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不能放,賞錢卻是少不了的。林家老宅上上下下都多發了兩個月的月錢。
府試安排在四月,府試和縣試大抵相同,隻保結的稟生需要多一名。
考試內容也差不多的,隻比之縣試更加全麵。題也更難一些。
但是對於林景晏來說,倒也尋常。對於他來說,最難的倒不是答題。
而是周圍人異樣的目光。
縣試還不顯眼,童子頗多。到了府試時滿考院的考生就他是最小的。
在龍門之外等待唱名時,便有許多考生向他投來驚訝的目光。
開考過後,巡邏的差役也總往他這邊走。
聽到同僚說這小童還是縣試頭名時更覺詫異。
溜達著溜達著就過來看看稀奇的人更多!
不少人看了林景晏的穿著氣質又覺得正常。
這一看便是哪個書香門第家的公子啊。平日沒見過,更沒聽過。迴去可要好好打聽打聽了。
題畢,停筆。
林景晏做完試題卻沒有提前交卷,檢查沒有錯漏後,便在考舍之中閉目養神。
提前交卷,是科舉考試的忌諱。
首先就是會打擾考試的紀律和他人的心態,也會讓人懷疑你作弊。畢竟你把考卷一交,又不能出考場,別人都考試呢,你幹嘛呢?
其次也會讓主考官覺得你缺乏耐心,準備不足。缺乏堅持沒有毅力。
不要以為你提前交了卷,就可以讓主考官提前看了你的卷子。記下你的名字給他留個印象。
不會的。
科舉考試何等嚴肅,卷子要糊名還要謄抄。謄抄完畢統一閱卷。
主考官避嫌都來不及,還能提前幫你審卷?
等著考試停止的鑼鼓聲起,林景晏才起身等著巡考差役們過來收考卷。
有了上一場的經驗,這一次林景晏倒是適應多了。
連考舍看起來都沒有那麽逼仄了。
排隊出了考場,一眼就見著賈璉帶著人在馬車旁等著了,一見到他就迎了上來。
迴了府,好好休息一日,又要準備起來了。
賈璉陪著林景晏這麽久了。看著都覺得累了。
每日就是吃飯、睡覺、看書。有時他都在想這樣日子不無聊麽?
瞧瞧林景晏還是一副樂在其中模樣。
弄的他想問都問不出口。
就怕問了,林景晏的迴答更讓他心塞。
比如說“璉二哥不覺得書裏的那些很有意思呢?”
光是這麽想就覺得頭疼。
如果說林景晏取了縣試頭名隻讓姑蘇的同科們對他有些好奇,等到府試成績出來,又是頭名時,打探他來曆的便多了起來。
畢竟姑蘇又名蘇州府,隸屬江南省。
江南文風鼎盛,被一個沒聽說過的九歲小兒連下兩元。能不好奇麽?
等得了消息,知道這個林景晏是往日姑蘇林侯府林家嫡孫,父親便是前科探花林如海,才恍然大悟。
書香門第,侯府之家。底蘊深厚,難怪能夠培養出這樣的孩子!
隻是這個消息一出,大家才知道林景晏迴姑蘇科考了。還連下兩元。
林家在姑蘇也是名門,林家老宅的帖子也多了起來。多是往日與林家有舊的。
這個時候賈璉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能推的推了,送了迴禮過去。解釋一下林景晏要準備院試,等後邊考完再邀大家。
不能推的像蘇州知府,他自上門去!賈璉是誰?京城榮國府的二爺!
既沒有打擾林景晏溫書,麵子裏子也都是盡給了的。
如此,賈璉也忙碌起來了。宴會一多,他能找事兒的機會不就來了麽!
