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玉麵閻羅也柔情24
被迫綁定生子係統:男主愛不釋手 作者:三月春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侍女出了垂花門,引著史懸二人進了院子。
遠遠地她們主仆二人就看到了熟人,芍藥手顫抖著,眼眶的淚水滑下來。
史懸帶著杜仲走近。
杜仲見狀,眼眶瞬間泛紅,“噗通” 一聲雙膝跪地,重重地磕了個頭,聲音哽咽:“小人杜仲,給小姐請安。”
然後杜仲偷偷抬頭看向芍藥,二人四目相對,杜仲用袖子擦了擦眼淚。
史懸對著曲承歡拱手:“這是小姐的小廝,大人吩咐屬下將人送來,以後他就在咱們府外院當差。”
曲承歡笑容溫和,對著史懸福身:“多謝副指揮。”
史懸連忙側身避讓,忙迴道:“不敢擔小姐謝,天色已晚,屬下這就帶他下去安置。”
“勞副指揮費心。”
芍藥望著杜仲,不由自主地向前邁了兩步,可腳步卻又戛然而止。
杜仲也頻頻迴望。
曲承歡手搭在芍藥肩膀上安慰她:“別哭了,你的情郎以後日日都在呢。”
外男不好進女子院子,因為天色已晚,天氣又冷,再加上閻梟想讓曲承歡早點知道他放了杜仲,才允許史懸在曲承歡沒有休息的情況下,帶杜仲見上一麵。
就算是芍藥和杜仲相互思念,也不能壞了規矩。
芍藥抽噎著,用力地點了點頭,可淚水依舊止不住地流。
她望著杜仲離去的方向,喃喃自語:“小姐,我…… 我剛才是不是眼花了。”
曲承歡看著她這副模樣,不禁莞爾一笑,拉著芍藥的手,說道:“沒看錯,是杜仲迴來了,咱們迴屋吧,往後日子還長著呢。”
“我就提了一嘴,那日在山洞救督司的也有杜仲,督司就把人放了。”
芍藥像抓到了什麽,立即止住了哭,忙問:“督司能放了杜仲,是不是也能放了老爺。”
這小姑娘可真天真。
曲承歡用帕子替她擦了擦眼淚:“督司放了杜仲一來是看在救命的份上,二來杜仲是下人,放了他也礙不著別人什麽。督司放了杜仲定也費了心力,何況督司答應我尋找父親無罪的正經,咱們怎麽還能想別的,為難督司呢。”
聽小姐這麽說,芍藥覺得自己是有些過分了,她止住抽泣說道:“奴婢明白了。”
她用袖子擦了擦眼淚:“督司是個大好人,來日見到督司,奴婢一定給督司磕幾個響頭,好好謝謝他。”
這個實誠姑娘喲!
說到感謝,的確是該感謝。
……
“大人,近來貴妃的動作愈發頻繁,私底下與一眾朝臣往來密切。” 史懸神色凝重,匆匆步入書房,雙手呈上一個封皮素淨的冊子,遞到閻梟麵前,“這是屬下整理的朝臣名單。
閻梟接過冊子,打開一看,冷笑一聲:“看來貴妃這些年的確積攢了不少勢力。”
“是啊,貴妃盛寵不衰,皇帝甚至私下裏連朝政都交給貴妃處理,籠絡幾個大臣還不是輕而易舉。”
史懸微微搖頭,繼續說道,“先皇後賢良淑德,皇長子聰慧仁厚,卻慘遭離奇變故。而皇帝呢,即便心中有所懷疑,最終也隻能不了了之。若不是肅王年幼多病,被送入寺廟,怕活不到今日。”
肅王是先皇後幼子,貴妃戕害先皇後和皇長子之後,處境岌岌可危。
貴妃沒殺肅王,不是因為貴妃良心發現。
而是一來是因為皇後和皇長子暴斃已使朝野震蕩,不好再動手;
二來肅王生來體弱,一直靠湯藥吊著,看著不像長久相;
三來當時貴妃所生的二皇子、三皇子康健、聰慧,深得陛下喜愛,皇長子薨後,陛下曾打算立二皇子為太子,這樣肅王更沒什麽威脅,貴妃也就沒再繼續下毒手
不過貴妃還是看著肅王礙眼,對皇帝進言,說肅王體弱,不如放到寺院讓佛祖照看,有利於身體恢複,皇帝自然都聽貴妃的,就這樣把肅王扔到了寺院。
可惜啊,貴妃千算萬算,沒算到兩個兒子都因為一場疫病死了。
她上了年歲,不能再生育。
再後來皇帝身體每況愈下,又遲遲沒有立儲君,不知是誰提出立先皇後幼子為太子時,貴妃慌了。
年前在寶相寺的刺殺,就是貴妃安排的。
在閻梟與史懸密談正酣之時,門外傳來一陣恭敬的通報聲:“大人,左都禦史馮大人求見。”
閻梟與史懸對視一眼,說道:“讓馮大人前廳等候。”
史懸沉聲道:“這個左都禦史是貴妃的人,這是又讓他來做說客了。”
閻梟站起身理了理儀容:“走吧,去見見這位馮大人。”
馮禦史和閻梟攀談了許久,走的時候馮禦史麵容滿麵。
待馮禦史身影消失在門外,史懸快步上前:“大人今日應了?”
