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鳳來確實在發脾氣,堂堂的內閣閣臣,英華殿大學士,大明駐九州島前任總督,現在被人限製在這間小小的屋子裏麵,想要去迎接陛下都不行?
不就是病了麽!不就是快死了麽!老夫這不是還沒死呢麽!
但是當施鳳來聽到崇禎皇帝的聲音之後,整個人便換了副模樣,向著門口處的崇禎皇帝躬身道:“勞陛下掛心,臣罪該萬死!”
崇禎皇帝趕忙走了兩步,扶住了施鳳來之後才笑道:“施愛卿的身子骨能好起來,朕就沒有白跑這一趟。不要在意其他的,好好休養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施鳳來抹了抹眼角的淚痕,哽咽道:“臣,謝陛下天恩。”
施鳳來這下子是真的感動到了。
崇禎皇帝所說的不要在意其他的,指的不是其他的事情,而是不要在乎那些什麽狗屁潛規則,不存在什麽君王來看望了病重的臣子,臣子必須死,否則便是欺君一類的潛規則。
崇禎皇帝倒也不客氣,示意王承恩將施鳳來摻迴床上休息之後,便直接尋了張椅子坐了下來,笑眯眯的道:“施愛卿與沈愛卿的奏章,朕已經看過了。”
施鳳來和沈顥見崇禎皇帝的表情仍舊笑眯眯的,一直懸著的心便放下了大半。
早些年的時候,崇禎皇帝還喜歡麵無表情,自己的喜怒也很少直接表現在臉上,可是隨著近幾年的東征西討,南征北戰之下,崇禎皇帝越發的不喜歡掩飾自己的喜怒了。
現在既然還在笑,就說明崇禎皇帝哪怕是心裏不太爽快,估計也能勉強接受自己兩人的提議,暫時不會在倭國搞出來什麽太大的事情。
沉吟了一番後,施鳳來便斟酌著道:“臣以為對於倭國不宜操之過急的原因,除了我大明尚需倭國人做為監工之外,其實還有著另外一層的打算。”
崇禎皇帝愣道:“施愛卿還有什麽想法?”
施鳳來道:“啟奏陛下,現今倭國的幕府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光深習我大明禮儀,察其言,觀其色,處處皆是透著向我大明靠攏之意。
或許,十幾二十幾年之後,倭國便可如朝鮮和琉球一般內附。
兵不血刃的拿下倭國,對於我大明來說,要比與之開戰更好一些?”
崇禎皇帝嘿了一聲道:“朕今兒個有話就直接跟施愛卿和沈愛卿說了罷。
朝鮮可以內附,琉球可以內附,緬甸也可以內附,甚至於安南也可以內附,唯獨倭國不可以內附!”
施鳳來一愣:“臣愚昧,不知?”
崇禎皇帝嘿嘿冷笑道:“朝鮮等地,久沐我中原文明教化,處處以小中華自居,內附之後其實與我大明百姓一般無二。
再結合著移民實邊和諸族禁止自相嫁娶等策,數十年後便再分不出彼此,唯獨倭國不同。
施愛卿肯定也是知道,漢光武皇帝曾經冊封南部倭王為倭奴國王,並賜下了漢倭奴國王印。
然則大業三年,早已改大王為天皇的倭國國主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為使節,遞交給煬帝的國書開頭稱“東天皇敬白西皇帝”,自比為日出處天子,及至唐高宗年間,彼國又更名為日本以至今。
從遣隋使到遣唐使,再到故宋,這些倭奴從我中原學去了多少學問?然則其心可有半分恭敬?
倭國前幕府豐臣秀吉更是欲借道朝鮮而攻伐大明,彼國狼子野心,由此可見一斑。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朕沒有養虎為患的習慣,哪怕這頭虎現在是隻貓兒也不行——等到貓兒長成了虎,可是要吃人的!”
施鳳來點了點頭,便也略過了這一節,不再提什麽兵不血刃解決倭國的話題了。
沉吟了半晌之後,施鳳來便接著道:“既然陛下已然下定了決心,那臣敢請陛下在召見德川家光之後,再召見倭國國主?”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道:“可。待朕歸國之後,沈愛卿可主持此間事物,適當的給予倭國國主一些支持,讓倭國更熱鬧一些。”
沈顥躬身應道:“臣遵旨。”
隻要不是崇禎皇帝直接在倭國開片,那麽剩下的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自己除了支持德川家光以外,還可以支持倭國國主,還有其他的大名。
倭國國主肯定會想收迴自己的權利,哪怕跟德川家光是姻親也是一樣的。
至於其他的大名,誰不想試試坐在征夷大將軍的寶座上麵是個什麽滋味?
