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宮自然也得到了消息,裴勇和李德開始過來準備帶著蘇南初和皇子走。
“娘娘,您就放心吧,上官將軍還在呢,禁衛軍也都在,事態並沒有您想象的那麽緊迫。”
“隻是現在皇宮裏太亂了,小皇子現在又是皇上最在意的血脈,上官將軍也怕這時候有人狗急跳牆,對您二位下黑手,所以先將二位偷偷送出宮待一段時間。”
“待事態緩和了,老奴定然親自過去把娘娘接迴來。”
下人收拾著東西,嬤嬤把整理好的包裹遞過來。
安安不哭不鬧的被抱在懷裏,眼珠子好奇的左右看著。
蘇南初遲疑著跟著走出宮門,李德說…暗道在承乾宮。
她們從暗道走…
鎏金的宮門像一尾蟄伏的巨龍,鱗片上凝著薄膜的冰露,她走在宮道上,不遠處的轎輦在等著。
可是就在她掀開轎子的那一刻,她突然後悔了。
她轉頭看向那在懷裏還不知道發生什麽的孩子。
整個皇宮虛無的背景在她眼前,幽深的宮路一望無際。
她在這個世界的痕跡越來越重,越來越重,重到有時候她像是在上帝視角看著今天發生的一切。
無窮無盡的宮牆裏,渺小的每一個人。
她突然抱著孩子迴去了。
“娘娘!”李德嚇了一跳,忙跟著一眾人追過去。
蘇南初從打包好的包裹裏拿出來那份空白聖旨。
她一直視若寶貝的東西。
原本想著來保自己命用的。
可是…
“人生數十載,所遇之人何止千萬。”
“若是隻圖肉欲,朕一國之君,自是圖個幹淨,但是若是走心,朕....”
“隻要你心在朕這裏便夠。”
“朕亦忍了許多非常人不能忍的事,若是隻憑身子論清白,朕比你髒。”
“若是那日發生什麽事,上官堇可能沒精力顧及你。”
“驛站要是被包圍了,別要強,告訴他們你有空白聖旨,用這個當做籌碼,保自己一命。”
“一時榮辱算不得什麽,上官堇不蠢,給他幾年時間,他會重新把上官家扶起來,還有你父親,顧遠城,等你把位置坐穩之後,誰是皇帝隻在你一句話。”
“世間關係冷暖忽變,唯有利益糾葛永恆不變,君主不與臣子逐利,適當時候要去給臣屬留下利益空間,有利在,他們才會趨而往之,才會尊你為主,也隻有利在,他們才會爭奪不休,紛爭不斷,無暇顧及你身下的位置,你才能坐的更穩。”
“日後再遇見此種狀況,你要拿出來國母的威嚴,去挑起來大梁。”
“朕無成年皇子,都是幼子,日後執政都要靠你一個人來,去找你父親和上官堇商議,不要意氣用事,也不要把朝堂肅清的太幹淨,水至清則無魚。”
“那你以後不許翻舊賬。”
“君無戲言。”
“……”
她轉頭突然看向了李德。
“公公告訴本宮一句實話,皇上是不是迴不來了?”
若是場麵還可控,為什麽讓她們走,沈璟之說過,上官堇鎮守京都,裴勇守皇城,若是沒有出事,還有哪裏比皇宮更安全的地方?
