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張網以待,請呂氏入甕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作者:香溪桃花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全都哈哈大笑,虞王府又是一片歡聲笑語。
沒過多久,冰冰帶著幾個宮女,已經做好了一桌子豐盛的西餐。
有牛排、煎魚、沙拉、烤雞腿、大蝦、奶酪、紅酒燉牛肉、意麵、披薩、漢堡、魚子醬、法國蝸牛、西班牙土豆餅。
朱雄英的係統空間有一個神奇的功能,裏麵的東西可以永保新鮮,就算放幾個月,也不會有絲毫變化。
朱元璋坐到桌子上一看,又全都是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頓時大喜。
朱標這是第一次在虞王府吃飯,看到這麽多新奇的東西,更是驚訝不已。
可是,兩人看到麵前的盤子上,刀子、叉子和勺子什麽都有,就是沒有筷子,卻不知道該怎麽辦。
江都郡主和宜倫郡主一人一個,教他們使用刀叉。
朱元璋搞了半天,也沒大學會,急得大喊:
“筷子呢?咱的筷子呢?”
朱雄英笑著解釋:
“皇爺爺,這西餐是西邊歐洲外國人的做法和吃法,他們沒有筷子。”
朱元璋冷哼一聲:
“果然,蠻夷就是蠻夷,他們怎麽不用手抓?”
朱雄英點點頭。
“皇爺爺說得對,就算六百年之後,還有很多地方的人既不用筷子,也不用刀叉,還是用手抓飯吃。”
眾人頓時目瞪口呆。
朱允熥偏著腦袋想了想,問道:
“那他們怎麽吃火鍋呀?”
朱元璋樂了。
“那就變成了豬蹄火鍋。”
眾人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朱元璋笨手笨腳地叉了一會兒,氣得把刀叉一扔。
“咱隻會用刀子殺人,用叉子收麥子,拿筷子來!”
菲菲早就想到這種可能性,立即遞上了筷子,朱元璋這才唿哧唿哧地吃起來。
酒足飯飽之後,朱允熥開車送朱元璋和朱標迴宮,朱雄英這才有時間來到書房,召何大壯進來,詢問調查呂氏的進展。
何大壯進入書房,將房門關上,躬身行禮。
朱雄英擺擺手。
“現在什麽情況?”
何大壯坐在書桌對麵,壓低聲音說道:
“王爺,經過多日探查,並調閱皇宮密檔,發現三個疑點。”
“第一,十四年前,太子妃常氏生允熥殿下時,接生的產婆在幾天後,意外跌落深溝摔死。”
“第二,十年前,王爺您跟隨太子爺出巡的前兩天,東宮有一個太監出宮采買,被人擄走,幾天後被棄屍荒野。”
“第三,八年前,有一批宮女被放出宮,其中就有一個跟隨呂氏身邊多年的女官。”
“但這個女官在迴家五個月之後,因為一場火災,全家被燒死。”
朱雄英認真地聽著,牙齒死死地咬著嘴唇,眼中就要噴出火來。
何大壯繼續說:
“太子妃常氏薨逝之後,陛下派人調查過所有人,但沒有發現那個接生的產婆有任何其它疑點,確實死於意外。”
“至於那個出宮采買的太監,因為案件是在您出事前幾天就出宮了,並沒有當做重點懷疑對象。”
“而所有的證據都表明,他確實被歹人盯上了,最後搶劫財物,殺人滅口。”
“至於呂氏身邊那個被放迴家的女官,因為是在所有調查都結束之後才放出宮的。”
“五個月之後才死,根本沒人注意,是前幾天我們追查呂氏身邊所有人的時候,才意外發現她已經死了。”
朱雄英盡力壓製憤怒的情緒,好讓自己頭腦保持清醒。
“那個產婆或許不是兇手,隻是碰巧看到了某些疑點,所以必須殺人滅口。”
“因為呂氏已經從父親的口中,知道了兩天之後要出巡,為了製造不在場的證據,所以派他提前出宮,安排這一切。”
“至於那個女官,知道得太多,總是一個隱患,還是死人更能保守秘密。”
何大壯點點頭。
“王爺英明,末將也是這樣想的。”
“這三條線索確實已經斷了,無法追查。”
“但這三條線索也表明兩點,第一,呂氏確實有重大嫌疑。”
“第二,呂氏身邊和宮外都有她的人。”
朱雄英看看他,讚許地點點頭,看來錦衣衛的能力果然不是蓋的。
他本來以為,這三條線索斷了,除了證明呂氏確實有重大嫌疑之外,沒法追查了。
沒想到何大壯不但從中敏銳地發現,呂氏不但身邊有人知情,宮外更是有人接應。
何大壯繼續說:
“我們排查了呂氏這些年身邊所有人,把目標鎖定到兩個人身上。”
“一個是她現在身邊的女官張彩華,另一個是張彩華的弟弟張常年。”
“這姐弟倆的父母是呂氏的父親、前太常寺卿呂本家的家丁,算是家生子。”
“這個張彩華在允炆殿下出生之後,由呂家送入宮中,安排在呂氏身邊。”
何大壯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
朱雄英已經完全明白了。
呂氏入宮多年不受寵,沒有子嗣,也就非常安分。
在生下朱允炆之後,有了依靠,就開始布局奪嫡之路。
先是由呂家派這個張彩華到呂氏身邊,幫助謀劃,宮外的事情則由張彩華傳遞消息,由弟弟張常年去辦。
現在隻要將這兩個人抓起來,就一定能查出所有真相。
既然錦衣衛辦案是專業的,朱雄英也就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問道:
“下一步,你們準備怎麽辦?”
