高聲叫賣:
“賣報賣報!皇太孫帶兵收複哈密,西域即將迴歸大明!”
“賣報賣報!小道消息,朝廷即將在應天府試點土地公有,所有土地將收歸朝廷所有,讓所有百姓都能分到土地。”
“賣報賣報!秦王朱樉被貶為庶民,淪為乞丐,蒙古王妃不離不棄,主動與秦王一同乞討。”
每一條內容,都足以震驚所有人。
一時間,所有報紙一下子就被搶購一空。
本來,皇太孫這個大明最頂流的明星收複哈密,應該成為最主要的新聞。
最尊貴的秦王淪為乞丐,王妃還主動同甘共苦,也最具有八卦性。
卻沒有想到,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都在那條小道消息上。
因為大家都知道,在大明,小道消息往往就是最準確而又勁爆的內幕消息。
“什麽?所有土地都無償收歸朝廷?”
“老子祖祖輩輩留下的家產,一下子說沒就沒了?”
“朝廷這是搶劫!是強盜!老子堅決反對!”
“太好了!太好了!我們這些貧民也可以分到土地了!”
“以後我們不用給地主交繁重的租稅了,隻需要交三成的糧食就可以了。”
“我們從此就可以吃飽飯了,陛下萬歲!”
那些官員公侯二代全都義憤填膺,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全都興高采烈。
很快,應天府好多個地方,無數百姓高喊著“陛下萬歲!土地公有!”的口號,在各個衙門口聚集起來。
五城兵馬司就是負責京城治安的,看到這些刁民竟然組織起來,在衙門口聚集,立即拿著大刀和棍棒趕過來。
中城兵馬司指揮使趙思禮接到消息,頓時大驚失色。
天子腳下,發生刁民聚集府衙的事情,這要是不趕快彈壓下去,他這個兵馬指揮使小則丟官入獄,大則砍頭抄家。
趙思禮立即帶著中城兵馬司的衙役趕到現場,正要指揮衙役拿著棍棒揍這些刁民。
卻突然發現,在隊伍的中間,有不少錦衣衛也在裏麵,也高喊著口號。
他頓時有些懵逼。
他心中快速思索一個問題:這些錦衣衛到底是哪一邊的?
到底是他們最先得到消息,所以混在人群中,為的是盡快平定事態?
還是這些刁民本來就是他們暗中組織的?
一個衙役班頭看到指揮使遲遲沒有下令,而百姓卻越聚越多,焦急地說:
“大人,快下命令吧,將這些刁民趕走。”
趙思禮瞪了他一眼,怒道:
“把剛剛的報紙拿過來我看看。”
班頭有些莫名其妙,都火燒眉毛了,大人還有閑心看報紙?
他看到大人發怒了,也不敢說,趕緊將報紙遞了過去。
趙思禮快速瀏覽報紙,很快,他就驚訝地發現,報紙上土地公有的內容,寫的非常詳盡,很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夠隨便能夠寫出來的。
這個報紙是皇太孫總編,江都郡主主編,必然是皇太孫的意思。
這麽大的事兒,皇太孫不可能不跟陛下和太子溝通,何況現在皇太孫不在。
很顯然,這個內容是陛下或者太子的意思。
之所以還沒有官方信息,上麵隻說是小道消息,也是想看看各方的反應。
想到這裏,他完全明白了,當即命令:
“立即通知所有人,隻要這些百姓不進入各個衙門裏麵,絕對不能動手。”
“所有人都在各個衙門門口守著,也不能讓其他人傷害這些百姓。”
周圍的衙役聽到大人的這條命令,全都呆住了。
大人莫不是發高燒說胡話吧?
刁民都聚集到衙門口了,要不趕快驅散他們,不但指揮使大人要完蛋,恐怕他們也要跟著遭殃。
“大人……”
趙思禮瞪了所有人一眼,怒道:
“誰敢輕舉妄動,別怪本官不講情麵。”
眾人都知道,這個趙大人雖然平常對他們還算和藹可親,但當年也是沙場拚殺的將領,狠辣起來也是六親不認的。
眾人趕緊一邊傳令,一邊拿著武器,守衛在衙門口。
與此同時,東南西北各個片區的兵馬指揮使,也都發現了錦衣衛的身影,也都下達了相似的指令。
能在應天府當官的,尤其是應天府知府和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那都是人精。
因為不是人精的,早就因為各種原因,被趕下台了。
應天府住著的,很多人不是高官就是顯貴,就算一個普通百姓,可能都有能力直達天聽。
土地公有,其實影響最大的就是那些江南官紳和淮西勳貴。
江南官紳的土地,都是世代累積了幾百年的。
而那些淮西勳貴,開國之後,朱元璋賞賜了大量田產,他們這些年還通過各種手段,將無數田產弄到了自己名下。
但奇怪的是,所有淮西勳貴卻都沒有任何動作,絕大多數人甚至閉門謝客。
原來,就在幾天前,太子朱標將幾個國公找到東宮,詳細跟他們講了土地公有的事兒。
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魏國公徐允恭、曹國公李景隆、涼國公藍玉等人一聽,頓時大吃一驚,個個臉色不太好看。
但當著太子的麵,他們也不敢發怒,隻能據理力爭。
朱標軟硬兼施,最後承諾,允許他們開展海外貿易。
眾人一聽,這才轉怒為喜。
他們知道,既然陛下、太子和皇太孫都決定的事兒,根本無法對抗,隻是心裏很有些不舒服。
他們更知道,海外貿易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利潤。
而且,這事兒一般人也幹不了。
涼國公藍玉和開國公常氏被留了下來,朱標親自交代,讓他們帶兵負責這次應天府土地分配的事兒。
大部分土地分給百姓耕種,少部分土地建設幾個大農場,由戶部直接管轄。
這些淮西勳貴得到了海外貿易的承諾,也都轉告了其他那些勳貴。
對於朝廷而言,現在要解決的是土地公有的事兒,一勞永逸地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讓百姓都能安居樂業。
至於海外貿易,是由皇家直接負責,開放給一部分有實力的人,也不會有多大影響。
所有百姓和淮西勳貴都全力支持這個事兒,阻力就會小太多。
如果文臣武將全都反對這事兒,強行推廣,必然會產生太大的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