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梅與菊
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 作者:長工絕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胭脂湖畔,晨曦已然大亮,陽光透過垂柳的枝葉灑下斑駁光影,將圓台與周圍的湖水映得如同畫卷一般。
昨日劍氣斬破湖麵的痕跡仍隱約可見,但平靜的湖麵已將那些波瀾深深掩蓋,隻留下倒映在水中的天光雲影,以及偶爾掠過的水鳥,帶起一絲淺淺的漣漪。
湖邊觀眾席的草地上,昨夜被震散的石子和木屑已經被清理得七七八八,但偶有淩亂的殘跡,依舊在無聲述說著昨夜的壯闊與驚心動魄。
一陣微風拂過,柳絲輕揚,枝條婆娑,似在低語,又似在為今日這場即將展開的比試輕聲祝禱。
圓台之上,白雪霽站立在正中,她的雪白長裙隨風輕輕揚起,宛如冰蓮綻放,在晨光中顯得清麗而端莊。
白雪霽緩緩起身,身形如冰蓮綻放,目光在台上的眾多詩卷間掃過。
她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著全場的目光,每個人都屏息靜氣,等待她的最終點評。
“諸位,”白雪霽的聲音清冷如湖水,“以柳賦詩,這是緣會第一關的題目。”
她微微停頓,抬手將幾卷詩作輕輕展開,玉指輕撫,神情淡然,卻又透著一絲難以掩飾的審慎。
“這一關的詩作,可見眾人之才情。”
“其中既有流暢工整之作,也不乏立意清新的佳篇。”
她的目光落在一名中年文士的詩卷上,輕輕點頭:“此作用語通順,描寫細致,雖不算驚豔,卻能詠物之真,堪稱中規中矩之作。”
接著,她將另一名女子的詩卷展開,語氣中多了幾分柔和:“此詩‘不與桃花爭顏色,偏將一片古今魂’,言辭深遠,意蘊悠長。能詠物而兼托誌,此作已屬佳篇。”
她微微頷首,將詩卷擱在一旁。
但當她拿起蕭寧的詩卷時,目光中卻多了幾分清晰可見的欣賞。
“公子的《詠柳》,不拘泥於浮辭華彩,而以最樸素的言辭勾畫出柳之形、柳之魂。”
她低聲念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每一句都像是一縷清風吹過湖麵,蕩起觀眾心中的漣漪。
“此詩言辭簡潔,卻極盡詠柳之妙。”白雪霽的聲音微微一頓,語氣中多了幾分堅定:“我以為,此詩已臻詠柳之化境。”
這句話一出,台下頓時議論紛紛。
“果然!第一必是麵具男子!”
“以‘碧玉’比柳,寫其風姿優雅;以‘綠絲絛’繪柳條之柔韌,更是恰到好處。”
“那‘二月春風似剪刀’,真是將柳葉之生動與春意之靈氣寫得淋漓盡致啊!”
“這樣的詩,何止是勝過其他參賽者?恐怕放眼神川文壇,也未必能找到與之爭鋒的!”
麵對台下的喧嘩,白雪霽神色不變,隻是輕輕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第一關排名如下,”她頓了頓,聲音清冷卻不容置疑,“第一名,公子。”
她的目光落在蕭寧身上,那雙澄澈的眸子中透出一絲讚賞與欽佩。
“第二名,這位以‘不與桃花爭顏色’立意的小姐。”
“第三名,是那位以‘落地成蔭遮萬物’而顯胸懷的長者。”
排名公布後,台下頓時又是一片感慨。
“果然!麵具男子的詩才無人能敵!”
“第二名的女子倒也不弱,她那句桃花的妙筆,也令人印象深刻。”
“但與第一相比,終究還是差了些韻味。”
白雪霽輕聲開口,聲音如同湖畔清風:“第一關,以柳為題,諸位詩作雖各有千秋,但高下已分。”
她的目光掃過台上的參賽者,語氣雖柔,卻帶著不可忽視的權威:“諸位之才情,已令我見識,然今日緣會第一關,還有三首詩作。”
她頓了頓,拈起一片柳葉,微微一笑:“第二首詩,將以梅為題。”
此言一出,台下立刻掀起一片低聲議論。
“詠梅!果然不出所料!”
