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海軍開始降維打擊
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 作者:飛獴在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呯!呯!呯!”
下午三點的時候,麥力哥北方艦隊組織好陣型,主動逼近無名艦隊。
雙方之間隻有六海裏了,北方艦隊已經進入了達科達艦炮的打擊範圍。
隨著代表進攻的三發紅色信號彈從李鵬舉旗艦達科達親王號上騰空而起,李鵬舉、馬躍騰、羅成雄和劉飛各帶一支突擊隊,組成四個箭頭隊形,自南向北以十三節的速度緩緩前進,上前迎敵。
麥力哥北方艦隊彈藥少,沒有提前開炮。他們的艦炮射程有限,開炮也隻能炸死幾條無辜的魚,或者燒掉路過的蒼蠅翅膀。
達科達無名艦隊仗著有鋼甲艦的掩護,也沒有開炮,達科達雖然很有錢,但每顆炮彈都是寶貴的。一顆大口徑穿甲彈價值6000科元,夠大清500戶窮苦老百姓吃一年的。
一直到雙方相距不到三海裏的時候,雙方進一步放慢了行進速度,開始調整陣型。
達科達戰列艦上的小口徑速射炮率先開始第一輪炮擊。一顆顆要錢不要命的炮彈,迅速在對方艦艇旁邊激起衝天的水柱。
北方艦隊也開始還擊,但是很快就被自己艦炮發射帶來的巨大煙霧遮住了視線,來了個霧裏看花。
因為雙方使用的彈藥存在代溝,一個用的是無煙火藥作為炮彈發射藥,一個已經還在用黑火藥這種古董。
麥力哥北方艦隊在第一個照麵交手中就吃了個大虧,不能及時瞄準對方,打了個霧裏看花。
雙方戰列艦繼續接近,都按照陰國皇家海軍教科書所教,開啟了打橫模式,搶占海戰中最有利的位置,形成一字陣型,充分發揮軍艦上所有舷炮的威力。
北方艦隊這一次搶了個先,形成一字陣的速度要快一些。
藏在無名艦隊戰列艦後麵的魚雷快艇不講武德,突然加速,以高達二十五節的速度從後方竄了出來,開始施放第一波白頭魚雷。
北方艦隊曾經曾經吃過南方艦隊魚雷的虧,也積攢了一定應對經驗,迅速進行水麵機動,隻有一艘笨重老舊的戰列艦被魚雷擊中。
但是其他主力戰艦因為手忙腳亂地進行規避,不僅亂了剛剛擺好的姿勢,還忘記了還擊。
無名艦隊中的巡洋艦這時又以20節的速度衝了上來,迅速發起第二輪炮擊,也是第三波進攻,同時也是掩護魚雷艇的撤退。
達科達每艘巡洋艦上都安裝了40門100毫米到150毫米口徑的克虜伯速射炮。
這些大炮口徑並不大,但是40門大炮一起發火,能以每分鍾300發以上的速度向被鎖定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甲板上傾瀉“沸洋洋”牌高爆彈,要錢也要命,很快就打啞了對方主力艦上的大部分主炮。
這是開平皇帝從後世帶來的所謂洗甲板戰術,目的不是先摧毀對方的軍艦,而是先摧毀對方軍艦甲板上的所有建築物,把它打成一堆廢鐵。
這幾年來,達科達的新銳戰艦並沒有盲目追求巨炮效果,而是在航速和射速上狠下了一番功夫,以求在水上作戰時最大限度發揮艦艇的機動性和突然性,火力的密集性和持續性。
等到無名艦隊巡洋艦發動第三輪炮擊的時候,無名艦隊進一步拉大了同對方的火力差距,開始發射昂貴的鎳鋼風帽穿甲彈,對對方主力戰艦實行更為精準的打擊。
北方艦隊好幾艘主力軍艦瞬間被擊中。有的被擊穿船舷,迅速引來洶湧海水;有的被擊穿甲板,迅速燃起熊熊大火;也有的被擊中彈藥庫,引起殉爆。
北方艦隊引以為傲的帕斯伊克淺水重炮艦瞬間被擊沉5艘,每艘捱不過三發炮彈。
北方艦隊主力戰艦上,到處都忙於救火的士兵、燃燒的士兵、跳水逃命的士兵……
很快,無名艦隊的戰列艦從後麵逼了上來,並進一步校正了目標方位,用令人生畏的300毫米主炮發起第四輪炮擊,專門打那些笨重的戰列艦。
隻是十分鍾的功夫,北方艦隊已經有三艘戰列艦咕嚕咕嚕地下沉了。
到傍晚的時候,無名艦隊隻是損失了2艘魚雷快艇,主力戰艦幾乎沒有受到損失,隻有兩艘巡洋艦受輕傷。
北方艦隊被擊沉4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8艘護衛艦、5艘炮艦,其他艦隻也是大多帶傷,彈藥也消耗殆盡。
這基本上是一場海上降維打擊。
北方艦隊被打得懷疑人生,開始懷疑自己的炮彈是假的。
到了後來,它們連假彈藥也沒了,隻好能利用夜色的掩護向北倉皇撤退,或者說是逃亡。
“不好,司令,有魚雷來了!”