其實說白了吧,整個大明從上到下,所有的文武大臣最擔心的不是外敵,不是天災人禍,而是崇禎皇帝亂來。
這位爺實在是太隨性了,誰也搞不清楚他老人家的下一個目標到底是哪裏——針對於建奴做的準備用在安南身上,肯定會出問題,到時候責任算誰的?
算崇禎皇帝的?
別搞笑了,皇帝就不可能錯,就算是皇帝錯了,那也是底下的大臣們的錯,而不是皇帝本身的錯。
算文武大臣們自己的?
那板子打下來的時候,誰疼誰知道,誰死誰蛋疼啊……
……
當崇禎皇帝見到德川家光的時候,心中就先是一怒,接著又恢複了平穩。
德川家光是典型的日本人身材,用矮矬醜來形容是最為恰當的,尤其是那朝天辮還有那一抹小胡子,幾乎跟後世影視劇裏麵的浪人武士差不多。
恰恰是這種打扮,差點兒就引起崇禎皇帝心中的殺意。
德川家光沒有感覺到崇禎皇帝的殺意,因為從進入了大堂之後,德川家光全程就低下了自己的頭顱,根本就沒敢抬頭望向崇禎皇帝。
不得不承認,鴻臚寺和國子監的那些家夥們在洗腦之一方麵確實專業。
德川家光跪拜的禮儀很標準:“下國小臣德川家光,叩見上國皇帝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如果不是這身標誌性的打扮還有那五短身材,崇禎皇帝很難將眼前這個禮儀和官話都標準到無可挑剔的家夥跟倭奴聯係起來。
眯著眼睛的崇禎皇帝再一次撿起了麵癱影帝的技能,隱去了臉上的所有表情之後,淡淡的開口道:“平身,賜坐。”
德川家光再次俯身拜謝之後,才小心翼翼的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以正姿跪坐的姿勢坐好。
將德川家光的表現看在眼裏,心中暗笑不已的崇禎皇帝強壓下了想要放聲大笑的衝動,又麵無表情的問道:“朕巡遊至此,倭國國主何在?”
德川家光心中打了個突,連忙俯身拜道:“啟奏陛下,敝國國主聽聞陛下光降,喜不自勝,已經從國都出發,前來九州島麵聖,不日即至。”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又道:“那為何倭國國主未至,你卻先至了?”
德川家光拜道:“啟奏陛下,小臣曾在施先生門下學習,雖未能列入施先生門牆,卻一向敬仰先生,此次聽聞先生身體抱恙,小臣便先行趕了過來。”
崇禎皇帝再次嗯了一聲,對於德川家光的說辭表示了認同。
沈顥也借機拱手道:“啟奏陛下,德川將軍久慕我中原文化,意欲擴大遣明使的數量,同時改五年一朝為三年一朝,望陛下允之?”
十二串冕旒的後麵,崇禎皇帝麵無表情,讓偷偷打量了一眼的德川家光心裏有些沒底。
過了半晌,直到德川家光心中開始忐忑不安之後,崇禎皇帝才淡淡的開口道:“可。”
雖然僅僅隻有一個字,可是到了德川家光的耳朵裏麵,卻不啻於天籟之音。
遣明使的數量問題對於大明來說無關緊要,對於整個日本上下來說可就是重要的很了。
就如同遣唐使一樣,這些人所帶迴來的文化,技術,都是能夠推動日本向前發展的學問。
同時,遣明使的名額還有改五年一朝貢為三年一朝貢,則是讓自己又多了幾分拉攏其他大名的籌碼,同樣也能讓自己的實力再增強幾分。
原本想著這兩個條件能夠達成一個,便已經是僥天之幸了,想不到大明皇帝竟然這般慷慨,一次性的允了兩個條件?
