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邊的殺戮很快傳到有心人耳中。
死人,不稀奇。
死個無量,也不稀奇。
令人感到奇怪的卻是,無量死去的異相通常是天邊劃過一道彩虹,或者地上生出奇異的花,下一場秋雨,很多都是吉祥的征兆。
將從天地得來的靈氣重新返哺天地。
似一鯨隕落,萬物生長,
不該是將周圍山色汙染,轉成兇地。
如果隻是普通的兇地,也就罷了,派個無量過去即可收屍鎮壓,還可借用兇氣煉術,增長底蘊。
但最令人感到費解的是,這兇地宛若有靈,並不局限於一地一寸,而會不斷的往外蔓延,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一個活物能夠留存。
並且死在兇地的活物越多,擴散速度就越快,從發現開始到現在不過短短半月,連閉關打個盹的功夫都沒到,便從原先的百裏擴散到六百裏。
讓餘慶大島上的真正主事者不得不重開議堂,吹響法螺,商量解決之法。
便在餘慶最中心的平頂山上,封閉百年的金殿在今日大開,映射濃鬱金光,遠照千裏。
使人看一眼便知道是島上各大道脈的道主、法主、山主等人,在開殿議事。
每一次開啟議事,在不久後就會頒布影響深遠的法旨,自金殿建立以來,這樣的事情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與另一座被修行宗門占據的大島博殺,死了很多人,最後雙方都承受不了負擔,不了了之。
第二次,是大島原本的占據宗門沒落,眾人商量瓜分利益。
第三次,是宣布舉島加入補天山道統,獲得外門源流的名頭。
這是第四次。
金殿,既然以金為名,便是通體由黃金鑄造,目光所及,一切都是金燦燦的,連同守在金殿門口的手捧寶華餘樹的小道童被金光照射,也似天上神人。
順著中門直入,複行百步,再穿過兩儀門、新增的補天門,便能到達金殿的最中心——登仙台。
並不是說走上台中就能登仙,而是唯有‘仙人’才能登上此台,擁有掌控萬物生死的資格。
台上,共有四位所謂的‘仙人’,以五行方位對坐在蒲團上,彼此並不分出高低。
分別為:邱山道、行山道、來雲道三道道主,以及專門招收女性弟子的落花宗掌門。
行山率先開口,“兇地擴散事關全地,再不處理恐生事端,都議一議罷。”
邱山抬眼,他剛從閉關中醒來,還未了解事情全貌就被召集過來,便發問,“到底如何情況,仔細說來,我等也好就事論事。”
行山手指在空中一劃,大量雲氣凝聚成鏡麵,將兇地一切展現,緩緩說道,“兇地因無量隕落而誕生,初時隻有百裏,後延至六百裏,我去時本想封印兇地,免得擴散為禍,卻未想到難以鎮壓,隻能將其暫時限製。”
又一劃,地麵出現幾具幹枯屍體,以眾人的眼界自然能看見屍體上密布的劍痕,以及被吞噬殆盡的靈蘊。
“這是死在兇地的屍體,有兩種傷勢,一是劍傷、二是奪靈……”
話沒說完,行山道主皺眉打斷,“死在裏麵的是一名劍修?”
“是,也不是。”
邱山道主顯然做足了準備,畢竟一些小事向來不被他們關注,就又展現出道道光景,場景不一、死的人不一,核心人物卻從未改變。
魏什,以及和右手生長在一起的劍。
“這口劍,我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
“虺月?近三百年沒現世,還以為它隕落道散了,沒想到還活著!”
來雲府主聽明白了,“就是說兇地是因為虺月殺了無量而誕生——”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不對啊,莫說是無量,渡劫大能那些劍修也殺了幾十個,怎得他們就正常反哺天地,偏偏到這裏就生出異常來?
幾人目光看向行山道主,行山道主察覺疑惑,一歎,“這無量並不是在我等萬島洲得道,而是南邊東升洲楊家的皇親國戚,名叫楊允,在過往歲月更是一度登上太子之位,最後若不是棄位修道將位置傳給了幼弟,南邊的曆史便要改易了。”
“道兄,你莫不是在蒙騙我等?”
