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初抱著抄寫完的宮規,遞給蔡嬤嬤。
正準備往承乾宮走著,突然衝出來一個人影,直接就跪在了她的腳下。
“娘娘,求娘娘救救嬪妾的母家。”
“大膽!”嬤嬤當即衝上去嗬斥:“什麽人膽敢衝撞娘娘。”
“娘娘,嬪妾是絳月苑潘貴人。”對方跪下來就直接磕頭。
“嬪妾母家,是慶元邊境都督潘祥,不日前,嬪妾父親因為私藏罪臣孟德彰信物落罪,現在已經被押解進京。”
蘇南初嘴角一抽,對方怎麽有臉求情的…
孟德彰的事,蘇南初雖然沒有探聽到太多消息,但是不用想也知道什麽罪名。
私藏孟德彰的信物,還想要活命…
對方看著蘇南初模樣,就知道蘇南初在顧慮什麽。
連忙磕頭補充道:“求娘娘明察,嬪妾父親是冤枉的,嬪妾父親無子,隻有三女,嬪妾在家中素來得父親喜歡,自幼便被當做男子養大,父親做什麽也從來不避諱嬪妾,嬪妾發誓,嬪妾父親為人忠君為國,絕對不可能跟罪臣有任何勾結。”
“至於那些信物,嬪妾未出閣時,經常出入父親書房,父親從未提過,而且孟德彰兵馬年前剛到慶元邊境,當時新皇登基,天下已定,我父親斷沒有任何理由,跟罪臣同流合汙。”
蘇南初對這些不感興趣,也懶得聽對方說這麽多:“這些你該去對皇上講,又或者對皇上有大恩的寧嬪娘娘,實在不行還有最近榮寵最盛的熙妃,堵著本宮的路做什麽?”
她長的像愛多管閑事的人?
潘曉芙繼續擋在麵前,咬著唇瓣,態度堅決:“皇上可以騙後宮任何人,但是騙不了嬪妾,在昭華宮那日,所有人叩頭恭送,嬪妾抬頭了,親眼看見皇上將娘娘拉走…”
那舉止,根本就不像是對一個普通宮女。
後來也果然不出她所料,沒一個月,她就被晉封為嬪,還懷著已經顯懷的孩子。
“嬪妾入宮之時,父親就已經對嬪妾說的很清楚,宮裏不缺聰明人,隻缺本分人,所以娘娘放心,皇上有意護您周全,嬪妾自然不會多嘴。”
“嬪妾隻求娘娘能幫嬪妾跟皇上說上一句話,求皇上徹查此事,不要讓忠臣蒙冤,嬪妾在宮裏願為娘娘孝犬馬之勞,隻要璋嬪娘娘吩咐,嬪妾願意為娘娘做任何事。”
蘇南初依舊不為所動,也不想跟對方廢話,直接抬腳扶著嬤嬤就走。
讓她跟沈璟之開這個口,那還不如直接給她一道白綾。
後宮不得幹政,走到哪裏都一樣。
不是她不想幫,是實在幫不了。
潘曉芙不依不饒跟著跪在蘇南初麵前,滿臉倔強淚痕,叩首:“娘娘,求您幫幫嬪妾吧,嬪妾真的走投無路了,嬪妾幺妹才七歲,皇上不見嬪妾,現在隻有娘娘您能在皇上麵前說得上話,求求您!”
蘇南初沒了什麽耐心,抬了抬眸,神色疏離:“那你可知後宮不可幹政?”
“本宮哪來的這麽大臉,敢過問皇上前朝國政!”
讓她開這個口,那還不如直接給她一根三尺白綾。
“入了後宮,萬事不由己,命裏有時終須有,避不過,也躲不開,你左右不了聖上的意思,本宮亦左右不了。”
尤其沈璟之的後宮,這哪裏是後宮,這就是一群待宰的牛羊。
他一個個畫著圈,挨著搞,誰能躲的掉?
潘曉芙還是不甘心,忍著眼淚,抬頭堅決,看了一圈周圍,聲音壓低又堅定:“嬪妾幫您搞倒許妃。”
蘇南初視線瞬間眯起來,差點以為自己耳朵出現問題了。
“太後祭典那天,許妃娘娘對您不善,嬪妾看見了,她在宮裏一天,您就隻能憋屈忍辱,隻要娘娘幫嬪妾,嬪妾便去幫您除掉許妃。”
她也不知道為什麽選中蘇南初,隻能說直覺,直覺後宮這麽多人裏邊,唯一可以在皇上麵前說上話的,就是這位。
她從來沒見過皇上風塵仆仆從宮外趕迴來,不顧一眾嬪妃,為一個宮女出頭,也從來沒見過,皇上替一個宮女隱瞞懷孕,直到四月胎像穩固。
“放肆!”蘇南初還沒開口,蔡嬤嬤已經嗬斥道:“潘貴人是昏了頭吧,居然敢在娘娘麵前說出這麽大逆不道的話。”
“我們娘娘素來尊敬許妃娘娘,不敢片刻怠慢,貴人怎能口出狂言挑撥我們娘娘跟許妃娘娘的關係,您這到底是何居心!”