大喜過望的德川家光趕忙俯身拜道:“陛下天恩,小小銘感五內。”
崇禎皇帝輕輕點頭示意,心中卻是樂開了花。
遣明使這種東西吧,要說能帶迴來先進的文明,確實能,畢竟四書五經和八股文章,也足夠他倭國學習的了。
畢竟,大明國子監裏麵更多的是教授四書五經,還有八股科舉這些東西,而不是各種各樣的技術工藝——那些技術工藝一類的東西都被劃到了皇家學院裏麵,技術成熟的首先會應用到軍方,基次才是慢慢向民間擴散。
再者說了,就算是各種技藝不涉及到軍方,就算是單純的隻是些民間的技術工藝,誰能帶出大明一步試試?這些遣明使會有學習的機會?
真當錦衣衛是吃幹飯的不成?
至於說五年一朝貢改為三年一朝貢,其實就沒更什麽問題了。
沒事兒就喜歡跑到皇史宬裏麵充電的崇禎皇帝在仔細了解過朝貢體係這玩意之後,不得不對著老祖宗們豎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太高了,簡直就是高樂高的高!
後世很多人都以為朝貢就是中原朝廷吃虧,朝貢國的供奉物品數量與天朝迴賜的數量明顯不成比例,而且是朝貢物品的經濟價值遠低於迴賜物品,可是實際上呢?
實際上,朝貢體係的本身意義從來不在於朝貢貿易的本身,而在於通過朝貢之一政治性經濟行為所構建的國家關係圈。
朝貢體係中,王朝的核心權力,不是擁有各藩屬國的管轄權,而是擁有裁判權。各國之間的矛盾,王朝有權進行裁決;各國政權的合法性,王朝有權進行裁決。
對應裁決權,為了維護權威,對於不服裁決的,天朝可以強製執行——中原王朝最常用的手段,也是最可怕的手段,就是“絕貢”。
絕貢,就是拒絕對方朝貢,也就是排除出朝貢體係,相當於後世的五大流氓聯手把某個小國給踢出了世貿組織,順帶著也踢出了聯合國,全世界都不帶他玩了。
這種懲罰絕對不是開玩笑的——最強力的中國爸爸說不管你了,自己周圍還有一大堆中國爸爸的幹兒子們在虎視眈眈,隻要中國爸爸稍微示意一下,你說這些幹兒子們會怎麽辦?
沒說的,誰被中國爸爸懲罰了就幹誰啊!幹死他,他的國土,礦產,百姓,金銀,不就成了自己家的了?
如果把中國爸爸氣的夠厲害,一旦中國爸爸出兵,那些幹兒子們誰不激動的“盡起大軍以應王師”?
而且,朝貢體係裏麵的定價權是掌握在誰手裏的?
肯定不是掌握在這些幹兒子們的手裏,甚至於不是掌握在大明自己的那些宗室藩王親兒子們的手裏,而是被朝廷牢牢把控著。
換個最簡單的說法,朝鮮進貢東珠十顆,價值多少?
如果從朝鮮本身來說,這玩意大概能值一千兩銀子,到了朝貢體係裏麵,可能就隻值五百兩銀子。
而同樣的一斤茶葉,在大明可能隻值一兩銀子,到了朝貢體係裏麵可能就變成了十兩銀子。
這就是中原爸爸掌握了定價權的朝貢體係——因為茶葉和絲綢這些東西,隻有中原爸爸有,說多少銀子就是多少銀子!
不服行不行?行啊,你不服,有的是人上趕著想朝貢,大不了就把你排除在朝貢體係外,然後再示意一下那些幹兒子……
也就是說,除非是中原王朝玩脫了,否則朝貢這種事兒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當然,中原王朝記小本本或者說哭慘的本事實在是太強大了,以至於拿著一斤茶葉換了十顆東珠這種買賣都在喊著自己賠本了,賠死了,順便讓史官記進了史書裏麵,然後就給人了一種錯覺。
中原王朝就是人傻,錢多,速來——然後中原爸爸就笑眯眯的在家數錢,出門哭窮。
現在德川家光這個二傻子居然想要把五年一朝改為三年一朝?
這是好事兒啊,就戶部那些沒節操的貨色,再加上畫風已經越跑越偏的鴻臚寺,不把這些矮矬子們坑的連褲衩都給當掉,崇禎皇帝就算是白穿越一迴!
ps:這次哄抬雞價的活動總算是告一段落,剛剛迴到家中,更新晚了,明天三更一萬兩千字以為補償!
