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宮裏開銷之事還未定,天下格局變了。
除夕夜前三日,璃月國勾結羽國丞相,向羽國邊關三城發動戰爭。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已經破一城,直入腹地。
古代車馬慢,沈璟之收到具體形勢消息之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十二天。
蘇南初瞧見沈璟之的承乾宮,從過年到現在,門檻都要被踏穿了。
“大約是要開戰了。”抱著孩子,襄嬪也過來坐,蘇南初道了一句。
襄嬪聞言,問了一句:“何以見得?”
蘇南初抬眸又道:“原本三國鼎立,各有千秋,現在璃月國同羽國開戰,羽國又節節敗退,盡顯弱勢。”
“玥國若袖手旁觀,待璃月國攻破羽國,那璃月國的實力會遠遠躍於玥國之上。”
到那時,璃月國攻破羽國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玥國。
吞並了羽國之力,璃月國若再同玥國開戰,必然來勢兇猛,勢如破竹,無可抵擋。
所以現在他們隻有兩條路,一條便是也去攻打羽國,同璃月國搶占勝利果實。
一條,就是援助羽國…
護好這個極具穩定的三角關係。
襄嬪聽後歎了口氣:“日子才安穩了多久。”
樹欲靜而風不止。
有野心的人不停吞並,無野心的人也隻能被動摻和。
蘇南初低頭不說話,璃月國內部紛爭不斷,高層靠“毒”操控百姓大臣兵將,現在隨著解藥越來越如同破窗般流出來…
其實璃月國內部已經慘敗不堪,隻能發動戰爭,用外患緩解自己內部紛爭。
好維持統治階級的地位。
而如今玥國政局已定,羽國卻皇權更迭不久,自然羽國也就成為對方選擇的目標。
這兩天看沈璟之的意思,他估計不想援助羽國,也想從這場戰爭中分一杯羹。
沒辦法,這仗今天不打,以後也得打,做普通人難,做皇帝也一樣。
做明主需得考慮的東西太多,很多時候沈璟之也沒得辦法。
………
年過完了,沈璟之沒空管後宮開銷的事,便給了蘇南初權力。
李德帶著人過來挨個宮裏查看,裴勇也在。
他現在對蘇南初的惡意淡了不少,雖然還是冷冰冰的,但是現在可聽話的很,恭恭敬敬的。
看的蘇南初可稀罕:“如何了?”
各式各樣的東西被搜刮出來,兵將太監圍在其中,有問題的東西擺滿了永和宮院子。
“迴娘娘,這些東西都是各宮娘娘今年從少司府取來的東西,依照賬目上來講,柳貴人若取的這枚盞,應是琉璃玉蝶盞,價值八十五兩銀,但是實際拿到柳貴人手中的卻是如同的琉璃盞,價格縮水一半。”
“再比如,這賬目顯示華妃娘娘上個月取出的三十七套華服,紛紛質地為霽月綃,鎏金帛,翡翠綾等名貴服製,價值兩千四百五十兩,但是依照公公送來的其他地方報價,這些服製價格遠沒有這麽昂貴。”
下人把明細都列在紙上送了過來。
蘇南初瞧過去一眼,大概明白了些什麽,問題沒有出在儀妃身上。
是少司府的那些人。
仗著入宮的都是些新人,變著法的蒙蔽。
換句話來說,現在掌管後宮的都是些黃毛丫頭,在家裏的時候又是尊貴的大小姐,對這些物價哪裏有這麽了解。
就算了解,她們興許也會覺得,皇宮的東西貴有貴的道理,少司府略微編出來點理由,也就不聲不響的過去了。
以前明婉清在的時候,新皇剛剛登基,他們摸不準脾氣收斂著,後來又換成許幻雲,許幻雲太兇,他們也不敢動手腳。
今年開始換成儀妃,儀妃性子沉穩,下邊問題自然也就出的多了。
然後興許看儀妃不怎麽查帳,沈璟之也不怎麽理會這些賬。
他們也就越來越猖狂,漏洞越來越大。
以至於蘇南初剛一接手就察覺出來:“皇上有無說可以拿人?”