“梅花的韻味,不僅僅在它的姿態,更在它的氣節。這一題可不簡單!”
“詠柳已是如此之難,詠梅更需才情與心誌並存。”
白雪霽繼續說道:“梅者,風雪之友,孤高而自潔。無論貧瘠山野,或深庭廣院,皆可見其高韻風姿。”
“然而,詠梅之詩多矣,若僅止於讚其形而未見其誌,終究是落入俗套。”
她的聲音淡然卻清晰,宛如山間流泉,令在場每一人都屏息聆聽:“此關,不隻考才,更考心。”
“諸位若能賦出一首不落俗塵之作,便算通過。”
她將柳葉輕輕拋向湖麵,柳葉隨風飄落,恰如梅花於風雪中翩然而下,引得眾人心頭微震。
“果然是高難度的考題!”
“梅花之高潔,早已被無數詩人詠頌,再想寫出新意,太難了!”
白雪霽微微頷首,接著說道:“至於第三首,則是詠菊。”
“菊者,隱於深秋,不爭不奪,卻傲然立於天地之間。它既有高潔之誌,又有恬淡之趣。”
“詠菊之詩,需在形與韻中見意,在隱逸之氣中展雄心。”
她的聲音平靜卻引人深思,令眾人對即將到來的考題既充滿期待,又感到幾分壓力。
“今日之三關,柳、梅、菊,皆為寄情於物之佳題。”
“若有詩者能在此展盡才情,三關連勝,必將名動天下。”
話音剛落,台下便傳來陣陣感歎。
“柳梅菊三關連勝,這可不是易事!”
“是啊,每一題都是高難度,能在其中任何一關勝出已屬不易,三關皆勝,恐怕隻有絕頂才子才能做到!”
“這兩道題的立意更高,難度也更甚。無論是詠梅的風骨,還是詠菊的隱逸,都需深厚的學識與胸懷。”
白雪霽微微一笑,抬手示意眾人稍安勿躁。
“此二關難度雖高,我卻並非單獨設題。”
她的聲音平緩,目光環視四周,隨後轉向嘉賓席,輕輕開口:“為了今日之古緣祭,我特邀了兩位特別人物,共同參與這次比試。”
此言一出,台下頓時一片嘩然。
“特別人物?”
“是誰?難道是文壇名家?”
“竟要直接加入比試,這會不會太驚人了?”
人群紛紛將目光投向白雪霽,期待著她揭曉答案。
白雪霽臉上浮現出一抹淺笑,抬手向遠處虛引:“二位都是文壇上享譽盛名的才俊,他們一位以詠梅絕冠天下,另一位則以詠菊聞名四方。”
“二位不隻是評判,而是直接參與比試,與諸位共競高下。”
“今日之緣會,詩才共聚,我希望看到最激烈的競爭,也希望最優秀的詩作能在此誕生。”
她的聲音雖輕,卻透著無比的堅定,仿佛要將這次緣會推向詩詞競賽的巔峰。
湖畔風起,吹動垂柳搖曳,更讓人心中升起無盡期待。
對於眾人的期待,白雪霽微微一笑,清冷的目光掃過圓台四周,最後停留在熙攘的觀眾席上。
她輕輕抬起手,聲音如晨風拂過湖麵:“二人之名,想必諸位早有耳聞。一位乃‘寒梅書院’當代宗主,文壇有‘雪中詩王’之稱的陳白眉。”
此言一出,台下頓時傳來一片低聲驚唿。
“陳白眉!竟然是他!”
“傳聞他以詠梅成名,所作詩篇每每寫盡梅花孤傲之姿,堪稱冠絕天下!”