不就是病了麽!不就是快死了麽!老夫這不是還沒死呢麽!
但是當施鳳來聽到崇禎皇帝的聲音之後,整個人便換了副模樣,向著門口處的崇禎皇帝躬身道:“勞陛下掛心,臣罪該萬死!”
崇禎皇帝趕忙走了兩步,扶住了施鳳來之後才笑道:“施愛卿的身子骨能好起來,朕就沒有白跑這一趟。不要在意其他的,好好休養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施鳳來抹了抹眼角的淚痕,哽咽道:“臣,謝陛下天恩。”
施鳳來這下子是真的感動到了。
崇禎皇帝所說的不要在意其他的,指的不是其他的事情,而是不要在乎那些什麽狗屁潛規則,不存在什麽君王來看望了病重的臣子,臣子必須死,否則便是欺君一類的潛規則。
崇禎皇帝倒也不客氣,示意王承恩將施鳳來摻迴床上休息之後,便直接尋了張椅子坐了下來,笑眯眯的道:“施愛卿與沈愛卿的奏章,朕已經看過了。”
施鳳來和沈顥見崇禎皇帝的表情仍舊笑眯眯的,一直懸著的心便放下了大半。
早些年的時候,崇禎皇帝還喜歡麵無表情,自己的喜怒也很少直接表現在臉上,可是隨著近幾年的東征西討,南征北戰之下,崇禎皇帝越發的不喜歡掩飾自己的喜怒了。
現在既然還在笑,就說明崇禎皇帝哪怕是心裏不太爽快,估計也能勉強接受自己兩人的提議,暫時不會在倭國搞出來什麽太大的事情。
沉吟了一番後,施鳳來便斟酌著道:“臣以為對於倭國不宜操之過急的原因,除了我大明尚需倭國人做為監工之外,其實還有著另外一層的打算。”
崇禎皇帝愣道:“施愛卿還有什麽想法?”
施鳳來道:“啟奏陛下,現今倭國的幕府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光深習我大明禮儀,察其言,觀其色,處處皆是透著向我大明靠攏之意。
或許,十幾二十幾年之後,倭國便可如朝鮮和琉球一般內附。
兵不血刃的拿下倭國,對於我大明來說,要比與之開戰更好一些?”
崇禎皇帝嘿了一聲道:“朕今兒個有話就直接跟施愛卿和沈愛卿說了罷。
朝鮮可以內附,琉球可以內附,緬甸也可以內附,甚至於安南也可以內附,唯獨倭國不可以內附!”
施鳳來一愣:“臣愚昧,不知?”
崇禎皇帝嘿嘿冷笑道:“朝鮮等地,久沐我中原文明教化,處處以小中華自居,內附之後其實與我大明百姓一般無二。
再結合著移民實邊和諸族禁止自相嫁娶等策,數十年後便再分不出彼此,唯獨倭國不同。
施愛卿肯定也是知道,漢光武皇帝曾經冊封南部倭王為倭奴國王,並賜下了漢倭奴國王印。
然則大業三年,早已改大王為天皇的倭國國主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為使節,遞交給煬帝的國書開頭稱“東天皇敬白西皇帝”,自比為日出處天子,及至唐高宗年間,彼國又更名為日本以至今。
從遣隋使到遣唐使,再到故宋,這些倭奴從我中原學去了多少學問?然則其心可有半分恭敬?
倭國前幕府豐臣秀吉更是欲借道朝鮮而攻伐大明,彼國狼子野心,由此可見一斑。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朕沒有養虎為患的習慣,哪怕這頭虎現在是隻貓兒也不行——等到貓兒長成了虎,可是要吃人的!”
施鳳來點了點頭,便也略過了這一節,不再提什麽兵不血刃解決倭國的話題了。
沉吟了半晌之後,施鳳來便接著道:“既然陛下已然下定了決心,那臣敢請陛下在召見德川家光之後,再召見倭國國主?”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道:“可。待朕歸國之後,沈愛卿可主持此間事物,適當的給予倭國國主一些支持,讓倭國更熱鬧一些。”
沈顥躬身應道:“臣遵旨。”
隻要不是崇禎皇帝直接在倭國開片,那麽剩下的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自己除了支持德川家光以外,還可以支持倭國國主,還有其他的大名。
倭國國主肯定會想收迴自己的權利,哪怕跟德川家光是姻親也是一樣的。
至於其他的大名,誰不想試試坐在征夷大將軍的寶座上麵是個什麽滋味?
