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你想為宰相製度翻案?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作者:香溪桃花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此時也從對朱棣的憤怒中平靜下來。
朱雄英笑著說:
“皇爺爺,父親,你們剛剛也發現這個問題了,四叔當皇帝之後,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經朱雄英這一提醒,朱元璋這才注意這個問題。
在朱元璋登基之前,大多時候,都是他親自指揮戰鬥,有時甚至親自提刀上陣砍人。
但自從登基之後,就再也沒有親征過,因為繁雜的政務,讓他根本沒有這個精力。
“是啊,大軍親征蒙古,少則幾月,多則一兩年,頻繁禦駕親征,政務怎麽處理的?”
朱雄英笑了笑。
“四叔每次親征的時候,都是太子朱高熾監國理政,基本上等同於皇帝。”
“以至於後世之人,常常感歎一句:朱棣就是朱高熾的征北大將軍。”
聽到這句話,朱元璋也笑了。
“小胖子監國理政,老頭子出門打仗,可不就是小胖子的征北大將軍嗎?”
朱雄英繼續說:
“而且,四叔還實行了一套內閣製度,由內閣學士協助皇帝處理朝政。”
朱元璋一聽就急了。
“內閣?什麽意思?咱好不容易把宰相製度廢除了,又變著花樣恢複了?”
朱雄英看看皇爺爺滿頭的白發,還有父親那憔悴的麵容,決定趁此機會給皇爺爺好好上一課。
“皇爺爺,您知道父親為什麽會英年早逝嗎?”
朱元璋一愣。
“雄英,你這是什麽意思?你父親不是生病嗎?”
朱雄英點點頭。
“是生病沒錯,但人體如果身體素質好,抵抗力強,就不容易生病,就算生病也容易好。”
“但父親37歲正當壯年,一個風寒卻遲遲不好,最後要了他的命,這是為什麽?”
朱元璋冷哼一聲:
“一群庸醫,咱還沒找他們算賬呢。”
朱雄英搖搖頭,看著朱元璋,直接說:
“與太醫無關,甚至可以說,是皇爺爺您一手造成的。”
朱標大吃一驚,趕緊開口阻止:
“雄英,不可胡說。”
朱元璋怒目圓瞪,看著朱雄英,對朱標擺擺手。
“你讓他說,看咱到底是怎麽害死了你爹?”
朱雄英當然不怕,他早就摸清了皇爺爺的性格,脾氣上來的快,下去的也快。
看起來動不動喊打喊殺,其實,他不喊打喊殺的時候,才是最可怕的時候。
“皇爺爺,宰相製度實行了千年,必然有它的合理性。”
“您驟然廢除了宰相,收迴了宰相的權力,相應的,原本由宰相處理的朝政,都落在皇帝一個人身上。”
“您不敢將這些朝政交給別人處理,就隻能讓父親協助您。”
“您老人家精力旺盛,但年齡也大了,父親就承擔了越來越多的重擔,夜以繼日地處理朝政,終於把自己的身體拖垮了。”
朱元璋的心中受到極大的震動,他萬萬想不到,竟然是自己害死了標兒。
但雄英說的很有道理,自己也常常感到精力不濟,把很多雜務都交給標兒去處理,沒想到竟然拖垮了他的身體。
但他隨即也明白了,這小子在為宰相製度翻案。
這萬萬不可!
他斜眯著眼睛看著朱雄英。
“所以,你是來勸咱恢複宰相製度的?還是想要掛個內閣的羊頭,賣宰相的狗肉?”
朱雄英沒理會他的陰陽怪氣,接著說:
“內閣並不是宰相,而是從翰林學士或者朝廷的中低級官員中,挑選三五個人,協助皇帝批閱奏章。”
“大致的流程是,朝廷各部和地方的奏章送到內閣,小事兒由內閣閣員票擬,皇帝隻需要在他們擬好的奏章上畫勾就行。”
“大事兒由皇帝和內閣閣員商議,他們主要是提建議,由皇帝乾綱獨斷,然後內閣根據皇帝的旨意票擬,再由皇帝畫勾。”
“這樣一來,皇帝每天需要處理的大量奏章,就變成了大部分隻需要掃一眼,然後畫勾就行。”
“重要的事也有內閣閣員提建議,皇帝決定,最後也隻需要畫勾就行。”
朱元璋和朱標一聽,也禁不住連連點頭。
其實,大多數奏章都是沒多大意義的小事兒,但一個奏章就算隻寫三個字“知道了”,數量一多,也耗費了很多無意義的時間。
有些奏章的批複更是需要字斟句酌,耗費大量的時間,可能還會詞不達意。
現在這些瑣碎的工作都交給專人去做,自己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還能掌控所有事情。
高!實在是高!
“難怪老四可以常常禦駕親征,放心地讓小胖子處理朝政,如果找幾個能力不錯的內閣閣員來輔佐,確實可以。”
朱標皺眉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說:
“雄英,時間長了,這些內閣學士會不會權力太大啊?”
