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貧僧再送一份機緣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作者:香溪桃花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憂心忡忡地說:
“如果他危害大明江山,我們怎麽辦?”
朱雄英笑了。
“皇爺爺,是不是所有皇帝都有一個通病:所有刁民都想來害朕?”
一句話把朱元璋和朱標也都逗笑了。
朱標笑著說:
“父皇,或許是您想多了。如果他真的想危害大明江山,何必讓雄英穿越?”
“大明突然失去了皇太子,江山最後交到允炆這個廢物手裏,這才是對大明江山最大的危害呀。”
“現在兒臣的病好了,雄英也迴來了,兒臣倒覺得,如果真的是慧安大師做的,他這是在默默守護大明江山。”
“所以,兒臣覺得,我們不但不能對他懷疑,反而要對他禮遇有加。”
朱元璋點點頭。
“或許是咱想多了,走,我們一起去正陽門,迎接沐英的靈柩,順便去拜會一下慧安大師。”
朱雄英看皇爺爺終於放棄了殺人的念頭,這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他可不想得罪了這個慧安大師,讓一切歸零,讓他又成為虞懷王陵墓的一個枯骨。
三人沒有開車,朱標和朱雄英一左一右,扶著朱元璋,在錦衣衛的護衛下,步行向正陽門走去。
正陽門外,文武百官已經到齊,個個身穿素衣,麵含悲傷。
尤其是那些開國公侯們,沐英可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比他們年輕很多,卻英年早逝,讓他們唏噓不止。
沐春帶著幾百將士,護送靈柩緩緩前來。
朱元璋大喊一聲:
“英兒……”
已經泣不成聲,踉踉蹌蹌地奔向靈柩。
沐春萬萬沒有想到,陛下和太子竟然親自出迎,趕緊跪倒在地,哭道:
“末將沐春,護送父親靈柩,拜見陛下。”
朱元璋扶起沐春,祖孫倆抱頭痛哭。
良久之後,朱元璋止住哭聲,問道:
“景春,你父親臨走之前,可有什麽遺言?”
沐春哽咽著說:
“陛下,父親是在視察軍務的時候,突然中風倒地,很長時間不能言語,臨走之前,掙紮著說了三句話。”
“第一句是對陛下您說的:父親,英兒沒有讓您失望。”
“第二句是對太子殿下說的:殿下,哥哥走了。”
“第三句是對我們說的:沐家子孫,永遠忠於大明。”
太子朱標這時也顧不得父皇,奔跑到靈柩前,拍著靈柩大哭:
“大哥,大哥,弟弟來看你了,你怎麽就走了呀?”
朱雄英也走上前來,抬起靈柩,淮西勳貴全部跑步過來,用自己的肩膀抬著靈柩,從正陽門進入京城。
沐春扶著朱元璋,朱元璋和朱標扶著靈柩,其他文武百官跟隨在靈柩旁邊,一路浩浩蕩蕩,向靈穀寺前進。
靈穀寺內,方丈慧安大師帶著幾百個僧人,在大門外迎接。
幾百僧人高唱佛經,隨著隊伍一起進入大雄寶殿,將靈柩停放在大雄寶殿裏,慧安大師親自帶著一眾高僧念經超度。
一炷香燃盡,慧安大師起身,來到朱元璋麵前,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貧僧慧安,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拜見虞王殿下,請到佛堂茶室歇息。”
朱標也雙手合十,恭敬地說:
“有勞大師。”
三人在慧安大師的引領下,走出大雄寶殿,走過高高的台階,進入一個幽靜的院子,來到茶室。
慧安大師揮退小沙彌,親自給三人泡茶。
三人也沒有說話,靜靜地看著這個光頭和尚。
慧安大師光頭上有十二道深深的戒疤,代表著他得道高僧的身份。
他身寬體胖,身披袈裟,胸前掛著佛珠,長長地白色胡須,慈眉善目,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
他熟練地給每個人泡好茶,送到每個人麵前,輕輕說了聲:
“請用茶!”
