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字字珠璣
落榜當天,娶了個首富千金小嬌妻 作者:三明治煎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道正,則綱常立;商賈興,則民富國強。”
“故而,士道當引領商道,而商道亦可助士道。”
“然時至今日,士林多有蔑商之言,視商賈為逐利之徒,甚至斥其汙士風、亂綱常,此非治世之道,實為偏狹之見。”
“夫士者,治國安邦之任在身,理當兼容並包,度量天下。”
“若商賈可富國,而士子能興邦,二者攜手並行,則天下自可安定。”
殿中不少人皺起眉頭,似在思索其言。
有人不以為然,有人頷首認同。
皇帝則是未置可否,反而挑了挑眉毛繼續追問道:“若商賈逐利,動搖國本,當如何處置?”
“臣在策文中已有所言,朝廷當設‘商律堂’。”
“定商規,明法度,使商賈行有準則,動有依歸,則奸商可除,而正商可興。”
薑孟川拱了拱手,恭恭敬敬的開口說道,語氣中盡是篤定。
看到薑孟川如此信誓旦旦的模樣,皇帝心中頓時來了興趣。
對於商道的法令,自然是有的,但基本上都是一刀切。
現如今若是按照薑孟川的意思解除封鎖,其中的麻煩定然不少。
如此以來,他倒是好奇薑孟川有什麽相應的舉措。
“自古以來為官者不可經商,可是因為商賈皆貪?”
皇帝的眼神中流露出幾分思索,手中有節奏的敲擊著麵前的桌案,笑眯眯的開口問道。
“今人多言商賈逐利,惟利是圖,若令商賈之風蔓延,則士風敗壞,綱常難立。”
“但臣以為,此言差矣。”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義者,利之和也。”
“君子之義,非絕利,而是製利、用利,使利歸於正道。”
“昔有陶朱公,雖富可敵國,然治財有道,施惠鄉裏,助國安民,世人皆尊其德。”
“若商賈皆如此,則國之富庶可期,士道亦可興矣。”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人暗自點頭。
“你既言商賈可助士道,朕問你,若允士涉商,又當如何防範士風不正?”
隨著薑孟川一番話的落下,皇帝的眼中已盡是滿意之色。
此子另辟蹊徑,倒是有不少新奇的想法。
“臣以為,士子當以身作則,教商賈以義,導商賈以道,使其知利之所趨,亦知利之所止,則天下無奸商,而有義商。”
“商賈之中,亦難免有貪利忘義之徒,專營奸詐,欺行霸市。”
“此輩之舉,非商道之本,實為禍害百姓之源。”
“臣以為,朝廷當設商律堂,專司商賈之法紀,使商賈行有可依,動有可循,嚴懲不法之徒,表彰有德之商。”
“如鹽鐵之政,若無律法約束,奸商乘機牟利,則百姓苦不堪言。”
“若有官府監管,則貨物通暢,民生得利。”
“如此以來,法可約商,商可助國,士可正道。”
說到這裏,薑孟川的語氣停頓了片刻,隨即井井有條的繼續道:“總而言之,便是商賈興,則國富;士道正,則邦安。”
“朝廷當設商律,以明規矩,凡商賈不得操弄奸法,不得欺瞞官府,違者嚴懲。”
“而良善之商,當得朝廷護持,使其安心營商,造福一方。”
“今士子治學,專於四書五經,而不諳經濟之理。”
“若能令士子兼修理財之道,則仕官後可更知國計民生,不致空言治國。”
“朝廷可設商學,教導商賈子弟使其明義理,曉法度,知禮數,使商賈之風趨正,不至敗壞綱常。”
隨著如此一條條的說下來,就連原本對薑孟川心生不滿的臣子們都流露出幾分深思。
士農工商,原本他們瞧不上那些商賈,就是嫌棄他們滿身銅臭味。
但是如果當真能夠約束好的話,商賈們頭腦靈活可以成為官員的助力,而官員亦可為商賈提供幫助。
想到這裏,已經有不少人心中打起了小算盤。
皇帝盯著薑孟川,忽然輕笑一聲,道:“朕聽聞你在應天府亦有商事,可有逾越士人之風?”