“是啊!陳白眉一生詩作無數,其中關於梅花的篇章尤為精妙,每一首都能流傳千古,誰能與之一爭?”
“這可是名副其實的大儒啊!白雪霽竟能請到他前來參加古緣祭,真是匪夷所思!”
“有陳白眉參與,今日詠梅一關,恐怕勝負難分。”
人群中議論紛紛,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了又驚又敬的神色。
有幾名年輕的文士彼此交談,眼中滿是崇拜:
“陳白眉的《寒梅賦》你們可讀過?那句‘獨立蒼枝霜月下,猶傲南園百花魂’,當真寫出了梅花的神髓啊!”
“豈止是《寒梅賦》,還有他那首《雪中梅影》,更是妙筆生花。他將風雪中的梅花比作傲然獨立的君子,說是詩中畫也不為過!”
一名中年文士不禁搖頭歎息:“今日的參賽者們,麵對如此強者,怕是壓力山大啊。”
另一人則附和道:“詠梅一關,若能在陳白眉麵前脫穎而出,哪怕隻是一首能讓他讚賞的詩,已是無上榮光。”
白雪霽聽著台下的竊竊私語,唇角輕揚,隨後再次開口:“另一位,則是以‘東籬隱士’聞名的菊壇大家,文人們尊稱他為‘菊中聖手’的柳山居。”
“柳山居!”
如同驚雷炸響,人群中驟然一片嘩然。
“竟然是柳山居!”
“天啊,這兩位今日齊聚,簡直就是文壇的盛事!”
“柳山居的詠菊詩句,哪一篇不是傳世佳作?他所賦之菊,隱逸清絕,早已成為後人模仿的巔峰!”
“沒錯,柳山居的那首《秋菊賦》便曾驚動朝野!據說連當朝聖上都親自為其賦詩迴應,可見他在文壇的地位!”
觀眾席中,一名老者捋著胡須,目光悠遠:
“柳山居的《秋菊賦》確實驚豔,但他還有一篇《霜中菊影》亦是絕妙。‘霜重無爭色,花孤且自芳’,這句詩將菊花的清雅與孤高寫得淋漓盡致!”
一旁的年輕文士聞言,激動地點頭:
“是啊!我便是讀了這句詩,才真正領悟菊花的傲然之姿。若今日能見到柳山居親自作詩,哪怕隻能聽上一句,也不枉此行!”
有一名女子輕輕歎息:“如此人物同場,豈非是文壇中天驕間的巔峰對決?”
“不錯,”另一人接口道,“柳山居與陳白眉分別以詠菊和詠梅聞名,如今竟同赴古緣祭,這次比試,簡直就是奇跡!”
“是啊,別說是其他參賽者了,單是這兩人彼此較量,已是無比難得的盛景!”
人群中,有人卻感慨地低聲說道:“隻是不知,那位麵具男子能否在這樣的比試中繼續勝出?”
聞言,不少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圓台上的蕭寧。
“他昨日以一枝花枝擊潰劍氣風暴,今日又以《詠柳》一舉奪魁,其實力不可小覷。”
“可對手是陳白眉和柳山居這等絕世才俊,他又是否能與之爭鋒?”
“若能一爭高下,此人必將名動天下!”