說完,他就閉上雙眼,左手不停撚著胸前的佛珠,右手舉在麵前,口中念念有詞。
朱元璋雖然當過和尚,但那是生活所迫,不管是佛家、道家,還是其它,他是從來不信的。
他信奉的隻有權力,還有手中的大刀。
就連被讀書人奉為亞聖的孟子,他都因為一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直接將他逐出孔廟。
看到這個老和尚竟然不理他,心中惱怒,就要發作,旁邊的朱標趕緊按住他的手,他這才忍住沒動。
朱雄英已經半晌沒有喝水了,有些渴,端起麵前的茶碗喝了一口。
朱元璋和朱標有些驚訝地看看他,終究還是沒有阻止。
朱雄英喝完茶,放下茶碗,看這個老和尚還是沒有開口的意思,就對他拱手道:
“晚輩雄英,拜見慧安大師。”
慧安大師抬眼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
“虞王殿下客氣了。”
朱雄英看他還是沒有接話的意思,直接問道:
“晚輩想請教大師幾個問題。”
這次,慧安大師眼皮也沒抬一下。
“殿下請說。”
朱雄英取下身上的玉佩,揮手從空間裏拿出靈位牌,一起放到茶桌上。
“晚輩想請教大師,這個玉佩和靈位牌,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慧安大師瞥了一眼玉佩和靈位牌,又看看朱雄英,笑道:
“這個玉佩是殿下隨身之物,靈位牌是殿下前世的紀念,自然與眾不同。”
朱雄英看這個老和尚終於肯睜開眼睛了,大手一揮,從空間裏拿出一盒茶葉放到桌上。
他仔細觀察著老和尚的眼睛,卻發現他沒有絲毫驚訝。
他明白了,這個老和尚果然什麽都知道。
他再次躬身拱手道:
“大師,我為什麽能死而複活?我為什麽能穿越去現代?還請大師為晚輩解惑。”
慧安大師淡淡一笑,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天機不可泄露。”
朱元璋已經麵色不善,雙手青筋暴露,就要發作,朱標趕緊掐了父親的手一下。
朱雄英看這個老和尚又玩這一套,也有些生氣,但還是忍住了。
他打開麵前的茶葉盒,取了些茶葉,熟練地給這個老和尚也泡了一杯茶,雙手奉上。
“大師,晚輩死而複活,又獲得神奇技能,晚輩謝大師大恩!”
慧安大師接過茶碗,輕輕喝了一口,放下茶碗,看著朱雄英,笑道:
“貧僧當不得殿下一個謝字。”
“不過,看在殿下誠心求教的份上,貧僧可再送您一份機緣。”
說著,他從茶桌下方抽出一個小抽屜,取出一個小包,從包裏取出一根銀針,在茶碗裏攪了攪。
“請殿下伸出食指。”
朱雄英依言伸出食指,朱元璋一看,身體動了動,被朱標死死按住。
慧安大師一手捏著朱雄英的食指,一手拿著銀針,迅速在他食指指腹刺了一下,鮮血瞬間冒出來。
他將那個靈位牌放倒,玉佩放到上麵,將朱雄英的血滴了幾滴在玉佩上。
接著,他將銀針再在茶碗裏攪了攪,看向朱標,示意他伸手。
朱標遲疑了一下,也伸出右手食指。
他也同樣刺了一下,然後將血液滴在玉佩上。
然後,他看向朱元璋,朱元璋盯著他看了好半晌,這才不情不願地伸出手。
當三人的血液滴到一起,剛剛還在玉佩上的血液瞬間滲入到玉佩裏麵,很快消失不見。
三人頓時驚訝不已,朱標忙問:
“大師,這是什麽意思?”
慧安大師沒有說話,又閉上眼睛,一手撚著佛珠,一手舉在胸前,恢複到前麵老僧入定的模樣。
“殿下,好好保管這個玉佩,隨身戴在身上,可能會有出其不意的事情發生。”
“如果他危害大明江山,我們怎麽辦?”
