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再融資
重生後,我娶了未來的縣委書記 作者:穿越銀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227章 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再融資
等待是很煎熬的。陳陽一直盼著新資本快速抬高股價,對方卻一點都不著急,始終在二十一塊左右的價位上吸籌。
這把陳陽給搞糊塗了。如果隻是吸籌,為何不在跌停價的位置吸?如果是想穩住股價,直接拉漲停不是更能穩定軍心?
陳陽思考了很久,突然想到一個可能:對方很可能打著吸籌的幌子在偷偷出貨。畢竟隻要多方市場一直有托單,就會有經受不住誘惑的股民跟風進場。而空方市場如果大部分都是他們的賣單,隻需要付出很小的代價就能把手裏的股票都在高位上套現。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陳陽從二十一塊開始一路往下壓價掛單。然後,他發現對方的掛單價格也開始往下降。
陳陽看到對方降價後,也跟著降價。如此反複操作,最終在上午收盤前將股價壓到了十九塊五。
這個時候,陳陽已經賣掉了三萬手柳氏集團的股票。均價剛好二十塊。收迴資金五千九百九十五萬。總可用資金二億三千三百一十五萬。
而剩下的六百萬股,陳陽打算繼續觀望一段時間。如果柳氏集團後續的股價漲速減緩,就拋掉手裏的股票。如果股價繼續上揚,就等到新的高點出現再出手。
而這種等待持續到股市收盤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柳氏集團的股價最終定格在二十塊。當日流出資金又超過了五個億。
陳陽複盤了一下柳氏集團的交易情況,發現今天出貨量大的資本除了星城證券,還有一家來自深城的證券公司。
因為陳陽的攪局,對方的賣出資金隻比買入資金多三分之一。估計盤中階段沒少在電腦那邊罵娘。
大概是被陳陽破壞了節奏,對方在周五開盤後改變了策略。他們也模仿戚雲翔前一天的操作,將柳氏集團的股票直接拉到二十二塊,然後才開始掛賣單出貨。
不過,有了葉欣和戚雲翔的前車之鑒,股民追漲的熱情明顯下降了很多。甚至還有熱心的股民在論壇裏發帖提醒其他人不要中計。
因為沒人接盤,柳氏集團的股價很快又跌迴到二十塊。上午收盤時,交易量隻有可憐的五千萬,換手率甚至不到零點五。
陳陽估計這種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頓時失去了繼續盯盤的興趣。為了防止有人搞突襲,他掛了一萬手漲停價的委托單,然後關掉電腦睡了一覺。
大概睡了兩個小時,電話又響了。是羅誌凱打開的。
“陳陽,聽說你迴星城了,晚上有空一起吃個飯嗎?”
陳陽知道他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直接問道:“私事,還是公事?”
羅誌凱沒想到陳陽一下子就猜到了自己的意圖,尷尬的笑道:“聽說你們公司要擴大實體店規模。我就想了解一下,你們有沒有融資需求?”
“有!你發個地址給我,一會我會帶公司的ceo一起過來。”陳陽現在一點不擔心債多。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既要在東江省的地級市擴張分店規模,又得在深城建立分公司,需要的資金是越多越好。
“那就在你們公司對麵的那家好運來飯店吧?”羅誌凱已經去過幾次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對那邊的情況已經很熟悉。他知道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的高層大多都住在信合大廈對麵的酒店裏,所以特意選了個離那裏近的飯店。
陳陽聽說聚會地點就在公司附近,自然沒有異議。待羅誌凱掛斷電話之後,他先去洗手間洗漱了一下,然後開車抵達公司,召集沈安娜等高層管理開會。
這場會議所探討的核心議題,不僅是商議在東江省的每一個地級市開設分店的具體規模以及所需的資金,還得深入研究了各個地區區域管理崗位人員的任免安排。
要知道,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隻是一家剛剛成立幾個月的新興企業。無論是居於高位的管理層成員,還是奮戰在一線的普通員工,其中的大多數人都尚顯稚嫩,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新手。如此倉促且大規模地向外擴張業務版圖,無疑將會暴露出諸多管理方麵的缺陷與不足。
為了降低風險,陳陽的建議是繼續外聘高級管理人才。不管是讓葉欣介紹行業精英,還是去人才市場招聘經驗豐富的人才,都比強行從內部拔苗助長要好。
而沈安娜卻堅持從內部培養人才,等到時機成熟了再外派到地方去曆練。
對此,陳陽是持反對意見的。他對沈安娜說道:“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的名聲已經在東江省打開了。不趁著這個東風把地方市的分店搞起來,一旦有人模仿相同的經營模式,咱們就失去了搶占市場的先機。”
沈安娜提醒陳陽道:“老板,你有沒有想過,這樣貿然擴張,需要付出的成本會成倍的增加啊!”
