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軍改困局現曙光
以謀為劍!從流亡少爺到權傾天下 作者:勤奮的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凜風動用自己所有的人脈,終於在城郊一處破敗的院落裏找到了那個小兵的遺孀。婦人形容枯槁,眼中滿是絕望。見到徐凜風,她起初充滿了警惕,但在徐凜風耐心解釋和保證後,她終於哭訴了丈夫的遭遇。她顫抖著雙手,從箱底翻出一本破舊的賬冊,正是孫軍需官貪汙的證據。賬冊上詳細記錄了孫軍需官如何以次充好,克扣軍餉,中飽私囊。
這本賬冊,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閃電,照亮了顧長淵前行的道路。他小心翼翼地收好賬冊,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他知道,有了這本賬冊,他就能將孫軍需官繩之以法,也能打破軍隊改製僵局。
然而,消息如同長了翅膀,很快傳到了楊將軍耳中。他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刻召集了軍事會議。會議廳內,氣氛凝重,空氣中彌漫著火藥味。楊將軍坐在主位,臉色鐵青,目光如刀般掃視著顧長淵。
“顧大人,”楊將軍的聲音低沉而威嚴,“你最近的舉動,已經嚴重影響了軍心,不少將士對你頗有微詞。”
顧長淵神色平靜,他知道這是楊將軍的慣用伎倆,先發製人,給他扣上“擾亂軍心”的帽子。
“楊將軍此言差矣,”顧長淵不卑不亢地迴應,“我隻是在履行我的職責,調查軍需供應的問題,何來擾亂軍心之說?”
“哼!”楊將軍冷哼一聲,“你調查軍需供應,卻搞得人心惶惶,軍中將士議論紛紛,這不是擾亂軍心是什麽?”
此時,鄭王爺也開口了,他慢條斯理地說道:“顧大人,軍隊改製事關重大,需要一位經驗豐富、能夠穩定軍心的將領來主持。你資曆尚淺,恐怕難以勝任。”
鄭王爺的話,無疑是給顧長淵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壓力。他這是要將顧長淵徹底踢出軍隊改製的核心圈。
會議廳內的氣氛更加緊張,幾位中立派的將領也開始竊竊私語,他們都在觀望,看顧長淵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
顧長淵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這是關鍵時刻,他必須頂住壓力,才能扭轉局麵。他目光堅定地環視眾人,緩緩開口:“各位將軍,我知道大家對我調查軍需供應的事情有所疑慮……”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沉重,“但我可以告訴大家,軍需供應的問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他從袖中掏出一份報告,那是他對軍需供應情況的調查結果。他將報告放在桌上,指著上麵觸目驚心的數據,聲音鏗鏘有力,“各位請看,這是我這段時間調查的結果。軍需物資以次充好,軍餉被克扣,這些問題……”他目光如炬,直視著楊將軍,“若不及時處理,將會嚴重影響我軍戰鬥力!”
顧長淵的話,如同驚雷一般,在會議廳內炸響。幾位中立派的將領臉色微變,他們開始認真思考顧長淵的話。楊將軍的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他沒想到顧長淵竟然掌握了這麽多證據……他正要開口反駁,顧長淵卻突然從懷中掏出一本破舊的賬冊,“這……”
“這……”顧長淵將那本破舊的賬冊緩緩攤開在眾人麵前,“是孫軍需官貪汙的證據!”
賬冊一出,全場嘩然。賬冊上清晰的記錄了孫軍需官如何以次充好,克扣軍餉,中飽私囊的種種惡行。鐵證如山,楊將軍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他張了張嘴,卻一時語塞。
鄭王爺見狀,立刻出來打圓場,“顧大人,即便孫軍需官真的存在問題,也隻是一樁個案,不能因此就否定整個軍隊的製度。”
“王爺此言差矣,”顧長淵義正言辭地反駁,“孫軍需官的貪汙行為,正是當前軍需製度弊端的體現。若不及時整頓,類似的事情還會發生,長此以往,軍隊戰鬥力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
顧長淵據理力爭,在會議上列舉了目前軍需供應存在的種種問題,從物資采購到分發,每個環節都存在漏洞,暗示孫軍需官的貪汙行為若不處理,將會嚴重影響軍隊戰鬥力。他慷慨激昂的陳詞,讓部分中立的將領開始對顧長淵的話產生思考,他們意識到,軍隊改製或許真的勢在必行。
楊將軍和鄭王爺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忌憚。他們原本以為可以輕易打壓顧長淵,卻沒想到他竟然掌握了如此確鑿的證據。
會議結束後,顧長淵並沒有就此止步。他知道,軍隊改製不僅僅是高層決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讓基層士兵理解並接受新的製度。他繼續深入兵營,與士兵們同吃同住,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顧慮。
他發現,很多士兵對新製度並不適應,他們習慣了舊有的訓練方式和管理模式,對新的製度充滿了抵觸情緒。其中,王教頭是反對新製度的代表人物。
顧長淵找到王教頭,兩人進行了一場關於新製度的辯論。王教頭堅持舊製度,認為新製度會破壞軍隊傳統,擾亂軍心。他振振有詞地說著:“祖宗之法不可變!這些新製度,華而不實,隻會讓士兵們無所適從!”