潘曉芙臉色蒼白,明顯已經泄了氣。
除此之外,她身上也沒什麽有用的東西。
等了半天,沒有等到頭頂的聲音。
她便已經明白意思了,又叩了一個頭:“是嬪妾失言了。”
淚滴掉到磚瓦上,她擦了一把眼睛:“是嬪妾強人所難了,那嬪妾便不打擾娘娘,願娘娘聖體躬安。”
她說完,就往邊上挪了挪,讓開了路。
蘇南初扶著蔡嬤嬤,從她麵前走過。
對方遲遲沒起,跪在原地無聲的落著淚。
滿地枯黃的落葉隨風卷動著,身後的聲音沉寂在其中。
蘇南初突然頓住了腳步,眼神捉摸不透的迴頭,語氣平淡,緩緩道:“安知清流轉,忽與前山通,事情還未敲板,著什麽急,迴去等消息吧。”
潘曉芙正絕望,聽見這話,猛然抬頭。
腦海裏迅速反應這話裏的意思,意識到什麽以後,立馬叩頭:“多謝璋嬪娘娘,謝璋嬪娘娘…”
蘇南初沒有管她,扶著嬤嬤,摸著已經圓滾滾的肚子走遠。
一直到四周空曠無人之地,蔡嬤嬤才擔憂開口道:“娘娘,您怎知…”
蘇南初垂了垂眸,幾乎聞不可聞的哼了一聲:“若真是已經定罪,早就當場誅殺了,又何必押解迴京。”
“而且,皇上不看對錯,皇上的心中自有對錯。”
讓誰錯,誰便錯,他就是這個天下的公理正道。
如今隻降罪,卻未動潘貴人,明顯是事情還未蓋棺。
像勾結叛臣這樣的罪名,一般都是疑犯從有,沈璟之卻讓押解迴京,拖延時間,明顯沈璟之計劃裏並不想殺他。
隻要不是沈璟之設的必死局,就都有轉圜機會。
蔡嬤嬤低下頭,終於明白李德公公那句話是何意思了。
她們娘娘,大智若愚啊!
蘇南初沒有幫她,隻是她了解沈璟之。
他從不做無用功。
正準備往承乾宮走著,突然衝出來一個人影,直接就跪在了她的腳下。
“娘娘,求娘娘救救嬪妾的母家。”
“大膽!”嬤嬤當即衝上去嗬斥:“什麽人膽敢衝撞娘娘。”
“娘娘,嬪妾是絳月苑潘貴人。”對方跪下來就直接磕頭。
“嬪妾母家,是慶元邊境都督潘祥,不日前,嬪妾父親因為私藏罪臣孟德彰信物落罪,現在已經被押解進京。”
蘇南初嘴角一抽,對方怎麽有臉求情的…
孟德彰的事,蘇南初雖然沒有探聽到太多消息,但是不用想也知道什麽罪名。
私藏孟德彰的信物,還想要活命…
對方看著蘇南初模樣,就知道蘇南初在顧慮什麽。
連忙磕頭補充道:“求娘娘明察,嬪妾父親是冤枉的,嬪妾父親無子,隻有三女,嬪妾在家中素來得父親喜歡,自幼便被當做男子養大,父親做什麽也從來不避諱嬪妾,嬪妾發誓,嬪妾父親為人忠君為國,絕對不可能跟罪臣有任何勾結。”
“至於那些信物,嬪妾未出閣時,經常出入父親書房,父親從未提過,而且孟德彰兵馬年前剛到慶元邊境,當時新皇登基,天下已定,我父親斷沒有任何理由,跟罪臣同流合汙。”
蘇南初對這些不感興趣,也懶得聽對方說這麽多:“這些你該去對皇上講,又或者對皇上有大恩的寧嬪娘娘,實在不行還有最近榮寵最盛的熙妃,堵著本宮的路做什麽?”
她長的像愛多管閑事的人?
