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截胡朱高熾的媳婦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作者:香溪桃花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雄英也沒有想到,皇爺爺不但不保守,甚至比他還激進一些,笑道:
“皇爺爺,您這首先得修改《皇明祖訓》,倭國、高麗、安南這15個不征之國,可是寫在《皇明祖訓》裏的啊。”
朱元璋大手一揮。
“去他娘的《皇明祖訓》,咱說的話就是祖訓。”
“標兒,再過兩個月就是你母後駕崩十周年,咱想把這些藩王都召迴來。”
“一來祭奠你母後,二來全家團聚,三來雄英迴來了,當著他們的麵,正式冊封皇太孫,早日確定君臣名分。”
朱標點點頭,笑道:
“父皇,要不,早點把太孫妃也確定下來,剛好他們迴來,一起參加雄英的結婚大典。”
朱元璋哈哈大笑。
“好,這個主意好,咱讓惠妃抓點緊。”
“雄英,你覺得呢?”
朱雄英瞥了他們一眼。
“我都行啊,但是皇爺爺,我那兩條要求您別忘記了。”
朱元璋哼了一聲:
“知道了,就按你說的,第一,要很漂亮的,萬裏挑一的那種。第二,你要親自看一眼再定。”
朱雄英仔細迴憶了一下明朝這個時期的曆史,想想有沒有適合做自己媳婦的。
首先他想到的就是徐妙錦,中山王徐達的第三女,四叔朱棣的小姨子。
當年四叔在徐皇後駕崩之後,還想著娶這個小姨子當皇後,結果徐妙錦抵死不從,最終削發為尼。
隻是,對於在後世生活了十年的朱雄英來說,娶四叔的小姨子,這岔了輩呀,總覺得怪怪的。
他馬上想到,四叔的小姨子不好下手,那就截胡朱高熾的媳婦。
這個張氏孝謹溫順,侍奉朱棣夫婦非常周到,深得朱棣和徐皇後歡心,長得肯定也不錯。
朱高熾當皇帝和太子的時候,她就輔佐他,朱瞻基當了皇帝之後,軍國大事也聽這個張太後裁決。
朱祁鎮九歲登基,前期都是太皇太後張氏攝政。
能輔佐三代帝王,能力絕對一流,而且不像武則天那樣跋扈,這樣的人當皇後絕對合適。
想到這兒,他問道:
“皇爺爺,有個叫張麒的官員您知道嗎?”
朱元璋一愣,搖搖頭。
朱標想了想,說:
“我知道,東城兵馬司副指揮使叫張麒,怎麽啦?”
朱雄英一聽就笑了。
朱允熥的老丈人是中城兵馬司指揮使趙思禮,自己的老丈人如果是東城兵馬司副指揮使,這就有點意思了。
“皇爺爺,您叫惠奶奶召張麒的女兒進宮,看看長相如何?”
朱標哈哈大笑。
“原來你早就有目標了呀,直接說嘛。”
朱元璋狐疑地看著他,既然這小子知道這個人,肯定是曆史上的名人,能被記錄在史書上的,肯定身份不一般。
“雄英,老實交代,這個張氏是誰的媳婦?”
朱雄英一愣,老爺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啊,一下子就猜到了他的心思。
他故意裝糊塗,笑道:
“如果長相不錯的話,就選她當我媳婦吧。”
朱標聽父皇這樣一問,也馬上明白過來。
“雄英,別打岔,說,這個張氏在曆史上的身份是什麽?”
朱雄英看糊弄不過去,有些尷尬地說:
“朱高熾的媳婦。”
朱元璋和朱標對視一眼,朱元璋頓時哈哈大笑。
“小胖子才15歲,娶什麽媳婦?你喜歡當然是你的。”
朱標忙問:
“這個張氏曆史評價如何?”
既然話已經說到這兒了,朱雄英就繼續說:
“她輔佐三代帝王,朱高熾的兒子當皇帝的時候,軍國大事聽她裁決,朱高熾的孫子當皇帝的時候,她直接攝政。”
朱元璋一聽就急了。
“那還得了?這不是後宮幹政嗎?緊接著是外戚掌權,那江山還是咱朱家的嗎?”
