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TZ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如果我們要對宋朝此次對李繼遷的五路討伐進行戰後盤點,那麽可以說宋朝方麵除了冒出來一個少年英雄王德用之外,這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堪稱失敗透頂。誠然,李繼遷這一迴再次遭受重創,但宋朝在此戰裏的付出和得到卻是嚴重不成正比,況且曆史已經無數次證明李繼遷隻要不死就可以很快東山再起,他無數次地被趙光義打迴原形但又無數次地讓自己再度崛起,此人簡直就如是有著一副天賜的不死之身。而且,這人本就是打遊擊出身的一個泥腿子,他不在乎自己被打迴原形,而他對失敗的承受能力也已經達到了成精的程度,可以說除了死亡便再沒有什麽能夠將他征服,但他就是不死。


    很恥辱嗎?倒也未必。作為時代和命運的寵兒,李繼遷以及後來的西夏注定了要在宋遼兩國相繼走下巔峰的時候崛起於西北大漠。每一個天選之子在其生長的時候都是不可戰勝的,別說是宋朝,後來的遼興宗耶律宗真同樣是出動十萬大軍遠征西夏,但最後卻被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打得血肉模糊甚至連耶律宗真本人都差點成了俘虜。


    這還有啥可說的,李繼遷以及後來的李元昊就是上蒼賜給黨項人的最重要、最珍貴的禮物。


    現在我們迴過頭再來說說王德用大戰李繼遷之前所發生的一件讓趙光義大為光火的事,這件事的主角是宋朝的參知政事大人寇準。這年的七月,寇準從副宰相的位置直線跌落被貶為給事中並外放到鄧州去當知州。


    我們在前麵也說了,寇準名義上是副宰相,但他的實際權力與身為宰相的呂端無異。其實這種說法還顯得委婉了一些,寇準的權力事實上比呂端還要大,原因就在於呂端對其的百般謙讓。雖然呂端和寇準在中書省是輪流掌印和押班,但在中書省的日常事務處理上寇準往往才是那個最後拍板的人,而生性仁厚的呂端也沒去在意這些事情,隻要不傷及國本他都由著寇準盡情發揮。長此以往,精力旺盛且幹勁十足的寇準也就變得習以為常,在整個中書省裏這位早年得誌且此時又還年輕氣盛的副宰相大人幾乎是唯我獨尊。


    公元996年的郊祀大禮舉行完畢之後,按照慣例朝中的官員都得官升一級,然後還有各種的額外賞賜。至於具體的賞賜和晉升名單及細則自然就是由中書省的各位大佬擬定——其實也就是由寇準來擬定。


    寇準拿著官員們的花名冊就開始咬筆頭,凡是他喜歡或者跟他交好的官員自然是各種好處使勁地給,反之則是要給對方添點惡心。於是乎,跟他一直不對付且讓他極是憎惡的廣州左通判、左正言馮拯就被轉遷為虞部員外郎(就是上次因為建議趙光義立趙元僖為皇太子而被貶出京城的那個馮拯),而被寇準賞識的右通判、太常博士彭惟節則轉遷為屯田員外郎。


    這件事讓遠在嶺南且這些年一直過得很是憋屈和窩火的馮拯大怒。本來之前趙光義因為馮拯在地方上政績出色便準備將他從嶺南召迴京城當官,而且是準備擬任為參知政事,可就因為寇準的一番君前進言才讓馮拯錯失了這一次難得的榮升機會,馮拯對寇準的積怨也就此變得更深。可是,讓馮拯沒想到的是寇準不但要在仕途升遷上打壓他,而且在福利待遇方麵也要故意惡心他。升官之前馮拯的官階比彭惟節高,可這次同時升遷他的官階反而比彭惟節低了一截,馮拯由此便覺得這明顯是寇準在公報私仇。不過,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口氣馮拯忍了又忍終究還是忍住了,但緊接著發生的一件事就讓馮拯再也不想受寇準的鳥氣了。


    按照朝廷的禮製,官員們的奏章都得按照官階的大小來擺放,官大的自然放在上麵。彭惟節之前比馮拯官小一級所以他的奏章得放在馮拯的下麵,可這迴升官之後他的奏章自然就該放在馮拯的上麵,但中書省的官員出於習慣還是把彭惟節的奏章放在了馮拯的下麵,寇準翻閱奏章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小錯誤竟然大怒,他以公文的形式規定彭惟節的奏章今後必須要放在馮拯的上麵。


    這事本來跟馮拯也沒多大的關係,但寇準卻將這事告訴給了趙光義,於是馮拯莫名其妙地被趙光義以朝廷公文的形式下詔斥責,這事擱現在就相當於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點名批評。極度在意自尊的馮拯無緣無故地挨了一頓臭罵頓時變得暴怒,他斷定這又是寇準在故意搞他。忍無可忍的馮拯直接給趙光義上疏彈劾寇準是在擅權亂政,並說寇準在嶺南地區的人事任免上用人不公且任人唯親。為了加大彈劾的力度,馮拯還慫恿嶺南東路轉運使康戩也向趙光義告了寇準一狀。