“哪裏來的魚雷……趕快轉舵!”
北方艦隊在返迴途中,再次受到一群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魚雷的攻擊。
那個也叫不難看的海軍司令趕緊指揮艦船進行規避。
由於發現時機太晚、距離太近,後麵又有追兵緊追不舍,最終有3艘笨重的戰列艦和2艘巡洋艦被魚雷擊中。有的被魚雷擊中動力艙,徹底失去了動力,有的被魚雷巨大的爆炸衝擊波抬高了兩米,欲仙欲死。
北方艦隊司令不難看的旗艦被魚雷擊中腰部,斷成了兩截。他本人也落入水中,臨死還不知道敵人來自哪裏。
在後麵追擊的李鵬舉知道,他的小李飛刀出手了。
原來李鵬舉在派出警戒分艦隊的同時,還利用警戒分艦隊掩護一支由5艘潛艇組成的襲擊分艦隊,悄悄向北迂迴,埋伏在對方撤退路徑的兩側。
這支分艦隊的指揮官叫姚一刀,保台英雄基隆伯姚瑩的兒子。
姚一刀生在大清,年齡偏大,隨父親到了達科達後,當了個隻會之乎者也的教書先生。
自從達科達海軍在金山外海戰敗之後,姚瑩強行讓這個旱鴨子兒子改了行,當了海軍。
一年前基隆伯姚瑩積勞成疾病逝,姚一刀繼承了爵位,還有他父親的遺願:“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姚一刀個頭不大,像個幹巴瘦的小老頭,剛好合適鑽進被稱為水底棺材的潛水艇,所以也有人叫他水鬼。
此次海戰,李鵬舉專門把他當作自己的獨門暗器:小李飛刀,沒有輕易打出來。
等北方艦隊倉促撤退的時候,姚一刀這才指揮5艘潛艇借著夜色的掩護開火,一條條歡快的魚雷如同天女散花般地遊了過去,和好幾艘大型軍艦來了個清脆響亮的大啵。
緊接著,無名艦隊的護衛艦和魚雷快艇囂張地從後麵追了上來。
北方艦隊徹底失去了鬥誌,帶領殘餘船隻,隻得繳械投降。
下午三點的時候,麥力哥北方艦隊組織好陣型,主動逼近無名艦隊。
雙方之間隻有六海裏了,北方艦隊已經進入了達科達艦炮的打擊範圍。
隨著代表進攻的三發紅色信號彈從李鵬舉旗艦達科達親王號上騰空而起,李鵬舉、馬躍騰、羅成雄和劉飛各帶一支突擊隊,組成四個箭頭隊形,自南向北以十三節的速度緩緩前進,上前迎敵。
麥力哥北方艦隊彈藥少,沒有提前開炮。他們的艦炮射程有限,開炮也隻能炸死幾條無辜的魚,或者燒掉路過的蒼蠅翅膀。
達科達無名艦隊仗著有鋼甲艦的掩護,也沒有開炮,達科達雖然很有錢,但每顆炮彈都是寶貴的。一顆大口徑穿甲彈價值6000科元,夠大清500戶窮苦老百姓吃一年的。
一直到雙方相距不到三海裏的時候,雙方進一步放慢了行進速度,開始調整陣型。
達科達戰列艦上的小口徑速射炮率先開始第一輪炮擊。一顆顆要錢不要命的炮彈,迅速在對方艦艇旁邊激起衝天的水柱。
北方艦隊也開始還擊,但是很快就被自己艦炮發射帶來的巨大煙霧遮住了視線,來了個霧裏看花。
因為雙方使用的彈藥存在代溝,一個用的是無煙火藥作為炮彈發射藥,一個已經還在用黑火藥這種古董。
麥力哥北方艦隊在第一個照麵交手中就吃了個大虧,不能及時瞄準對方,打了個霧裏看花。
雙方戰列艦繼續接近,都按照陰國皇家海軍教科書所教,開啟了打橫模式,搶占海戰中最有利的位置,形成一字陣型,充分發揮軍艦上所有舷炮的威力。
北方艦隊這一次搶了個先,形成一字陣的速度要快一些。
藏在無名艦隊戰列艦後麵的魚雷快艇不講武德,突然加速,以高達二十五節的速度從後方竄了出來,開始施放第一波白頭魚雷。
北方艦隊曾經曾經吃過南方艦隊魚雷的虧,也積攢了一定應對經驗,迅速進行水麵機動,隻有一艘笨重老舊的戰列艦被魚雷擊中。
但是其他主力戰艦因為手忙腳亂地進行規避,不僅亂了剛剛擺好的姿勢,還忘記了還擊。
無名艦隊中的巡洋艦這時又以20節的速度衝了上來,迅速發起第二輪炮擊,也是第三波進攻,同時也是掩護魚雷艇的撤退。
達科達每艘巡洋艦上都安裝了40門100毫米到150毫米口徑的克虜伯速射炮。
