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關於散養雞場的建議
重生後,我娶了未來的縣委書記 作者:穿越銀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陽原本以為羅洪軍的養雞場是圍山而建,裏麵的雞跟某音視頻裏一樣,每到開飯時間就從山上烏壓壓一片的飛下來。到地頭才發現自己想多了,都是關在雞舍裏籠養的蛋雞。
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人,陳陽很清楚籠養的雞肉品質與散養雞相比有著明顯的差距。因為籠養雞在相對狹小且受限的空間內生長和生活,缺乏足夠的運動,肌肉無法得到充分鍛煉,它們的肉質往往顯得較為鬆弛、不夠緊實,吃起來沒有嚼勁和彈性。
而籠養雞所產的雞蛋,在口感方麵也遠遠比不上散養雞下的蛋。散養雞食量雜,吸收的營養豐富,產出的雞蛋蛋黃顏色更深黃,蛋清也更為濃稠。籠養雞營養單一,雞蛋的味道相比散養雞略顯單調和平淡,沒有散養雞雞蛋那種獨特的鮮美滋味和濃鬱香氣。
這就可以理解,羅洪軍的雞蛋為什麽賣不出去了。因為除了位置不好,還完全沒有市場競爭力。
同樣品質的雞蛋,換成是陳陽,也會優先選擇成本更低的進貨渠道。
不過,羅洪軍的雞場剛剛擴建好,成本都還沒收迴來,讓他改變養殖方式也不現實。
陳陽有想過自己投資建散養雞場,但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很快被掐滅了。
人性是自私的。給自己做事和給別人做事,完全是兩種心態。如果沒有可靠的人監督,陳陽敢肯定,他投資多少錢都會打水漂。
所以,從羅洪軍的雞場裏出來後,陳陽給他提了一個建議。讓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改養走地雞。
羅洪軍聽了後不是很在意,他覺得有陳陽這個大客戶就夠了,不需要改變。
陳陽當即給他潑了一盆水。“羅老板,我是商人,不是慈善家。如果有人在你之前養了走地雞,我肯定會把更多的訂單給他們。”
羅洪軍瞬間就急了。他本來就沒什麽銷售渠道,陳陽要是走了,養雞場就得跟著完蛋。“陳總,我就算要改變,也得先把成本賺迴來才行啊。”
陳陽說道:“市場是殘酷的,不會給你時間去準備。如果別人都在提高雞蛋的品質,你要生存就隻能不斷降價。你能降多少?如果降價都搶不到市場,你又該怎麽辦?”
羅洪軍沉默了,陳陽說的並非沒有可能。事實上,在陳陽來之前,也有不少的批發商找過他,價錢壓的很低。原因就是他家的雞蛋跟別人家的雞蛋相比沒有任何優勢,位置又偏。
不過,羅洪軍也有自己的難處。他跟陳陽訴苦道:“陳陽,我的錢都投在這個養雞場裏,沒有多餘的錢建新雞場啊!”
陳陽想了想,道:“我可以給你簽一份長期合作訂單。你拿著這份訂單去找銀行貸款建新雞場。老雞場這邊出的蛋,隻要品質沒問題的,我都幫你收了。如何?”
