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瓊州險境!荒唐至極的新皇!
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 作者:長工絕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幕之下。
風塵彌漫。
陣陣硝煙起。
花元覺與參軍鄧嘯,站在戍邊營前的峰堡之上,凝望著下燕邊境的大軍,目光凝重。
花元覺,瓊州戍邊營主將。
他與衛青時相識於軍營,曾同生共死,報效大堯。
之後,二人結為了異姓兄弟,感情深厚。
如今,花元覺的麵前,出現了一個大難題。
瓊州的邊境之危!
瓊州戍邊營,原本就是為了防範這下燕而設立的。
一直以來,他們都在緊盯著下燕國內的動靜。
近幾個月來。
下燕國內山火再起,國內的難民無處安置,情形和當年如出一轍,花元覺敏銳的嗅到了戰爭的味道。
果然。
這沒多久的功夫,下燕就集結好了軍隊,準備朝著瓊州開拔了。
對於下燕的動靜,花元覺從來不覺得吃驚,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此次真正覺得意外的,是城內的奸細!
瓊北王,劉溫良!
一個世代不曾造反,一輩子數次中科舉被拒,依舊不改初心的全才。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竟然反了!
甚至還是勾連異族,進犯同胞!
目前,城外有下燕軍,城內還有劉溫良作為內應,也不知道其在城內,又留了多少後手。
瓊州的局勢,迫在眉睫!
“將軍,您去麵見那新皇可以,隻是,找衛將軍的姐姐引見,會不會有點不太合適。”
“他們二人已經和離,您盡管出發點是好的,可目前您摸不清楚這新皇的意思,一旦觸了他的眉頭,讓其遷怒於衛家,那可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參軍鄧嘯聽了花元覺的話,勸說道。
“你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可是,不管怎麽說,這次的情況,我必須去匯報給那新皇。”
“於私,我與青時兄弟相交,這新皇與我來說,是長輩。於公,其是大堯天子,我等自當效忠。無論如何,這都是我應盡之責。”
“至於你所說的疑慮,我們至多不去拜訪衛府就是。”
花元覺道。
“您說的這些,我都明白。隻是那新皇的為人,朝中可是頗有微詞。”
“如今瓊州城內情況不明,劉溫良在城內留了多少後手我們不得而知,本次前去,本就危險重重!”
“咱們冒死前去事小,就怕您這次去了,還會費力不討好啊!”
鄧嘯一臉的猶豫和擔憂。
有關於新皇的事跡,他們也都聽說了。
這新皇登基之前就紈絝不堪,胸無謀略,登基之後更甚。
他覺得,冒險進城提前將危險告知新皇無妨,但就怕,這新皇不好打交道啊。
“我等為後輩,為人臣,隻管盡忠即可。至於後果,何須考慮。”
“更何況,這次我等若不去匯報,如今瓊州城內城防難言,城內守軍又調了不少前去夷州。”
“劉溫良運籌帷幄,下燕軍精銳盡出。不快速做出應對,瓊州淪陷就在眼前,這新皇怕是要成下燕的階下囚!”
在這瓊州邊上鎮守了這麽多年了,對於如今瓊州的形勢,他還是了解的。
瓊州城內看似風光,實則那賀泰銘等人抱團取暖,身後似乎還有某隻巨手運籌。
可以說,這瓊州城的內政,早就已經脫離了大堯國的掌控。
加上那瓊北王劉溫良這個內奸,準備去瓊州進犯。
如今,那置身城中的新皇,形勢岌岌可危。
瓊州城的安危,同樣迫在眉睫。
至於花元覺為何,要直接將消息匯報給蕭寧。
實在是這瓊州知府,讓他覺得無法信任。
這新皇是衛青時的姐夫,就算雙方和離,自己對其還是要格外照顧的啊。
“看著下燕軍的動靜,戰爭應該是快了。我們必須將目前的形勢,一一告知新皇。”
“此事宜早不宜遲,你我現在就動身,前往瓊州!”