“王教頭,”顧長淵耐心地解釋,“祖宗之法並非一成不變,時代在進步,軍隊也需要隨之改變。你看隔壁的梁國,他們正是采用了新的練兵方法和軍需製度,戰鬥力才得以大幅提升,屢次戰勝強敵。”顧長淵以其他軍隊成功改製後的戰鬥力提升為例,說得王教頭啞口無言。
顧長淵的堅持和努力,逐漸贏得了部分士兵的認可。李士兵看到顧長淵如此堅定,開始嚐試認真接受新製度的訓練。然而,其他一些被煽動的士兵仍然抵觸,甚至在演武場上故意搗亂,這讓顧長淵麵臨著士兵信任危機。
演武場上,塵土飛揚,刀光劍影。顧長淵看著眼前混亂的場麵,眉頭緊鎖。幾個士兵故意裝作不會使用新式武器,互相推搡,甚至有人故意將兵器扔在地上……這時,一個士兵走到顧長淵麵前,語氣挑釁地說道:“顧大人,這就是你的新製度?我看,還不如……”
“顧大人,這就是你的新製度?我看,還不如……”士兵話未說完,便被一聲洪亮的嗓音打斷。
“不如什麽?不如你繼續吃著餿掉的軍糧,穿著破爛的軍服,拿著生鏽的武器上戰場送死嗎?”徐凜風帶著一隊人馬,氣勢洶洶地走進了演武場。他身後跟著的,是那些被克扣軍餉的士兵家屬,一個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眼中滿是憤怒和委屈。
人群中,一個老婦人顫巍巍地站了出來,指著那個挑釁的士兵哭訴道:“我兒子就是穿著這種破爛的軍服上戰場的!他……他再也迴不來了啊!”老婦人悲痛欲絕的哭喊聲,讓在場的所有士兵都沉默了。
徐凜風又指向另一邊,幾個士兵押著五花大綁的孫軍需官走了過來。孫軍需官臉色慘白,眼神閃爍,不敢直視眾人。徐凜風高聲說道:“這就是你們一直信任的軍需官!他中飽私囊,克扣軍餉,讓你們的家人受苦,讓你們在戰場上送命!”
顧長淵接過徐凜風遞過來的一疊賬冊,走到挑釁的士兵麵前,一頁頁地翻給他看。“看看這些,這就是證據!孫軍需官貪汙的每一筆錢,都記錄在上麵!他甚至還與……”顧長淵頓了頓,目光掃過演武場上所有的士兵,“與某些人勾結,故意阻撓軍隊改製!”
顧長淵沒有點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說的是誰。演武場上的氣氛瞬間凝固,士兵們麵麵相覷,眼神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
隨後,顧長淵和徐凜風帶著孫軍需官和一眾證人,徑直走向了軍事會議廳。楊將軍和鄭王爺等人早已等候在那裏。顧長淵將賬冊和證人呈上,將孫軍需官的罪行一一揭露,包括他與保守勢力勾結的細節。證據確鑿,人證物證俱在,即使楊將軍想要庇護也無能為力。孫軍需官被當場革職查辦,等待他的將是嚴厲的審判。
會議廳內一片寂靜,眾將領都被顧長淵的雷霆手段震懾住了。楊將軍臉色鐵青,一言不發。鄭王爺則不動聲色地觀察著眾人的反應,眼中閃過一絲陰霾。
走出會議廳,顧長淵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這隻是第一步。他看向徐凜風,沉聲說道:“凜風,接下來的路,恐怕更加艱難……”徐凜風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大人放心,我定會全力輔佐大人,完成改製大業!”