這兒更好,還看不到林姑父帶著鼓勵的一言難盡的眼神。
一視同仁,每個地方都找點兒事,沒有因為姑蘇是林姑父的祖地就放過,這樣才不會有人懷疑他。
江南省的院試是要去省府江寧府考的,在林家老宅溫了兩個月書林景晏與賈璉便啟程了。
主要這次要先將四位族兄送至揚州,還有一位是為他做保的,要與他一起到省府。途中有些耽擱,所以啟程的時間要早一些。
這五位族兄,林景晏這幾月也仔細觀察過了,性格各異但品行都算過關。
關鍵都是刻苦的,學識也是不錯,想來族老挑的都是旁支中最拔尖的幾個人。後麵怎麽安排,全看父親了。
隻一人,林景晏有些頭疼。
送走姑蘇各家舊友與族親。還帶了幾個這次也要去參加院試的同科。林景晏便就啟程。
這同科與林家都算有些舊,既然求來,又是順路。林景晏自然不會拒絕。
他也知道這些人多半是想跟著他迴去,看看能不能得些父親指點。多些考中的概率。
多個香火情也是好的。
林景晏並不反感。
兩個人孤零零的來,一大群浩浩蕩蕩的迴。
林管家來碼頭接人時,看到這麽多公子,人都傻了。
這個林二!就不該讓他去!說的幾人,幾人!這是幾人麽!
大大小小加起來十人有餘了!幸好他多準備了幾個房間以備不時之需。不然這次怕不是要失了禮數。
迴去看他怎麽收拾這個臭小子。
林景晏帶迴來的人,林如海自然是要給麵子的。
指點勉勵了一下那幾個準備下場的考生過後。才見了旁枝送來的五人。
看著他們,林如海心裏有些複雜。
父親去後,除了每年照例送去族學的銀錢,他與旁枝是沒什麽往來的。
親緣太遠出了五服,這是其一。往日他多在京城,這幾年才調迴江南這是其二。父親母親去世,他彳亍獨行人間。有了敏妹,卻是早逝,如今隻一雙兒女。祖地姑蘇便是他一生迴憶中最痛苦的地方。
父親母親去世,他扶棺迴的是姑蘇。敏妹早逝,景晏又昏迷在床。他忍痛下葬,心中百般滋味,迴的也是姑蘇。
他這一生看似順暢,實則孤苦。
侯府出身,當中探花。先任蘭台寺大夫,得天子寵幸。平調巡鹽禦史主管淮揚鹽科。
外麵都知,隻要他迴了京城。必是高升!
誰不說他一路走來多麽順暢。
可幼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喪妻。無兄弟,無姊妹。孑孓獨行。隻一兒一女稍微有安慰。
可獨女體弱,獨子幼時被奸人所害,險些一命嗚唿。
他人生的孤苦最後都歸根於姑蘇了!
他是人,也會怕。也會逃避!
府試安排在四月,府試和縣試大抵相同,隻保結的稟生需要多一名。
考試內容也差不多的,隻比之縣試更加全麵。題也更難一些。
但是對於林景晏來說,倒也尋常。對於他來說,最難的倒不是答題。
而是周圍人異樣的目光。
縣試還不顯眼,童子頗多。到了府試時滿考院的考生就他是最小的。
在龍門之外等待唱名時,便有許多考生向他投來驚訝的目光。
開考過後,巡邏的差役也總往他這邊走。
聽到同僚說這小童還是縣試頭名時更覺詫異。
溜達著溜達著就過來看看稀奇的人更多!
不少人看了林景晏的穿著氣質又覺得正常。
這一看便是哪個書香門第家的公子啊。平日沒見過,更沒聽過。迴去可要好好打聽打聽了。
題畢,停筆。
林景晏做完試題卻沒有提前交卷,檢查沒有錯漏後,便在考舍之中閉目養神。
提前交卷,是科舉考試的忌諱。
首先就是會打擾考試的紀律和他人的心態,也會讓人懷疑你作弊。畢竟你把考卷一交,又不能出考場,別人都考試呢,你幹嘛呢?
其次也會讓主考官覺得你缺乏耐心,準備不足。缺乏堅持沒有毅力。
不要以為你提前交了卷,就可以讓主考官提前看了你的卷子。記下你的名字給他留個印象。
不會的。
科舉考試何等嚴肅,卷子要糊名還要謄抄。謄抄完畢統一閱卷。
主考官避嫌都來不及,還能提前幫你審卷?
等著考試停止的鑼鼓聲起,林景晏才起身等著巡考差役們過來收考卷。
有了上一場的經驗,這一次林景晏倒是適應多了。
連考舍看起來都沒有那麽逼仄了。
排隊出了考場,一眼就見著賈璉帶著人在馬車旁等著了,一見到他就迎了上來。
迴了府,好好休息一日,又要準備起來了。
賈璉陪著林景晏這麽久了。看著都覺得累了。
每日就是吃飯、睡覺、看書。有時他都在想這樣日子不無聊麽?