一時間,所有人都開始議論蕭寧與兩位文壇名家的對決可能性。
白雪霽似乎感受到了眾人目光中的期待與疑問,她緩緩抬手,目光清冷而篤定:“陳白眉與柳山居的加入,旨在為今日之緣會增添風采。”
“但諸位無需自慚形穢,才情雖有高低,然意誌之堅韌,心誌之高遠,才是今日古緣祭的真正主旨。”
她的聲音清澈如湖畔晨風,擲地有聲:“無論是才子,還是名家,皆有可能在今日書寫新的篇章。”
此話一出,人群中漸漸安靜了下來,許多參賽者麵露堅定之色,顯然被白雪霽的這番話激勵了鬥誌。
陽光灑在圓台上,清風拂過湖麵,卷起垂柳輕揚的枝條,仿佛為即將到來的巔峰對決拉開了序幕。
昨日劍氣斬破湖麵的痕跡仍隱約可見,但平靜的湖麵已將那些波瀾深深掩蓋,隻留下倒映在水中的天光雲影,以及偶爾掠過的水鳥,帶起一絲淺淺的漣漪。
湖邊觀眾席的草地上,昨夜被震散的石子和木屑已經被清理得七七八八,但偶有淩亂的殘跡,依舊在無聲述說著昨夜的壯闊與驚心動魄。
一陣微風拂過,柳絲輕揚,枝條婆娑,似在低語,又似在為今日這場即將展開的比試輕聲祝禱。
圓台之上,白雪霽站立在正中,她的雪白長裙隨風輕輕揚起,宛如冰蓮綻放,在晨光中顯得清麗而端莊。
白雪霽緩緩起身,身形如冰蓮綻放,目光在台上的眾多詩卷間掃過。
她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著全場的目光,每個人都屏息靜氣,等待她的最終點評。
“諸位,”白雪霽的聲音清冷如湖水,“以柳賦詩,這是緣會第一關的題目。”
她微微停頓,抬手將幾卷詩作輕輕展開,玉指輕撫,神情淡然,卻又透著一絲難以掩飾的審慎。
“這一關的詩作,可見眾人之才情。”
“其中既有流暢工整之作,也不乏立意清新的佳篇。”
她的目光落在一名中年文士的詩卷上,輕輕點頭:“此作用語通順,描寫細致,雖不算驚豔,卻能詠物之真,堪稱中規中矩之作。”
接著,她將另一名女子的詩卷展開,語氣中多了幾分柔和:“此詩‘不與桃花爭顏色,偏將一片古今魂’,言辭深遠,意蘊悠長。能詠物而兼托誌,此作已屬佳篇。”
她微微頷首,將詩卷擱在一旁。
但當她拿起蕭寧的詩卷時,目光中卻多了幾分清晰可見的欣賞。
“公子的《詠柳》,不拘泥於浮辭華彩,而以最樸素的言辭勾畫出柳之形、柳之魂。”
她低聲念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每一句都像是一縷清風吹過湖麵,蕩起觀眾心中的漣漪。
“此詩言辭簡潔,卻極盡詠柳之妙。”白雪霽的聲音微微一頓,語氣中多了幾分堅定:“我以為,此詩已臻詠柳之化境。”
這句話一出,台下頓時議論紛紛。
“果然!第一必是麵具男子!”
“以‘碧玉’比柳,寫其風姿優雅;以‘綠絲絛’繪柳條之柔韌,更是恰到好處。”
“那‘二月春風似剪刀’,真是將柳葉之生動與春意之靈氣寫得淋漓盡致啊!”
“這樣的詩,何止是勝過其他參賽者?恐怕放眼神川文壇,也未必能找到與之爭鋒的!”
麵對台下的喧嘩,白雪霽神色不變,隻是輕輕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第一關排名如下,”她頓了頓,聲音清冷卻不容置疑,“第一名,公子。”
她的目光落在蕭寧身上,那雙澄澈的眸子中透出一絲讚賞與欽佩。
“第二名,這位以‘不與桃花爭顏色’立意的小姐。”
“第三名,是那位以‘落地成蔭遮萬物’而顯胸懷的長者。”
排名公布後,台下頓時又是一片感慨。
“果然!麵具男子的詩才無人能敵!”
“第二名的女子倒也不弱,她那句桃花的妙筆,也令人印象深刻。”
“但與第一相比,終究還是差了些韻味。”
白雪霽輕聲開口,聲音如同湖畔清風:“第一關,以柳為題,諸位詩作雖各有千秋,但高下已分。”
她的目光掃過台上的參賽者,語氣雖柔,卻帶著不可忽視的權威:“諸位之才情,已令我見識,然今日緣會第一關,還有三首詩作。”
她頓了頓,拈起一片柳葉,微微一笑:“第二首詩,將以梅為題。”
此言一出,台下立刻掀起一片低聲議論。
“詠梅!果然不出所料!”
