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縣衙危伏暗潮湧
以謀為劍!從流亡少爺到權傾天下 作者:勤奮的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晨曦透過窗欞,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顧長淵揉了揉酸澀的眼睛,一夜未眠,找迴丟失的文書讓他在縣衙稍稍站穩了腳跟,但心中的不安卻揮之不去。王縣令對失竊文書的漠然態度,窗外一閃而過的黑影,都像一根根刺,紮在他心頭。
他深知,官場如戰場,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複。現代的知識和經驗是他唯一的武器,他必須步步為營,才能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生存下來。
接下來的幾日,顧長淵更加勤勉,事無巨細,都親力親為。他將現代的管理理念融入到縣衙的日常運作中,提高了辦事效率,也贏得了部分下屬的認可。王縣令雖然依舊昏庸,但對顧長淵的改變也略微讚賞,至少表麵上對他客氣了幾分。
這短暫的平靜,卻讓李主簿更加嫉恨。他原本以為文書丟失一事能讓顧長淵滾出縣衙,沒想到他不僅安然無恙,還隱隱有得勢的跡象。他麵色陰沉地坐在自己的房間裏,手裏緊緊捏著一枚玉扳指,骨節泛白。
“這小子,命還真大!”他咬牙切齒地說道。
坐在他對麵的張師爺,撚著稀疏的山羊胡,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李主簿莫急,這顧長淵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想扳倒他,易如反掌。”
“哦?張師爺有何妙計?”李主簿連忙問道。
張師爺湊近李主簿,低聲耳語一番。李主簿的臉色由陰轉晴,最後竟大笑起來。“好計!好計!就按張師爺說的辦!”
接下來的幾天,顧長淵明顯感覺到縣衙的氣氛變得有些詭異。下屬們對他更加敬畏,甚至有些畏懼。李主簿對他更是笑裏藏刀,時不時陰陽怪氣地刺他幾句。顧長淵心中警鈴大作,他知道,新的風暴即將到來。
一日,王縣令召見顧長淵,將一份整理好的賦稅賬冊交給他。“長淵啊,這份賬冊事關重大,你務必仔細核對,不得有誤。”
顧長淵接過賬冊,心中一沉。賬冊的封麵有些褶皺,像是被人反複翻閱過。他翻開賬冊,一頁頁仔細查看,每一筆賬目都記得清清楚楚。
就在他即將看完最後一頁時,突然發現其中一筆數額巨大的款項,沒有任何記錄和說明。他心中一驚,這筆款項的去向不明,極有可能存在問題。
他立刻將此事稟報給王縣令,王縣令卻勃然大怒,指著顧長淵的鼻子罵道:“大膽!這賬冊分明是你動了手腳,竟敢誣陷朝廷官員!”
顧長淵百口莫辯,他知道自己再次陷入了圈套。他抬起頭,目光冰冷地看向站在一旁的李主簿和張師爺,兩人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大人,”李主簿上前一步,拱手說道,“下官早就覺得這顧長淵心懷不軌……”
他的話還沒說完,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衙役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跪倒在地,高聲喊道:“報……報告大人……”
衙役氣喘籲籲,語速急促:“大人!城外…城外發現大量流民聚集,恐…恐生事端!”
王縣令臉色驟變,流民聚集可不是小事,處理不好便會演變成暴亂。他煩躁地揮了揮手,“知道了,下去吧!”衙役如蒙大赦,連滾帶爬地退了出去。
突如其來的變故打斷了對顧長淵的審問,王縣令心煩意亂,也顧不上細究賬冊的問題,不耐煩地對顧長淵說道:“此事暫且擱置,你隨本官去城外處理流民!”