蘇南初偏頭問了一句,沈璟之沒空,讓李德和裴勇跟著,目的就是告訴眾人,現在永和宮的意思就代表著他的意思。
李德過來道:“自是可以,若是真是少司府那些不長眼的東西做出來這些荒唐事,今日就算娘娘拿了他們腦袋,也不為過。”
蘇南初沒在意他這些話,隻道:“留住命,先審。”
“這麽大的數額,本宮總覺得裏邊可能還有其他人參與。”
尤其他們怎麽跟外邊勾結的,還有負責采買的那些,給皇家供貨的那些皇商,都得查。
一點點來,要打仗了,沈璟之的國庫也不知道撐不撐的住。
是打仗就會死人,將士的撫恤金,兵將的軍費,補給,武器,將士,都是錢。
還有現在是冬季,越往北越冷,保不齊還要用上白疊子。
安排好這些,蘇南初本來準備去休息會,突然又想到什麽事。
讓人把儀妃叫了過來,本來想問問對方一些事項。
結果發現對方好像比自己還一知半解,平日裏核對賬目,也就是跟各宮領去的東西核對一番,這些東西的價格她也不知道。
如此,蘇南初更加確信,這事大約是跟儀妃沒什麽關係。
又噓寒問暖客套幾句,便將人送走。
“嬤嬤,咱們去承乾宮。”天色這麽晚了,沈璟之宮裏的大臣應該走完了
賬目有問題,可能是他們皇宮裏的事,可是那些送來的東西質量有問題,就有可能涉及到皇商。
這個關口是要徹查還是先靜待前朝的事解決,她也摸不準。
蘇南初到的時候,沈璟之正在盯著一本折子看。
是上官堇的請戰折,蘇南初瞳孔地震,他,他才剛當父親,就去打仗。
“皇上…”蘇南初剛開口,沈璟之就看出來她的意思。
端過來旁邊的茶抿了一口,胸口沉悶的吐出一口氣道:“上官家滿門忠烈,舅父三子亡於戰場,隻剩下一個上官堇。”
所以,他不想讓他去…
但是上官家兵馬上次位於汴梁,後迴撤百裏,囤積關外,距離羽國最近。
另一邊,是上官老將軍的請戰折,意思是他還未卸任,幼子新得一女不足月,願留在京中。
除夕夜前三日,璃月國勾結羽國丞相,向羽國邊關三城發動戰爭。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已經破一城,直入腹地。
古代車馬慢,沈璟之收到具體形勢消息之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十二天。
蘇南初瞧見沈璟之的承乾宮,從過年到現在,門檻都要被踏穿了。
“大約是要開戰了。”抱著孩子,襄嬪也過來坐,蘇南初道了一句。
襄嬪聞言,問了一句:“何以見得?”
蘇南初抬眸又道:“原本三國鼎立,各有千秋,現在璃月國同羽國開戰,羽國又節節敗退,盡顯弱勢。”
“玥國若袖手旁觀,待璃月國攻破羽國,那璃月國的實力會遠遠躍於玥國之上。”
到那時,璃月國攻破羽國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玥國。
吞並了羽國之力,璃月國若再同玥國開戰,必然來勢兇猛,勢如破竹,無可抵擋。
所以現在他們隻有兩條路,一條便是也去攻打羽國,同璃月國搶占勝利果實。
一條,就是援助羽國…
護好這個極具穩定的三角關係。
襄嬪聽後歎了口氣:“日子才安穩了多久。”
樹欲靜而風不止。
有野心的人不停吞並,無野心的人也隻能被動摻和。
蘇南初低頭不說話,璃月國內部紛爭不斷,高層靠“毒”操控百姓大臣兵將,現在隨著解藥越來越如同破窗般流出來…
其實璃月國內部已經慘敗不堪,隻能發動戰爭,用外患緩解自己內部紛爭。
好維持統治階級的地位。
而如今玥國政局已定,羽國卻皇權更迭不久,自然羽國也就成為對方選擇的目標。
這兩天看沈璟之的意思,他估計不想援助羽國,也想從這場戰爭中分一杯羹。
沒辦法,這仗今天不打,以後也得打,做普通人難,做皇帝也一樣。
做明主需得考慮的東西太多,很多時候沈璟之也沒得辦法。
………
年過完了,沈璟之沒空管後宮開銷的事,便給了蘇南初權力。
李德帶著人過來挨個宮裏查看,裴勇也在。
他現在對蘇南初的惡意淡了不少,雖然還是冷冰冰的,但是現在可聽話的很,恭恭敬敬的。
看的蘇南初可稀罕:“如何了?”