閻梟冷笑:“為何不應?本督拿喬了這麽久,貴妃也算給足了我麵子。再不答應,倒顯得本督不識抬舉。”
說著,他轉身看向史懸,挑眉打趣道:“貴妃出手果然闊綽,近來手頭緊得很,買金銀首飾的錢都快沒了,正好借此機會撈上一筆。哪像肅王,摳摳搜搜的。”
“大人,您這般調侃肅王殿下,怕是不太妥當吧。” 史懸麵露難色,小聲提醒道。
“當他麵我也這麽說。”說罷,伸手重重地拍了拍史懸的肩膀,“以後貴妃再送東西,都留下。”
言罷,閻梟與史懸一前一後,朝前走去,閻梟一邊走,一邊吩咐道:“貴妃讓咱去查那些沒靠攏她的大臣,你安排幾個吧。”
史懸自然明白怎麽做。
沒有人知道閻梟和肅王私下有聯係,所以貴妃這才一直想要拉攏他。
假意投靠貴妃是閻梟和肅王一早就商量好的,正好迷惑迷惑眾人。
閻梟之所以要扶植肅王,是因為他受了先皇後的恩惠,在他幼年快凍死餓死街邊時,是先皇後救了他。
當時先皇後是為了體弱的肅王的祈福,迴來的路上遇到了他,並將自己身上的大氅裹在他身上,給他治病。
那樣髒的自己,她堂堂一個皇後竟然不嫌髒。
先皇後說他看起來和肅王差不多大,可憐他年幼竟受了這麽多的苦。
後來閻梟被先皇後送去練功,以便做肅王的護衛,沒想到還沒學成,先皇後就去了。
自那以後閻梟練功更加刻苦,一步步走到人前,到了如今的地步。
遠遠地她們主仆二人就看到了熟人,芍藥手顫抖著,眼眶的淚水滑下來。
史懸帶著杜仲走近。
杜仲見狀,眼眶瞬間泛紅,“噗通” 一聲雙膝跪地,重重地磕了個頭,聲音哽咽:“小人杜仲,給小姐請安。”
然後杜仲偷偷抬頭看向芍藥,二人四目相對,杜仲用袖子擦了擦眼淚。
史懸對著曲承歡拱手:“這是小姐的小廝,大人吩咐屬下將人送來,以後他就在咱們府外院當差。”
曲承歡笑容溫和,對著史懸福身:“多謝副指揮。”
史懸連忙側身避讓,忙迴道:“不敢擔小姐謝,天色已晚,屬下這就帶他下去安置。”
“勞副指揮費心。”
芍藥望著杜仲,不由自主地向前邁了兩步,可腳步卻又戛然而止。
杜仲也頻頻迴望。
曲承歡手搭在芍藥肩膀上安慰她:“別哭了,你的情郎以後日日都在呢。”
外男不好進女子院子,因為天色已晚,天氣又冷,再加上閻梟想讓曲承歡早點知道他放了杜仲,才允許史懸在曲承歡沒有休息的情況下,帶杜仲見上一麵。
就算是芍藥和杜仲相互思念,也不能壞了規矩。
芍藥抽噎著,用力地點了點頭,可淚水依舊止不住地流。
她望著杜仲離去的方向,喃喃自語:“小姐,我…… 我剛才是不是眼花了。”
曲承歡看著她這副模樣,不禁莞爾一笑,拉著芍藥的手,說道:“沒看錯,是杜仲迴來了,咱們迴屋吧,往後日子還長著呢。”
“我就提了一嘴,那日在山洞救督司的也有杜仲,督司就把人放了。”
芍藥像抓到了什麽,立即止住了哭,忙問:“督司能放了杜仲,是不是也能放了老爺。”
這小姑娘可真天真。
曲承歡用帕子替她擦了擦眼淚:“督司放了杜仲一來是看在救命的份上,二來杜仲是下人,放了他也礙不著別人什麽。督司放了杜仲定也費了心力,何況督司答應我尋找父親無罪的正經,咱們怎麽還能想別的,為難督司呢。”
聽小姐這麽說,芍藥覺得自己是有些過分了,她止住抽泣說道:“奴婢明白了。”
她用袖子擦了擦眼淚:“督司是個大好人,來日見到督司,奴婢一定給督司磕幾個響頭,好好謝謝他。”
這個實誠姑娘喲!