陳陽笑道:“隻要能把市場先占住,多花點錢也沒關係。”
沈安娜無奈的聳了聳肩,陳陽這個老板都不在乎錢,她還有什麽好說的。“既然你都決定了,那我也隻能聽令行事。”
陳陽這才跟她提起去跟星城銀行談貸款的事。“我那個同學羅誌凱說要在好運來飯店請大家吃飯。順便談談給咱們公司融資的事。你們有沒有興趣?”
沈安娜被羅誌凱纏了好幾次,當然清楚這事。“老板,你現在手裏又不缺資金,為什麽還要白白送利息給銀行?”
陳陽對她說道:“銀行隻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現在我們在業界的聲譽好,他們才願意借錢出來。如果公司遇到困難,最先發難的也會是他們。所以,我手裏的資金,是公司的最後一張底牌。隻有陷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才能動用。”
沈安娜仔細分析了陳陽話裏的意思,覺得也有一些道理。別管她現在的工作做的有多出色,背後都離不開陳陽的影響力。去銀行貸款,跟其他公司的合作,其實都是陳陽在牽線搭橋。
如果陳陽把名下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公司裏,將來若是遇上不可預測的危機,那他們就真的沒有退路了。
等待是很煎熬的。陳陽一直盼著新資本快速抬高股價,對方卻一點都不著急,始終在二十一塊左右的價位上吸籌。
這把陳陽給搞糊塗了。如果隻是吸籌,為何不在跌停價的位置吸?如果是想穩住股價,直接拉漲停不是更能穩定軍心?
陳陽思考了很久,突然想到一個可能:對方很可能打著吸籌的幌子在偷偷出貨。畢竟隻要多方市場一直有托單,就會有經受不住誘惑的股民跟風進場。而空方市場如果大部分都是他們的賣單,隻需要付出很小的代價就能把手裏的股票都在高位上套現。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陳陽從二十一塊開始一路往下壓價掛單。然後,他發現對方的掛單價格也開始往下降。
陳陽看到對方降價後,也跟著降價。如此反複操作,最終在上午收盤前將股價壓到了十九塊五。
這個時候,陳陽已經賣掉了三萬手柳氏集團的股票。均價剛好二十塊。收迴資金五千九百九十五萬。總可用資金二億三千三百一十五萬。
而剩下的六百萬股,陳陽打算繼續觀望一段時間。如果柳氏集團後續的股價漲速減緩,就拋掉手裏的股票。如果股價繼續上揚,就等到新的高點出現再出手。
而這種等待持續到股市收盤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柳氏集團的股價最終定格在二十塊。當日流出資金又超過了五個億。
陳陽複盤了一下柳氏集團的交易情況,發現今天出貨量大的資本除了星城證券,還有一家來自深城的證券公司。
因為陳陽的攪局,對方的賣出資金隻比買入資金多三分之一。估計盤中階段沒少在電腦那邊罵娘。
大概是被陳陽破壞了節奏,對方在周五開盤後改變了策略。他們也模仿戚雲翔前一天的操作,將柳氏集團的股票直接拉到二十二塊,然後才開始掛賣單出貨。
不過,有了葉欣和戚雲翔的前車之鑒,股民追漲的熱情明顯下降了很多。甚至還有熱心的股民在論壇裏發帖提醒其他人不要中計。
因為沒人接盤,柳氏集團的股價很快又跌迴到二十塊。上午收盤時,交易量隻有可憐的五千萬,換手率甚至不到零點五。
陳陽估計這種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頓時失去了繼續盯盤的興趣。為了防止有人搞突襲,他掛了一萬手漲停價的委托單,然後關掉電腦睡了一覺。
大概睡了兩個小時,電話又響了。是羅誌凱打開的。
“陳陽,聽說你迴星城了,晚上有空一起吃個飯嗎?”
