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寧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娘娘,之前一些事,是臣妾冒犯了…”她吸了吸鼻子,忍著泛紅的眼眶道。
“皇上派人來,說把給大皇子給臣妾撫養,臣妾會照顧好大皇子。”其實這就跟對她說,從此以後,她的恩寵就要斷絕了一樣。
“在宮裏爭了這麽久,臣妾也累了,以後的日子,臣妾會本本分分撫養大皇子長大,以前的事,臣妾向娘娘賠個罪。”
說罷,她叩首下去。
蘇南初看著對方,似乎已經猜到對方想要說什麽,過去把人扶起來:“你放心,本宮不願意參與後宮紛爭,也不會主動挑起來紛爭。”
“明貴妃同本宮有故交,本宮更不會去害她的孩子,宮裏的日子還久。”
“心若無所求,所得皆歡喜,好好的。”
沈璟之不差錢,也沒有令讓下邊人縮減吃穿用度,她又是妃位,沒有沈璟之,日子也一樣可以過的很好。
曾經,她最渴望的也不過就是吃穿不愁,性命無憂。
她所認為的低穀,已是她曾經的夢。
儀妃似乎也沒想到,對方竟然直接把話說的這麽直白,抬頭盯著對方坦誠的目光,最後又低頭笑了。
一滴淚滑落下去,墜到地麵上的衣擺。
突然她之前多麽可笑。
妄她曾經一直自持出身高貴,名門閨秀,可是她的心胸,就好像一直被什麽蒙蔽,讓她心裏放不下除了算計其他的東西。
她又避開蘇南初的手,叩首下去:“娘娘心胸寬廣,是臣妾一直以來走錯了路。”
蘇南初看著對方身影,再抬頭,恍然物是人非的感覺。
這宮牆之內,有的人佛麵獸心,有的人囂張跋扈,有的人滿腹算計,有的人窩囊求存。
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事,像是一個江湖,有起有落,有好有壞,但是又沒有絕對的好壞,人人都在為了自己謀算著,都在努力在這個世上留下痕跡。
………
儀妃走後,嬤嬤進來了。
昨天晚上宮裏那炭的事忘記跟沈璟之說。
賬目又被拿了過來,蘇南初淨了手,從上邊翻著。
“娘娘,奴婢剛才派人去各宮瞧了,除去襄嬪娘娘宮裏,不少地方都被換了次炭,其中,方美人,潘貴人,敏貴人,柳貴人,都是如此。”
“其他上邊呢?”如果這裏邊有中飽私囊,不能隻有炭被動了手腳吧?
嬤嬤又道:“少司府管事說,去年的後宮花銷少是因為太後剛故去一年,所以一切從簡。”
“今年開春之後,各宮的綾羅綢緞,銀簪玉器需求便多了一些,花銷也便大了一些。”
“而這些東西都已經送到各宮娘娘宮裏,有些更是都已經送去焚燒場,無從查驗。”
除非興師動眾,徹查後宮,但是那樣需得向皇上請旨。
“至於炭,襄嬪娘娘宮裏宮女今個兒去問,少司府太監說是送錯了…”
“說是新來的小太監不懂事,把炭記錯了位置,宮女跟娘娘宮裏的炭送反了。”
這些話裏邊漏洞不在少數,說白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少司府絕對有問題。
今年好幾個月皇上不在宮裏,儀妃娘娘協理六宮時又沒人從旁指點,可能多有疏忽。
底下人定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敢如此猖狂。
蘇南初把東西收好,推過去:“去交給皇上吧,有問題的地方我已經標注了。”
臨近過年了,眼下不宜掀起什麽風浪。
沈璟之站的高,他的後宮也跟著高,高了自然顯眼,朝堂上多少雙眼睛盯著,尤其過年這個關口,各種貪汙的大臣還顧不過來,他自己的後宮再出現這類問題。
還怎麽服眾?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要處理估計也要過完年了。
“去把少司府的管事,還有那弄錯炭的小太監送到李德公公那裏,說明情況,讓李德公公看著處理。”
“近日降溫,天寒地凍,多盯著一些少司府,把各宮的東西送齊全。”
現在後宮她理事,出什麽問題,都在她頭上。
也虧的她跟沈璟之關係好,能說得上話。
嬤嬤應下:“是。”
……
除夕夜前兩日。
沈璟之來的時候帶來了一個消息。
司馬靜宜生了。
生了個女孩。
把上官老將軍高興壞了,上官老將軍這一輩子也沒得一個女娃,四個兒子三個死在戰場上,就剩下上官堇一個獨苗苗。
而他高興的,或許不是因為自己此生無女。
而是上官家武將之家,國家若有難,男兒勢必要上戰場,可若是女兒,或許可以給他上官家留下一脈。
宮裏連著忙了好些日子。
臘月不知不覺已經過完,又一年就要過去了。
蘇南初跟沈璟之在承乾宮批奏折,邊吃糕點邊喝茶。
烈士陵園的圖紙出來了,蘇南初瞧見幫著修改了一點。
沈璟之眼神看過來,似是在問何意。
她言:“寧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堂堂正正,四四方方,秉持正直,作風優良,軍隊是一個國家的臉麵,更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體麵。”
所以她把那些彎曲小路,都改成了直來直往,如此更顯的莊嚴肅穆,也代表著秩序和穩定。
另外她又將現代的一些豪情詩提了上去,都是一些勇往直前,不畏艱險,殺意肆起的詩詞。
陵園嘛,這裏都是武將軍人,武將軍人就是要有這股拚勁,鼓舞的是士氣,也是一個民族的脊梁。