朱雄英笑了。
“皇爺爺,是不是所有皇帝都有一個通病:所有刁民都想來害朕?”
一句話把朱元璋和朱標也都逗笑了。
朱標笑著說:
“父皇,或許是您想多了。如果他真的想危害大明江山,何必讓雄英穿越?”
“大明突然失去了皇太子,江山最後交到允炆這個廢物手裏,這才是對大明江山最大的危害呀。”
“現在兒臣的病好了,雄英也迴來了,兒臣倒覺得,如果真的是慧安大師做的,他這是在默默守護大明江山。”
“所以,兒臣覺得,我們不但不能對他懷疑,反而要對他禮遇有加。”
朱元璋點點頭。
“或許是咱想多了,走,我們一起去正陽門,迎接沐英的靈柩,順便去拜會一下慧安大師。”
朱雄英看皇爺爺終於放棄了殺人的念頭,這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他可不想得罪了這個慧安大師,讓一切歸零,讓他又成為虞懷王陵墓的一個枯骨。
三人沒有開車,朱標和朱雄英一左一右,扶著朱元璋,在錦衣衛的護衛下,步行向正陽門走去。
正陽門外,文武百官已經到齊,個個身穿素衣,麵含悲傷。
尤其是那些開國公侯們,沐英可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比他們年輕很多,卻英年早逝,讓他們唏噓不止。
沐春帶著幾百將士,護送靈柩緩緩前來。
朱元璋大喊一聲:
“英兒……”
已經泣不成聲,踉踉蹌蹌地奔向靈柩。
沐春萬萬沒有想到,陛下和太子竟然親自出迎,趕緊跪倒在地,哭道:
“末將沐春,護送父親靈柩,拜見陛下。”
朱元璋扶起沐春,祖孫倆抱頭痛哭。
良久之後,朱元璋止住哭聲,問道:
“景春,你父親臨走之前,可有什麽遺言?”
沐春哽咽著說:
“陛下,父親是在視察軍務的時候,突然中風倒地,很長時間不能言語,臨走之前,掙紮著說了三句話。”
“第一句是對陛下您說的:父親,英兒沒有讓您失望。”
“第二句是對太子殿下說的:殿下,哥哥走了。”
“第三句是對我們說的:沐家子孫,永遠忠於大明。”
太子朱標這時也顧不得父皇,奔跑到靈柩前,拍著靈柩大哭:
“大哥,大哥,弟弟來看你了,你怎麽就走了呀?”
朱雄英也走上前來,抬起靈柩,淮西勳貴全部跑步過來,用自己的肩膀抬著靈柩,從正陽門進入京城。
沐春扶著朱元璋,朱元璋和朱標扶著靈柩,其他文武百官跟隨在靈柩旁邊,一路浩浩蕩蕩,向靈穀寺前進。
靈穀寺內,方丈慧安大師帶著幾百個僧人,在大門外迎接。
幾百僧人高唱佛經,隨著隊伍一起進入大雄寶殿,將靈柩停放在大雄寶殿裏,慧安大師親自帶著一眾高僧念經超度。
一炷香燃盡,慧安大師起身,來到朱元璋麵前,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貧僧慧安,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拜見虞王殿下,請到佛堂茶室歇息。”
朱標也雙手合十,恭敬地說:
“有勞大師。”
三人在慧安大師的引領下,走出大雄寶殿,走過高高的台階,進入一個幽靜的院子,來到茶室。
慧安大師揮退小沙彌,親自給三人泡茶。
三人也沒有說話,靜靜地看著這個光頭和尚。
慧安大師光頭上有十二道深深的戒疤,代表著他得道高僧的身份。
他身寬體胖,身披袈裟,胸前掛著佛珠,長長地白色胡須,慈眉善目,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
他熟練地給每個人泡好茶,送到每個人麵前,輕輕說了聲:
“請用茶!”