顧長淵心中冷笑,這分明是緩兵之計,想等風頭過了再秋後算賬。但他麵上不動聲色,恭恭敬敬地應道:“是,大人。”
李主簿和張師爺交換了一個得意的眼神,這場戲,他們唱得完美無缺。
城外,流民聚集,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哭喊聲、叫罵聲連成一片。王縣令見狀,眉頭緊鎖,他從未見過如此場麵,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顧長淵卻冷靜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他發現這些流民雖然人數眾多,但缺乏組織,並沒有明顯的頭領,而且他們大多是老弱婦孺,並沒有攜帶武器。
他走到王縣令身旁,低聲說道:“大人,這些流民並非暴民,他們隻是因為天災逃難至此,隻要妥善安置,便不會生事。”
王縣令心中稍安,但依舊拿不定主意,“該如何安置?”
顧長淵早有腹案,他將現代的災民安置方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套詳細的計劃,包括搭建臨時住所、提供食物和飲水、組織醫療救助等。
王縣令聽得連連點頭,心中對顧長淵的才智更加佩服。他立刻下令,按照顧長淵的計劃執行。
在顧長淵的指揮下,流民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秩序逐漸恢複。王縣令看著井然有序的場麵,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迴到縣衙,王縣令對顧長淵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他熱情地拍了拍顧長淵的肩膀,說道:“長淵啊,這次多虧了你,你立了大功啊!”
顧長淵謙虛地迴應道:“這都是下官應該做的。”
李主簿和張師爺在一旁看著,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們原本以為這次能徹底扳倒顧長淵,沒想到他竟然因禍得福,反而得到了王縣令的賞識。
夜深人靜,顧長淵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手中拿著那本被做了手腳的賬冊。他明白,這次的危機雖然暫時化解,但真正的危險才剛剛開始。他必須盡快找到陷害他的幕後黑手,才能在縣衙安全地工作下去。
他翻開賬冊,目光落在那筆來曆不明的巨款上,指尖輕輕劃過紙張,低聲自語:“這筆錢,究竟去了哪裏……”
突然,一陣輕微的敲門聲響起……
“進來。”顧長淵合上賬冊,語氣平靜。
門吱呀一聲開了,張師爺佝僂著身子走了進來,臉上堆著虛偽的笑容:“顧大人,這麽晚了還在忙啊?真是勤勉。”
顧長淵淡淡一笑:“張師爺有何指教?”
張師爺搓了搓手,走到顧長淵身旁,壓低聲音說道:“顧大人,關於那本賬冊的事情,下官想跟您好好聊聊。”
“哦?張師爺想聊些什麽?”顧長淵不動聲色地問道。
張師爺幹咳一聲,說道:“顧大人,您初來乍到,可能對縣衙的情況還不夠了解。這賬冊上的事情,其實……”他頓了頓,觀察著顧長淵的表情,“其實都是王大人授意的。”
顧長淵心中冷笑,這老狐狸果然沉不住氣了。他故作驚訝地問道:“王大人授意的?這怎麽可能?”
張師爺見顧長淵上鉤,便添油加醋地將王縣令如何貪汙受賄、如何欺上瞞下之事娓娓道來,仿佛親眼所見一般。他甚至暗示,如果顧長淵不配合,恐怕性命難保。
顧長淵聽完,故作惶恐地說道:“這…這可如何是好?”
張師爺見狀,以為顧長淵已經被自己嚇住,心中得意,便趁熱打鐵地說道:“顧大人不必擔心,隻要您與下官合作,下官保證您平安無事。”
顧長淵沉默片刻,然後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盯著張師爺,緩緩說道:“張師爺的意思是,要我幫你們隱瞞真相?”
張師爺被顧長淵的眼神看得有些心虛,但他還是強裝鎮定地說道:“顧大人,這可不是隱瞞真相,而是…而是為了保全大局啊!”
顧長淵冷笑一聲,說道:“保全大局?我看是為了保全你們自己的利益吧!”他猛地站起身,將賬冊扔在桌上,“我顧長淵雖然隻是個小小的書吏,但也知道什麽叫做忠君愛國!你們這種貪贓枉法的行為,我絕不姑息!”
張師爺臉色大變,他沒想到顧長淵竟然如此不識抬舉。他惱羞成怒地說道:“顧長淵,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你以為你是什麽東西,也敢跟我們鬥?”