“哎,好吧。”
鄧嘯無奈的歎了口氣。
總之。
對於這新皇的品行,他是真心的不怎麽看好。
翌日。
正午時分。
花元覺和鄧嘯,一路風塵,終於是拍馬趕到了那衙門客棧。
在來到客棧後。
那二人說明來意,稱有要事,要直接麵見聖上。
可誰曾想!
都還沒有走進門呢,就被那看門的守衛,來了當頭一棒。
“聖上在客棧內不理政事,二位將軍若有事稟報,可去尋樊將軍!”
樊將軍,自然是指樊兵武。
自從來到瓊州以來,蕭寧在衙門客棧的情況,基本就是這般,消息途徑早就被樊兵武抓在手中。
一般有什麽事情,基本都是樊兵武和賀泰銘等人解決。
事情根本就不會對蕭寧匯報。
唯一的一次,無非也就是那樊兵武刻意試探蕭寧時,讓衛輕歌麵見了一次蕭寧。
“本將之要事,事關聖上。他樊兵武算什麽東西?也敢替陛下決斷?”
花元覺是個粗人,脾氣又大。
武將們醒來耿直忠誠。
一聽這守門的小廝都如此囂張,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一旁的鄧嘯聞言,當下就更是覺得,這新皇有些靠不住。
就看這目前的情況,這新皇妥妥的已經被人架空了啊。
這是何等的窩囊和憋屈啊,簡直就是個廢物啊。
鄧嘯心中暗道。
門內的樊兵武聽到了動靜,連連迎了出來。
這二人的衣著軍裝,風塵仆仆,稱從戍邊營而來,自稱本將。
不出意外的話,想來這是那戍邊營的花元覺和鄧嘯二人。
樊兵武在心中分析著二人的身份。
在出征前,老師曾經說過,戍邊營內都是大堯的忠義之士。
對他們,能拉攏就拉攏。
無法拉攏,也不可打壓。
想到老師的叮囑,樊兵武走出門來,連連對著二人拱手作揖。
“小廝不懂事,讓二人見笑了。二位想要麵見聖上是吧,請隨我來。”
“那就多謝了。隻是,此事僅我一人匯報即可。鄧嘯,你留在外麵吧。”
花元覺顯得有些警覺的盯著樊兵武,繼而對那鄧嘯使了個顏色。
鄧嘯立刻會意。
如今,瓊州城內至少有賀泰銘和劉溫良兩股勢力,極其不太平,堪稱是龍潭虎穴。
這樊兵武師從穆起章,具體底細,二人也不清楚。
因此。
花元覺此舉,實則是為了留一後手。
他擔心這樊兵武行事有詐,自己進去,讓鄧嘯留在外麵。
兩個雞蛋裝進兩個籃子裏,到時候也不至於被人一鍋端了。
“你我此次入城,分開行事。若是我有什麽危險,你即刻返迴戍邊營,固守峰堡。”
“沒有我的命令和旨意,你們隻需固守營地,切莫輕舉妄動。”
“隻要我能見到聖上,到時候瓊州事發,就算城池淪陷,也定能保其周全。”
“那,我等戍邊人,就眼睜睜的看著下燕進犯麽?”
“就算是下燕進犯,此次下燕舉全國之力,戍邊營也不是對手。聖上不下令發兵,沒有其他軍隊馳援,我等根本沒有辦法阻擋下燕,隻能是送死。”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的話,你一定要記住。”
鄧嘯想到來時,花元覺交代過的話。
盯著花元覺進了客棧,自己則留在了外麵。
緊接著。
在看著二人漸行漸遠後,鄧嘯更是悄悄溜走,又找到了一處牆壁不算高的地方,向裏麵探查了一番。
最終確定了這新皇所在的客房位置,便找到了一處隱秘地,悄悄側耳偷聽了起來,屋內的對話。
這會。
將軍似乎剛剛麵見了新皇,正在見禮。
鄧嘯豎起耳朵,盡可能的偷聽著裏麵的對話。
“在下,花元覺,乃衛家衛青時的結拜兄弟。”
將軍很是恭敬,道。
“衛青時?”