說完,他就閉上雙眼,左手不停撚著胸前的佛珠,右手舉在麵前,口中念念有詞。
朱元璋雖然當過和尚,但那是生活所迫,不管是佛家、道家,還是其它,他是從來不信的。
他信奉的隻有權力,還有手中的大刀。
就連被讀書人奉為亞聖的孟子,他都因為一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直接將他逐出孔廟。
看到這個老和尚竟然不理他,心中惱怒,就要發作,旁邊的朱標趕緊按住他的手,他這才忍住沒動。
朱雄英已經半晌沒有喝水了,有些渴,端起麵前的茶碗喝了一口。
朱元璋和朱標有些驚訝地看看他,終究還是沒有阻止。
朱雄英喝完茶,放下茶碗,看這個老和尚還是沒有開口的意思,就對他拱手道:
“晚輩雄英,拜見慧安大師。”
慧安大師抬眼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
“虞王殿下客氣了。”
朱雄英看他還是沒有接話的意思,直接問道:
“晚輩想請教大師幾個問題。”
這次,慧安大師眼皮也沒抬一下。
“殿下請說。”
朱雄英取下身上的玉佩,揮手從空間裏拿出靈位牌,一起放到茶桌上。
“晚輩想請教大師,這個玉佩和靈位牌,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慧安大師瞥了一眼玉佩和靈位牌,又看看朱雄英,笑道:
“這個玉佩是殿下隨身之物,靈位牌是殿下前世的紀念,自然與眾不同。”
朱雄英看這個老和尚終於肯睜開眼睛了,大手一揮,從空間裏拿出一盒茶葉放到桌上。
他仔細觀察著老和尚的眼睛,卻發現他沒有絲毫驚訝。
他明白了,這個老和尚果然什麽都知道。
他再次躬身拱手道:
“大師,我為什麽能死而複活?我為什麽能穿越去現代?還請大師為晚輩解惑。”
慧安大師淡淡一笑,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天機不可泄露。”
朱元璋已經麵色不善,雙手青筋暴露,就要發作,朱標趕緊掐了父親的手一下。
朱雄英看這個老和尚又玩這一套,也有些生氣,但還是忍住了。
他打開麵前的茶葉盒,取了些茶葉,熟練地給這個老和尚也泡了一杯茶,雙手奉上。
“大師,晚輩死而複活,又獲得神奇技能,晚輩謝大師大恩!”
慧安大師接過茶碗,輕輕喝了一口,放下茶碗,看著朱雄英,笑道:
“貧僧當不得殿下一個謝字。”
“不過,看在殿下誠心求教的份上,貧僧可再送您一份機緣。”
說著,他從茶桌下方抽出一個小抽屜,取出一個小包,從包裏取出一根銀針,在茶碗裏攪了攪。
“請殿下伸出食指。”
朱雄英依言伸出食指,朱元璋一看,身體動了動,被朱標死死按住。
慧安大師一手捏著朱雄英的食指,一手拿著銀針,迅速在他食指指腹刺了一下,鮮血瞬間冒出來。
他將那個靈位牌放倒,玉佩放到上麵,將朱雄英的血滴了幾滴在玉佩上。
接著,他將銀針再在茶碗裏攪了攪,看向朱標,示意他伸手。
朱標遲疑了一下,也伸出右手食指。
他也同樣刺了一下,然後將血液滴在玉佩上。
然後,他看向朱元璋,朱元璋盯著他看了好半晌,這才不情不願地伸出手。
當三人的血液滴到一起,剛剛還在玉佩上的血液瞬間滲入到玉佩裏麵,很快消失不見。
三人頓時驚訝不已,朱標忙問:
“大師,這是什麽意思?”
慧安大師沒有說話,又閉上眼睛,一手撚著佛珠,一手舉在胸前,恢複到前麵老僧入定的模樣。
“殿下,好好保管這個玉佩,隨身戴在身上,可能會有出其不意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