顧長淵毫不畏懼地與他對視,語氣冰冷地說道:“我是什麽東西?我是一個大晉子民!我誓死扞衛大晉律法!”
張師爺氣得渾身發抖,他知道今日無法說服顧長淵,便拂袖而去,臨走前丟下一句狠話:“你給我等著!”
顧長淵看著張師爺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
第二天,顧長淵將那本被做了手腳的賬冊重新整理了一遍,將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一一標注出來,然後將整理好的賬冊呈給了王縣令。
王縣令看完賬冊,臉色鐵青,他沒想到顧長淵竟然真的敢把這件事捅出來。他質問顧長淵:“這賬冊是誰給你的?”
顧長淵平靜地迴答道:“迴大人,這賬冊是下官在庫房裏找到的。”
王縣令知道顧長淵在裝傻,但他沒有證據,隻能強壓怒火,說道:“這件事本官會徹查清楚,你先下去吧。”
顧長淵恭敬地退下。他知道,王縣令不會輕易放過他。
張師爺看到顧長淵如此機智,心中對他更加忌憚。他開始在縣衙裏散布一些關於顧長淵的謠言,說他來曆不明,可能是別有用心之人。
這些謠言在縣衙裏傳播開來,顧長淵的處境又變得艱難起來。他雖然知道是張師爺在背後搞鬼,但沒有證據。他必須想辦法在這種困境中繼續前行,同時還要為獲取一份能接觸到重要文件的工作而努力。
深夜,一個黑影潛入了顧長淵的書房……“找到了……”
黑影在顧長淵的書房裏翻找著,月光透過窗欞,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點。終於,他找到了目標——一份卷成筒狀的公文,上麵蓋著鮮紅的印章。“找到了……”黑影低語,迅速將公文藏入懷中,然後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書房。
第二天,縣衙裏關於顧長淵的謠言更加肆虐。有人說他勾結外敵,有人說他私吞公款,更有人說他圖謀不軌,意圖謀反。這些謠言像瘟疫一般蔓延,幾乎每個人看顧長淵的眼神都充滿了懷疑和敵意。
李主簿更是落井下石,在王縣令麵前添油加醋地詆毀顧長淵,說他居心叵測,遲早會給縣衙帶來災禍。王縣令本來就對顧長淵心存芥蒂,如今聽到這些謠言,更是對他產生了深深的不信任。
顧長淵走在縣衙的迴廊裏,能感受到周圍投來的異樣目光,仿佛一根根針紮在他身上。他握緊拳頭,心中燃燒著怒火,但他知道,現在不是衝動的時候。他需要冷靜,需要思考對策。
他明白,張師爺散布謠言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報複他揭露賬冊的事情,更是為了阻止他接觸到重要的文件。他知道,隻有掌握了足夠的證據,才能扳倒王縣令和張師爺,才能洗清自己的冤屈。
為了獲取能接觸到重要文件的工作,顧長淵開始主動接近王縣令,裝作一副惶恐不安的樣子,向他訴說自己的委屈,並表示自己願意為王縣令效犬馬之勞。王縣令雖然對顧長淵仍然心存懷疑,但看到他如此低聲下氣,心中也有些得意,便給了他一個整理檔案的機會。
檔案室裏堆滿了積年的卷宗,塵埃彌漫,空氣中彌漫著黴味。顧長淵強忍著不適,仔細地翻閱著每一份文件,希望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幾天過去了,顧長淵依然一無所獲。他感到有些沮喪,但並沒有放棄。他知道,隻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天傍晚,顧長淵正準備離開檔案室,突然發現角落裏有一個上了鎖的木箱。他心中一動,感覺這個木箱裏可能藏著什麽秘密。他試著用鑰匙打開,卻發現鎖已經被撬開了。
顧長淵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箱,發現裏麵裝著一疊卷宗。他拿起一份卷宗,借著昏暗的光線仔細查看,臉色逐漸變得凝重。
“這……怎麽可能……”顧長淵低聲自語,眼神中充滿了震驚和難以置信。
就在這時,檔案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了。張師爺站在門口,臉上帶著陰冷的笑容,手裏拿著那份被盜的公文。“顧大人,看來你發現了不得了的東西啊……”