蕭寧重複了一下這三字,那個小小年紀,已經勇冠三軍的小子,不由得在腦海之中浮現。
花元覺,衛青時的結拜兄弟,蕭寧同樣有所耳聞。
這二人,那可都堪稱是少年英雄啊。
不過,這會的他,卻是沒有表達出半點欣賞之意,反正話鋒一轉:
“怎麽?將軍此來,是為了跟我攀關係麽?”
對於蕭寧的口碑,鄧嘯早就清楚。
但他依舊沒有想到,這新皇聞言之後,第一句不是讓人起身,而是直接出言譏諷。
這品行,可比他預料中的,更讓人無奈。
單膝跪在地上的花元覺,隻覺得心中,略微寒涼。
盡管來時,就已經知曉這新皇的品行一言難盡。
可這麵對這等事情時,還是會覺得一陣失望。
自己為了他的安危,冒死前來報信。
換來的,卻是一句想要攀關係?!
這是何等的侮辱人啊?
“實話告訴你,我與那衛家衛氏已經和離。如果,你是想靠著那衛家兄妹的這層關係,來我這裏尋求什麽,那你就別想了。”
那新皇擺弄著茶杯,從頭至尾都沒有正眼看花元覺一眼。
花元覺聽著這話,滿心悲憤。
這新皇,還真如傳聞所言,心胸狹隘啊。
他深深吸了口氣,咬了咬牙,繼續道:
“末將此來,並非為了前程。隻是為了匯報,有關於這瓊州城迫在眉睫的危難事端!”
這會。
花元覺已經沒了和這新皇多言的心思,隻想盡快的將話講完。
至於接下來,對方究竟是相信自己,願意下旨守城,與自己合兵一處,討伐下燕逆賊。
還是無動於衷。
自己都已經仁至義盡了。
當然了。
盡管心中悲憤,但為臣者,哪怕有一絲微末的機會,自己依舊自當盡忠,鼎力直言!
“哦?危難事端?”
那新皇依舊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緩緩道:
“細細說來。”
“末將近日戍邊,發現那下燕有大軍調動跡象!如今,下燕國的敵軍,已經來到了瓊州邊境。”
“同時,末將幾番探查後,還發現了那下燕軍中,有我朝軍方的影子!”
花元覺頓了頓:
“是那曾經瓊北王的舊部,不出意外的話,此次敵軍,怕是城內瓊北王劉溫良的人,與那下燕的聯軍!”
“因此,還望陛下下旨,立刻調附近的範州軍或澤田軍馳援。不然,此時瓊州城內有劉溫良作為內應,城外下燕軍精銳盡出。”
“城內守軍又有大半,被調往夷州馳援。一旦兵臨城下,瓊州恐有失守之險!”
他一口氣,將目前瓊州的局勢,內憂外患,統統匯報完畢。
此等急迫的情況,想來任誰聽了,都會有所動作吧。
可是。
花元覺還是低估了眼前,這新皇的昏庸。
隻見。
在聽了這話之後,那新皇當即就皺起了眉頭,道:
“你說什麽?下燕軍?開什麽玩笑!據我所知,下燕軍國內近日,頻繁發生山火。他們連自己都自顧不暇了,還有空來進犯我們?”
“至於你說的劉溫良,朕與他曾在酒樓,有過幾次交談。對方風花雪月,喜歡聽曲問戲尋佳偶,是個妙人,更是朕的好友。”
“更何況,對方這一生如此波折,卻不曾對朝廷有過任何怨言,你說他是奸細,要造反?”
“嗬,他要是造反,需要等到現在麽?你之所言,實在是一派胡言!”