    康戩的上疏內容就比馮拯勁爆多了,在奏章裏康戩直斥寇準在中書省結黨營私把中書省變成了他的一言堂,並且他還在奏章裏把中書省的所有在任的各位大佬都給罵了一遍。他說呂端、張洎以及另一位參知政事李昌齡當初都是寇準引薦的,所以這三人對寇準唯唯諾諾完全成了寇準的傀儡。這三人當中呂端是個老好人,再加上寇準又是他的大恩人,所以他根本不敢得罪寇準,而張洎這個人就隻知道拍寇準的馬屁,李昌齡則是膽小如鼠根本不敢跟寇準作對,所以寇準在中書省現在已經是在胡作非為禍亂朝綱,純粹就是一介無法無天之徒。


    趙光義雖然知道寇準的脾性,但他絕對不會想到寇準竟會如此的膽大妄為,更不會想到寇準竟會如此遭人嫉恨,而康戩給寇準送上的這頂“結黨營私”的大帽子更是觸動了趙光義最為敏感的神經。他沒有直接找寇準問話,而是把呂端和張洎以及李昌齡統統叫了過來問話。


    趙光義將康戩的奏章扔給這三人看,然後說道:“你們都說說吧,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看到趙光義如此憤怒再又看了奏章裏的內容,張洎和李昌齡這倆人早就嚇得魂不附體,結黨這個罪名一旦被坐實足以讓他們被打迴原形,二人都趕緊趴在地上不敢吱聲。可是,呂端什麽風浪沒見過,他才不會被這麽一點事給嚇著。


    呂端從容迴道:“陛下,我們能位列宰輔皆是蒙受陛下的提拔,這跟寇準沒有什麽關係。至於嶺南的官員任免事宜確實係寇準所為。寇準這個人心高氣傲凡事都喜歡由著性子來,我們作為宰輔大臣不想跟他公開爭吵,那樣就有損國體和朝廷的顏麵。”


    呂端看似輕描淡寫的一番話雖然沒有洗白寇準,但是卻把宰相集團結黨亂政的帽子給扔了出去。趙光義放他們三人迴去,然後單獨召見寇準,趙光義同樣要寇準針對馮拯和康戩對他的指控做出解釋。寇準的反應讓趙光義始料不及,他堅決不承認馮拯和康戩對他的指控,直言中書省對嶺南的所有官員的人事任免都是他和呂端等人一同商量之後才做出的決定,絕對不是他個人專斷所為,馮拯對他的指控純屬子虛烏有。


    如此一來寇準可就和呂端杠上了,趙光義打心底是相信呂端的,他之所以召見寇準不過就是想讓寇準給他認個錯,順便借此敲打一下寇準就完事了,可寇準的表態卻讓他下不了台。


    趙光義好言勸道:“寇準啊,呂端可不是這麽說的,你倆的話可是對不上的,如果我把呂端找來讓你倆在朝堂之上當眾廷辯,不管最終你們誰贏誰輸恐怕都會有失宰輔重臣的風範。”


    話已至此,寇準仍然不準備低頭,他仍然在死硬到底。他說道:“辯就辯,反正我沒做錯什麽,一切都是按規矩來的。”


    見寇準如此的不懂人情世故且絲毫不給自己這個做皇帝的一點顏麵,趙光義也火了,他以近乎於謾罵的語氣對寇準訓斥道:“老鼠和麻雀都能知道一點人情世故,何況你還是個人啊!你非要朕把話挑明嗎?”


    這天君臣二人是不歡而散。可是,迴去之後寇準的心裏可難受了,他覺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先是被馮拯告了黑狀,然後又被呂端甩了一口鍋,最後還被趙光義狠狠地臭罵了一頓。他氣了一晚上也沒順過氣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抱著一堆公文跑去找趙光義。


    “陛下,他們不是說我胡搞亂來嗎?你來看看這些公文,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做錯了?來,你好好看看……”


    寇準此舉徹底地激怒了趙光義,他對這個一點規矩都沒有的狂妄之徒再沒有了絲毫的忍耐,他直接叫寇準滾開別再礙他的眼睛。


    憤憤不平的寇準還沒消過氣就收到了他的罷官製,他被趕出中書省罷為給事中,幾天後他又被趕出了京城去鄧州做知州。寇準就這樣走了,他再一次地從兩府重臣降為地方官,可他不會料到與趙光義的這次爭吵竟會是他們君臣之間的最後一次會麵。


    寇準離開兩個月後,宋朝曾經的宰相、趙光義做親王時的王府幕僚、尚書右仆射宋琪離世,趙光義追贈其為司空並賜諡號“惠安”。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與生老病死再一次地在趙光義的眼前真實地展現,但他沒有時間去感慨這些,作為帝國的皇帝,凡夫俗子的情懷對他而言有時候就是一種奢望。


    宋琪死後沒幾天,王超和範廷召的戰報傳入京城,盡管李繼遷遭遇大敗,盡管趙光義也為王德用的神勇而讚不絕口且喜形於色,但他對於此次五路進剿的最終成果顯然是不會滿意,因為他付出如此血本要的是李繼遷的命。緊接著,西北的夏州、秦州、晉州等多個州縣幾乎同時爆發地震。宋朝這邊趕緊進行救災和重建,可住在帳篷裏的李繼遷卻一點也沒受到地震的影響,他反而趁機在西北各地四處縱兵襲擾,雖然這些土匪每一次都被各地的宋軍打得屁滾尿流而迴,但李繼遷總這麽搞也是讓趙光義不甚其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帝國興亡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曆並收藏北宋帝國興亡史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