何大壯說:
“這個張常年已經於十天前進京,我們兩天前才查到他們兩人身上,已經對他進行嚴密的監控。”
“但還沒有發現他和宮內有任何聯係,所以暫時沒有任何行動,請王爺示下。”
朱雄英沉默片刻,仔細思考了這中間的所有關聯。
如果現在突然抓捕這個張常年,如果在抓捕和審訊的過程中出現意外,張常年死了,那就會非常棘手。
現在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和宮內取得聯係。
不管他們是紙條傳遞消息,還是口頭傳遞消息,總會有另一個人出現。
在他們接頭的過程中,將他們突然抓捕,就會萬無一失。
想到這兒,他當即對何大壯命令:
“先不要著急,密切監視張常年的行動,呂氏肯定會派人跟他聯係,在他們接頭的過程中,將他們全部抓獲。”
“是,王爺。”
何大壯答應一聲,躬身退出了書房。
朱雄英靠在椅子上,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終於,要揭開這個明初最大的謎團了。
沒過多久,冰冰帶著幾個宮女,已經做好了一桌子豐盛的西餐。
有牛排、煎魚、沙拉、烤雞腿、大蝦、奶酪、紅酒燉牛肉、意麵、披薩、漢堡、魚子醬、法國蝸牛、西班牙土豆餅。
朱雄英的係統空間有一個神奇的功能,裏麵的東西可以永保新鮮,就算放幾個月,也不會有絲毫變化。
朱元璋坐到桌子上一看,又全都是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頓時大喜。
朱標這是第一次在虞王府吃飯,看到這麽多新奇的東西,更是驚訝不已。
可是,兩人看到麵前的盤子上,刀子、叉子和勺子什麽都有,就是沒有筷子,卻不知道該怎麽辦。
江都郡主和宜倫郡主一人一個,教他們使用刀叉。
朱元璋搞了半天,也沒大學會,急得大喊:
“筷子呢?咱的筷子呢?”
朱雄英笑著解釋:
“皇爺爺,這西餐是西邊歐洲外國人的做法和吃法,他們沒有筷子。”
朱元璋冷哼一聲:
“果然,蠻夷就是蠻夷,他們怎麽不用手抓?”
朱雄英點點頭。
“皇爺爺說得對,就算六百年之後,還有很多地方的人既不用筷子,也不用刀叉,還是用手抓飯吃。”
眾人頓時目瞪口呆。
朱允熥偏著腦袋想了想,問道:
“那他們怎麽吃火鍋呀?”
朱元璋樂了。
“那就變成了豬蹄火鍋。”
眾人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朱元璋笨手笨腳地叉了一會兒,氣得把刀叉一扔。
“咱隻會用刀子殺人,用叉子收麥子,拿筷子來!”
菲菲早就想到這種可能性,立即遞上了筷子,朱元璋這才唿哧唿哧地吃起來。
酒足飯飽之後,朱允熥開車送朱元璋和朱標迴宮,朱雄英這才有時間來到書房,召何大壯進來,詢問調查呂氏的進展。
何大壯進入書房,將房門關上,躬身行禮。
朱雄英擺擺手。
“現在什麽情況?”