“梅花的韻味,不僅僅在它的姿態,更在它的氣節。這一題可不簡單!”
“詠柳已是如此之難,詠梅更需才情與心誌並存。”
白雪霽繼續說道:“梅者,風雪之友,孤高而自潔。無論貧瘠山野,或深庭廣院,皆可見其高韻風姿。”
“然而,詠梅之詩多矣,若僅止於讚其形而未見其誌,終究是落入俗套。”
她的聲音淡然卻清晰,宛如山間流泉,令在場每一人都屏息聆聽:“此關,不隻考才,更考心。”
“諸位若能賦出一首不落俗塵之作,便算通過。”
她將柳葉輕輕拋向湖麵,柳葉隨風飄落,恰如梅花於風雪中翩然而下,引得眾人心頭微震。
“果然是高難度的考題!”
“梅花之高潔,早已被無數詩人詠頌,再想寫出新意,太難了!”
白雪霽微微頷首,接著說道:“至於第三首,則是詠菊。”
“菊者,隱於深秋,不爭不奪,卻傲然立於天地之間。它既有高潔之誌,又有恬淡之趣。”
“詠菊之詩,需在形與韻中見意,在隱逸之氣中展雄心。”
她的聲音平靜卻引人深思,令眾人對即將到來的考題既充滿期待,又感到幾分壓力。
“今日之三關,柳、梅、菊,皆為寄情於物之佳題。”
“若有詩者能在此展盡才情,三關連勝,必將名動天下。”
話音剛落,台下便傳來陣陣感歎。
“柳梅菊三關連勝,這可不是易事!”
“是啊,每一題都是高難度,能在其中任何一關勝出已屬不易,三關皆勝,恐怕隻有絕頂才子才能做到!”
“這兩道題的立意更高,難度也更甚。無論是詠梅的風骨,還是詠菊的隱逸,都需深厚的學識與胸懷。”
白雪霽微微一笑,抬手示意眾人稍安勿躁。
“此二關難度雖高,我卻並非單獨設題。”
她的聲音平緩,目光環視四周,隨後轉向嘉賓席,輕輕開口:“為了今日之古緣祭,我特邀了兩位特別人物,共同參與這次比試。”
此言一出,台下頓時一片嘩然。
“特別人物?”
“是誰?難道是文壇名家?”
“竟要直接加入比試,這會不會太驚人了?”
人群紛紛將目光投向白雪霽,期待著她揭曉答案。
白雪霽臉上浮現出一抹淺笑,抬手向遠處虛引:“二位都是文壇上享譽盛名的才俊,他們一位以詠梅絕冠天下,另一位則以詠菊聞名四方。”
“二位不隻是評判,而是直接參與比試,與諸位共競高下。”
“今日之緣會,詩才共聚,我希望看到最激烈的競爭,也希望最優秀的詩作能在此誕生。”
她的聲音雖輕,卻透著無比的堅定,仿佛要將這次緣會推向詩詞競賽的巔峰。
湖畔風起,吹動垂柳搖曳,更讓人心中升起無盡期待。
對於眾人的期待,白雪霽微微一笑,清冷的目光掃過圓台四周,最後停留在熙攘的觀眾席上。
她輕輕抬起手,聲音如晨風拂過湖麵:“二人之名,想必諸位早有耳聞。一位乃‘寒梅書院’當代宗主,文壇有‘雪中詩王’之稱的陳白眉。”
此言一出,台下頓時傳來一片低聲驚唿。
“陳白眉!竟然是他!”
“傳聞他以詠梅成名,所作詩篇每每寫盡梅花孤傲之姿,堪稱冠絕天下!”
“是啊!陳白眉一生詩作無數,其中關於梅花的篇章尤為精妙,每一首都能流傳千古,誰能與之一爭?”