李德剛追過來的臉色,聽見這句話突然垮下來,抬頭撞見女人似是看透一切的目光裏,神情忽閃了一瞬。
“娘娘。”
遲疑了片刻,見瞞不下去,開始為難道:“娘娘…”
“上官將軍的人已經過去探查過了,大雪之下,全是我們的兵將…”
這就證明那消息應當是沒有錯。
“現如今,出征的軍隊迴國之後沒有駐守邊關,而是一步步朝著京都逼近…”
本次戰爭共出關八十萬大軍,戰場上陣亡二十萬,死在…雪崩下十二萬,剩下的人已經全數向京都逼過來。
對方是何目的尚且不知,但是皇位空懸,對方此刻把軍隊壓向京都,絕對目的不純。
可是京都防衛頂多也就是可以頂一些小規模暴亂,麵對大軍壓城,根本無力招架。
“娘娘,您就走吧,有上官將軍在呢,若是京都安然,到時候奴才會親自在把您接迴來。”
李德一瞬間也老了二十歲,出了這樣的事,他這老眼也快要哭瞎了。
不停紅了眼勸著,帶上了哭腔:“娘娘,老奴跟在太後身邊多年,也看著皇上長大,皇上這一世,他過得苦啊,老奴也看的出來,皇上他,對您用情至深,他希望您活著。”
“您到了地方,帶著小皇子一路向東走,奴才都給您安排好了,到時候您就帶著小皇子好好過日子,給皇上,給沈氏留下一支血脈。”
“老奴求娘娘了。”李德說著跪了下去。
小老頭趴在地上,顫抖著身子遲遲不起。
他把自己一生給了沈氏皇族,到了此刻都願意替沈璟之留下一個血脈。
時間靜止著,片刻之後。
看著跪在地上求著她的老太監,蘇南初笑了一聲,算是知道什麽叫做一語成讖。
沈璟之真是烏鴉嘴。
她吸了吸鼻子,過去扶人:“公公大義,皇上若有幸歸來,定會念公公此心意。”
李德怔怔抬頭,果然聽見女人剩下的話。
“可是,本宮不能走。”
“本宮走了,沈氏皇族才算真的完了。”
“大軍逼近不過因為京都無君,他們以無詔為借口逼近皇城。”
“可若是…皇位已定。”
“皇族就可下旨調離軍隊,他們若繼續逼近,那便是謀逆。”
邸報已經開起來,她這一年在民間也散播了不少歌頌君主的言論。
若是對方繼續抗旨,調動百姓之力,也可壓下幾分反亂。
再者,京都無君,他們逼近,跟皇上已下旨,他們抗旨再逼近又是一個概念。
她是正統,現如今還有不少支持正統的,他們缺一個主心骨,她得站出去。
她站出去!
京都局麵穩住了,想謀逆的人才能顧慮幾分。
蘇南初把聖旨拿過去:“本宮不善(擅)狼毫,勞公公代筆。”
“擬旨,奉先帝之意,若帝如期未歸,特傳位於…”
“二皇子沈佑安,承繼大統,望諸臣務必殫精竭慮,共輔新儲,不得有違。”
君無戲言,沈璟之你說話算話。
她把他的聖旨還給他,她替他護住他的江山,他記得說話算話。
蘇南初說完話,靜靜的看著那聖旨。
她知道,他一定沒死,他記得一定爬出來,爬迴來。
.......................
........
下一章高潮,但是涉及朝堂正在斟酌語言,快的話夜裏會發。
“娘娘,您就放心吧,上官將軍還在呢,禁衛軍也都在,事態並沒有您想象的那麽緊迫。”
“隻是現在皇宮裏太亂了,小皇子現在又是皇上最在意的血脈,上官將軍也怕這時候有人狗急跳牆,對您二位下黑手,所以先將二位偷偷送出宮待一段時間。”
“待事態緩和了,老奴定然親自過去把娘娘接迴來。”
下人收拾著東西,嬤嬤把整理好的包裹遞過來。
安安不哭不鬧的被抱在懷裏,眼珠子好奇的左右看著。
蘇南初遲疑著跟著走出宮門,李德說…暗道在承乾宮。
她們從暗道走…
鎏金的宮門像一尾蟄伏的巨龍,鱗片上凝著薄膜的冰露,她走在宮道上,不遠處的轎輦在等著。
可是就在她掀開轎子的那一刻,她突然後悔了。
她轉頭看向那在懷裏還不知道發生什麽的孩子。
整個皇宮虛無的背景在她眼前,幽深的宮路一望無際。
她在這個世界的痕跡越來越重,越來越重,重到有時候她像是在上帝視角看著今天發生的一切。
無窮無盡的宮牆裏,渺小的每一個人。
她突然抱著孩子迴去了。
“娘娘!”李德嚇了一跳,忙跟著一眾人追過去。
蘇南初從打包好的包裹裏拿出來那份空白聖旨。
她一直視若寶貝的東西。
原本想著來保自己命用的。
可是…
“人生數十載,所遇之人何止千萬。”
“若是隻圖肉欲,朕一國之君,自是圖個幹淨,但是若是走心,朕....”