此話一出,眾人精神一振,紛紛盯著薑孟川,等著看他如何應對。
然而薑孟川則是神色坦然的拱手開口說道:“臣雖有商事,然皆以義取利,以信立業。”
“所售胭脂香粉皆不欺價,所釀酒水亦不摻假。”
“臣之所為,正為士商共濟之道立證,願以身示範,求國之富強。”
隨著薑孟川一番話的落下,皇帝目光深沉,盯了他片刻,忽然朗聲一笑:“好一個以身示範!”
“既然如此的話,那朕倒要看看,你薑孟川,能否在這大乾朝堂之上,也立起士商共濟之道!”
見到皇帝這副模樣,殿中眾人皆知,聖上已對薑孟川之策認可幾分。
此子的官途,也算得上是通暢亨達了。
…………
…………
殿試結束,貢士們魚貫而出,待榜之日,已是十日之後。
這十日間,應天府士林議論紛紛。
“薑孟川之策,果然大膽!”
“竟敢言士商共濟,若非天子欣賞,怕是要被士林唾罵。”
“不過是寒門之子,還沾染了商賈惡習,得了會元便狂妄至此,敢言士人涉商,實乃士道之亂!”
“且看聖上如何定奪,若敢再封他為狀元,便等著士林嘩然吧。”
而另一邊,蘇綰坐在百顏閣中,手捧一封密信,紅唇微勾,低聲喃喃道:“既然所有人都在等著薑郎的成績,那就讓他們看個夠吧。”
十日之後,應天府金鑾殿前,皇榜高懸,百官圍觀,士子雲集。
“狀元——薑孟川!”
榜單揭開,整個應天府瞬間沸騰!
消息如風暴席卷整個都城,茶館酒肆、士子私塾、朝堂官府皆在議論此事。
“他竟真奪了狀元?!”
“士商共濟之策入了聖上的眼,莫非此後朝廷真要改弦易轍?”
“可笑!我大乾以農立國,士者為政,商者趨利,怎能讓商賈之道與士道相提並論?”
“荒謬!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等寒窗苦讀數十載,怎會輸給這種家夥!簡直是丟人現眼!”
“故而,士道當引領商道,而商道亦可助士道。”
“然時至今日,士林多有蔑商之言,視商賈為逐利之徒,甚至斥其汙士風、亂綱常,此非治世之道,實為偏狹之見。”
“夫士者,治國安邦之任在身,理當兼容並包,度量天下。”
“若商賈可富國,而士子能興邦,二者攜手並行,則天下自可安定。”
殿中不少人皺起眉頭,似在思索其言。
有人不以為然,有人頷首認同。
皇帝則是未置可否,反而挑了挑眉毛繼續追問道:“若商賈逐利,動搖國本,當如何處置?”
“臣在策文中已有所言,朝廷當設‘商律堂’。”
“定商規,明法度,使商賈行有準則,動有依歸,則奸商可除,而正商可興。”
薑孟川拱了拱手,恭恭敬敬的開口說道,語氣中盡是篤定。
看到薑孟川如此信誓旦旦的模樣,皇帝心中頓時來了興趣。
對於商道的法令,自然是有的,但基本上都是一刀切。
現如今若是按照薑孟川的意思解除封鎖,其中的麻煩定然不少。
如此以來,他倒是好奇薑孟川有什麽相應的舉措。
“自古以來為官者不可經商,可是因為商賈皆貪?”
皇帝的眼神中流露出幾分思索,手中有節奏的敲擊著麵前的桌案,笑眯眯的開口問道。
“今人多言商賈逐利,惟利是圖,若令商賈之風蔓延,則士風敗壞,綱常難立。”
“但臣以為,此言差矣。”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義者,利之和也。”
“君子之義,非絕利,而是製利、用利,使利歸於正道。”
“昔有陶朱公,雖富可敵國,然治財有道,施惠鄉裏,助國安民,世人皆尊其德。”
“若商賈皆如此,則國之富庶可期,士道亦可興矣。”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人暗自點頭。
“你既言商賈可助士道,朕問你,若允士涉商,又當如何防範士風不正?”