其實說白了吧,整個大明從上到下,所有的文武大臣最擔心的不是外敵,不是天災人禍,而是崇禎皇帝亂來。
這位爺實在是太隨性了,誰也搞不清楚他老人家的下一個目標到底是哪裏——針對於建奴做的準備用在安南身上,肯定會出問題,到時候責任算誰的?
算崇禎皇帝的?
別搞笑了,皇帝就不可能錯,就算是皇帝錯了,那也是底下的大臣們的錯,而不是皇帝本身的錯。
算文武大臣們自己的?
那板子打下來的時候,誰疼誰知道,誰死誰蛋疼啊……
……
當崇禎皇帝見到德川家光的時候,心中就先是一怒,接著又恢複了平穩。
德川家光是典型的日本人身材,用矮矬醜來形容是最為恰當的,尤其是那朝天辮還有那一抹小胡子,幾乎跟後世影視劇裏麵的浪人武士差不多。
恰恰是這種打扮,差點兒就引起崇禎皇帝心中的殺意。
德川家光沒有感覺到崇禎皇帝的殺意,因為從進入了大堂之後,德川家光全程就低下了自己的頭顱,根本就沒敢抬頭望向崇禎皇帝。
不得不承認,鴻臚寺和國子監的那些家夥們在洗腦之一方麵確實專業。
德川家光跪拜的禮儀很標準:“下國小臣德川家光,叩見上國皇帝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如果不是這身標誌性的打扮還有那五短身材,崇禎皇帝很難將眼前這個禮儀和官話都標準到無可挑剔的家夥跟倭奴聯係起來。
眯著眼睛的崇禎皇帝再一次撿起了麵癱影帝的技能,隱去了臉上的所有表情之後,淡淡的開口道:“平身,賜坐。”
德川家光再次俯身拜謝之後,才小心翼翼的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以正姿跪坐的姿勢坐好。
將德川家光的表現看在眼裏,心中暗笑不已的崇禎皇帝強壓下了想要放聲大笑的衝動,又麵無表情的問道:“朕巡遊至此,倭國國主何在?”
德川家光心中打了個突,連忙俯身拜道:“啟奏陛下,敝國國主聽聞陛下光降,喜不自勝,已經從國都出發,前來九州島麵聖,不日即至。”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又道:“那為何倭國國主未至,你卻先至了?”
德川家光拜道:“啟奏陛下,小臣曾在施先生門下學習,雖未能列入施先生門牆,卻一向敬仰先生,此次聽聞先生身體抱恙,小臣便先行趕了過來。”
崇禎皇帝再次嗯了一聲,對於德川家光的說辭表示了認同。
沈顥也借機拱手道:“啟奏陛下,德川將軍久慕我中原文化,意欲擴大遣明使的數量,同時改五年一朝為三年一朝,望陛下允之?”
十二串冕旒的後麵,崇禎皇帝麵無表情,讓偷偷打量了一眼的德川家光心裏有些沒底。
過了半晌,直到德川家光心中開始忐忑不安之後,崇禎皇帝才淡淡的開口道:“可。”
雖然僅僅隻有一個字,可是到了德川家光的耳朵裏麵,卻不啻於天籟之音。
遣明使的數量問題對於大明來說無關緊要,對於整個日本上下來說可就是重要的很了。
就如同遣唐使一樣,這些人所帶迴來的文化,技術,都是能夠推動日本向前發展的學問。
同時,遣明使的名額還有改五年一朝貢為三年一朝貢,則是讓自己又多了幾分拉攏其他大名的籌碼,同樣也能讓自己的實力再增強幾分。
原本想著這兩個條件能夠達成一個,便已經是僥天之幸了,想不到大明皇帝竟然這般慷慨,一次性的允了兩個條件?