“隻要你心在朕這裏便夠。”
“朕亦忍了許多非常人不能忍的事,若是隻憑身子論清白,朕比你髒。”
“若是那日發生什麽事,上官堇可能沒精力顧及你。”
“驛站要是被包圍了,別要強,告訴他們你有空白聖旨,用這個當做籌碼,保自己一命。”
“一時榮辱算不得什麽,上官堇不蠢,給他幾年時間,他會重新把上官家扶起來,還有你父親,顧遠城,等你把位置坐穩之後,誰是皇帝隻在你一句話。”
“世間關係冷暖忽變,唯有利益糾葛永恆不變,君主不與臣子逐利,適當時候要去給臣屬留下利益空間,有利在,他們才會趨而往之,才會尊你為主,也隻有利在,他們才會爭奪不休,紛爭不斷,無暇顧及你身下的位置,你才能坐的更穩。”
“日後再遇見此種狀況,你要拿出來國母的威嚴,去挑起來大梁。”
“朕無成年皇子,都是幼子,日後執政都要靠你一個人來,去找你父親和上官堇商議,不要意氣用事,也不要把朝堂肅清的太幹淨,水至清則無魚。”
“那你以後不許翻舊賬。”
“君無戲言。”
“……”
她轉頭突然看向了李德。
“公公告訴本宮一句實話,皇上是不是迴不來了?”
若是場麵還可控,為什麽讓她們走,沈璟之說過,上官堇鎮守京都,裴勇守皇城,若是沒有出事,還有哪裏比皇宮更安全的地方?
李德剛追過來的臉色,聽見這句話突然垮下來,抬頭撞見女人似是看透一切的目光裏,神情忽閃了一瞬。
“娘娘。”
遲疑了片刻,見瞞不下去,開始為難道:“娘娘…”
“上官將軍的人已經過去探查過了,大雪之下,全是我們的兵將…”
這就證明那消息應當是沒有錯。
“現如今,出征的軍隊迴國之後沒有駐守邊關,而是一步步朝著京都逼近…”
本次戰爭共出關八十萬大軍,戰場上陣亡二十萬,死在…雪崩下十二萬,剩下的人已經全數向京都逼過來。
對方是何目的尚且不知,但是皇位空懸,對方此刻把軍隊壓向京都,絕對目的不純。
可是京都防衛頂多也就是可以頂一些小規模暴亂,麵對大軍壓城,根本無力招架。
“娘娘,您就走吧,有上官將軍在呢,若是京都安然,到時候奴才會親自在把您接迴來。”
李德一瞬間也老了二十歲,出了這樣的事,他這老眼也快要哭瞎了。
不停紅了眼勸著,帶上了哭腔:“娘娘,老奴跟在太後身邊多年,也看著皇上長大,皇上這一世,他過得苦啊,老奴也看的出來,皇上他,對您用情至深,他希望您活著。”
“您到了地方,帶著小皇子一路向東走,奴才都給您安排好了,到時候您就帶著小皇子好好過日子,給皇上,給沈氏留下一支血脈。”
“老奴求娘娘了。”李德說著跪了下去。
小老頭趴在地上,顫抖著身子遲遲不起。
他把自己一生給了沈氏皇族,到了此刻都願意替沈璟之留下一個血脈。
時間靜止著,片刻之後。
看著跪在地上求著她的老太監,蘇南初笑了一聲,算是知道什麽叫做一語成讖。
沈璟之真是烏鴉嘴。
她吸了吸鼻子,過去扶人:“公公大義,皇上若有幸歸來,定會念公公此心意。”
李德怔怔抬頭,果然聽見女人剩下的話。
“可是,本宮不能走。”
“本宮走了,沈氏皇族才算真的完了。”
“大軍逼近不過因為京都無君,他們以無詔為借口逼近皇城。”
“可若是…皇位已定。”
“皇族就可下旨調離軍隊,他們若繼續逼近,那便是謀逆。”
邸報已經開起來,她這一年在民間也散播了不少歌頌君主的言論。
若是對方繼續抗旨,調動百姓之力,也可壓下幾分反亂。
再者,京都無君,他們逼近,跟皇上已下旨,他們抗旨再逼近又是一個概念。
她是正統,現如今還有不少支持正統的,他們缺一個主心骨,她得站出去。
她站出去!
京都局麵穩住了,想謀逆的人才能顧慮幾分。
蘇南初把聖旨拿過去:“本宮不善(擅)狼毫,勞公公代筆。”
“擬旨,奉先帝之意,若帝如期未歸,特傳位於…”
“二皇子沈佑安,承繼大統,望諸臣務必殫精竭慮,共輔新儲,不得有違。”
君無戲言,沈璟之你說話算話。
她把他的聖旨還給他,她替他護住他的江山,他記得說話算話。
蘇南初說完話,靜靜的看著那聖旨。
她知道,他一定沒死,他記得一定爬出來,爬迴來。
.......................
........
下一章高潮,但是涉及朝堂正在斟酌語言,快的話夜裏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