各式各樣的東西被搜刮出來,兵將太監圍在其中,有問題的東西擺滿了永和宮院子。
“迴娘娘,這些東西都是各宮娘娘今年從少司府取來的東西,依照賬目上來講,柳貴人若取的這枚盞,應是琉璃玉蝶盞,價值八十五兩銀,但是實際拿到柳貴人手中的卻是如同的琉璃盞,價格縮水一半。”
“再比如,這賬目顯示華妃娘娘上個月取出的三十七套華服,紛紛質地為霽月綃,鎏金帛,翡翠綾等名貴服製,價值兩千四百五十兩,但是依照公公送來的其他地方報價,這些服製價格遠沒有這麽昂貴。”
下人把明細都列在紙上送了過來。
蘇南初瞧過去一眼,大概明白了些什麽,問題沒有出在儀妃身上。
是少司府的那些人。
仗著入宮的都是些新人,變著法的蒙蔽。
換句話來說,現在掌管後宮的都是些黃毛丫頭,在家裏的時候又是尊貴的大小姐,對這些物價哪裏有這麽了解。
就算了解,她們興許也會覺得,皇宮的東西貴有貴的道理,少司府略微編出來點理由,也就不聲不響的過去了。
以前明婉清在的時候,新皇剛剛登基,他們摸不準脾氣收斂著,後來又換成許幻雲,許幻雲太兇,他們也不敢動手腳。
今年開始換成儀妃,儀妃性子沉穩,下邊問題自然也就出的多了。
然後興許看儀妃不怎麽查帳,沈璟之也不怎麽理會這些賬。
他們也就越來越猖狂,漏洞越來越大。
以至於蘇南初剛一接手就察覺出來:“皇上有無說可以拿人?”
蘇南初偏頭問了一句,沈璟之沒空,讓李德和裴勇跟著,目的就是告訴眾人,現在永和宮的意思就代表著他的意思。
李德過來道:“自是可以,若是真是少司府那些不長眼的東西做出來這些荒唐事,今日就算娘娘拿了他們腦袋,也不為過。”
蘇南初沒在意他這些話,隻道:“留住命,先審。”
“這麽大的數額,本宮總覺得裏邊可能還有其他人參與。”
尤其他們怎麽跟外邊勾結的,還有負責采買的那些,給皇家供貨的那些皇商,都得查。
一點點來,要打仗了,沈璟之的國庫也不知道撐不撐的住。
是打仗就會死人,將士的撫恤金,兵將的軍費,補給,武器,將士,都是錢。
還有現在是冬季,越往北越冷,保不齊還要用上白疊子。
安排好這些,蘇南初本來準備去休息會,突然又想到什麽事。
讓人把儀妃叫了過來,本來想問問對方一些事項。
結果發現對方好像比自己還一知半解,平日裏核對賬目,也就是跟各宮領去的東西核對一番,這些東西的價格她也不知道。
如此,蘇南初更加確信,這事大約是跟儀妃沒什麽關係。
又噓寒問暖客套幾句,便將人送走。
“嬤嬤,咱們去承乾宮。”天色這麽晚了,沈璟之宮裏的大臣應該走完了
賬目有問題,可能是他們皇宮裏的事,可是那些送來的東西質量有問題,就有可能涉及到皇商。
這個關口是要徹查還是先靜待前朝的事解決,她也摸不準。
蘇南初到的時候,沈璟之正在盯著一本折子看。
是上官堇的請戰折,蘇南初瞳孔地震,他,他才剛當父親,就去打仗。
“皇上…”蘇南初剛開口,沈璟之就看出來她的意思。
端過來旁邊的茶抿了一口,胸口沉悶的吐出一口氣道:“上官家滿門忠烈,舅父三子亡於戰場,隻剩下一個上官堇。”
所以,他不想讓他去…
但是上官家兵馬上次位於汴梁,後迴撤百裏,囤積關外,距離羽國最近。
另一邊,是上官老將軍的請戰折,意思是他還未卸任,幼子新得一女不足月,願留在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