眼前的新皇,一手將茶杯砸在了地上,怒氣衝衝。
鄧嘯聽到這話,瞳孔之內滿是火光。
自己說什麽來的?
就這皇帝,哪值得冒死迴來報信啊!
花元覺想過,這皇帝或許昏庸了些。
但他真的沒有料到,對方會如此昏庸無端。
就算是個昏庸之輩,聽了這話總要調查一番,再下結論吧!
可他,就僅憑著自己心中的直覺,憑著那所謂跟劉溫良的關係,就這麽武斷的下定論了?
更有甚者。
隻見那新皇說完,目光微轉,又道:
“俗話說得好,人嘛,大多無利不起早。倒是你啊,如果沒有目的,怎麽會閑著沒事來這瓊州找朕匯報呢?”
“你剛剛提到了範州軍,據我所知,那衛青時就是那範州軍的將領吧!”
“想必,你這次前來,無非是那衛青時覺得我與衛氏和離,心中有怨氣。所以才想拉攏你,一起造反吧!”
???
瘋了!
真的瘋了!
花元覺打量著眼前的新皇,徹底無語了。
荒唐至極。
這到底是什麽人,才能有這樣的腦迴路,才能說出這等話啊!
“嗬,不說話了?看來,是被我說中了。”
說完這些,那新皇還一副洋洋自得的樣子。
“既然來了,你這次就先別走了,等朕調查清楚,給你定罪!”
一句話。
花元覺,徹底心死了。
屋外。
那樊兵武聽著屋內的對話,整個人臉上的不屑之色,愈發濃鬱了。
嗬?
就這新皇,這輩子怕是都成不了大器了啊。
這等人,自己和老師猜忌他,都是抬舉了他了。
他如此行事正好,不會打破了瓊州的節奏!
帶著不屑的笑意,樊兵武悄然離去。
屋內。
感受著兩道悄然離去的氣息,蕭寧走到桌邊,重新沏上了一壺熱茶。
終於,走了啊。
風塵彌漫。
陣陣硝煙起。
花元覺與參軍鄧嘯,站在戍邊營前的峰堡之上,凝望著下燕邊境的大軍,目光凝重。
花元覺,瓊州戍邊營主將。
他與衛青時相識於軍營,曾同生共死,報效大堯。
之後,二人結為了異姓兄弟,感情深厚。
如今,花元覺的麵前,出現了一個大難題。
瓊州的邊境之危!
瓊州戍邊營,原本就是為了防範這下燕而設立的。
一直以來,他們都在緊盯著下燕國內的動靜。
近幾個月來。
下燕國內山火再起,國內的難民無處安置,情形和當年如出一轍,花元覺敏銳的嗅到了戰爭的味道。
果然。
這沒多久的功夫,下燕就集結好了軍隊,準備朝著瓊州開拔了。
對於下燕的動靜,花元覺從來不覺得吃驚,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此次真正覺得意外的,是城內的奸細!
瓊北王,劉溫良!
一個世代不曾造反,一輩子數次中科舉被拒,依舊不改初心的全才。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竟然反了!
甚至還是勾連異族,進犯同胞!
目前,城外有下燕軍,城內還有劉溫良作為內應,也不知道其在城內,又留了多少後手。
瓊州的局勢,迫在眉睫!
“將軍,您去麵見那新皇可以,隻是,找衛將軍的姐姐引見,會不會有點不太合適。”
“他們二人已經和離,您盡管出發點是好的,可目前您摸不清楚這新皇的意思,一旦觸了他的眉頭,讓其遷怒於衛家,那可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參軍鄧嘯聽了花元覺的話,勸說道。
“你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可是,不管怎麽說,這次的情況,我必須去匯報給那新皇。”
“於私,我與青時兄弟相交,這新皇與我來說,是長輩。於公,其是大堯天子,我等自當效忠。無論如何,這都是我應盡之責。”
“至於你所說的疑慮,我們至多不去拜訪衛府就是。”
花元覺道。
“您說的這些,我都明白。隻是那新皇的為人,朝中可是頗有微詞。”
“如今瓊州城內情況不明,劉溫良在城內留了多少後手我們不得而知,本次前去,本就危險重重!”
