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亂流!
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 作者:長工絕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98章 亂流!
夜幕深沉,繁星點點,微風拂過偌大的淮北王府,院落內的燈火搖曳,投下斑駁的影子。
府邸深處,書房內燭火通明,一張紅木書案之上,擺放著地圖、密報,以及各種戰術推演的沙盤。
淮北王身著寬袖黑袍,端坐於主位,手中握著一卷竹簡,眉頭緊鎖,眼神深邃如淵。
站在他身側的,是他的謀士——諸葛南。
諸葛南一襲儒衫,氣質沉穩,手中把玩著一枚玉扳指,眼中帶著深深的思索。
整個書房內,氣氛沉凝而壓抑。
半晌,淮北王輕歎了一聲,打破了沉默:“穆黨、清流、孟黨……終究還是落入了蕭寧的手中。”
他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感慨,目光落在書案上的密報上,神色陰晴不定。
“本王原以為,三黨相爭,必有一派勝出,屆時大堯必陷入內亂,我們自可趁勢而起。”
“可誰能想到,最終竟是蕭寧勝了。”
諸葛南聞言,微微點頭,緩緩道:“的確,陛下登基以來,行事之狠辣,遠超我等預料。”
他手指輕輕敲擊著書案,眼神微微眯起:
“當年我們一直認為,最有可能奪得皇位的,是穆、孟兩黨,至於蕭寧,不過是個紈絝王爺,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
諸葛南頓了頓,眼中閃過一抹異色:“誰能想到,最先被剿滅的,竟然是穆黨。”
“穆黨敗亡,清流、孟黨本以為可以趁勢而上,結果,卻在短短數月間,接連倒下。”
“這說明,蕭寧早已布好了局,隻等著一擊斃命。”
說到這裏,他目光幽幽,看向淮北王,緩緩道:“王爺,昌南王……恐怕才是五王之中,隱藏最深的人。”
淮北王沉默了一瞬,最終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不錯,本王曾以為,若五王之爭,蕭寧必然最早被排除。”
“可誰能想到……他竟然一路登頂,連穆黨、清流、孟黨,都成了他的踏腳石。”
他輕輕歎息了一聲,目光變得更為深沉:“昌南王……本王當初實在是太小看他了。”
諸葛南微微一笑:“王爺,非獨您一人小看了他,天下之人,皆是如此。”
“當初,誰不是將他當作紈絝廢物?”
“可如今,這位曾經被人輕視的昌南王王,已然坐上了龍椅,手握天下。”
書房內,一時間寂靜無聲,唯有燭火微微跳躍,映照出二人沉思的神色。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一名身穿青衣的侍從快步上前,在門口躬身施禮:“王爺,客人已經到了。”
淮北王聞言,目光微微一閃,與諸葛南對視一眼,隨即沉聲道:“請。”
片刻後,兩道身影緩緩步入書房之中。
晉王、康王!
二人身著常服,行色匆匆,顯然是悄然潛入淮北王府,不願引起外界注意。
晉王身材微胖,神情略顯謹慎,目光閃爍,顯然對局勢有所忌憚。
而康王則是身形瘦削,臉色沉穩,目光中透著幾分不甘與野心。
淮北王看著他們二人,眼中閃過一抹冷笑:“兩位王弟,深夜到訪,不知有何指教?”
晉王拱手笑道:“王兄說笑了,如今大堯局勢不穩,天下動蕩,我們這些皇族之人,怎能不多留幾分心?”
康王微微頷首,目光深沉:
“王兄,蕭寧登基已經一月之久,五王之中,唯有王兄實力最強,若是王兄願意,我們兄弟二人,願為王兄效力,共謀大業。”
他這話說得直白,顯然是已經下定了決心。
畢竟,晉王、康王在五王之中,原本就是實力最弱的二人。
蕭寧穩住了大局,汝南王按兵不動,而淮北王卻是當今五王中最具實力的一位!
他們若想繼續爭奪權勢,唯有投靠淮北王,才有機會。
聽到二人的話,淮北王眼中閃過一抹滿意之色,他緩緩點頭,嘴角微微上揚。
“好,兩位王弟果然是聰明人。”
“既然如此,本王自不會虧待二位。”
他看向諸葛南,微微一笑:“軍師,你怎麽看?”
諸葛南輕撫玉扳指,緩緩道:“兩位王爺願意投效,自然是好事。”
“隻是……眼下最大的問題,仍然是蕭寧。”
他目光微微一冷:“此人比我們預想的,更加難對付。”
康王冷笑道:“那又如何?就算他坐上皇位,他的根基,遠沒有想象中那麽穩固。”
“王兄,這幾位兄弟,可是一直都在盯著他的位置呢。”
晉王點頭附和:“不錯,蕭寧的對手,並不隻是我們。”
“如今,他剛剛登基,若是此時有所變數……”
他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顯。
淮北王微微眯起眼睛,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不錯,蕭寧登基未穩,正是最好的機會。”
他低頭看了一眼書案上的地圖,目光漸漸凝重:“此事……可以從長計議。”
晉王、康王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了一抹期待之色。
諸葛南輕輕一笑:“王爺,不急,等我們再觀察幾日。”
“秦玉京即將入京,蕭寧是否能夠撐得住,尚且未知。”
“我們何不靜觀其變?”