他深知,官場如戰場,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複。現代的知識和經驗是他唯一的武器,他必須步步為營,才能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生存下來。
接下來的幾日,顧長淵更加勤勉,事無巨細,都親力親為。他將現代的管理理念融入到縣衙的日常運作中,提高了辦事效率,也贏得了部分下屬的認可。王縣令雖然依舊昏庸,但對顧長淵的改變也略微讚賞,至少表麵上對他客氣了幾分。
這短暫的平靜,卻讓李主簿更加嫉恨。他原本以為文書丟失一事能讓顧長淵滾出縣衙,沒想到他不僅安然無恙,還隱隱有得勢的跡象。他麵色陰沉地坐在自己的房間裏,手裏緊緊捏著一枚玉扳指,骨節泛白。
“這小子,命還真大!”他咬牙切齒地說道。
坐在他對麵的張師爺,撚著稀疏的山羊胡,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李主簿莫急,這顧長淵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想扳倒他,易如反掌。”
“哦?張師爺有何妙計?”李主簿連忙問道。
張師爺湊近李主簿,低聲耳語一番。李主簿的臉色由陰轉晴,最後竟大笑起來。“好計!好計!就按張師爺說的辦!”
接下來的幾天,顧長淵明顯感覺到縣衙的氣氛變得有些詭異。下屬們對他更加敬畏,甚至有些畏懼。李主簿對他更是笑裏藏刀,時不時陰陽怪氣地刺他幾句。顧長淵心中警鈴大作,他知道,新的風暴即將到來。
一日,王縣令召見顧長淵,將一份整理好的賦稅賬冊交給他。“長淵啊,這份賬冊事關重大,你務必仔細核對,不得有誤。”
顧長淵接過賬冊,心中一沉。賬冊的封麵有些褶皺,像是被人反複翻閱過。他翻開賬冊,一頁頁仔細查看,每一筆賬目都記得清清楚楚。
就在他即將看完最後一頁時,突然發現其中一筆數額巨大的款項,沒有任何記錄和說明。他心中一驚,這筆款項的去向不明,極有可能存在問題。
他立刻將此事稟報給王縣令,王縣令卻勃然大怒,指著顧長淵的鼻子罵道:“大膽!這賬冊分明是你動了手腳,竟敢誣陷朝廷官員!”
顧長淵百口莫辯,他知道自己再次陷入了圈套。他抬起頭,目光冰冷地看向站在一旁的李主簿和張師爺,兩人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大人,”李主簿上前一步,拱手說道,“下官早就覺得這顧長淵心懷不軌……”
他的話還沒說完,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衙役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跪倒在地,高聲喊道:“報……報告大人……”
衙役氣喘籲籲,語速急促:“大人!城外…城外發現大量流民聚集,恐…恐生事端!”
王縣令臉色驟變,流民聚集可不是小事,處理不好便會演變成暴亂。他煩躁地揮了揮手,“知道了,下去吧!”衙役如蒙大赦,連滾帶爬地退了出去。
突如其來的變故打斷了對顧長淵的審問,王縣令心煩意亂,也顧不上細究賬冊的問題,不耐煩地對顧長淵說道:“此事暫且擱置,你隨本官去城外處理流民!”
顧長淵心中冷笑,這分明是緩兵之計,想等風頭過了再秋後算賬。但他麵上不動聲色,恭恭敬敬地應道:“是,大人。”
李主簿和張師爺交換了一個得意的眼神,這場戲,他們唱得完美無缺。
城外,流民聚集,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哭喊聲、叫罵聲連成一片。王縣令見狀,眉頭緊鎖,他從未見過如此場麵,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
顧長淵卻冷靜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他發現這些流民雖然人數眾多,但缺乏組織,並沒有明顯的頭領,而且他們大多是老弱婦孺,並沒有攜帶武器。
他走到王縣令身旁,低聲說道:“大人,這些流民並非暴民,他們隻是因為天災逃難至此,隻要妥善安置,便不會生事。”
王縣令心中稍安,但依舊拿不定主意,“該如何安置?”