說到感謝,的確是該感謝。
……
“大人,近來貴妃的動作愈發頻繁,私底下與一眾朝臣往來密切。” 史懸神色凝重,匆匆步入書房,雙手呈上一個封皮素淨的冊子,遞到閻梟麵前,“這是屬下整理的朝臣名單。
閻梟接過冊子,打開一看,冷笑一聲:“看來貴妃這些年的確積攢了不少勢力。”
“是啊,貴妃盛寵不衰,皇帝甚至私下裏連朝政都交給貴妃處理,籠絡幾個大臣還不是輕而易舉。”
史懸微微搖頭,繼續說道,“先皇後賢良淑德,皇長子聰慧仁厚,卻慘遭離奇變故。而皇帝呢,即便心中有所懷疑,最終也隻能不了了之。若不是肅王年幼多病,被送入寺廟,怕活不到今日。”
肅王是先皇後幼子,貴妃戕害先皇後和皇長子之後,處境岌岌可危。
貴妃沒殺肅王,不是因為貴妃良心發現。
而是一來是因為皇後和皇長子暴斃已使朝野震蕩,不好再動手;
二來肅王生來體弱,一直靠湯藥吊著,看著不像長久相;
三來當時貴妃所生的二皇子、三皇子康健、聰慧,深得陛下喜愛,皇長子薨後,陛下曾打算立二皇子為太子,這樣肅王更沒什麽威脅,貴妃也就沒再繼續下毒手
不過貴妃還是看著肅王礙眼,對皇帝進言,說肅王體弱,不如放到寺院讓佛祖照看,有利於身體恢複,皇帝自然都聽貴妃的,就這樣把肅王扔到了寺院。
可惜啊,貴妃千算萬算,沒算到兩個兒子都因為一場疫病死了。
她上了年歲,不能再生育。
再後來皇帝身體每況愈下,又遲遲沒有立儲君,不知是誰提出立先皇後幼子為太子時,貴妃慌了。
年前在寶相寺的刺殺,就是貴妃安排的。
在閻梟與史懸密談正酣之時,門外傳來一陣恭敬的通報聲:“大人,左都禦史馮大人求見。”
閻梟與史懸對視一眼,說道:“讓馮大人前廳等候。”
史懸沉聲道:“這個左都禦史是貴妃的人,這是又讓他來做說客了。”
閻梟站起身理了理儀容:“走吧,去見見這位馮大人。”
馮禦史和閻梟攀談了許久,走的時候馮禦史麵容滿麵。
待馮禦史身影消失在門外,史懸快步上前:“大人今日應了?”
閻梟冷笑:“為何不應?本督拿喬了這麽久,貴妃也算給足了我麵子。再不答應,倒顯得本督不識抬舉。”
說著,他轉身看向史懸,挑眉打趣道:“貴妃出手果然闊綽,近來手頭緊得很,買金銀首飾的錢都快沒了,正好借此機會撈上一筆。哪像肅王,摳摳搜搜的。”
“大人,您這般調侃肅王殿下,怕是不太妥當吧。” 史懸麵露難色,小聲提醒道。
“當他麵我也這麽說。”說罷,伸手重重地拍了拍史懸的肩膀,“以後貴妃再送東西,都留下。”
言罷,閻梟與史懸一前一後,朝前走去,閻梟一邊走,一邊吩咐道:“貴妃讓咱去查那些沒靠攏她的大臣,你安排幾個吧。”
史懸自然明白怎麽做。
沒有人知道閻梟和肅王私下有聯係,所以貴妃這才一直想要拉攏他。
假意投靠貴妃是閻梟和肅王一早就商量好的,正好迷惑迷惑眾人。
閻梟之所以要扶植肅王,是因為他受了先皇後的恩惠,在他幼年快凍死餓死街邊時,是先皇後救了他。
當時先皇後是為了體弱的肅王的祈福,迴來的路上遇到了他,並將自己身上的大氅裹在他身上,給他治病。
那樣髒的自己,她堂堂一個皇後竟然不嫌髒。
先皇後說他看起來和肅王差不多大,可憐他年幼竟受了這麽多的苦。
後來閻梟被先皇後送去練功,以便做肅王的護衛,沒想到還沒學成,先皇後就去了。
自那以後閻梟練功更加刻苦,一步步走到人前,到了如今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