朱雄英笑道:
“內閣學士的品級不高,五品就夠了,可以從翰林院、六部郎中或地方府縣中挑選,幾年更換一批。”
“更換的這些內閣學士,再到六部或地方任職,更能體會皇帝的戰略意圖,也算是皇帝的親信,對皇帝可能更忠心。”
朱元璋一聽,既解決了精力不濟的問題,又不會造成權力的分散,大喜。
“好,這個辦法好,可以立即實行。”
他又看看還沒有完全恢複的朱標,笑道:
“標兒,你以後就不會這麽辛苦了。”
朱標也很高興,天天跟在父親身邊,還經常跟父親意見不合,他也是累了。
朱雄英看看父親的臉色,也沒有剛剛那麽生氣了,這才說:
“再迴到剛剛的話題,如何處置四叔?”
“我覺得,四叔造反,純粹就是允炆自己作死。”
“父親現在身體好了,我也迴來了,四叔一是不敢,二是也沒有這個機會造反。”
“今天敲打了這一番,相信他也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四叔的強項在於領兵作戰,我覺得,還是可以發揮他的強項,當朝廷的征北大將軍。”
朱元璋看看朱標,朱標點點頭,說:
“父皇,兒臣也覺得雄英說的有道理,老四既然喜歡打仗,那就讓他去打。”
“戰時領兵出征,出征迴來交權,不讓他長期統領大量軍隊即可。”
朱元璋點點頭。
“好!那就讓雄英去跑一趟,給你四叔傳達一下這個意思。”
朱雄英去後世忙了好幾天,剛一迴來又跟皇爺爺和父親談了這麽長時間,還看了一出兄友弟恭的好戲,有些累了。
“皇爺爺,我明天去吧,先讓四叔好好反省反省。”
“我想趕緊把從後世帶來的物資放到莊園去,然後迴去睡覺,這段時間太累了。”
朱元璋點點頭,說:
“咱跟你一起去,看看你到底帶了多少物資迴來。”
朱雄英想起來他剛買的越野車,看看父親,笑道:
“父親,要不您也一起去?”
朱元璋趕緊擺擺手。
“你父親身體還沒完全恢複,莊園還有點遠,太累了,他就別去了。”
朱雄英笑著說:
“皇爺爺,父親,出來一下,我給你們看一個好東西。”
說著,就一手拉著皇爺爺,一手拉著父親,往禦書房外走去。
他大手一揮,一輛越野車就出現在禦書房外麵,頓時將朱標嚇了一跳。
朱雄英笑著說:
“皇爺爺,父親,你們剛剛也發現這個問題了,四叔當皇帝之後,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經朱雄英這一提醒,朱元璋這才注意這個問題。
在朱元璋登基之前,大多時候,都是他親自指揮戰鬥,有時甚至親自提刀上陣砍人。
但自從登基之後,就再也沒有親征過,因為繁雜的政務,讓他根本沒有這個精力。
“是啊,大軍親征蒙古,少則幾月,多則一兩年,頻繁禦駕親征,政務怎麽處理的?”
朱雄英笑了笑。
“四叔每次親征的時候,都是太子朱高熾監國理政,基本上等同於皇帝。”
“以至於後世之人,常常感歎一句:朱棣就是朱高熾的征北大將軍。”
聽到這句話,朱元璋也笑了。
“小胖子監國理政,老頭子出門打仗,可不就是小胖子的征北大將軍嗎?”
朱雄英繼續說:
“而且,四叔還實行了一套內閣製度,由內閣學士協助皇帝處理朝政。”
朱元璋一聽就急了。
“內閣?什麽意思?咱好不容易把宰相製度廢除了,又變著花樣恢複了?”
朱雄英看看皇爺爺滿頭的白發,還有父親那憔悴的麵容,決定趁此機會給皇爺爺好好上一課。
“皇爺爺,您知道父親為什麽會英年早逝嗎?”
朱元璋一愣。
“雄英,你這是什麽意思?你父親不是生病嗎?”
朱雄英點點頭。
“是生病沒錯,但人體如果身體素質好,抵抗力強,就不容易生病,就算生病也容易好。”
“但父親37歲正當壯年,一個風寒卻遲遲不好,最後要了他的命,這是為什麽?”
朱元璋冷哼一聲:
“一群庸醫,咱還沒找他們算賬呢。”
朱雄英搖搖頭,看著朱元璋,直接說:
“與太醫無關,甚至可以說,是皇爺爺您一手造成的。”
朱標大吃一驚,趕緊開口阻止:
“雄英,不可胡說。”
朱元璋怒目圓瞪,看著朱雄英,對朱標擺擺手。
“你讓他說,看咱到底是怎麽害死了你爹?”