大喜過望的德川家光趕忙俯身拜道:“陛下天恩,小小銘感五內。”
崇禎皇帝輕輕點頭示意,心中卻是樂開了花。
遣明使這種東西吧,要說能帶迴來先進的文明,確實能,畢竟四書五經和八股文章,也足夠他倭國學習的了。
畢竟,大明國子監裏麵更多的是教授四書五經,還有八股科舉這些東西,而不是各種各樣的技術工藝——那些技術工藝一類的東西都被劃到了皇家學院裏麵,技術成熟的首先會應用到軍方,基次才是慢慢向民間擴散。
再者說了,就算是各種技藝不涉及到軍方,就算是單純的隻是些民間的技術工藝,誰能帶出大明一步試試?這些遣明使會有學習的機會?
真當錦衣衛是吃幹飯的不成?
至於說五年一朝貢改為三年一朝貢,其實就沒更什麽問題了。
沒事兒就喜歡跑到皇史宬裏麵充電的崇禎皇帝在仔細了解過朝貢體係這玩意之後,不得不對著老祖宗們豎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太高了,簡直就是高樂高的高!
後世很多人都以為朝貢就是中原朝廷吃虧,朝貢國的供奉物品數量與天朝迴賜的數量明顯不成比例,而且是朝貢物品的經濟價值遠低於迴賜物品,可是實際上呢?
實際上,朝貢體係的本身意義從來不在於朝貢貿易的本身,而在於通過朝貢之一政治性經濟行為所構建的國家關係圈。
朝貢體係中,王朝的核心權力,不是擁有各藩屬國的管轄權,而是擁有裁判權。各國之間的矛盾,王朝有權進行裁決;各國政權的合法性,王朝有權進行裁決。
對應裁決權,為了維護權威,對於不服裁決的,天朝可以強製執行——中原王朝最常用的手段,也是最可怕的手段,就是“絕貢”。
絕貢,就是拒絕對方朝貢,也就是排除出朝貢體係,相當於後世的五大流氓聯手把某個小國給踢出了世貿組織,順帶著也踢出了聯合國,全世界都不帶他玩了。
這種懲罰絕對不是開玩笑的——最強力的中國爸爸說不管你了,自己周圍還有一大堆中國爸爸的幹兒子們在虎視眈眈,隻要中國爸爸稍微示意一下,你說這些幹兒子們會怎麽辦?
沒說的,誰被中國爸爸懲罰了就幹誰啊!幹死他,他的國土,礦產,百姓,金銀,不就成了自己家的了?
如果把中國爸爸氣的夠厲害,一旦中國爸爸出兵,那些幹兒子們誰不激動的“盡起大軍以應王師”?
而且,朝貢體係裏麵的定價權是掌握在誰手裏的?
肯定不是掌握在這些幹兒子們的手裏,甚至於不是掌握在大明自己的那些宗室藩王親兒子們的手裏,而是被朝廷牢牢把控著。
換個最簡單的說法,朝鮮進貢東珠十顆,價值多少?
如果從朝鮮本身來說,這玩意大概能值一千兩銀子,到了朝貢體係裏麵,可能就隻值五百兩銀子。
而同樣的一斤茶葉,在大明可能隻值一兩銀子,到了朝貢體係裏麵可能就變成了十兩銀子。
這就是中原爸爸掌握了定價權的朝貢體係——因為茶葉和絲綢這些東西,隻有中原爸爸有,說多少銀子就是多少銀子!
不服行不行?行啊,你不服,有的是人上趕著想朝貢,大不了就把你排除在朝貢體係外,然後再示意一下那些幹兒子……
也就是說,除非是中原王朝玩脫了,否則朝貢這種事兒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當然,中原王朝記小本本或者說哭慘的本事實在是太強大了,以至於拿著一斤茶葉換了十顆東珠這種買賣都在喊著自己賠本了,賠死了,順便讓史官記進了史書裏麵,然後就給人了一種錯覺。
中原王朝就是人傻,錢多,速來——然後中原爸爸就笑眯眯的在家數錢,出門哭窮。
現在德川家光這個二傻子居然想要把五年一朝改為三年一朝?
這是好事兒啊,就戶部那些沒節操的貨色,再加上畫風已經越跑越偏的鴻臚寺,不把這些矮矬子們坑的連褲衩都給當掉,崇禎皇帝就算是白穿越一迴!
ps:這次哄抬雞價的活動總算是告一段落,剛剛迴到家中,更新晚了,明天三更一萬兩千字以為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