“咱們冒死前去事小,就怕您這次去了,還會費力不討好啊!”
鄧嘯一臉的猶豫和擔憂。
有關於新皇的事跡,他們也都聽說了。
這新皇登基之前就紈絝不堪,胸無謀略,登基之後更甚。
他覺得,冒險進城提前將危險告知新皇無妨,但就怕,這新皇不好打交道啊。
“我等為後輩,為人臣,隻管盡忠即可。至於後果,何須考慮。”
“更何況,這次我等若不去匯報,如今瓊州城內城防難言,城內守軍又調了不少前去夷州。”
“劉溫良運籌帷幄,下燕軍精銳盡出。不快速做出應對,瓊州淪陷就在眼前,這新皇怕是要成下燕的階下囚!”
在這瓊州邊上鎮守了這麽多年了,對於如今瓊州的形勢,他還是了解的。
瓊州城內看似風光,實則那賀泰銘等人抱團取暖,身後似乎還有某隻巨手運籌。
可以說,這瓊州城的內政,早就已經脫離了大堯國的掌控。
加上那瓊北王劉溫良這個內奸,準備去瓊州進犯。
如今,那置身城中的新皇,形勢岌岌可危。
瓊州城的安危,同樣迫在眉睫。
至於花元覺為何,要直接將消息匯報給蕭寧。
實在是這瓊州知府,讓他覺得無法信任。
這新皇是衛青時的姐夫,就算雙方和離,自己對其還是要格外照顧的啊。
“看著下燕軍的動靜,戰爭應該是快了。我們必須將目前的形勢,一一告知新皇。”
“此事宜早不宜遲,你我現在就動身,前往瓊州!”
“哎,好吧。”
鄧嘯無奈的歎了口氣。
總之。
對於這新皇的品行,他是真心的不怎麽看好。
翌日。
正午時分。
花元覺和鄧嘯,一路風塵,終於是拍馬趕到了那衙門客棧。
在來到客棧後。
那二人說明來意,稱有要事,要直接麵見聖上。
可誰曾想!
都還沒有走進門呢,就被那看門的守衛,來了當頭一棒。
“聖上在客棧內不理政事,二位將軍若有事稟報,可去尋樊將軍!”
樊將軍,自然是指樊兵武。
自從來到瓊州以來,蕭寧在衙門客棧的情況,基本就是這般,消息途徑早就被樊兵武抓在手中。
一般有什麽事情,基本都是樊兵武和賀泰銘等人解決。
事情根本就不會對蕭寧匯報。
唯一的一次,無非也就是那樊兵武刻意試探蕭寧時,讓衛輕歌麵見了一次蕭寧。
“本將之要事,事關聖上。他樊兵武算什麽東西?也敢替陛下決斷?”