瞧瞧林景晏還是一副樂在其中模樣。
弄的他想問都問不出口。
就怕問了,林景晏的迴答更讓他心塞。
比如說“璉二哥不覺得書裏的那些很有意思呢?”
光是這麽想就覺得頭疼。
如果說林景晏取了縣試頭名隻讓姑蘇的同科們對他有些好奇,等到府試成績出來,又是頭名時,打探他來曆的便多了起來。
畢竟姑蘇又名蘇州府,隸屬江南省。
江南文風鼎盛,被一個沒聽說過的九歲小兒連下兩元。能不好奇麽?
等得了消息,知道這個林景晏是往日姑蘇林侯府林家嫡孫,父親便是前科探花林如海,才恍然大悟。
書香門第,侯府之家。底蘊深厚,難怪能夠培養出這樣的孩子!
隻是這個消息一出,大家才知道林景晏迴姑蘇科考了。還連下兩元。
林家在姑蘇也是名門,林家老宅的帖子也多了起來。多是往日與林家有舊的。
這個時候賈璉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能推的推了,送了迴禮過去。解釋一下林景晏要準備院試,等後邊考完再邀大家。
不能推的像蘇州知府,他自上門去!賈璉是誰?京城榮國府的二爺!
既沒有打擾林景晏溫書,麵子裏子也都是盡給了的。
如此,賈璉也忙碌起來了。宴會一多,他能找事兒的機會不就來了麽!
這兒更好,還看不到林姑父帶著鼓勵的一言難盡的眼神。
一視同仁,每個地方都找點兒事,沒有因為姑蘇是林姑父的祖地就放過,這樣才不會有人懷疑他。
江南省的院試是要去省府江寧府考的,在林家老宅溫了兩個月書林景晏與賈璉便啟程了。
主要這次要先將四位族兄送至揚州,還有一位是為他做保的,要與他一起到省府。途中有些耽擱,所以啟程的時間要早一些。
這五位族兄,林景晏這幾月也仔細觀察過了,性格各異但品行都算過關。
關鍵都是刻苦的,學識也是不錯,想來族老挑的都是旁支中最拔尖的幾個人。後麵怎麽安排,全看父親了。
隻一人,林景晏有些頭疼。
送走姑蘇各家舊友與族親。還帶了幾個這次也要去參加院試的同科。林景晏便就啟程。
這同科與林家都算有些舊,既然求來,又是順路。林景晏自然不會拒絕。
他也知道這些人多半是想跟著他迴去,看看能不能得些父親指點。多些考中的概率。
多個香火情也是好的。
林景晏並不反感。
兩個人孤零零的來,一大群浩浩蕩蕩的迴。
林管家來碼頭接人時,看到這麽多公子,人都傻了。
這個林二!就不該讓他去!說的幾人,幾人!這是幾人麽!
大大小小加起來十人有餘了!幸好他多準備了幾個房間以備不時之需。不然這次怕不是要失了禮數。
迴去看他怎麽收拾這個臭小子。
林景晏帶迴來的人,林如海自然是要給麵子的。
指點勉勵了一下那幾個準備下場的考生過後。才見了旁枝送來的五人。
看著他們,林如海心裏有些複雜。
父親去後,除了每年照例送去族學的銀錢,他與旁枝是沒什麽往來的。
親緣太遠出了五服,這是其一。往日他多在京城,這幾年才調迴江南這是其二。父親母親去世,他彳亍獨行人間。有了敏妹,卻是早逝,如今隻一雙兒女。祖地姑蘇便是他一生迴憶中最痛苦的地方。
父親母親去世,他扶棺迴的是姑蘇。敏妹早逝,景晏又昏迷在床。他忍痛下葬,心中百般滋味,迴的也是姑蘇。
他這一生看似順暢,實則孤苦。
侯府出身,當中探花。先任蘭台寺大夫,得天子寵幸。平調巡鹽禦史主管淮揚鹽科。
外麵都知,隻要他迴了京城。必是高升!
誰不說他一路走來多麽順暢。
可幼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喪妻。無兄弟,無姊妹。孑孓獨行。隻一兒一女稍微有安慰。
可獨女體弱,獨子幼時被奸人所害,險些一命嗚唿。
他人生的孤苦最後都歸根於姑蘇了!
他是人,也會怕。也會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