潘曉芙繼續擋在麵前,咬著唇瓣,態度堅決:“皇上可以騙後宮任何人,但是騙不了嬪妾,在昭華宮那日,所有人叩頭恭送,嬪妾抬頭了,親眼看見皇上將娘娘拉走…”
那舉止,根本就不像是對一個普通宮女。
後來也果然不出她所料,沒一個月,她就被晉封為嬪,還懷著已經顯懷的孩子。
“嬪妾入宮之時,父親就已經對嬪妾說的很清楚,宮裏不缺聰明人,隻缺本分人,所以娘娘放心,皇上有意護您周全,嬪妾自然不會多嘴。”
“嬪妾隻求娘娘能幫嬪妾跟皇上說上一句話,求皇上徹查此事,不要讓忠臣蒙冤,嬪妾在宮裏願為娘娘孝犬馬之勞,隻要璋嬪娘娘吩咐,嬪妾願意為娘娘做任何事。”
蘇南初依舊不為所動,也不想跟對方廢話,直接抬腳扶著嬤嬤就走。
讓她跟沈璟之開這個口,那還不如直接給她一道白綾。
後宮不得幹政,走到哪裏都一樣。
不是她不想幫,是實在幫不了。
潘曉芙不依不饒跟著跪在蘇南初麵前,滿臉倔強淚痕,叩首:“娘娘,求您幫幫嬪妾吧,嬪妾真的走投無路了,嬪妾幺妹才七歲,皇上不見嬪妾,現在隻有娘娘您能在皇上麵前說得上話,求求您!”
蘇南初沒了什麽耐心,抬了抬眸,神色疏離:“那你可知後宮不可幹政?”
“本宮哪來的這麽大臉,敢過問皇上前朝國政!”
讓她開這個口,那還不如直接給她一根三尺白綾。
“入了後宮,萬事不由己,命裏有時終須有,避不過,也躲不開,你左右不了聖上的意思,本宮亦左右不了。”
尤其沈璟之的後宮,這哪裏是後宮,這就是一群待宰的牛羊。
他一個個畫著圈,挨著搞,誰能躲的掉?
潘曉芙還是不甘心,忍著眼淚,抬頭堅決,看了一圈周圍,聲音壓低又堅定:“嬪妾幫您搞倒許妃。”
蘇南初視線瞬間眯起來,差點以為自己耳朵出現問題了。
“太後祭典那天,許妃娘娘對您不善,嬪妾看見了,她在宮裏一天,您就隻能憋屈忍辱,隻要娘娘幫嬪妾,嬪妾便去幫您除掉許妃。”
她也不知道為什麽選中蘇南初,隻能說直覺,直覺後宮這麽多人裏邊,唯一可以在皇上麵前說上話的,就是這位。
她從來沒見過皇上風塵仆仆從宮外趕迴來,不顧一眾嬪妃,為一個宮女出頭,也從來沒見過,皇上替一個宮女隱瞞懷孕,直到四月胎像穩固。
“放肆!”蘇南初還沒開口,蔡嬤嬤已經嗬斥道:“潘貴人是昏了頭吧,居然敢在娘娘麵前說出這麽大逆不道的話。”
“我們娘娘素來尊敬許妃娘娘,不敢片刻怠慢,貴人怎能口出狂言挑撥我們娘娘跟許妃娘娘的關係,您這到底是何居心!”
潘曉芙臉色蒼白,明顯已經泄了氣。
除此之外,她身上也沒什麽有用的東西。
等了半天,沒有等到頭頂的聲音。
她便已經明白意思了,又叩了一個頭:“是嬪妾失言了。”
淚滴掉到磚瓦上,她擦了一把眼睛:“是嬪妾強人所難了,那嬪妾便不打擾娘娘,願娘娘聖體躬安。”
她說完,就往邊上挪了挪,讓開了路。
蘇南初扶著蔡嬤嬤,從她麵前走過。
對方遲遲沒起,跪在原地無聲的落著淚。
滿地枯黃的落葉隨風卷動著,身後的聲音沉寂在其中。
蘇南初突然頓住了腳步,眼神捉摸不透的迴頭,語氣平淡,緩緩道:“安知清流轉,忽與前山通,事情還未敲板,著什麽急,迴去等消息吧。”
潘曉芙正絕望,聽見這話,猛然抬頭。
腦海裏迅速反應這話裏的意思,意識到什麽以後,立馬叩頭:“多謝璋嬪娘娘,謝璋嬪娘娘…”
蘇南初沒有管她,扶著嬤嬤,摸著已經圓滾滾的肚子走遠。
一直到四周空曠無人之地,蔡嬤嬤才擔憂開口道:“娘娘,您怎知…”
蘇南初垂了垂眸,幾乎聞不可聞的哼了一聲:“若真是已經定罪,早就當場誅殺了,又何必押解迴京。”
“而且,皇上不看對錯,皇上的心中自有對錯。”
讓誰錯,誰便錯,他就是這個天下的公理正道。
如今隻降罪,卻未動潘貴人,明顯是事情還未蓋棺。
像勾結叛臣這樣的罪名,一般都是疑犯從有,沈璟之卻讓押解迴京,拖延時間,明顯沈璟之計劃裏並不想殺他。
隻要不是沈璟之設的必死局,就都有轉圜機會。
蔡嬤嬤低下頭,終於明白李德公公那句話是何意思了。
她們娘娘,大智若愚啊!
蘇南初沒有幫她,隻是她了解沈璟之。
他從不做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