夜深了,鄭王府的書房裏,燈火通明。鄭王爺坐在書桌前,手中拿著一封信,臉色陰沉得可怕。“顧長淵,你以為這樣就能贏了嗎?”他將信紙揉成一團,狠狠地扔在地上,“好戲,才剛剛開始!”他抬頭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來人……”
孫軍需官的落馬,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將領,開始重新審視顧長淵的改製方案。他們親眼目睹了士兵家屬的悲慘境遇,也見識了顧長淵雷厲風行的處事風格,更重要的是,他們意識到,改製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切實關係到軍隊戰鬥力和國家安危的大事。
張校尉找到顧長淵,神情激動:“顧大人,下官之前對您的改製方案有所誤解,如今親眼所見,才明白大人的良苦用心!下官願意全力支持改製,為我朝軍隊貢獻一份力量!”其他幾個基層軍官也紛紛表示讚同,他們長期受製於舊製度的弊端,渴望改變現狀。
楊將軍雖然依舊對改製持保留態度,但孫軍需官事件讓他有所忌憚。他深知鄭王爺的勢力龐大,但顧長淵的決心和手段也讓他不敢輕視。在一次私下會麵中,楊將軍對顧長淵說道:“顧大人,你的改製方案確實有可取之處,但軍隊改革非同小可,需要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這番話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支持,但語氣已有所緩和,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然而,鄭王府的書房裏,卻彌漫著緊張的氣氛。鄭王爺召集了王教頭和其他幾個心腹,臉色陰沉。“顧長淵這一招釜底抽薪,打亂了我們的計劃。”他語氣冰冷,帶著一絲狠厲,“必須盡快想出對策,阻止他繼續推行改製!”
王教頭眼珠一轉,獻計道:“王爺,我們可以利用百姓對新製度的不理解,散布謠言,煽動民心,讓朝廷和顧長淵陷入被動。”鄭王爺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陰險的光芒。“好,就按你說的辦。記住,要做得幹淨利落,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顧長淵並非沒有察覺到暗流湧動。他知道,鄭王爺不會輕易罷休,接下來的鬥爭將會更加殘酷。他必須盡快爭取更多將領的支持,才能在接下來的風暴中站穩腳跟。徐凜風也提醒他:“大人,鄭王爺詭計多端,我們必須小心提防,不可掉以輕心。”
顧長淵望著窗外漸漸亮起的天空,他知道時間緊迫。他走到書桌前,鋪開一張宣紙,提筆寫下“新軍”二字,眼神堅定而深邃。“凜風,備車,去書院。”他放下筆,語氣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這本賬冊,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閃電,照亮了顧長淵前行的道路。他小心翼翼地收好賬冊,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他知道,有了這本賬冊,他就能將孫軍需官繩之以法,也能打破軍隊改製僵局。
然而,消息如同長了翅膀,很快傳到了楊將軍耳中。他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立刻召集了軍事會議。會議廳內,氣氛凝重,空氣中彌漫著火藥味。楊將軍坐在主位,臉色鐵青,目光如刀般掃視著顧長淵。
“顧大人,”楊將軍的聲音低沉而威嚴,“你最近的舉動,已經嚴重影響了軍心,不少將士對你頗有微詞。”
顧長淵神色平靜,他知道這是楊將軍的慣用伎倆,先發製人,給他扣上“擾亂軍心”的帽子。
“楊將軍此言差矣,”顧長淵不卑不亢地迴應,“我隻是在履行我的職責,調查軍需供應的問題,何來擾亂軍心之說?”
“哼!”楊將軍冷哼一聲,“你調查軍需供應,卻搞得人心惶惶,軍中將士議論紛紛,這不是擾亂軍心是什麽?”
此時,鄭王爺也開口了,他慢條斯理地說道:“顧大人,軍隊改製事關重大,需要一位經驗豐富、能夠穩定軍心的將領來主持。你資曆尚淺,恐怕難以勝任。”
鄭王爺的話,無疑是給顧長淵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壓力。他這是要將顧長淵徹底踢出軍隊改製的核心圈。
會議廳內的氣氛更加緊張,幾位中立派的將領也開始竊竊私語,他們都在觀望,看顧長淵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
顧長淵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這是關鍵時刻,他必須頂住壓力,才能扭轉局麵。他目光堅定地環視眾人,緩緩開口:“各位將軍,我知道大家對我調查軍需供應的事情有所疑慮……”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沉重,“但我可以告訴大家,軍需供應的問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他從袖中掏出一份報告,那是他對軍需供應情況的調查結果。他將報告放在桌上,指著上麵觸目驚心的數據,聲音鏗鏘有力,“各位請看,這是我這段時間調查的結果。軍需物資以次充好,軍餉被克扣,這些問題……”他目光如炬,直視著楊將軍,“若不及時處理,將會嚴重影響我軍戰鬥力!”