久未開言的落花宗主發問,麵容猶帶不信。
行山念動,雲鏡變幻不停,最後在赤紅的最中心映出模糊人影,依稀可見相貌。
“我找大隋那邊的人問過,確實無錯。”
那麽,兇地的誕生便可以解釋。
楊氏自登壇祭天開創國度,即是天下公認的天子,有天意、民意、國運種種道韻加身,極其殊勝。
但,通常而言這種殊勝隻會在天子以及他當代的血脈中流傳,死去,即會被新皇繼承,繼續流轉。
楊允是五世祖,血脈對了,可距離當代皇帝已有好遠,身上的運早就該流失殆盡,成為那些旁係一樣的普通皇係,怎會還流傳在身上以至於變成兇地?
這話,沒人能夠解答。
“不論怎麽講,事已發生,探究緣由也無用,唯有解決一道可走,我留下的封印壓不得太久,等它突破,恐怕整座大島都會化成兇地。”
“真有這麽恐怖?”
“難道忘了當年墮魔沙州?也是沒處理好,讓數座大島淪陷,至今無人敢入。”
提及墮魔島,眾人臉色紛變,算是知道為什麽因為這件事會重開金殿,真要等地方全部轉化了,他們可就成了喪家之犬,想要重新立足,除了徹底依附大宗門,便隻有搶人搶地。
“怎麽做?”
“取出,扔離自無人荒地。”
意向一致,必要討論怎麽去取出這具屍體,這時有人提議,“既然有一部分是劍氣,不如請劍修來參與?”
“另外,咱們不是已經都入了補天山傳承,論身份也是外門執事,現在有難,自該請他們出來幫襯,否則每年那麽多的供奉不是白交?”
這倒是妙招,聽到其餘人連連點頭,是啊,牽扯的人越多事情便會變得越順利,至少不能全讓他們來承擔。
最後,行山道主拍板,“就以此計行事。”
“善。”
之後,兇地的訊息開始迅速傳播,令許多人都投下目光。
死人,不稀奇。
死個無量,也不稀奇。
令人感到奇怪的卻是,無量死去的異相通常是天邊劃過一道彩虹,或者地上生出奇異的花,下一場秋雨,很多都是吉祥的征兆。
將從天地得來的靈氣重新返哺天地。
似一鯨隕落,萬物生長,
不該是將周圍山色汙染,轉成兇地。
如果隻是普通的兇地,也就罷了,派個無量過去即可收屍鎮壓,還可借用兇氣煉術,增長底蘊。
但最令人感到費解的是,這兇地宛若有靈,並不局限於一地一寸,而會不斷的往外蔓延,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一個活物能夠留存。
並且死在兇地的活物越多,擴散速度就越快,從發現開始到現在不過短短半月,連閉關打個盹的功夫都沒到,便從原先的百裏擴散到六百裏。
讓餘慶大島上的真正主事者不得不重開議堂,吹響法螺,商量解決之法。
便在餘慶最中心的平頂山上,封閉百年的金殿在今日大開,映射濃鬱金光,遠照千裏。
使人看一眼便知道是島上各大道脈的道主、法主、山主等人,在開殿議事。
每一次開啟議事,在不久後就會頒布影響深遠的法旨,自金殿建立以來,這樣的事情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與另一座被修行宗門占據的大島博殺,死了很多人,最後雙方都承受不了負擔,不了了之。
第二次,是大島原本的占據宗門沒落,眾人商量瓜分利益。
第三次,是宣布舉島加入補天山道統,獲得外門源流的名頭。
這是第四次。
金殿,既然以金為名,便是通體由黃金鑄造,目光所及,一切都是金燦燦的,連同守在金殿門口的手捧寶華餘樹的小道童被金光照射,也似天上神人。
順著中門直入,複行百步,再穿過兩儀門、新增的補天門,便能到達金殿的最中心——登仙台。
並不是說走上台中就能登仙,而是唯有‘仙人’才能登上此台,擁有掌控萬物生死的資格。
台上,共有四位所謂的‘仙人’,以五行方位對坐在蒲團上,彼此並不分出高低。
分別為:邱山道、行山道、來雲道三道道主,以及專門招收女性弟子的落花宗掌門。
行山率先開口,“兇地擴散事關全地,再不處理恐生事端,都議一議罷。”
邱山抬眼,他剛從閉關中醒來,還未了解事情全貌就被召集過來,便發問,“到底如何情況,仔細說來,我等也好就事論事。”
行山手指在空中一劃,大量雲氣凝聚成鏡麵,將兇地一切展現,緩緩說道,“兇地因無量隕落而誕生,初時隻有百裏,後延至六百裏,我去時本想封印兇地,免得擴散為禍,卻未想到難以鎮壓,隻能將其暫時限製。”
又一劃,地麵出現幾具幹枯屍體,以眾人的眼界自然能看見屍體上密布的劍痕,以及被吞噬殆盡的靈蘊。
“這是死在兇地的屍體,有兩種傷勢,一是劍傷、二是奪靈……”
話沒說完,行山道主皺眉打斷,“死在裏麵的是一名劍修?”