淮北王嘴角微微揚起,輕輕點頭。
“軍師所言極是。”
“秦玉京……或許能幫我們,將這一塘死水,徹底盤活!。”
書房之內,寂靜無聲,唯有燭火微微搖曳。
這一夜,洛陵城的暗流,已經開始悄然湧動……
夜色如墨,淮北王府書房之內,燈火搖曳,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陰沉而肅殺的氣息。
晉王輕搖折扇,嘴角含笑,語氣不緊不慢:“諸位,秦玉京來大堯,是必然要取勝的,這一點,已經沒有懸念。”
康王微微頷首,眸中浮現一抹冷意:“不錯,蕭寧雖貴為皇帝,但論武道,他又怎可能是秦玉京的對手?”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目光掃向書案上鋪展的大堯疆域圖,緩緩道:“死水盤是否能盤活,我們管不著。但蕭寧要輸,那是板上釘釘的。”
他輕歎一聲,裝出一副遺憾的模樣:“一個登基才一個月的新皇,就要割讓一州之地……嘖嘖,真是讓人心疼。”
晉王微微一笑,折扇輕敲掌心,悠悠道:“這就是我要說的重點了。”
“諸位,此事其實大有可為。”
淮北王、康王以及諸葛南聞言,皆是不約而同地看向他,眼中帶著一絲探究。
晉王目光微眯,緩緩說道:“蕭寧剛剛登基,朝中對他不滿的人,絕不在少數。”
“文官如何看待他?”
“士子如何看待他?”
他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即便他當上了皇帝,但世人對他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那位紈絝王爺身上。”
康王一愣,旋即點頭:“的確,蕭寧過去的行徑,早已在士林中留下了汙名。朝堂上許多清流派的人,至今仍舊認為他登基是個笑話。”
“就算他肅清了朝堂,但人心……卻不是那麽容易收服的。”
晉王折扇輕搖,笑意更濃:“不錯。而現在,我們恰好可以利用這點,給他添上一把火。”
淮北王眼神微微一閃,沉聲道:“你的意思是?”
晉王微微一笑,語氣不疾不徐:“割讓一州,這是國恥。”
“若是我們大肆散布消息,讓整個洛陵城都知道,蕭寧才登基一個月,就要輸掉一州,你們說,讀書人會作何反應?”
他輕輕敲了敲書案,語調悠然:“他們會罵他!罵他無能!罵他不配為君!”
“甚至,整個大堯的士林、清流,都會因此而對他口誅筆伐!”
“一個無法守土的皇帝,一個剛登基便要割地賠款的君王,會被整個天下的讀書人唾棄!”
此言一出,康王頓時眼前一亮,猛地拍了一下書案:“妙計!”
“我等本以為,要想讓蕭寧陷入困境,還需許多布置,但如今看來,他自己便給我們送來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淮北王眯起眼睛,陷入沉思,片刻後,他嘴角微微上揚,緩緩道:“此計……確實可行。”
他抬頭看向晉王,緩緩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動手吧。”
晉王拱手一笑:“王兄放心,此事交給我。”
“不過……還需借助王兄的力量。”
淮北王目光一動,問道:“你想怎麽做?”
晉王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此事要想辦得漂亮,不能隻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利用整個士林!”
他眸中閃爍著精光:“士子們罵蕭寧,我們不需要去指使,他們會自己罵。”
“我們要做的,不過是給他們提供一個發聲的機會。”
康王立刻反應過來,興奮道:“你的意思是……借助書院?”
晉王輕輕點頭:“不錯。”
“洛陵城的四大學府,其中蒼龍書院與東山書院,皆有大量士子,他們最看重的,便是君王的氣節與國家的榮耀。”
“而這次秦玉京三劍之約,直接牽扯到一州之地,最容易激起他們的憤慨。”
“我們隻需讓人稍加引導,洛陵城的書生們自然會群起而攻之!”
“到時候,蕭寧再想維穩,就絕非易事!”
康王大笑:“妙啊!”
“如果書生們鬧起來,朝堂上的清流派,必然會借勢發難!”
“再加上各地的儒學宗師、大家若是出聲彈劾……嘖嘖,這蕭寧,怕是還沒割地,就要先被天下唾罵了!”
淮北王沉思片刻,緩緩點頭:“好,那就按照此計行事。”
他看向諸葛南,沉聲道:“軍師,此事具體該如何執行?”