朱雄英當然不怕,他早就摸清了皇爺爺的性格,脾氣上來的快,下去的也快。
看起來動不動喊打喊殺,其實,他不喊打喊殺的時候,才是最可怕的時候。
“皇爺爺,宰相製度實行了千年,必然有它的合理性。”
“您驟然廢除了宰相,收迴了宰相的權力,相應的,原本由宰相處理的朝政,都落在皇帝一個人身上。”
“您不敢將這些朝政交給別人處理,就隻能讓父親協助您。”
“您老人家精力旺盛,但年齡也大了,父親就承擔了越來越多的重擔,夜以繼日地處理朝政,終於把自己的身體拖垮了。”
朱元璋的心中受到極大的震動,他萬萬想不到,竟然是自己害死了標兒。
但雄英說的很有道理,自己也常常感到精力不濟,把很多雜務都交給標兒去處理,沒想到竟然拖垮了他的身體。
但他隨即也明白了,這小子在為宰相製度翻案。
這萬萬不可!
他斜眯著眼睛看著朱雄英。
“所以,你是來勸咱恢複宰相製度的?還是想要掛個內閣的羊頭,賣宰相的狗肉?”
朱雄英沒理會他的陰陽怪氣,接著說:
“內閣並不是宰相,而是從翰林學士或者朝廷的中低級官員中,挑選三五個人,協助皇帝批閱奏章。”
“大致的流程是,朝廷各部和地方的奏章送到內閣,小事兒由內閣閣員票擬,皇帝隻需要在他們擬好的奏章上畫勾就行。”
“大事兒由皇帝和內閣閣員商議,他們主要是提建議,由皇帝乾綱獨斷,然後內閣根據皇帝的旨意票擬,再由皇帝畫勾。”
“這樣一來,皇帝每天需要處理的大量奏章,就變成了大部分隻需要掃一眼,然後畫勾就行。”
“重要的事也有內閣閣員提建議,皇帝決定,最後也隻需要畫勾就行。”
朱元璋和朱標一聽,也禁不住連連點頭。
其實,大多數奏章都是沒多大意義的小事兒,但一個奏章就算隻寫三個字“知道了”,數量一多,也耗費了很多無意義的時間。
有些奏章的批複更是需要字斟句酌,耗費大量的時間,可能還會詞不達意。
現在這些瑣碎的工作都交給專人去做,自己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還能掌控所有事情。
高!實在是高!
“難怪老四可以常常禦駕親征,放心地讓小胖子處理朝政,如果找幾個能力不錯的內閣閣員來輔佐,確實可以。”
朱標皺眉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說:
“雄英,時間長了,這些內閣學士會不會權力太大啊?”
朱雄英笑道:
“內閣學士的品級不高,五品就夠了,可以從翰林院、六部郎中或地方府縣中挑選,幾年更換一批。”
“更換的這些內閣學士,再到六部或地方任職,更能體會皇帝的戰略意圖,也算是皇帝的親信,對皇帝可能更忠心。”
朱元璋一聽,既解決了精力不濟的問題,又不會造成權力的分散,大喜。
“好,這個辦法好,可以立即實行。”
他又看看還沒有完全恢複的朱標,笑道:
“標兒,你以後就不會這麽辛苦了。”
朱標也很高興,天天跟在父親身邊,還經常跟父親意見不合,他也是累了。
朱雄英看看父親的臉色,也沒有剛剛那麽生氣了,這才說:
“再迴到剛剛的話題,如何處置四叔?”
“我覺得,四叔造反,純粹就是允炆自己作死。”
“父親現在身體好了,我也迴來了,四叔一是不敢,二是也沒有這個機會造反。”
“今天敲打了這一番,相信他也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四叔的強項在於領兵作戰,我覺得,還是可以發揮他的強項,當朝廷的征北大將軍。”
朱元璋看看朱標,朱標點點頭,說:
“父皇,兒臣也覺得雄英說的有道理,老四既然喜歡打仗,那就讓他去打。”
“戰時領兵出征,出征迴來交權,不讓他長期統領大量軍隊即可。”
朱元璋點點頭。
“好!那就讓雄英去跑一趟,給你四叔傳達一下這個意思。”
朱雄英去後世忙了好幾天,剛一迴來又跟皇爺爺和父親談了這麽長時間,還看了一出兄友弟恭的好戲,有些累了。
“皇爺爺,我明天去吧,先讓四叔好好反省反省。”
“我想趕緊把從後世帶來的物資放到莊園去,然後迴去睡覺,這段時間太累了。”
朱元璋點點頭,說:
“咱跟你一起去,看看你到底帶了多少物資迴來。”
朱雄英想起來他剛買的越野車,看看父親,笑道:
“父親,要不您也一起去?”
朱元璋趕緊擺擺手。
“你父親身體還沒完全恢複,莊園還有點遠,太累了,他就別去了。”
朱雄英笑著說:
“皇爺爺,父親,出來一下,我給你們看一個好東西。”
說著,就一手拉著皇爺爺,一手拉著父親,往禦書房外走去。
他大手一揮,一輛越野車就出現在禦書房外麵,頓時將朱標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