花元覺是個粗人,脾氣又大。
武將們醒來耿直忠誠。
一聽這守門的小廝都如此囂張,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一旁的鄧嘯聞言,當下就更是覺得,這新皇有些靠不住。
就看這目前的情況,這新皇妥妥的已經被人架空了啊。
這是何等的窩囊和憋屈啊,簡直就是個廢物啊。
鄧嘯心中暗道。
門內的樊兵武聽到了動靜,連連迎了出來。
這二人的衣著軍裝,風塵仆仆,稱從戍邊營而來,自稱本將。
不出意外的話,想來這是那戍邊營的花元覺和鄧嘯二人。
樊兵武在心中分析著二人的身份。
在出征前,老師曾經說過,戍邊營內都是大堯的忠義之士。
對他們,能拉攏就拉攏。
無法拉攏,也不可打壓。
想到老師的叮囑,樊兵武走出門來,連連對著二人拱手作揖。
“小廝不懂事,讓二人見笑了。二位想要麵見聖上是吧,請隨我來。”
“那就多謝了。隻是,此事僅我一人匯報即可。鄧嘯,你留在外麵吧。”
花元覺顯得有些警覺的盯著樊兵武,繼而對那鄧嘯使了個顏色。
鄧嘯立刻會意。
如今,瓊州城內至少有賀泰銘和劉溫良兩股勢力,極其不太平,堪稱是龍潭虎穴。
這樊兵武師從穆起章,具體底細,二人也不清楚。
因此。
花元覺此舉,實則是為了留一後手。
他擔心這樊兵武行事有詐,自己進去,讓鄧嘯留在外麵。
兩個雞蛋裝進兩個籃子裏,到時候也不至於被人一鍋端了。
“你我此次入城,分開行事。若是我有什麽危險,你即刻返迴戍邊營,固守峰堡。”
“沒有我的命令和旨意,你們隻需固守營地,切莫輕舉妄動。”
“隻要我能見到聖上,到時候瓊州事發,就算城池淪陷,也定能保其周全。”
“那,我等戍邊人,就眼睜睜的看著下燕進犯麽?”
“就算是下燕進犯,此次下燕舉全國之力,戍邊營也不是對手。聖上不下令發兵,沒有其他軍隊馳援,我等根本沒有辦法阻擋下燕,隻能是送死。”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的話,你一定要記住。”
鄧嘯想到來時,花元覺交代過的話。
盯著花元覺進了客棧,自己則留在了外麵。
緊接著。
在看著二人漸行漸遠後,鄧嘯更是悄悄溜走,又找到了一處牆壁不算高的地方,向裏麵探查了一番。
最終確定了這新皇所在的客房位置,便找到了一處隱秘地,悄悄側耳偷聽了起來,屋內的對話。
這會。
將軍似乎剛剛麵見了新皇,正在見禮。
鄧嘯豎起耳朵,盡可能的偷聽著裏麵的對話。
“在下,花元覺,乃衛家衛青時的結拜兄弟。”
將軍很是恭敬,道。
“衛青時?”
蕭寧重複了一下這三字,那個小小年紀,已經勇冠三軍的小子,不由得在腦海之中浮現。
花元覺,衛青時的結拜兄弟,蕭寧同樣有所耳聞。
這二人,那可都堪稱是少年英雄啊。
不過,這會的他,卻是沒有表達出半點欣賞之意,反正話鋒一轉:
“怎麽?將軍此來,是為了跟我攀關係麽?”
對於蕭寧的口碑,鄧嘯早就清楚。
但他依舊沒有想到,這新皇聞言之後,第一句不是讓人起身,而是直接出言譏諷。
這品行,可比他預料中的,更讓人無奈。
單膝跪在地上的花元覺,隻覺得心中,略微寒涼。
盡管來時,就已經知曉這新皇的品行一言難盡。
可這麵對這等事情時,還是會覺得一陣失望。
自己為了他的安危,冒死前來報信。
換來的,卻是一句想要攀關係?!
這是何等的侮辱人啊?
“實話告訴你,我與那衛家衛氏已經和離。如果,你是想靠著那衛家兄妹的這層關係,來我這裏尋求什麽,那你就別想了。”
那新皇擺弄著茶杯,從頭至尾都沒有正眼看花元覺一眼。
花元覺聽著這話,滿心悲憤。
這新皇,還真如傳聞所言,心胸狹隘啊。
他深深吸了口氣,咬了咬牙,繼續道:
“末將此來,並非為了前程。隻是為了匯報,有關於這瓊州城迫在眉睫的危難事端!”