朱雄英笑道:
“皇爺爺,不是這樣的。”
“朱瞻基當皇帝的時候,是自己掌握大權,但這個張氏能力很強,朱瞻基自己願意重要事情跟她商量。”
“後來,朱瞻基38歲英年早逝,太子朱祁鎮才9歲,駕崩之前,立下遺囑,由太皇太後攝政,保障了朝政的穩定。”
朱元璋一聽這個朱祁鎮,想起“大明戰神”的稱號,就來火。
“攝政的結果呢,土木堡之變,差點葬送了大明的江山。”
朱雄英搖搖頭。
“這個怪不到她頭上,她死了七年之後,才發生土木堡之變。”
“而且,史書上寫這個張氏孝謹溫順,侍奉四叔四嬸非常周到,深得他們歡心。”
“四叔更喜歡老二朱高煦,一度想改立太子,最後看在張氏這個兒媳和朱瞻基這個大孫的麵子上,才沒有更換太子的。”
朱元璋一聽,也就明白了,看來這個張氏還確實不錯,有這樣的人當太孫妃,他也就放心了。
“好,既然這樣,那太孫妃就是她了。”
朱雄英趕緊說:
“皇爺爺,別急啊,您先請惠奶奶幫我看看,這個張氏長相如何。”
“史書上沒寫,會不會很醜啊,如果長得醜,我還是選其她人了。”
朱元璋一聽,問道:
“你小子,還看上誰的媳婦了?”
朱雄英一聽,這話怎麽聽著這麽不對勁呢。
但他也不敢說,四叔的小姨子當備選。
“皇爺爺,說什麽呢?我又不是曹阿瞞。”
祖孫三人一陣哈哈大笑。
三人閑聊了一會兒,朱元璋說:
“現在先進武器到位,再訓練幾天,就可以出征高麗和倭國了,這次大將軍由誰擔任合適啊?”
朱雄英趕緊說:
“皇爺爺,我去。”
朱元璋立即打斷他的話。
“不行。剛剛說了,再過兩個月,是您皇奶奶十周年忌日。”
“在這前後,要舉行皇太孫冊封大典,藩王朝見你這個皇太孫,還要同時舉行你的結婚大典,你這段時間哪也不能去。”
朱雄英想想也是,隻能遺憾地搖搖頭,反正以後有的是機會。
想想馮勝因為丟失槍支的事兒,被打入死牢了,他就想趁機把他撈出來。
“皇爺爺,要不讓宋國公馮勝去吧。”
朱元璋一聽就怒了。
“不行。他玩忽職守,鬧出這麽大的事兒,咱要砍了他,讓所有人明白,丟失槍支是極其嚴重的罪行。”
朱雄英搖搖頭。
“皇爺爺,曆史上,因為父親這個太子去世,你立允炆為皇太孫,擔心他壓製不住淮西武將勳貴,幾乎將他們斬盡殺絕了。”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不管是父親,還是我,那些藩王和勳貴不得服服帖帖嗎?”
“我們以後要征服世界的,這些淮西武將不能隨便殺。”
朱元璋一聽,也有道理,但心中對馮勝還是耿耿於懷。
朱雄英笑道:
“不過,皇爺爺您說的也對,必須殺一儆猴。”
“但我們可以換個做法,饒恕馮勝的死罪,降為伯爵,讓他交五萬兩黃金贖罪。”
朱標也說:
“父皇,兒臣也覺得可以,就馮勝這次的罪,就算把他殺了,但沒有理由抄家,我們什麽也沒得到。”
“從公爵降到伯爵,已經是非常嚴重的懲罰了。”
“不過,五萬兩黃金少了點,馮勝資產豐厚,罰八萬兩吧,這樣,雄英又可以在後世購買大量的資源,一舉多得。”
朱元璋一聽,頓時眉開眼笑。
“行,不過咱先讓蔣瓛查一下,他到底有多少家產,這次要讓他傾家蕩產來贖罪。”
朱雄英驚訝地看著他倆,沒想到一個比一個狠啊。
他豎起兩個大拇指,笑道:
“皇爺爺英明!父親英明!”