顧長淵的話,如同驚雷一般,在會議廳內炸響。幾位中立派的將領臉色微變,他們開始認真思考顧長淵的話。楊將軍的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他沒想到顧長淵竟然掌握了這麽多證據……他正要開口反駁,顧長淵卻突然從懷中掏出一本破舊的賬冊,“這……”
“這……”顧長淵將那本破舊的賬冊緩緩攤開在眾人麵前,“是孫軍需官貪汙的證據!”
賬冊一出,全場嘩然。賬冊上清晰的記錄了孫軍需官如何以次充好,克扣軍餉,中飽私囊的種種惡行。鐵證如山,楊將軍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他張了張嘴,卻一時語塞。
鄭王爺見狀,立刻出來打圓場,“顧大人,即便孫軍需官真的存在問題,也隻是一樁個案,不能因此就否定整個軍隊的製度。”
“王爺此言差矣,”顧長淵義正言辭地反駁,“孫軍需官的貪汙行為,正是當前軍需製度弊端的體現。若不及時整頓,類似的事情還會發生,長此以往,軍隊戰鬥力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
顧長淵據理力爭,在會議上列舉了目前軍需供應存在的種種問題,從物資采購到分發,每個環節都存在漏洞,暗示孫軍需官的貪汙行為若不處理,將會嚴重影響軍隊戰鬥力。他慷慨激昂的陳詞,讓部分中立的將領開始對顧長淵的話產生思考,他們意識到,軍隊改製或許真的勢在必行。
楊將軍和鄭王爺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忌憚。他們原本以為可以輕易打壓顧長淵,卻沒想到他竟然掌握了如此確鑿的證據。
會議結束後,顧長淵並沒有就此止步。他知道,軍隊改製不僅僅是高層決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讓基層士兵理解並接受新的製度。他繼續深入兵營,與士兵們同吃同住,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顧慮。
他發現,很多士兵對新製度並不適應,他們習慣了舊有的訓練方式和管理模式,對新的製度充滿了抵觸情緒。其中,王教頭是反對新製度的代表人物。
顧長淵找到王教頭,兩人進行了一場關於新製度的辯論。王教頭堅持舊製度,認為新製度會破壞軍隊傳統,擾亂軍心。他振振有詞地說著:“祖宗之法不可變!這些新製度,華而不實,隻會讓士兵們無所適從!”
“王教頭,”顧長淵耐心地解釋,“祖宗之法並非一成不變,時代在進步,軍隊也需要隨之改變。你看隔壁的梁國,他們正是采用了新的練兵方法和軍需製度,戰鬥力才得以大幅提升,屢次戰勝強敵。”顧長淵以其他軍隊成功改製後的戰鬥力提升為例,說得王教頭啞口無言。
顧長淵的堅持和努力,逐漸贏得了部分士兵的認可。李士兵看到顧長淵如此堅定,開始嚐試認真接受新製度的訓練。然而,其他一些被煽動的士兵仍然抵觸,甚至在演武場上故意搗亂,這讓顧長淵麵臨著士兵信任危機。
演武場上,塵土飛揚,刀光劍影。顧長淵看著眼前混亂的場麵,眉頭緊鎖。幾個士兵故意裝作不會使用新式武器,互相推搡,甚至有人故意將兵器扔在地上……這時,一個士兵走到顧長淵麵前,語氣挑釁地說道:“顧大人,這就是你的新製度?我看,還不如……”
“顧大人,這就是你的新製度?我看,還不如……”士兵話未說完,便被一聲洪亮的嗓音打斷。
“不如什麽?不如你繼續吃著餿掉的軍糧,穿著破爛的軍服,拿著生鏽的武器上戰場送死嗎?”徐凜風帶著一隊人馬,氣勢洶洶地走進了演武場。他身後跟著的,是那些被克扣軍餉的士兵家屬,一個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眼中滿是憤怒和委屈。
人群中,一個老婦人顫巍巍地站了出來,指著那個挑釁的士兵哭訴道:“我兒子就是穿著這種破爛的軍服上戰場的!他……他再也迴不來了啊!”老婦人悲痛欲絕的哭喊聲,讓在場的所有士兵都沉默了。
徐凜風又指向另一邊,幾個士兵押著五花大綁的孫軍需官走了過來。孫軍需官臉色慘白,眼神閃爍,不敢直視眾人。徐凜風高聲說道:“這就是你們一直信任的軍需官!他中飽私囊,克扣軍餉,讓你們的家人受苦,讓你們在戰場上送命!”