這會。
花元覺已經沒了和這新皇多言的心思,隻想盡快的將話講完。
至於接下來,對方究竟是相信自己,願意下旨守城,與自己合兵一處,討伐下燕逆賊。
還是無動於衷。
自己都已經仁至義盡了。
當然了。
盡管心中悲憤,但為臣者,哪怕有一絲微末的機會,自己依舊自當盡忠,鼎力直言!
“哦?危難事端?”
那新皇依舊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緩緩道:
“細細說來。”
“末將近日戍邊,發現那下燕有大軍調動跡象!如今,下燕國的敵軍,已經來到了瓊州邊境。”
“同時,末將幾番探查後,還發現了那下燕軍中,有我朝軍方的影子!”
花元覺頓了頓:
“是那曾經瓊北王的舊部,不出意外的話,此次敵軍,怕是城內瓊北王劉溫良的人,與那下燕的聯軍!”
“因此,還望陛下下旨,立刻調附近的範州軍或澤田軍馳援。不然,此時瓊州城內有劉溫良作為內應,城外下燕軍精銳盡出。”
“城內守軍又有大半,被調往夷州馳援。一旦兵臨城下,瓊州恐有失守之險!”
他一口氣,將目前瓊州的局勢,內憂外患,統統匯報完畢。
此等急迫的情況,想來任誰聽了,都會有所動作吧。
可是。
花元覺還是低估了眼前,這新皇的昏庸。
隻見。
在聽了這話之後,那新皇當即就皺起了眉頭,道:
“你說什麽?下燕軍?開什麽玩笑!據我所知,下燕軍國內近日,頻繁發生山火。他們連自己都自顧不暇了,還有空來進犯我們?”
“至於你說的劉溫良,朕與他曾在酒樓,有過幾次交談。對方風花雪月,喜歡聽曲問戲尋佳偶,是個妙人,更是朕的好友。”
“更何況,對方這一生如此波折,卻不曾對朝廷有過任何怨言,你說他是奸細,要造反?”
“嗬,他要是造反,需要等到現在麽?你之所言,實在是一派胡言!”
眼前的新皇,一手將茶杯砸在了地上,怒氣衝衝。
鄧嘯聽到這話,瞳孔之內滿是火光。
自己說什麽來的?
就這皇帝,哪值得冒死迴來報信啊!
花元覺想過,這皇帝或許昏庸了些。
但他真的沒有料到,對方會如此昏庸無端。
就算是個昏庸之輩,聽了這話總要調查一番,再下結論吧!
可他,就僅憑著自己心中的直覺,憑著那所謂跟劉溫良的關係,就這麽武斷的下定論了?
更有甚者。
隻見那新皇說完,目光微轉,又道:
“俗話說得好,人嘛,大多無利不起早。倒是你啊,如果沒有目的,怎麽會閑著沒事來這瓊州找朕匯報呢?”
“你剛剛提到了範州軍,據我所知,那衛青時就是那範州軍的將領吧!”
“想必,你這次前來,無非是那衛青時覺得我與衛氏和離,心中有怨氣。所以才想拉攏你,一起造反吧!”
???
瘋了!
真的瘋了!
花元覺打量著眼前的新皇,徹底無語了。
荒唐至極。
這到底是什麽人,才能有這樣的腦迴路,才能說出這等話啊!
“嗬,不說話了?看來,是被我說中了。”
說完這些,那新皇還一副洋洋自得的樣子。
“既然來了,你這次就先別走了,等朕調查清楚,給你定罪!”
一句話。
花元覺,徹底心死了。
屋外。
那樊兵武聽著屋內的對話,整個人臉上的不屑之色,愈發濃鬱了。
嗬?
就這新皇,這輩子怕是都成不了大器了啊。
這等人,自己和老師猜忌他,都是抬舉了他了。
他如此行事正好,不會打破了瓊州的節奏!
帶著不屑的笑意,樊兵武悄然離去。
屋內。
感受著兩道悄然離去的氣息,蕭寧走到桌邊,重新沏上了一壺熱茶。
終於,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