沈璟之看著看著神色便愈來愈深,是讚賞,是敬佩,是欣慰,也是…慶幸。
“娘娘,之前一些事,是臣妾冒犯了…”她吸了吸鼻子,忍著泛紅的眼眶道。
“皇上派人來,說把給大皇子給臣妾撫養,臣妾會照顧好大皇子。”其實這就跟對她說,從此以後,她的恩寵就要斷絕了一樣。
“在宮裏爭了這麽久,臣妾也累了,以後的日子,臣妾會本本分分撫養大皇子長大,以前的事,臣妾向娘娘賠個罪。”
說罷,她叩首下去。
蘇南初看著對方,似乎已經猜到對方想要說什麽,過去把人扶起來:“你放心,本宮不願意參與後宮紛爭,也不會主動挑起來紛爭。”
“明貴妃同本宮有故交,本宮更不會去害她的孩子,宮裏的日子還久。”
“心若無所求,所得皆歡喜,好好的。”
沈璟之不差錢,也沒有令讓下邊人縮減吃穿用度,她又是妃位,沒有沈璟之,日子也一樣可以過的很好。
曾經,她最渴望的也不過就是吃穿不愁,性命無憂。
她所認為的低穀,已是她曾經的夢。
儀妃似乎也沒想到,對方竟然直接把話說的這麽直白,抬頭盯著對方坦誠的目光,最後又低頭笑了。
一滴淚滑落下去,墜到地麵上的衣擺。
突然她之前多麽可笑。
妄她曾經一直自持出身高貴,名門閨秀,可是她的心胸,就好像一直被什麽蒙蔽,讓她心裏放不下除了算計其他的東西。
她又避開蘇南初的手,叩首下去:“娘娘心胸寬廣,是臣妾一直以來走錯了路。”
蘇南初看著對方身影,再抬頭,恍然物是人非的感覺。
這宮牆之內,有的人佛麵獸心,有的人囂張跋扈,有的人滿腹算計,有的人窩囊求存。
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事,像是一個江湖,有起有落,有好有壞,但是又沒有絕對的好壞,人人都在為了自己謀算著,都在努力在這個世上留下痕跡。
………
儀妃走後,嬤嬤進來了。
昨天晚上宮裏那炭的事忘記跟沈璟之說。
賬目又被拿了過來,蘇南初淨了手,從上邊翻著。
“娘娘,奴婢剛才派人去各宮瞧了,除去襄嬪娘娘宮裏,不少地方都被換了次炭,其中,方美人,潘貴人,敏貴人,柳貴人,都是如此。”
“其他上邊呢?”如果這裏邊有中飽私囊,不能隻有炭被動了手腳吧?
嬤嬤又道:“少司府管事說,去年的後宮花銷少是因為太後剛故去一年,所以一切從簡。”
“今年開春之後,各宮的綾羅綢緞,銀簪玉器需求便多了一些,花銷也便大了一些。”
“而這些東西都已經送到各宮娘娘宮裏,有些更是都已經送去焚燒場,無從查驗。”
除非興師動眾,徹查後宮,但是那樣需得向皇上請旨。
“至於炭,襄嬪娘娘宮裏宮女今個兒去問,少司府太監說是送錯了…”
“說是新來的小太監不懂事,把炭記錯了位置,宮女跟娘娘宮裏的炭送反了。”
這些話裏邊漏洞不在少數,說白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少司府絕對有問題。
今年好幾個月皇上不在宮裏,儀妃娘娘協理六宮時又沒人從旁指點,可能多有疏忽。
底下人定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敢如此猖狂。
蘇南初把東西收好,推過去:“去交給皇上吧,有問題的地方我已經標注了。”
臨近過年了,眼下不宜掀起什麽風浪。
沈璟之站的高,他的後宮也跟著高,高了自然顯眼,朝堂上多少雙眼睛盯著,尤其過年這個關口,各種貪汙的大臣還顧不過來,他自己的後宮再出現這類問題。
還怎麽服眾?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要處理估計也要過完年了。
“去把少司府的管事,還有那弄錯炭的小太監送到李德公公那裏,說明情況,讓李德公公看著處理。”
“近日降溫,天寒地凍,多盯著一些少司府,把各宮的東西送齊全。”
現在後宮她理事,出什麽問題,都在她頭上。
也虧的她跟沈璟之關係好,能說得上話。
嬤嬤應下:“是。”
……
除夕夜前兩日。
沈璟之來的時候帶來了一個消息。
司馬靜宜生了。
生了個女孩。
把上官老將軍高興壞了,上官老將軍這一輩子也沒得一個女娃,四個兒子三個死在戰場上,就剩下上官堇一個獨苗苗。
而他高興的,或許不是因為自己此生無女。
而是上官家武將之家,國家若有難,男兒勢必要上戰場,可若是女兒,或許可以給他上官家留下一脈。
宮裏連著忙了好些日子。
臘月不知不覺已經過完,又一年就要過去了。
蘇南初跟沈璟之在承乾宮批奏折,邊吃糕點邊喝茶。
烈士陵園的圖紙出來了,蘇南初瞧見幫著修改了一點。
沈璟之眼神看過來,似是在問何意。
她言:“寧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堂堂正正,四四方方,秉持正直,作風優良,軍隊是一個國家的臉麵,更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體麵。”
所以她把那些彎曲小路,都改成了直來直往,如此更顯的莊嚴肅穆,也代表著秩序和穩定。
另外她又將現代的一些豪情詩提了上去,都是一些勇往直前,不畏艱險,殺意肆起的詩詞。
陵園嘛,這裏都是武將軍人,武將軍人就是要有這股拚勁,鼓舞的是士氣,也是一個民族的脊梁。
沈璟之看著看著神色便愈來愈深,是讚賞,是敬佩,是欣慰,也是…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