顧長淵早有腹案,他將現代的災民安置方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套詳細的計劃,包括搭建臨時住所、提供食物和飲水、組織醫療救助等。
王縣令聽得連連點頭,心中對顧長淵的才智更加佩服。他立刻下令,按照顧長淵的計劃執行。
在顧長淵的指揮下,流民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秩序逐漸恢複。王縣令看著井然有序的場麵,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迴到縣衙,王縣令對顧長淵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他熱情地拍了拍顧長淵的肩膀,說道:“長淵啊,這次多虧了你,你立了大功啊!”
顧長淵謙虛地迴應道:“這都是下官應該做的。”
李主簿和張師爺在一旁看著,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們原本以為這次能徹底扳倒顧長淵,沒想到他竟然因禍得福,反而得到了王縣令的賞識。
夜深人靜,顧長淵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手中拿著那本被做了手腳的賬冊。他明白,這次的危機雖然暫時化解,但真正的危險才剛剛開始。他必須盡快找到陷害他的幕後黑手,才能在縣衙安全地工作下去。
他翻開賬冊,目光落在那筆來曆不明的巨款上,指尖輕輕劃過紙張,低聲自語:“這筆錢,究竟去了哪裏……”
突然,一陣輕微的敲門聲響起……
“進來。”顧長淵合上賬冊,語氣平靜。
門吱呀一聲開了,張師爺佝僂著身子走了進來,臉上堆著虛偽的笑容:“顧大人,這麽晚了還在忙啊?真是勤勉。”
顧長淵淡淡一笑:“張師爺有何指教?”
張師爺搓了搓手,走到顧長淵身旁,壓低聲音說道:“顧大人,關於那本賬冊的事情,下官想跟您好好聊聊。”
“哦?張師爺想聊些什麽?”顧長淵不動聲色地問道。
張師爺幹咳一聲,說道:“顧大人,您初來乍到,可能對縣衙的情況還不夠了解。這賬冊上的事情,其實……”他頓了頓,觀察著顧長淵的表情,“其實都是王大人授意的。”
顧長淵心中冷笑,這老狐狸果然沉不住氣了。他故作驚訝地問道:“王大人授意的?這怎麽可能?”
張師爺見顧長淵上鉤,便添油加醋地將王縣令如何貪汙受賄、如何欺上瞞下之事娓娓道來,仿佛親眼所見一般。他甚至暗示,如果顧長淵不配合,恐怕性命難保。
顧長淵聽完,故作惶恐地說道:“這…這可如何是好?”
張師爺見狀,以為顧長淵已經被自己嚇住,心中得意,便趁熱打鐵地說道:“顧大人不必擔心,隻要您與下官合作,下官保證您平安無事。”
顧長淵沉默片刻,然後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盯著張師爺,緩緩說道:“張師爺的意思是,要我幫你們隱瞞真相?”
張師爺被顧長淵的眼神看得有些心虛,但他還是強裝鎮定地說道:“顧大人,這可不是隱瞞真相,而是…而是為了保全大局啊!”
顧長淵冷笑一聲,說道:“保全大局?我看是為了保全你們自己的利益吧!”他猛地站起身,將賬冊扔在桌上,“我顧長淵雖然隻是個小小的書吏,但也知道什麽叫做忠君愛國!你們這種貪贓枉法的行為,我絕不姑息!”
張師爺臉色大變,他沒想到顧長淵竟然如此不識抬舉。他惱羞成怒地說道:“顧長淵,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你以為你是什麽東西,也敢跟我們鬥?”
顧長淵毫不畏懼地與他對視,語氣冰冷地說道:“我是什麽東西?我是一個大晉子民!我誓死扞衛大晉律法!”