諸葛南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此事無需太過刻意,隻需讓一些人‘不經意’地提及蕭寧將割讓一州之事,便可讓流言迅速擴散。”
“尤其是書院、茶樓、酒肆這些地方,乃是流言最易傳播之所,我們可著重安排。”
“此外,我們還可讓人暗中聯係一些清流派的大儒,激起他們的憤怒,讓他們主動站出來,指責蕭寧。”
“至於朝堂上的動向……”
他頓了頓,眸中閃過一絲冷芒:“隻需等待風波擴大,必然會有人主動跳出來。”
淮北王聞言,輕輕頷首,眸中透著一抹精光:“好,立即安排下去。”
他轉頭看向晉王與康王,緩緩說道:“此事既然由你們提議,便由你們負責具體執行。”
晉王微微一笑,拱手道:“王兄放心,包在我身上。”
康王冷笑道:“我要親自去安排,確保此事鬧得沸沸揚揚。”
淮北王點頭:“好。”
書房之內,氣氛逐漸變得冰冷而陰沉,唯有燭火微微跳動,映照著眾人臉上的笑意。
此刻,他們似乎已經看到了蕭寧在風暴之中的困境,看到了整個洛陵城,甚至整個大堯的士子群起而攻之的畫麵。
他們的目光,逐漸變得冷漠而鋒利,仿佛已經握住了削弱蕭寧的最好機會。
夜幕低垂,洛陵城外的一座幽靜府邸內,一片青瓦白牆,隱匿在竹林之中。
這裏並非繁華的皇城腹地,而是遠離喧囂的汝南王府。
府中一座涼亭內,夜風輕拂,竹影婆娑。
亭中,一盞銅爐之上,正煮著清冽的汝南梅花酒,熱氣氤氳,縷縷酒香隨著夜風四散開來。
汝南王蕭策端坐在石桌旁,身穿一襲素色長袍,神情淡然,一雙修長的手指輕輕撥動著爐火,目光卻始終未曾離開眼前那壺溫酒。
他的模樣從容而悠閑,仿佛世間一切風雲,都與他無關。
然而,誰都知道,這位汝南王——五王之中最為神秘的存在,絕非簡單之人。
亭外,一抹纖細的身影緩步走入。
那是一位身穿墨色紗裙的女子,她身形婀娜,氣質冷冽,黑色的長發隨意挽起,一雙清冷的眸子猶如夜空中的寒星。
她正是汝南王的貼身侍女兼心腹——墨染。
此刻,她手中正捏著一封信,信封之上,還沾染著未幹的蠟封印記,顯然是剛剛送到。
她走至涼亭中,微微欠身,聲音清冷:“王爺,淮北王那邊,有動向了。”
蕭策並未急於接信,隻是淡淡地吹了吹酒氣,緩緩將爐火調小,任由梅花酒在銅爐之中翻滾,酒香更加濃鬱。
“哦?”
他輕描淡寫地應了一聲,眼中似有幾分淡淡的笑意:“他終於忍不住了?”
墨染微微皺眉,將手中的密信輕輕放在石桌上,略帶不解地道:
“屬下尚未拆封,但既然淮北王開始動作,想必定是趁著秦玉京即將入京之機,在謀劃什麽。”
汝南王終於抬起頭,隨意掃了一眼信封,嘴角微微一勾。
他沒有急於拆開信件,而是拿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任由溫潤的茶香在舌尖緩緩化開。
“意料之中。”
他的語氣依舊平靜,仿佛一切盡在掌控。
墨染忍不住問道:“王爺不擔心?”
蕭策微微一笑,目光望向亭外的竹林。夜風吹拂,竹葉沙沙作響,整個王府顯得幽靜而神秘。
他淡然道:“淮北王野心勃勃,他會趁機興風作浪,並不奇怪。反倒是……”
他頓了頓,語氣悠然,眼神微微一眯:“中山王,如何?”
“……中山王?”
墨染一愣,眼中閃過一抹驚訝之色。
她實在沒想到,在提及淮北王的動向後,王爺竟然會突然關注起中山王蕭業!
在五王之中,論野心,淮北王當屬最甚;論實力,楚王兵權最重;而晉王與康王則是最沒有威脅的兩位。
至於中山王蕭業,一直以來,所有人都認為他是五王之中最無害的存在。
他一向低調內斂,從不參與朝堂紛爭,甚至在蕭寧奪嫡時,他都沒有任何表示,仿佛對皇位之爭毫無興趣。
而在外界看來,中山王府也並無多少兵馬可用,與其他幾位王爺相比,完全稱不上威脅。
墨染眉頭微蹙,語氣不解:“王爺……為何突然關注中山王?”
“哦?”蕭策輕笑了一聲,抬眸看了她一眼,目光深邃。
“墨染,你跟隨我多年,怎麽還這般淺薄?”