“是,也不是。”
邱山道主顯然做足了準備,畢竟一些小事向來不被他們關注,就又展現出道道光景,場景不一、死的人不一,核心人物卻從未改變。
魏什,以及和右手生長在一起的劍。
“這口劍,我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
“虺月?近三百年沒現世,還以為它隕落道散了,沒想到還活著!”
來雲府主聽明白了,“就是說兇地是因為虺月殺了無量而誕生——”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不對啊,莫說是無量,渡劫大能那些劍修也殺了幾十個,怎得他們就正常反哺天地,偏偏到這裏就生出異常來?
幾人目光看向行山道主,行山道主察覺疑惑,一歎,“這無量並不是在我等萬島洲得道,而是南邊東升洲楊家的皇親國戚,名叫楊允,在過往歲月更是一度登上太子之位,最後若不是棄位修道將位置傳給了幼弟,南邊的曆史便要改易了。”
“道兄,你莫不是在蒙騙我等?”
久未開言的落花宗主發問,麵容猶帶不信。
行山念動,雲鏡變幻不停,最後在赤紅的最中心映出模糊人影,依稀可見相貌。
“我找大隋那邊的人問過,確實無錯。”
那麽,兇地的誕生便可以解釋。
楊氏自登壇祭天開創國度,即是天下公認的天子,有天意、民意、國運種種道韻加身,極其殊勝。
但,通常而言這種殊勝隻會在天子以及他當代的血脈中流傳,死去,即會被新皇繼承,繼續流轉。
楊允是五世祖,血脈對了,可距離當代皇帝已有好遠,身上的運早就該流失殆盡,成為那些旁係一樣的普通皇係,怎會還流傳在身上以至於變成兇地?
這話,沒人能夠解答。
“不論怎麽講,事已發生,探究緣由也無用,唯有解決一道可走,我留下的封印壓不得太久,等它突破,恐怕整座大島都會化成兇地。”
“真有這麽恐怖?”
“難道忘了當年墮魔沙州?也是沒處理好,讓數座大島淪陷,至今無人敢入。”
提及墮魔島,眾人臉色紛變,算是知道為什麽因為這件事會重開金殿,真要等地方全部轉化了,他們可就成了喪家之犬,想要重新立足,除了徹底依附大宗門,便隻有搶人搶地。
“怎麽做?”
“取出,扔離自無人荒地。”
意向一致,必要討論怎麽去取出這具屍體,這時有人提議,“既然有一部分是劍氣,不如請劍修來參與?”
“另外,咱們不是已經都入了補天山傳承,論身份也是外門執事,現在有難,自該請他們出來幫襯,否則每年那麽多的供奉不是白交?”
這倒是妙招,聽到其餘人連連點頭,是啊,牽扯的人越多事情便會變得越順利,至少不能全讓他們來承擔。
最後,行山道主拍板,“就以此計行事。”
“善。”
之後,兇地的訊息開始迅速傳播,令許多人都投下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