張師爺氣得渾身發抖,他知道今日無法說服顧長淵,便拂袖而去,臨走前丟下一句狠話:“你給我等著!”
顧長淵看著張師爺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
第二天,顧長淵將那本被做了手腳的賬冊重新整理了一遍,將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一一標注出來,然後將整理好的賬冊呈給了王縣令。
王縣令看完賬冊,臉色鐵青,他沒想到顧長淵竟然真的敢把這件事捅出來。他質問顧長淵:“這賬冊是誰給你的?”
顧長淵平靜地迴答道:“迴大人,這賬冊是下官在庫房裏找到的。”
王縣令知道顧長淵在裝傻,但他沒有證據,隻能強壓怒火,說道:“這件事本官會徹查清楚,你先下去吧。”
顧長淵恭敬地退下。他知道,王縣令不會輕易放過他。
張師爺看到顧長淵如此機智,心中對他更加忌憚。他開始在縣衙裏散布一些關於顧長淵的謠言,說他來曆不明,可能是別有用心之人。
這些謠言在縣衙裏傳播開來,顧長淵的處境又變得艱難起來。他雖然知道是張師爺在背後搞鬼,但沒有證據。他必須想辦法在這種困境中繼續前行,同時還要為獲取一份能接觸到重要文件的工作而努力。
深夜,一個黑影潛入了顧長淵的書房……“找到了……”
黑影在顧長淵的書房裏翻找著,月光透過窗欞,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點。終於,他找到了目標——一份卷成筒狀的公文,上麵蓋著鮮紅的印章。“找到了……”黑影低語,迅速將公文藏入懷中,然後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書房。
第二天,縣衙裏關於顧長淵的謠言更加肆虐。有人說他勾結外敵,有人說他私吞公款,更有人說他圖謀不軌,意圖謀反。這些謠言像瘟疫一般蔓延,幾乎每個人看顧長淵的眼神都充滿了懷疑和敵意。
李主簿更是落井下石,在王縣令麵前添油加醋地詆毀顧長淵,說他居心叵測,遲早會給縣衙帶來災禍。王縣令本來就對顧長淵心存芥蒂,如今聽到這些謠言,更是對他產生了深深的不信任。
顧長淵走在縣衙的迴廊裏,能感受到周圍投來的異樣目光,仿佛一根根針紮在他身上。他握緊拳頭,心中燃燒著怒火,但他知道,現在不是衝動的時候。他需要冷靜,需要思考對策。
他明白,張師爺散布謠言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報複他揭露賬冊的事情,更是為了阻止他接觸到重要的文件。他知道,隻有掌握了足夠的證據,才能扳倒王縣令和張師爺,才能洗清自己的冤屈。
為了獲取能接觸到重要文件的工作,顧長淵開始主動接近王縣令,裝作一副惶恐不安的樣子,向他訴說自己的委屈,並表示自己願意為王縣令效犬馬之勞。王縣令雖然對顧長淵仍然心存懷疑,但看到他如此低聲下氣,心中也有些得意,便給了他一個整理檔案的機會。
檔案室裏堆滿了積年的卷宗,塵埃彌漫,空氣中彌漫著黴味。顧長淵強忍著不適,仔細地翻閱著每一份文件,希望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幾天過去了,顧長淵依然一無所獲。他感到有些沮喪,但並沒有放棄。他知道,隻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天傍晚,顧長淵正準備離開檔案室,突然發現角落裏有一個上了鎖的木箱。他心中一動,感覺這個木箱裏可能藏著什麽秘密。他試著用鑰匙打開,卻發現鎖已經被撬開了。
顧長淵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箱,發現裏麵裝著一疊卷宗。他拿起一份卷宗,借著昏暗的光線仔細查看,臉色逐漸變得凝重。
“這……怎麽可能……”顧長淵低聲自語,眼神中充滿了震驚和難以置信。
就在這時,檔案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了。張師爺站在門口,臉上帶著陰冷的笑容,手裏拿著那份被盜的公文。“顧大人,看來你發現了不得了的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