墨染一怔,微微低下頭,不敢再言。
蕭策緩緩放下茶盞,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似乎透過黑夜,看見了更遠的棋局。
他語氣淡然,卻帶著一絲深意:“人們都說,除了蕭寧之外,最不可能染指皇位的,便是蕭業。”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他目光微微一沉,眼中掠過一抹不易察覺的鋒芒。
“你可知,越是這樣的人,才越是讓人無法放心。”
墨染微微一震,忽然想起什麽,低聲道:“王爺的意思是……中山王在藏拙?”
蕭策沒有迴答,而是靜靜地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緩緩道:
“淮北王,野心勃勃;晉王與康王,雖勢弱,卻仍然在爭。”
“而中山王蕭業……整日玩鷹擼貓逗狗,看似閑散之人。可是呢?就連蕭寧這第一紈絝,心中都裝著那把龍椅!”
他微微一笑,眸中閃爍著意味深長的光芒:“你說,這蕭業,他當真是個無害之人?”
墨染站在一旁,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是啊,就連蕭寧,在紈絝之名掩蓋下,最終都登上了皇位!那麽,那個比蕭寧更為低調的中山王呢?
他,真的無害嗎?
她的心頭不禁一緊,仿佛一塊從未注意過的棋子,忽然變得鋒芒畢露。
汝南王輕輕摩挲著茶盞,忽然淡然問道:“墨染,你可知,我這弟弟最喜歡什麽動物?”
墨染微微一愣,迴憶了一下,卻始終想不起來中山王蕭業究竟喜歡什麽。
她略帶疑惑地看向蕭策,低聲道:“屬下不知,還請王爺解惑。”
蕭策輕輕一笑,目光深邃:“是狼犬。”
“狼犬?”墨染微微皺眉,心中更是疑惑:“狼犬雖勇猛,但終究是馴服之物,這有什麽特別之處?”
蕭策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緩緩地放下茶盞,抬起頭,目光遙望著夜空,緩緩說道:
“狼犬……看似懶散,常臥於簷下假寐,任由人來人往,甚至對主人亦是忠順之態。”
“但,你若是以為它隻是條溫順的狗,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他的聲音微微一沉,眼神之中透著一絲深邃:“它的爪牙,從不會輕易展露,唯有捕獵之時,才會顯露出真正的獠牙。”
墨染心中一震,終於明白了蕭策的意思。
“王爺的意思是……中山王蕭業,便是這般狼犬?”
蕭策輕輕點頭,嘴角微微揚起一抹淡笑:“他看似對世事毫無興趣,日日與貓狗鷹隼為伴,甚至連府中事務都不曾理會。”
“但……你真的覺得,一個五王之一,能夠如此‘閑散’嗎?”
他輕輕搖頭,語氣中透著一絲冷意:“這世上,真正的庸才,從來不會成為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蕭業這些年來,始終不顯山不露水,可他偏偏活得極好。”
“淮北王、楚王,甚至晉王、康王,都曾遭受過朝堂上的打壓與限製,唯獨他,從未被削權,從未被針對。”
“你不覺得……這很不尋常嗎?”
墨染沉思片刻,忽然明白了蕭策的意思。
中山王蕭業,就如同那頭狼犬,表麵上看似低調安逸,實則隨時都能撕咬出一條血路!
她終於意識到——汝南王之所以關注蕭業,並非是對方毫無威脅,而是那份隱忍與藏拙,才是最可怕的!
“王爺所言極是……”墨染深吸一口氣,神色鄭重:“屬下明白了,這中山王,絕不是表麵上那般簡單。”
汝南王淡然一笑,低聲道:“繼續派人盯著蕭業。”
“若他真是一頭沉睡的狼犬,那便無需理會。”
“可若他正在等待時機,露出獠牙……那我,便要先下手為強。”
他輕輕敲了敲茶盞,聲音平靜而悠然:“這洛陵城的局勢,已經夠亂了,可別再添變數了。”
夜風輕拂,竹林低吟,汝南王的目光幽深,宛如黑夜中靜靜蟄伏的猛獸,早已洞察一切。
墨染心中震驚不已。
她自問自己對朝局已然熟悉,可若非王爺點破,她竟然真的忽略了中山王的威脅!
她不由得深吸一口氣,低聲問道:“王爺既然已經有所懷疑,那……接下來要如何做?”
蕭策淡淡一笑,將手中的茶盞輕輕放迴石桌,聲音平靜而沉穩:
“繼續派人盯著我那弟弟蕭業。”
“看看……他到底在謀劃些什麽。”
墨染拱手應下,眸中已然不再有半點輕視之色。
此刻,她終於明白——
這位被世人忽略的中山王,或許才是五王之中最為深藏不露的一位!