隨著薑孟川一番話的落下,皇帝的眼中已盡是滿意之色。
此子另辟蹊徑,倒是有不少新奇的想法。
“臣以為,士子當以身作則,教商賈以義,導商賈以道,使其知利之所趨,亦知利之所止,則天下無奸商,而有義商。”
“商賈之中,亦難免有貪利忘義之徒,專營奸詐,欺行霸市。”
“此輩之舉,非商道之本,實為禍害百姓之源。”
“臣以為,朝廷當設商律堂,專司商賈之法紀,使商賈行有可依,動有可循,嚴懲不法之徒,表彰有德之商。”
“如鹽鐵之政,若無律法約束,奸商乘機牟利,則百姓苦不堪言。”
“若有官府監管,則貨物通暢,民生得利。”
“如此以來,法可約商,商可助國,士可正道。”
說到這裏,薑孟川的語氣停頓了片刻,隨即井井有條的繼續道:“總而言之,便是商賈興,則國富;士道正,則邦安。”
“朝廷當設商律,以明規矩,凡商賈不得操弄奸法,不得欺瞞官府,違者嚴懲。”
“而良善之商,當得朝廷護持,使其安心營商,造福一方。”
“今士子治學,專於四書五經,而不諳經濟之理。”
“若能令士子兼修理財之道,則仕官後可更知國計民生,不致空言治國。”
“朝廷可設商學,教導商賈子弟使其明義理,曉法度,知禮數,使商賈之風趨正,不至敗壞綱常。”
隨著如此一條條的說下來,就連原本對薑孟川心生不滿的臣子們都流露出幾分深思。
士農工商,原本他們瞧不上那些商賈,就是嫌棄他們滿身銅臭味。
但是如果當真能夠約束好的話,商賈們頭腦靈活可以成為官員的助力,而官員亦可為商賈提供幫助。
想到這裏,已經有不少人心中打起了小算盤。
皇帝盯著薑孟川,忽然輕笑一聲,道:“朕聽聞你在應天府亦有商事,可有逾越士人之風?”
此話一出,眾人精神一振,紛紛盯著薑孟川,等著看他如何應對。
然而薑孟川則是神色坦然的拱手開口說道:“臣雖有商事,然皆以義取利,以信立業。”
“所售胭脂香粉皆不欺價,所釀酒水亦不摻假。”
“臣之所為,正為士商共濟之道立證,願以身示範,求國之富強。”
隨著薑孟川一番話的落下,皇帝目光深沉,盯了他片刻,忽然朗聲一笑:“好一個以身示範!”
“既然如此的話,那朕倒要看看,你薑孟川,能否在這大乾朝堂之上,也立起士商共濟之道!”
見到皇帝這副模樣,殿中眾人皆知,聖上已對薑孟川之策認可幾分。
此子的官途,也算得上是通暢亨達了。
…………
…………
殿試結束,貢士們魚貫而出,待榜之日,已是十日之後。
這十日間,應天府士林議論紛紛。
“薑孟川之策,果然大膽!”
“竟敢言士商共濟,若非天子欣賞,怕是要被士林唾罵。”
“不過是寒門之子,還沾染了商賈惡習,得了會元便狂妄至此,敢言士人涉商,實乃士道之亂!”
“且看聖上如何定奪,若敢再封他為狀元,便等著士林嘩然吧。”
而另一邊,蘇綰坐在百顏閣中,手捧一封密信,紅唇微勾,低聲喃喃道:“既然所有人都在等著薑郎的成績,那就讓他們看個夠吧。”
十日之後,應天府金鑾殿前,皇榜高懸,百官圍觀,士子雲集。
“狀元——薑孟川!”
榜單揭開,整個應天府瞬間沸騰!
消息如風暴席卷整個都城,茶館酒肆、士子私塾、朝堂官府皆在議論此事。
“他竟真奪了狀元?!”
“士商共濟之策入了聖上的眼,莫非此後朝廷真要改弦易轍?”
“可笑!我大乾以農立國,士者為政,商者趨利,怎能讓商賈之道與士道相提並論?”
“荒謬!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等寒窗苦讀數十載,怎會輸給這種家夥!簡直是丟人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