這些大炮口徑並不大,但是40門大炮一起發火,能以每分鍾300發以上的速度向被鎖定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甲板上傾瀉“沸洋洋”牌高爆彈,要錢也要命,很快就打啞了對方主力艦上的大部分主炮。
這是開平皇帝從後世帶來的所謂洗甲板戰術,目的不是先摧毀對方的軍艦,而是先摧毀對方軍艦甲板上的所有建築物,把它打成一堆廢鐵。
這幾年來,達科達的新銳戰艦並沒有盲目追求巨炮效果,而是在航速和射速上狠下了一番功夫,以求在水上作戰時最大限度發揮艦艇的機動性和突然性,火力的密集性和持續性。
等到無名艦隊巡洋艦發動第三輪炮擊的時候,無名艦隊進一步拉大了同對方的火力差距,開始發射昂貴的鎳鋼風帽穿甲彈,對對方主力戰艦實行更為精準的打擊。
北方艦隊好幾艘主力軍艦瞬間被擊中。有的被擊穿船舷,迅速引來洶湧海水;有的被擊穿甲板,迅速燃起熊熊大火;也有的被擊中彈藥庫,引起殉爆。
北方艦隊引以為傲的帕斯伊克淺水重炮艦瞬間被擊沉5艘,每艘捱不過三發炮彈。
北方艦隊主力戰艦上,到處都忙於救火的士兵、燃燒的士兵、跳水逃命的士兵……
很快,無名艦隊的戰列艦從後麵逼了上來,並進一步校正了目標方位,用令人生畏的300毫米主炮發起第四輪炮擊,專門打那些笨重的戰列艦。
隻是十分鍾的功夫,北方艦隊已經有三艘戰列艦咕嚕咕嚕地下沉了。
到傍晚的時候,無名艦隊隻是損失了2艘魚雷快艇,主力戰艦幾乎沒有受到損失,隻有兩艘巡洋艦受輕傷。
北方艦隊被擊沉4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8艘護衛艦、5艘炮艦,其他艦隻也是大多帶傷,彈藥也消耗殆盡。
這基本上是一場海上降維打擊。
北方艦隊被打得懷疑人生,開始懷疑自己的炮彈是假的。
到了後來,它們連假彈藥也沒了,隻好能利用夜色的掩護向北倉皇撤退,或者說是逃亡。
“不好,司令,有魚雷來了!”
“哪裏來的魚雷……趕快轉舵!”
北方艦隊在返迴途中,再次受到一群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魚雷的攻擊。
那個也叫不難看的海軍司令趕緊指揮艦船進行規避。
由於發現時機太晚、距離太近,後麵又有追兵緊追不舍,最終有3艘笨重的戰列艦和2艘巡洋艦被魚雷擊中。有的被魚雷擊中動力艙,徹底失去了動力,有的被魚雷巨大的爆炸衝擊波抬高了兩米,欲仙欲死。
北方艦隊司令不難看的旗艦被魚雷擊中腰部,斷成了兩截。他本人也落入水中,臨死還不知道敵人來自哪裏。
在後麵追擊的李鵬舉知道,他的小李飛刀出手了。
原來李鵬舉在派出警戒分艦隊的同時,還利用警戒分艦隊掩護一支由5艘潛艇組成的襲擊分艦隊,悄悄向北迂迴,埋伏在對方撤退路徑的兩側。
這支分艦隊的指揮官叫姚一刀,保台英雄基隆伯姚瑩的兒子。
姚一刀生在大清,年齡偏大,隨父親到了達科達後,當了個隻會之乎者也的教書先生。
自從達科達海軍在金山外海戰敗之後,姚瑩強行讓這個旱鴨子兒子改了行,當了海軍。
一年前基隆伯姚瑩積勞成疾病逝,姚一刀繼承了爵位,還有他父親的遺願:“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姚一刀個頭不大,像個幹巴瘦的小老頭,剛好合適鑽進被稱為水底棺材的潛水艇,所以也有人叫他水鬼。
此次海戰,李鵬舉專門把他當作自己的獨門暗器:小李飛刀,沒有輕易打出來。
等北方艦隊倉促撤退的時候,姚一刀這才指揮5艘潛艇借著夜色的掩護開火,一條條歡快的魚雷如同天女散花般地遊了過去,和好幾艘大型軍艦來了個清脆響亮的大啵。
緊接著,無名艦隊的護衛艦和魚雷快艇囂張地從後麵追了上來。
北方艦隊徹底失去了鬥誌,帶領殘餘船隻,隻得繳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