而汝南王蕭策,早已洞察一切。
夜色漸深,竹林間的夜風吹動涼亭的簾幕,蕭策神色平靜地看著遠方,手指緩緩撫過茶盞。
在這場暗流洶湧的棋局之中,每一個棋子,都將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此刻的洛陵城,風雨欲來。
夜幕深沉,繁星點點,微風拂過偌大的淮北王府,院落內的燈火搖曳,投下斑駁的影子。
府邸深處,書房內燭火通明,一張紅木書案之上,擺放著地圖、密報,以及各種戰術推演的沙盤。
淮北王身著寬袖黑袍,端坐於主位,手中握著一卷竹簡,眉頭緊鎖,眼神深邃如淵。
站在他身側的,是他的謀士——諸葛南。
諸葛南一襲儒衫,氣質沉穩,手中把玩著一枚玉扳指,眼中帶著深深的思索。
整個書房內,氣氛沉凝而壓抑。
半晌,淮北王輕歎了一聲,打破了沉默:“穆黨、清流、孟黨……終究還是落入了蕭寧的手中。”
他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感慨,目光落在書案上的密報上,神色陰晴不定。
“本王原以為,三黨相爭,必有一派勝出,屆時大堯必陷入內亂,我們自可趁勢而起。”
“可誰能想到,最終竟是蕭寧勝了。”
諸葛南聞言,微微點頭,緩緩道:“的確,陛下登基以來,行事之狠辣,遠超我等預料。”
他手指輕輕敲擊著書案,眼神微微眯起:
“當年我們一直認為,最有可能奪得皇位的,是穆、孟兩黨,至於蕭寧,不過是個紈絝王爺,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
諸葛南頓了頓,眼中閃過一抹異色:“誰能想到,最先被剿滅的,竟然是穆黨。”
“穆黨敗亡,清流、孟黨本以為可以趁勢而上,結果,卻在短短數月間,接連倒下。”
“這說明,蕭寧早已布好了局,隻等著一擊斃命。”
說到這裏,他目光幽幽,看向淮北王,緩緩道:“王爺,昌南王……恐怕才是五王之中,隱藏最深的人。”
淮北王沉默了一瞬,最終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不錯,本王曾以為,若五王之爭,蕭寧必然最早被排除。”
“可誰能想到……他竟然一路登頂,連穆黨、清流、孟黨,都成了他的踏腳石。”
他輕輕歎息了一聲,目光變得更為深沉:“昌南王……本王當初實在是太小看他了。”
諸葛南微微一笑:“王爺,非獨您一人小看了他,天下之人,皆是如此。”
“當初,誰不是將他當作紈絝廢物?”
“可如今,這位曾經被人輕視的昌南王王,已然坐上了龍椅,手握天下。”
書房內,一時間寂靜無聲,唯有燭火微微跳躍,映照出二人沉思的神色。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一名身穿青衣的侍從快步上前,在門口躬身施禮:“王爺,客人已經到了。”
淮北王聞言,目光微微一閃,與諸葛南對視一眼,隨即沉聲道:“請。”
片刻後,兩道身影緩緩步入書房之中。
晉王、康王!
二人身著常服,行色匆匆,顯然是悄然潛入淮北王府,不願引起外界注意。
晉王身材微胖,神情略顯謹慎,目光閃爍,顯然對局勢有所忌憚。
而康王則是身形瘦削,臉色沉穩,目光中透著幾分不甘與野心。
淮北王看著他們二人,眼中閃過一抹冷笑:“兩位王弟,深夜到訪,不知有何指教?”
晉王拱手笑道:“王兄說笑了,如今大堯局勢不穩,天下動蕩,我們這些皇族之人,怎能不多留幾分心?”
康王微微頷首,目光深沉:
“王兄,蕭寧登基已經一月之久,五王之中,唯有王兄實力最強,若是王兄願意,我們兄弟二人,願為王兄效力,共謀大業。”
他這話說得直白,顯然是已經下定了決心。
畢竟,晉王、康王在五王之中,原本就是實力最弱的二人。
蕭寧穩住了大局,汝南王按兵不動,而淮北王卻是當今五王中最具實力的一位!
他們若想繼續爭奪權勢,唯有投靠淮北王,才有機會。
聽到二人的話,淮北王眼中閃過一抹滿意之色,他緩緩點頭,嘴角微微上揚。
“好,兩位王弟果然是聰明人。”
“既然如此,本王自不會虧待二位。”
他看向諸葛南,微微一笑:“軍師,你怎麽看?”
諸葛南輕撫玉扳指,緩緩道:“兩位王爺願意投效,自然是好事。”
“隻是……眼下最大的問題,仍然是蕭寧。”
他目光微微一冷:“此人比我們預想的,更加難對付。”
康王冷笑道:“那又如何?就算他坐上皇位,他的根基,遠沒有想象中那麽穩固。”
“王兄,這幾位兄弟,可是一直都在盯著他的位置呢。”
晉王點頭附和:“不錯,蕭寧的對手,並不隻是我們。”
“如今,他剛剛登基,若是此時有所變數……”
他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顯。
淮北王微微眯起眼睛,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不錯,蕭寧登基未穩,正是最好的機會。”
他低頭看了一眼書案上的地圖,目光漸漸凝重:“此事……可以從長計議。”
晉王、康王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了一抹期待之色。
諸葛南輕輕一笑:“王爺,不急,等我們再觀察幾日。”
“秦玉京即將入京,蕭寧是否能夠撐得住,尚且未知。”
“我們何不靜觀其變?”