陳陽知道他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直接問道:“私事,還是公事?”
羅誌凱沒想到陳陽一下子就猜到了自己的意圖,尷尬的笑道:“聽說你們公司要擴大實體店規模。我就想了解一下,你們有沒有融資需求?”
“有!你發個地址給我,一會我會帶公司的ceo一起過來。”陳陽現在一點不擔心債多。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既要在東江省的地級市擴張分店規模,又得在深城建立分公司,需要的資金是越多越好。
“那就在你們公司對麵的那家好運來飯店吧?”羅誌凱已經去過幾次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對那邊的情況已經很熟悉。他知道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的高層大多都住在信合大廈對麵的酒店裏,所以特意選了個離那裏近的飯店。
陳陽聽說聚會地點就在公司附近,自然沒有異議。待羅誌凱掛斷電話之後,他先去洗手間洗漱了一下,然後開車抵達公司,召集沈安娜等高層管理開會。
這場會議所探討的核心議題,不僅是商議在東江省的每一個地級市開設分店的具體規模以及所需的資金,還得深入研究了各個地區區域管理崗位人員的任免安排。
要知道,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隻是一家剛剛成立幾個月的新興企業。無論是居於高位的管理層成員,還是奮戰在一線的普通員工,其中的大多數人都尚顯稚嫩,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新手。如此倉促且大規模地向外擴張業務版圖,無疑將會暴露出諸多管理方麵的缺陷與不足。
為了降低風險,陳陽的建議是繼續外聘高級管理人才。不管是讓葉欣介紹行業精英,還是去人才市場招聘經驗豐富的人才,都比強行從內部拔苗助長要好。
而沈安娜卻堅持從內部培養人才,等到時機成熟了再外派到地方去曆練。
對此,陳陽是持反對意見的。他對沈安娜說道:“老百姓農產品貿易公司的名聲已經在東江省打開了。不趁著這個東風把地方市的分店搞起來,一旦有人模仿相同的經營模式,咱們就失去了搶占市場的先機。”
沈安娜提醒陳陽道:“老板,你有沒有想過,這樣貿然擴張,需要付出的成本會成倍的增加啊!”
陳陽笑道:“隻要能把市場先占住,多花點錢也沒關係。”
沈安娜無奈的聳了聳肩,陳陽這個老板都不在乎錢,她還有什麽好說的。“既然你都決定了,那我也隻能聽令行事。”
陳陽這才跟她提起去跟星城銀行談貸款的事。“我那個同學羅誌凱說要在好運來飯店請大家吃飯。順便談談給咱們公司融資的事。你們有沒有興趣?”
沈安娜被羅誌凱纏了好幾次,當然清楚這事。“老板,你現在手裏又不缺資金,為什麽還要白白送利息給銀行?”
陳陽對她說道:“銀行隻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現在我們在業界的聲譽好,他們才願意借錢出來。如果公司遇到困難,最先發難的也會是他們。所以,我手裏的資金,是公司的最後一張底牌。隻有陷入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才能動用。”
沈安娜仔細分析了陳陽話裏的意思,覺得也有一些道理。別管她現在的工作做的有多出色,背後都離不開陳陽的影響力。去銀行貸款,跟其他公司的合作,其實都是陳陽在牽線搭橋。
如果陳陽把名下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公司裏,將來若是遇上不可預測的危機,那他們就真的沒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