“這可是名副其實的大儒啊!白雪霽竟能請到他前來參加古緣祭,真是匪夷所思!”
“有陳白眉參與,今日詠梅一關,恐怕勝負難分。”
人群中議論紛紛,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了又驚又敬的神色。
有幾名年輕的文士彼此交談,眼中滿是崇拜:
“陳白眉的《寒梅賦》你們可讀過?那句‘獨立蒼枝霜月下,猶傲南園百花魂’,當真寫出了梅花的神髓啊!”
“豈止是《寒梅賦》,還有他那首《雪中梅影》,更是妙筆生花。他將風雪中的梅花比作傲然獨立的君子,說是詩中畫也不為過!”
一名中年文士不禁搖頭歎息:“今日的參賽者們,麵對如此強者,怕是壓力山大啊。”
另一人則附和道:“詠梅一關,若能在陳白眉麵前脫穎而出,哪怕隻是一首能讓他讚賞的詩,已是無上榮光。”
白雪霽聽著台下的竊竊私語,唇角輕揚,隨後再次開口:“另一位,則是以‘東籬隱士’聞名的菊壇大家,文人們尊稱他為‘菊中聖手’的柳山居。”
“柳山居!”
如同驚雷炸響,人群中驟然一片嘩然。
“竟然是柳山居!”
“天啊,這兩位今日齊聚,簡直就是文壇的盛事!”
“柳山居的詠菊詩句,哪一篇不是傳世佳作?他所賦之菊,隱逸清絕,早已成為後人模仿的巔峰!”
“沒錯,柳山居的那首《秋菊賦》便曾驚動朝野!據說連當朝聖上都親自為其賦詩迴應,可見他在文壇的地位!”
觀眾席中,一名老者捋著胡須,目光悠遠:
“柳山居的《秋菊賦》確實驚豔,但他還有一篇《霜中菊影》亦是絕妙。‘霜重無爭色,花孤且自芳’,這句詩將菊花的清雅與孤高寫得淋漓盡致!”
一旁的年輕文士聞言,激動地點頭:
“是啊!我便是讀了這句詩,才真正領悟菊花的傲然之姿。若今日能見到柳山居親自作詩,哪怕隻能聽上一句,也不枉此行!”
有一名女子輕輕歎息:“如此人物同場,豈非是文壇中天驕間的巔峰對決?”
“不錯,”另一人接口道,“柳山居與陳白眉分別以詠菊和詠梅聞名,如今竟同赴古緣祭,這次比試,簡直就是奇跡!”
“是啊,別說是其他參賽者了,單是這兩人彼此較量,已是無比難得的盛景!”
人群中,有人卻感慨地低聲說道:“隻是不知,那位麵具男子能否在這樣的比試中繼續勝出?”
聞言,不少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圓台上的蕭寧。
“他昨日以一枝花枝擊潰劍氣風暴,今日又以《詠柳》一舉奪魁,其實力不可小覷。”
“可對手是陳白眉和柳山居這等絕世才俊,他又是否能與之爭鋒?”
“若能一爭高下,此人必將名動天下!”
一時間,所有人都開始議論蕭寧與兩位文壇名家的對決可能性。
白雪霽似乎感受到了眾人目光中的期待與疑問,她緩緩抬手,目光清冷而篤定:“陳白眉與柳山居的加入,旨在為今日之緣會增添風采。”
“但諸位無需自慚形穢,才情雖有高低,然意誌之堅韌,心誌之高遠,才是今日古緣祭的真正主旨。”
她的聲音清澈如湖畔晨風,擲地有聲:“無論是才子,還是名家,皆有可能在今日書寫新的篇章。”
此話一出,人群中漸漸安靜了下來,許多參賽者麵露堅定之色,顯然被白雪霽的這番話激勵了鬥誌。
陽光灑在圓台上,清風拂過湖麵,卷起垂柳輕揚的枝條,仿佛為即將到來的巔峰對決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