淮北王嘴角微微揚起,輕輕點頭。
“軍師所言極是。”
“秦玉京……或許能幫我們,將這一塘死水,徹底盤活!。”
書房之內,寂靜無聲,唯有燭火微微搖曳。
這一夜,洛陵城的暗流,已經開始悄然湧動……
夜色如墨,淮北王府書房之內,燈火搖曳,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陰沉而肅殺的氣息。
晉王輕搖折扇,嘴角含笑,語氣不緊不慢:“諸位,秦玉京來大堯,是必然要取勝的,這一點,已經沒有懸念。”
康王微微頷首,眸中浮現一抹冷意:“不錯,蕭寧雖貴為皇帝,但論武道,他又怎可能是秦玉京的對手?”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目光掃向書案上鋪展的大堯疆域圖,緩緩道:“死水盤是否能盤活,我們管不著。但蕭寧要輸,那是板上釘釘的。”
他輕歎一聲,裝出一副遺憾的模樣:“一個登基才一個月的新皇,就要割讓一州之地……嘖嘖,真是讓人心疼。”
晉王微微一笑,折扇輕敲掌心,悠悠道:“這就是我要說的重點了。”
“諸位,此事其實大有可為。”
淮北王、康王以及諸葛南聞言,皆是不約而同地看向他,眼中帶著一絲探究。
晉王目光微眯,緩緩說道:“蕭寧剛剛登基,朝中對他不滿的人,絕不在少數。”
“文官如何看待他?”
“士子如何看待他?”
他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即便他當上了皇帝,但世人對他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那位紈絝王爺身上。”
康王一愣,旋即點頭:“的確,蕭寧過去的行徑,早已在士林中留下了汙名。朝堂上許多清流派的人,至今仍舊認為他登基是個笑話。”
“就算他肅清了朝堂,但人心……卻不是那麽容易收服的。”
晉王折扇輕搖,笑意更濃:“不錯。而現在,我們恰好可以利用這點,給他添上一把火。”
淮北王眼神微微一閃,沉聲道:“你的意思是?”
晉王微微一笑,語氣不疾不徐:“割讓一州,這是國恥。”
“若是我們大肆散布消息,讓整個洛陵城都知道,蕭寧才登基一個月,就要輸掉一州,你們說,讀書人會作何反應?”
他輕輕敲了敲書案,語調悠然:“他們會罵他!罵他無能!罵他不配為君!”
“甚至,整個大堯的士林、清流,都會因此而對他口誅筆伐!”
“一個無法守土的皇帝,一個剛登基便要割地賠款的君王,會被整個天下的讀書人唾棄!”
此言一出,康王頓時眼前一亮,猛地拍了一下書案:“妙計!”
“我等本以為,要想讓蕭寧陷入困境,還需許多布置,但如今看來,他自己便給我們送來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淮北王眯起眼睛,陷入沉思,片刻後,他嘴角微微上揚,緩緩道:“此計……確實可行。”
他抬頭看向晉王,緩緩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動手吧。”
晉王拱手一笑:“王兄放心,此事交給我。”
“不過……還需借助王兄的力量。”
淮北王目光一動,問道:“你想怎麽做?”
晉王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此事要想辦得漂亮,不能隻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利用整個士林!”
他眸中閃爍著精光:“士子們罵蕭寧,我們不需要去指使,他們會自己罵。”
“我們要做的,不過是給他們提供一個發聲的機會。”
康王立刻反應過來,興奮道:“你的意思是……借助書院?”
晉王輕輕點頭:“不錯。”
“洛陵城的四大學府,其中蒼龍書院與東山書院,皆有大量士子,他們最看重的,便是君王的氣節與國家的榮耀。”
“而這次秦玉京三劍之約,直接牽扯到一州之地,最容易激起他們的憤慨。”
“我們隻需讓人稍加引導,洛陵城的書生們自然會群起而攻之!”
“到時候,蕭寧再想維穩,就絕非易事!”
康王大笑:“妙啊!”
“如果書生們鬧起來,朝堂上的清流派,必然會借勢發難!”
“再加上各地的儒學宗師、大家若是出聲彈劾……嘖嘖,這蕭寧,怕是還沒割地,就要先被天下唾罵了!”
淮北王沉思片刻,緩緩點頭:“好,那就按照此計行事。”
他看向諸葛南,沉聲道:“軍師,此事具體該如何執行?”