顧長淵接過徐凜風遞過來的一疊賬冊,走到挑釁的士兵麵前,一頁頁地翻給他看。“看看這些,這就是證據!孫軍需官貪汙的每一筆錢,都記錄在上麵!他甚至還與……”顧長淵頓了頓,目光掃過演武場上所有的士兵,“與某些人勾結,故意阻撓軍隊改製!”
顧長淵沒有點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說的是誰。演武場上的氣氛瞬間凝固,士兵們麵麵相覷,眼神中充滿了震驚和疑惑。
隨後,顧長淵和徐凜風帶著孫軍需官和一眾證人,徑直走向了軍事會議廳。楊將軍和鄭王爺等人早已等候在那裏。顧長淵將賬冊和證人呈上,將孫軍需官的罪行一一揭露,包括他與保守勢力勾結的細節。證據確鑿,人證物證俱在,即使楊將軍想要庇護也無能為力。孫軍需官被當場革職查辦,等待他的將是嚴厲的審判。
會議廳內一片寂靜,眾將領都被顧長淵的雷霆手段震懾住了。楊將軍臉色鐵青,一言不發。鄭王爺則不動聲色地觀察著眾人的反應,眼中閃過一絲陰霾。
走出會議廳,顧長淵深吸一口氣,他知道這隻是第一步。他看向徐凜風,沉聲說道:“凜風,接下來的路,恐怕更加艱難……”徐凜風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大人放心,我定會全力輔佐大人,完成改製大業!”
夜深了,鄭王府的書房裏,燈火通明。鄭王爺坐在書桌前,手中拿著一封信,臉色陰沉得可怕。“顧長淵,你以為這樣就能贏了嗎?”他將信紙揉成一團,狠狠地扔在地上,“好戲,才剛剛開始!”他抬頭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來人……”
孫軍需官的落馬,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將領,開始重新審視顧長淵的改製方案。他們親眼目睹了士兵家屬的悲慘境遇,也見識了顧長淵雷厲風行的處事風格,更重要的是,他們意識到,改製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切實關係到軍隊戰鬥力和國家安危的大事。
張校尉找到顧長淵,神情激動:“顧大人,下官之前對您的改製方案有所誤解,如今親眼所見,才明白大人的良苦用心!下官願意全力支持改製,為我朝軍隊貢獻一份力量!”其他幾個基層軍官也紛紛表示讚同,他們長期受製於舊製度的弊端,渴望改變現狀。
楊將軍雖然依舊對改製持保留態度,但孫軍需官事件讓他有所忌憚。他深知鄭王爺的勢力龐大,但顧長淵的決心和手段也讓他不敢輕視。在一次私下會麵中,楊將軍對顧長淵說道:“顧大人,你的改製方案確實有可取之處,但軍隊改革非同小可,需要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這番話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支持,但語氣已有所緩和,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然而,鄭王府的書房裏,卻彌漫著緊張的氣氛。鄭王爺召集了王教頭和其他幾個心腹,臉色陰沉。“顧長淵這一招釜底抽薪,打亂了我們的計劃。”他語氣冰冷,帶著一絲狠厲,“必須盡快想出對策,阻止他繼續推行改製!”
王教頭眼珠一轉,獻計道:“王爺,我們可以利用百姓對新製度的不理解,散布謠言,煽動民心,讓朝廷和顧長淵陷入被動。”鄭王爺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陰險的光芒。“好,就按你說的辦。記住,要做得幹淨利落,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顧長淵並非沒有察覺到暗流湧動。他知道,鄭王爺不會輕易罷休,接下來的鬥爭將會更加殘酷。他必須盡快爭取更多將領的支持,才能在接下來的風暴中站穩腳跟。徐凜風也提醒他:“大人,鄭王爺詭計多端,我們必須小心提防,不可掉以輕心。”
顧長淵望著窗外漸漸亮起的天空,他知道時間緊迫。他走到書桌前,鋪開一張宣紙,提筆寫下“新軍”二字,眼神堅定而深邃。“凜風,備車,去書院。”他放下筆,語氣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