羅洪軍算了一下,如果陳陽能把現有的這批蛋雞的雞蛋都收了,不僅能迴本,還有的賺。他又迴雞場跟家裏人商量後,最終同意了陳陽的建議。
陳陽便打電話給公司法務覃琴,讓她擬定一份散養雞蛋的訂購合同,然後發到自己的電子郵箱裏。
因為羅洪軍安排人裝蛋需要時間,陳陽便拿著相機到雙柳村裏轉了轉。
清水縣是貧困縣,蟠龍鎮也是貧困鎮。雖然有不少政府扶持的致富能手,但基層的整體生活水平還是很低。
陳陽一路向裏走,所過之處大部分都是破舊的土磚屋。村民的穿著也很簡樸,都是縫縫補補,改了又改的舊衣裳。看到陳陽在拍照,他們會好奇的圍過來觀看。
陳陽不僅拍村裏的景物,也拍村民們的日常生活。他想把這裏的真實情況記錄下來,發到柳青青的網站論壇裏去,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扶貧助農的活動中。
聽說陳陽是來雙柳村收農產品的,很多人都把家裏收藏的山貨都拿了出來。有幹菌子,幹筍,臘肉,臘魚,有曬幹的小魚蝦,還有醃製的鹹菜和壇子菜。都想跟陳陽換點零花錢。
陳陽沒有帶秤,也沒帶零錢,隻能讓他們都送到羅洪軍的養雞場稱重,然後統一算錢。最後花了四百塊,把後座和後備箱都裝滿了。
等到周正陽忙完手裏的工作過來察看情況時,他都有點不好意思。
“陳總,都是我工作沒做到位,又讓你破費了。”
“沒事,我也是農村出來的,知道大家都過的不容易。”陳陽並不反感雙柳村村民的行為。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雙柳村的村民至少是在跟他做公平交易。
前世陳陽聽過,也在新聞上看過報道,說清水縣好多地方都是故意設立路卡,強行收取路過商家的保護費。他們的行為,嚴重破壞了清水縣的發展環境。也是林薇調過來後,搞了一次大型的掃黑運動,才讓情況慢慢好起來。
“陳總,聽說你讓羅胖子改養走地雞,是不是很看好走地雞的市場?”
“周書記,任何產業都是稀缺則剛,過剩則賤。現在走地雞有行情不代表以後也有。”陳陽猜出了周正陽的想法。如果他承認看好走地雞的行情,對方肯定會在整個蟠龍鎮大力推廣。到時候,走地雞泛濫了,整個清水縣家禽類的行情都會受到影響。
周正陽有點遺憾,又問陳陽:“那你們公司下半年有什麽需求?”
陳陽思考了一下,說道:“蘿卜白菜,蔥薑蒜,這些日常需求量大的農產品都可以規模化種植。如果是大棚種植,也可以種一些反季節蔬菜。”
周正陽思考了一會,又問:“肉類產品有沒有需求?”
陳陽搖了搖頭。肉類產品檢驗嚴格,就算要做,也是跟肉聯廠合作,而不是到農村采購。一個普通農民就因為殺隻羊獲利一百八十元就被罰了十萬塊。陳陽有再多的資產都不夠有關部門罰的。
為了確保下半年貨源的穩定,陳陽又跟周正陽簽訂了幾份農產品的訂購合同。他要穩定的貨源,對方要政績,這樣的合作才牢固、長久。
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人,陳陽很清楚籠養的雞肉品質與散養雞相比有著明顯的差距。因為籠養雞在相對狹小且受限的空間內生長和生活,缺乏足夠的運動,肌肉無法得到充分鍛煉,它們的肉質往往顯得較為鬆弛、不夠緊實,吃起來沒有嚼勁和彈性。
而籠養雞所產的雞蛋,在口感方麵也遠遠比不上散養雞下的蛋。散養雞食量雜,吸收的營養豐富,產出的雞蛋蛋黃顏色更深黃,蛋清也更為濃稠。籠養雞營養單一,雞蛋的味道相比散養雞略顯單調和平淡,沒有散養雞雞蛋那種獨特的鮮美滋味和濃鬱香氣。
這就可以理解,羅洪軍的雞蛋為什麽賣不出去了。因為除了位置不好,還完全沒有市場競爭力。
同樣品質的雞蛋,換成是陳陽,也會優先選擇成本更低的進貨渠道。
不過,羅洪軍的雞場剛剛擴建好,成本都還沒收迴來,讓他改變養殖方式也不現實。
陳陽有想過自己投資建散養雞場,但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很快被掐滅了。
人性是自私的。給自己做事和給別人做事,完全是兩種心態。如果沒有可靠的人監督,陳陽敢肯定,他投資多少錢都會打水漂。
所以,從羅洪軍的雞場裏出來後,陳陽給他提了一個建議。讓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改養走地雞。
羅洪軍聽了後不是很在意,他覺得有陳陽這個大客戶就夠了,不需要改變。
陳陽當即給他潑了一盆水。“羅老板,我是商人,不是慈善家。如果有人在你之前養了走地雞,我肯定會把更多的訂單給他們。”
羅洪軍瞬間就急了。他本來就沒什麽銷售渠道,陳陽要是走了,養雞場就得跟著完蛋。“陳總,我就算要改變,也得先把成本賺迴來才行啊。”
陳陽說道:“市場是殘酷的,不會給你時間去準備。如果別人都在提高雞蛋的品質,你要生存就隻能不斷降價。你能降多少?如果降價都搶不到市場,你又該怎麽辦?”