諸葛南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此事無需太過刻意,隻需讓一些人‘不經意’地提及蕭寧將割讓一州之事,便可讓流言迅速擴散。”
“尤其是書院、茶樓、酒肆這些地方,乃是流言最易傳播之所,我們可著重安排。”
“此外,我們還可讓人暗中聯係一些清流派的大儒,激起他們的憤怒,讓他們主動站出來,指責蕭寧。”
“至於朝堂上的動向……”
他頓了頓,眸中閃過一絲冷芒:“隻需等待風波擴大,必然會有人主動跳出來。”
淮北王聞言,輕輕頷首,眸中透著一抹精光:“好,立即安排下去。”
他轉頭看向晉王與康王,緩緩說道:“此事既然由你們提議,便由你們負責具體執行。”
晉王微微一笑,拱手道:“王兄放心,包在我身上。”
康王冷笑道:“我要親自去安排,確保此事鬧得沸沸揚揚。”
淮北王點頭:“好。”
書房之內,氣氛逐漸變得冰冷而陰沉,唯有燭火微微跳動,映照著眾人臉上的笑意。
此刻,他們似乎已經看到了蕭寧在風暴之中的困境,看到了整個洛陵城,甚至整個大堯的士子群起而攻之的畫麵。
他們的目光,逐漸變得冷漠而鋒利,仿佛已經握住了削弱蕭寧的最好機會。
夜幕低垂,洛陵城外的一座幽靜府邸內,一片青瓦白牆,隱匿在竹林之中。
這裏並非繁華的皇城腹地,而是遠離喧囂的汝南王府。
府中一座涼亭內,夜風輕拂,竹影婆娑。
亭中,一盞銅爐之上,正煮著清冽的汝南梅花酒,熱氣氤氳,縷縷酒香隨著夜風四散開來。
汝南王蕭策端坐在石桌旁,身穿一襲素色長袍,神情淡然,一雙修長的手指輕輕撥動著爐火,目光卻始終未曾離開眼前那壺溫酒。
他的模樣從容而悠閑,仿佛世間一切風雲,都與他無關。
然而,誰都知道,這位汝南王——五王之中最為神秘的存在,絕非簡單之人。
亭外,一抹纖細的身影緩步走入。
那是一位身穿墨色紗裙的女子,她身形婀娜,氣質冷冽,黑色的長發隨意挽起,一雙清冷的眸子猶如夜空中的寒星。
她正是汝南王的貼身侍女兼心腹——墨染。
此刻,她手中正捏著一封信,信封之上,還沾染著未幹的蠟封印記,顯然是剛剛送到。
她走至涼亭中,微微欠身,聲音清冷:“王爺,淮北王那邊,有動向了。”
蕭策並未急於接信,隻是淡淡地吹了吹酒氣,緩緩將爐火調小,任由梅花酒在銅爐之中翻滾,酒香更加濃鬱。
“哦?”
他輕描淡寫地應了一聲,眼中似有幾分淡淡的笑意:“他終於忍不住了?”
墨染微微皺眉,將手中的密信輕輕放在石桌上,略帶不解地道:
“屬下尚未拆封,但既然淮北王開始動作,想必定是趁著秦玉京即將入京之機,在謀劃什麽。”
汝南王終於抬起頭,隨意掃了一眼信封,嘴角微微一勾。
他沒有急於拆開信件,而是拿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任由溫潤的茶香在舌尖緩緩化開。
“意料之中。”
他的語氣依舊平靜,仿佛一切盡在掌控。
墨染忍不住問道:“王爺不擔心?”
蕭策微微一笑,目光望向亭外的竹林。夜風吹拂,竹葉沙沙作響,整個王府顯得幽靜而神秘。
他淡然道:“淮北王野心勃勃,他會趁機興風作浪,並不奇怪。反倒是……”
他頓了頓,語氣悠然,眼神微微一眯:“中山王,如何?”
“……中山王?”
墨染一愣,眼中閃過一抹驚訝之色。
她實在沒想到,在提及淮北王的動向後,王爺竟然會突然關注起中山王蕭業!
在五王之中,論野心,淮北王當屬最甚;論實力,楚王兵權最重;而晉王與康王則是最沒有威脅的兩位。
至於中山王蕭業,一直以來,所有人都認為他是五王之中最無害的存在。
他一向低調內斂,從不參與朝堂紛爭,甚至在蕭寧奪嫡時,他都沒有任何表示,仿佛對皇位之爭毫無興趣。
而在外界看來,中山王府也並無多少兵馬可用,與其他幾位王爺相比,完全稱不上威脅。
墨染眉頭微蹙,語氣不解:“王爺……為何突然關注中山王?”
“哦?”蕭策輕笑了一聲,抬眸看了她一眼,目光深邃。
“墨染,你跟隨我多年,怎麽還這般淺薄?”