何大壯坐在書桌對麵,壓低聲音說道:
“王爺,經過多日探查,並調閱皇宮密檔,發現三個疑點。”
“第一,十四年前,太子妃常氏生允熥殿下時,接生的產婆在幾天後,意外跌落深溝摔死。”
“第二,十年前,王爺您跟隨太子爺出巡的前兩天,東宮有一個太監出宮采買,被人擄走,幾天後被棄屍荒野。”
“第三,八年前,有一批宮女被放出宮,其中就有一個跟隨呂氏身邊多年的女官。”
“但這個女官在迴家五個月之後,因為一場火災,全家被燒死。”
朱雄英認真地聽著,牙齒死死地咬著嘴唇,眼中就要噴出火來。
何大壯繼續說:
“太子妃常氏薨逝之後,陛下派人調查過所有人,但沒有發現那個接生的產婆有任何其它疑點,確實死於意外。”
“至於那個出宮采買的太監,因為案件是在您出事前幾天就出宮了,並沒有當做重點懷疑對象。”
“而所有的證據都表明,他確實被歹人盯上了,最後搶劫財物,殺人滅口。”
“至於呂氏身邊那個被放迴家的女官,因為是在所有調查都結束之後才放出宮的。”
“五個月之後才死,根本沒人注意,是前幾天我們追查呂氏身邊所有人的時候,才意外發現她已經死了。”
朱雄英盡力壓製憤怒的情緒,好讓自己頭腦保持清醒。
“那個產婆或許不是兇手,隻是碰巧看到了某些疑點,所以必須殺人滅口。”
“因為呂氏已經從父親的口中,知道了兩天之後要出巡,為了製造不在場的證據,所以派他提前出宮,安排這一切。”
“至於那個女官,知道得太多,總是一個隱患,還是死人更能保守秘密。”
何大壯點點頭。
“王爺英明,末將也是這樣想的。”
“這三條線索確實已經斷了,無法追查。”
“但這三條線索也表明兩點,第一,呂氏確實有重大嫌疑。”
“第二,呂氏身邊和宮外都有她的人。”
朱雄英看看他,讚許地點點頭,看來錦衣衛的能力果然不是蓋的。
他本來以為,這三條線索斷了,除了證明呂氏確實有重大嫌疑之外,沒法追查了。
沒想到何大壯不但從中敏銳地發現,呂氏不但身邊有人知情,宮外更是有人接應。
何大壯繼續說:
“我們排查了呂氏這些年身邊所有人,把目標鎖定到兩個人身上。”
“一個是她現在身邊的女官張彩華,另一個是張彩華的弟弟張常年。”
“這姐弟倆的父母是呂氏的父親、前太常寺卿呂本家的家丁,算是家生子。”
“這個張彩華在允炆殿下出生之後,由呂家送入宮中,安排在呂氏身邊。”
何大壯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
朱雄英已經完全明白了。
呂氏入宮多年不受寵,沒有子嗣,也就非常安分。
在生下朱允炆之後,有了依靠,就開始布局奪嫡之路。
先是由呂家派這個張彩華到呂氏身邊,幫助謀劃,宮外的事情則由張彩華傳遞消息,由弟弟張常年去辦。
現在隻要將這兩個人抓起來,就一定能查出所有真相。
既然錦衣衛辦案是專業的,朱雄英也就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問道:
“下一步,你們準備怎麽辦?”
何大壯說:
“這個張常年已經於十天前進京,我們兩天前才查到他們兩人身上,已經對他進行嚴密的監控。”
“但還沒有發現他和宮內有任何聯係,所以暫時沒有任何行動,請王爺示下。”
朱雄英沉默片刻,仔細思考了這中間的所有關聯。
如果現在突然抓捕這個張常年,如果在抓捕和審訊的過程中出現意外,張常年死了,那就會非常棘手。
現在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和宮內取得聯係。
不管他們是紙條傳遞消息,還是口頭傳遞消息,總會有另一個人出現。
在他們接頭的過程中,將他們突然抓捕,就會萬無一失。
想到這兒,他當即對何大壯命令:
“先不要著急,密切監視張常年的行動,呂氏肯定會派人跟他聯係,在他們接頭的過程中,將他們全部抓獲。”
“是,王爺。”
何大壯答應一聲,躬身退出了書房。
朱雄英靠在椅子上,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終於,要揭開這個明初最大的謎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