羅洪軍沉默了,陳陽說的並非沒有可能。事實上,在陳陽來之前,也有不少的批發商找過他,價錢壓的很低。原因就是他家的雞蛋跟別人家的雞蛋相比沒有任何優勢,位置又偏。
不過,羅洪軍也有自己的難處。他跟陳陽訴苦道:“陳陽,我的錢都投在這個養雞場裏,沒有多餘的錢建新雞場啊!”
陳陽想了想,道:“我可以給你簽一份長期合作訂單。你拿著這份訂單去找銀行貸款建新雞場。老雞場這邊出的蛋,隻要品質沒問題的,我都幫你收了。如何?”
羅洪軍算了一下,如果陳陽能把現有的這批蛋雞的雞蛋都收了,不僅能迴本,還有的賺。他又迴雞場跟家裏人商量後,最終同意了陳陽的建議。
陳陽便打電話給公司法務覃琴,讓她擬定一份散養雞蛋的訂購合同,然後發到自己的電子郵箱裏。
因為羅洪軍安排人裝蛋需要時間,陳陽便拿著相機到雙柳村裏轉了轉。
清水縣是貧困縣,蟠龍鎮也是貧困鎮。雖然有不少政府扶持的致富能手,但基層的整體生活水平還是很低。
陳陽一路向裏走,所過之處大部分都是破舊的土磚屋。村民的穿著也很簡樸,都是縫縫補補,改了又改的舊衣裳。看到陳陽在拍照,他們會好奇的圍過來觀看。
陳陽不僅拍村裏的景物,也拍村民們的日常生活。他想把這裏的真實情況記錄下來,發到柳青青的網站論壇裏去,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扶貧助農的活動中。
聽說陳陽是來雙柳村收農產品的,很多人都把家裏收藏的山貨都拿了出來。有幹菌子,幹筍,臘肉,臘魚,有曬幹的小魚蝦,還有醃製的鹹菜和壇子菜。都想跟陳陽換點零花錢。
陳陽沒有帶秤,也沒帶零錢,隻能讓他們都送到羅洪軍的養雞場稱重,然後統一算錢。最後花了四百塊,把後座和後備箱都裝滿了。
等到周正陽忙完手裏的工作過來察看情況時,他都有點不好意思。
“陳總,都是我工作沒做到位,又讓你破費了。”
“沒事,我也是農村出來的,知道大家都過的不容易。”陳陽並不反感雙柳村村民的行為。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雙柳村的村民至少是在跟他做公平交易。
前世陳陽聽過,也在新聞上看過報道,說清水縣好多地方都是故意設立路卡,強行收取路過商家的保護費。他們的行為,嚴重破壞了清水縣的發展環境。也是林薇調過來後,搞了一次大型的掃黑運動,才讓情況慢慢好起來。
“陳總,聽說你讓羅胖子改養走地雞,是不是很看好走地雞的市場?”
“周書記,任何產業都是稀缺則剛,過剩則賤。現在走地雞有行情不代表以後也有。”陳陽猜出了周正陽的想法。如果他承認看好走地雞的行情,對方肯定會在整個蟠龍鎮大力推廣。到時候,走地雞泛濫了,整個清水縣家禽類的行情都會受到影響。
周正陽有點遺憾,又問陳陽:“那你們公司下半年有什麽需求?”
陳陽思考了一下,說道:“蘿卜白菜,蔥薑蒜,這些日常需求量大的農產品都可以規模化種植。如果是大棚種植,也可以種一些反季節蔬菜。”
周正陽思考了一會,又問:“肉類產品有沒有需求?”
陳陽搖了搖頭。肉類產品檢驗嚴格,就算要做,也是跟肉聯廠合作,而不是到農村采購。一個普通農民就因為殺隻羊獲利一百八十元就被罰了十萬塊。陳陽有再多的資產都不夠有關部門罰的。
為了確保下半年貨源的穩定,陳陽又跟周正陽簽訂了幾份農產品的訂購合同。他要穩定的貨源,對方要政績,這樣的合作才牢固、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