墨染一怔,微微低下頭,不敢再言。
蕭策緩緩放下茶盞,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似乎透過黑夜,看見了更遠的棋局。
他語氣淡然,卻帶著一絲深意:“人們都說,除了蕭寧之外,最不可能染指皇位的,便是蕭業。”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他目光微微一沉,眼中掠過一抹不易察覺的鋒芒。
“你可知,越是這樣的人,才越是讓人無法放心。”
墨染微微一震,忽然想起什麽,低聲道:“王爺的意思是……中山王在藏拙?”
蕭策沒有迴答,而是靜靜地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緩緩道:
“淮北王,野心勃勃;晉王與康王,雖勢弱,卻仍然在爭。”
“而中山王蕭業……整日玩鷹擼貓逗狗,看似閑散之人。可是呢?就連蕭寧這第一紈絝,心中都裝著那把龍椅!”
他微微一笑,眸中閃爍著意味深長的光芒:“你說,這蕭業,他當真是個無害之人?”
墨染站在一旁,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是啊,就連蕭寧,在紈絝之名掩蓋下,最終都登上了皇位!那麽,那個比蕭寧更為低調的中山王呢?
他,真的無害嗎?
她的心頭不禁一緊,仿佛一塊從未注意過的棋子,忽然變得鋒芒畢露。
汝南王輕輕摩挲著茶盞,忽然淡然問道:“墨染,你可知,我這弟弟最喜歡什麽動物?”
墨染微微一愣,迴憶了一下,卻始終想不起來中山王蕭業究竟喜歡什麽。
她略帶疑惑地看向蕭策,低聲道:“屬下不知,還請王爺解惑。”
蕭策輕輕一笑,目光深邃:“是狼犬。”
“狼犬?”墨染微微皺眉,心中更是疑惑:“狼犬雖勇猛,但終究是馴服之物,這有什麽特別之處?”
蕭策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緩緩地放下茶盞,抬起頭,目光遙望著夜空,緩緩說道:
“狼犬……看似懶散,常臥於簷下假寐,任由人來人往,甚至對主人亦是忠順之態。”
“但,你若是以為它隻是條溫順的狗,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他的聲音微微一沉,眼神之中透著一絲深邃:“它的爪牙,從不會輕易展露,唯有捕獵之時,才會顯露出真正的獠牙。”
墨染心中一震,終於明白了蕭策的意思。
“王爺的意思是……中山王蕭業,便是這般狼犬?”
蕭策輕輕點頭,嘴角微微揚起一抹淡笑:“他看似對世事毫無興趣,日日與貓狗鷹隼為伴,甚至連府中事務都不曾理會。”
“但……你真的覺得,一個五王之一,能夠如此‘閑散’嗎?”
他輕輕搖頭,語氣中透著一絲冷意:“這世上,真正的庸才,從來不會成為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蕭業這些年來,始終不顯山不露水,可他偏偏活得極好。”
“淮北王、楚王,甚至晉王、康王,都曾遭受過朝堂上的打壓與限製,唯獨他,從未被削權,從未被針對。”
“你不覺得……這很不尋常嗎?”
墨染沉思片刻,忽然明白了蕭策的意思。
中山王蕭業,就如同那頭狼犬,表麵上看似低調安逸,實則隨時都能撕咬出一條血路!
她終於意識到——汝南王之所以關注蕭業,並非是對方毫無威脅,而是那份隱忍與藏拙,才是最可怕的!
“王爺所言極是……”墨染深吸一口氣,神色鄭重:“屬下明白了,這中山王,絕不是表麵上那般簡單。”
汝南王淡然一笑,低聲道:“繼續派人盯著蕭業。”
“若他真是一頭沉睡的狼犬,那便無需理會。”
“可若他正在等待時機,露出獠牙……那我,便要先下手為強。”
他輕輕敲了敲茶盞,聲音平靜而悠然:“這洛陵城的局勢,已經夠亂了,可別再添變數了。”
夜風輕拂,竹林低吟,汝南王的目光幽深,宛如黑夜中靜靜蟄伏的猛獸,早已洞察一切。
墨染心中震驚不已。
她自問自己對朝局已然熟悉,可若非王爺點破,她竟然真的忽略了中山王的威脅!
她不由得深吸一口氣,低聲問道:“王爺既然已經有所懷疑,那……接下來要如何做?”
蕭策淡淡一笑,將手中的茶盞輕輕放迴石桌,聲音平靜而沉穩:
“繼續派人盯著我那弟弟蕭業。”
“看看……他到底在謀劃些什麽。”
墨染拱手應下,眸中已然不再有半點輕視之色。
此刻,她終於明白——
這位被世人忽略的中山王,或許才是五王之中最為深藏不露的一位!
而汝南王蕭策,早已洞察一切。
夜色漸深,竹林間的夜風吹動涼亭的簾幕,蕭策神色平靜地看著遠方,手指緩緩撫過茶盞。
在這場暗流洶湧的棋局之中,每一個棋子,都將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此刻的洛陵城,風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