“皇爺爺,您這首先得修改《皇明祖訓》,倭國、高麗、安南這15個不征之國,可是寫在《皇明祖訓》裏的啊。”
朱元璋大手一揮。
“去他娘的《皇明祖訓》,咱說的話就是祖訓。”
“標兒,再過兩個月就是你母後駕崩十周年,咱想把這些藩王都召迴來。”
“一來祭奠你母後,二來全家團聚,三來雄英迴來了,當著他們的麵,正式冊封皇太孫,早日確定君臣名分。”
朱標點點頭,笑道:
“父皇,要不,早點把太孫妃也確定下來,剛好他們迴來,一起參加雄英的結婚大典。”
朱元璋哈哈大笑。
“好,這個主意好,咱讓惠妃抓點緊。”
“雄英,你覺得呢?”
朱雄英瞥了他們一眼。
“我都行啊,但是皇爺爺,我那兩條要求您別忘記了。”
朱元璋哼了一聲:
“知道了,就按你說的,第一,要很漂亮的,萬裏挑一的那種。第二,你要親自看一眼再定。”
朱雄英仔細迴憶了一下明朝這個時期的曆史,想想有沒有適合做自己媳婦的。
首先他想到的就是徐妙錦,中山王徐達的第三女,四叔朱棣的小姨子。
當年四叔在徐皇後駕崩之後,還想著娶這個小姨子當皇後,結果徐妙錦抵死不從,最終削發為尼。
隻是,對於在後世生活了十年的朱雄英來說,娶四叔的小姨子,這岔了輩呀,總覺得怪怪的。
他馬上想到,四叔的小姨子不好下手,那就截胡朱高熾的媳婦。
這個張氏孝謹溫順,侍奉朱棣夫婦非常周到,深得朱棣和徐皇後歡心,長得肯定也不錯。
朱高熾當皇帝和太子的時候,她就輔佐他,朱瞻基當了皇帝之後,軍國大事也聽這個張太後裁決。
朱祁鎮九歲登基,前期都是太皇太後張氏攝政。
能輔佐三代帝王,能力絕對一流,而且不像武則天那樣跋扈,這樣的人當皇後絕對合適。
想到這兒,他問道:
“皇爺爺,有個叫張麒的官員您知道嗎?”
朱元璋一愣,搖搖頭。
朱標想了想,說:
“我知道,東城兵馬司副指揮使叫張麒,怎麽啦?”
朱雄英一聽就笑了。
朱允熥的老丈人是中城兵馬司指揮使趙思禮,自己的老丈人如果是東城兵馬司副指揮使,這就有點意思了。
“皇爺爺,您叫惠奶奶召張麒的女兒進宮,看看長相如何?”
朱標哈哈大笑。
“原來你早就有目標了呀,直接說嘛。”
朱元璋狐疑地看著他,既然這小子知道這個人,肯定是曆史上的名人,能被記錄在史書上的,肯定身份不一般。
“雄英,老實交代,這個張氏是誰的媳婦?”
朱雄英一愣,老爺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啊,一下子就猜到了他的心思。
他故意裝糊塗,笑道:
“如果長相不錯的話,就選她當我媳婦吧。”
朱標聽父皇這樣一問,也馬上明白過來。
“雄英,別打岔,說,這個張氏在曆史上的身份是什麽?”
朱雄英看糊弄不過去,有些尷尬地說:
“朱高熾的媳婦。”
朱元璋和朱標對視一眼,朱元璋頓時哈哈大笑。
“小胖子才15歲,娶什麽媳婦?你喜歡當然是你的。”
朱標忙問:
“這個張氏曆史評價如何?”
既然話已經說到這兒了,朱雄英就繼續說:
“她輔佐三代帝王,朱高熾的兒子當皇帝的時候,軍國大事聽她裁決,朱高熾的孫子當皇帝的時候,她直接攝政。”
朱元璋一聽就急了。
“那還得了?這不是後宮幹政嗎?緊接著是外戚掌權,那江山還是咱朱家的嗎?”
朱雄英笑道:
“皇爺爺,不是這樣的。”
“朱瞻基當皇帝的時候,是自己掌握大權,但這個張氏能力很強,朱瞻基自己願意重要事情跟她商量。”
“後來,朱瞻基38歲英年早逝,太子朱祁鎮才9歲,駕崩之前,立下遺囑,由太皇太後攝政,保障了朝政的穩定。”
朱元璋一聽這個朱祁鎮,想起“大明戰神”的稱號,就來火。
“攝政的結果呢,土木堡之變,差點葬送了大明的江山。”
朱雄英搖搖頭。
“這個怪不到她頭上,她死了七年之後,才發生土木堡之變。”
“而且,史書上寫這個張氏孝謹溫順,侍奉四叔四嬸非常周到,深得他們歡心。”
“四叔更喜歡老二朱高煦,一度想改立太子,最後看在張氏這個兒媳和朱瞻基這個大孫的麵子上,才沒有更換太子的。”
朱元璋一聽,也就明白了,看來這個張氏還確實不錯,有這樣的人當太孫妃,他也就放心了。
“好,既然這樣,那太孫妃就是她了。”
朱雄英趕緊說:
“皇爺爺,別急啊,您先請惠奶奶幫我看看,這個張氏長相如何。”
“史書上沒寫,會不會很醜啊,如果長得醜,我還是選其她人了。”
朱元璋一聽,問道:
“你小子,還看上誰的媳婦了?”
朱雄英一聽,這話怎麽聽著這麽不對勁呢。
但他也不敢說,四叔的小姨子當備選。
“皇爺爺,說什麽呢?我又不是曹阿瞞。”
祖孫三人一陣哈哈大笑。
三人閑聊了一會兒,朱元璋說:
“現在先進武器到位,再訓練幾天,就可以出征高麗和倭國了,這次大將軍由誰擔任合適啊?”
朱雄英趕緊說:
“皇爺爺,我去。”
朱元璋立即打斷他的話。
“不行。剛剛說了,再過兩個月,是您皇奶奶十周年忌日。”
“在這前後,要舉行皇太孫冊封大典,藩王朝見你這個皇太孫,還要同時舉行你的結婚大典,你這段時間哪也不能去。”
朱雄英想想也是,隻能遺憾地搖搖頭,反正以後有的是機會。
想想馮勝因為丟失槍支的事兒,被打入死牢了,他就想趁機把他撈出來。
“皇爺爺,要不讓宋國公馮勝去吧。”
朱元璋一聽就怒了。
“不行。他玩忽職守,鬧出這麽大的事兒,咱要砍了他,讓所有人明白,丟失槍支是極其嚴重的罪行。”
朱雄英搖搖頭。
“皇爺爺,曆史上,因為父親這個太子去世,你立允炆為皇太孫,擔心他壓製不住淮西武將勳貴,幾乎將他們斬盡殺絕了。”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不管是父親,還是我,那些藩王和勳貴不得服服帖帖嗎?”
“我們以後要征服世界的,這些淮西武將不能隨便殺。”
朱元璋一聽,也有道理,但心中對馮勝還是耿耿於懷。
朱雄英笑道:
“不過,皇爺爺您說的也對,必須殺一儆猴。”
“但我們可以換個做法,饒恕馮勝的死罪,降為伯爵,讓他交五萬兩黃金贖罪。”
朱標也說:
“父皇,兒臣也覺得可以,就馮勝這次的罪,就算把他殺了,但沒有理由抄家,我們什麽也沒得到。”
“從公爵降到伯爵,已經是非常嚴重的懲罰了。”
“不過,五萬兩黃金少了點,馮勝資產豐厚,罰八萬兩吧,這樣,雄英又可以在後世購買大量的資源,一舉多得。”
朱元璋一聽,頓時眉開眼笑。
“行,不過咱先讓蔣瓛查一下,他到底有多少家產,這次要讓他傾家蕩產來贖罪。”
朱雄英驚訝地看著他倆,沒想到一個比一個狠啊。
他豎起兩個大拇指,笑道:
“皇爺爺英明!父親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