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家仆自恃其主人曾經在朝中為官,態度十分囂張跋扈。他不僅要求孔有德嚴懲那名偷雞的士兵,還口出狂言威脅說如果不照做,就要向上級告發此事。麵對如此蠻橫無理的家仆,孔有德心中雖然氣憤難平,但考慮到當前局勢緊張,不宜再生事端,最終還是選擇了忍氣吞聲。
孔有德無奈地下令對那名犯錯的士兵處以嚴厲的懲罰——穿箭遊街。可憐的士兵挨了三十軍棍後,耳朵上插上了箭矢,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走過街道。他低垂著頭,滿臉羞愧和悔恨之色。而其他軍士們看著自己的同伴遭受這樣的屈辱,心中也是充滿了悲憤和無奈。
遊完街後的這名士兵,心情愈發沉重,腦海裏不斷迴放著白天所遭受的屈辱場景。他越是迴想,心中就越是感到憋屈和憤怒。再加上一整天都未曾進食,饑腸轆轆的感覺更是令他怒火中燒。
“我堂堂一個朝廷士兵,竟然被區區奴仆如此羞辱!”他憤憤不平地想著,一股無名之火瞬間湧上心頭。於是,在夜半時分,趁著夜色的掩護,他悄悄地再次前往了那家莊園。憑借著記憶中的路線,他很快就找到了那個曾對他百般刁難的仆役。
此時的仆役正在熟睡之中,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士兵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毫不猶豫地抽出腰間的佩刀,手起刀落,隻聽一聲慘叫劃破夜空,那仆役甚至還來不及反應,就已經命喪黃泉。
解決掉仇人之後,士兵心中的怒氣稍稍得到了平息。他迅速收拾好現場,像沒事人一樣迴到了軍營,倒頭便唿唿大睡起來。然而,他並不知道,自己剛剛的行為將會引發一場巨大的風波。
原來,那家莊園的主人可不是一般人物,而是曾經擔任過禮部郎中的王象春。雖說王象春本人的官職並不高,但他的兄長卻是位高權重,高居應天巡撫之職,實打實的二品大員。當王象春得知自家的仆役慘遭殺害時,頓時怒不可遏。他立刻吩咐自己的兒子前往孔有德的營地討要說法,定要讓兇手受到嚴懲。
話說那日清晨,王象春之子氣勢洶洶地闖入了軍營之中,目標明確地直奔孔有德而去。孔有德見到來人,心中不禁一沉,暗自思忖著如何應對。因為昨夜軍營中根本無人外出,可這王公子卻不依不饒,非要孔有德陪同尋找那個所謂的“兇手”士兵。
無奈之下,孔有德隻得帶著王象春之子在營中四處搜尋。不多時,他們便找到了那名士兵所居住的營帳。隻見營帳內一片靜謐,那士兵正躺在榻上唿唿大睡,似乎對外麵發生的事情渾然不覺。
王象春之子見狀,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伸手便向一旁的腰刀抓去。待他將刀刃抽出之時,赫然發現上麵竟然沾染著斑斑血跡!這下子,幾乎可以斷定這士兵便是昨夜殺人的真兇了。
見到如此狀況,孔有德心中的怒火瞬間如火山噴發般噴湧而出,難以遏製。隻見他雙目圓睜,額頭上青筋暴起,滿臉怒氣衝衝的樣子。緊接著,他身形一閃,如同離弦之箭一般飛起雙腳,帶著淩厲的風聲和滿腔的憤恨,狠狠地踹向那正在熟睡中的士兵。
隻聽得兩聲沉悶的聲響,那士兵還沉浸在美夢中便被這突如其來、猶如雷霆萬鈞般的重擊給驚醒了過來。他猛地睜開雙眼,臉上滿是茫然之色,似乎完全不明白發生了何事。當他看清眼前圍攏的眾人時,眼神中更是流露出驚恐與疑惑交織的複雜神情。
孔有德深吸一口氣,努力壓製住內心熊熊燃燒的怒火,用一種低沉而又嚴厲的聲調喝問道:“快說!昨晚究竟是不是你出去殺了人?若有半句假話,定叫你生不如死!”此刻的士兵顯然尚未從睡夢中徹底清醒過來,大腦仍處於一片混沌之中。然而,麵對孔有德那咄咄逼人、仿佛能穿透人心的目光以及威嚴的質問,他的身體竟然不受控製地顫抖起來。不知為何,盡管意識還有些模糊不清,但在孔有德強大的氣場壓迫之下,他不由自主地開始將殺人的全部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而一直站在旁邊冷眼旁觀的王象春之子自始至終都未曾開口說過一句話。他麵沉似水,靜靜地聆聽著士兵的供述,那雙深邃的眼眸中不時閃過一絲寒光。待到那士兵終於交代完所有細節之後,王象春之子再也無法抑製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憤怒情緒。隻見他突然向前踏出一步,張開嘴巴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此等窮兇極惡之徒,絕不能姑息養奸!必須嚴懲不貸!我要讓他血債血償,以命抵命!”
這聲怒吼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劃破長空,響徹了整個營帳。在場之人無不被這氣勢所震懾,紛紛倒抽一口涼氣,就連空氣仿佛都在這一刻凝固了起來。人們望向王象春之子的目光充滿了敬畏之情,生怕觸怒這位盛怒之下的權貴子弟。
孔有德眼見事情敗露,而且的確是自己手下的士兵犯下了殺人重罪,一時間也是啞口無言,無從辯駁。畢竟這次可是被人當場抓住了把柄,這些平日裏就對武官們百般挑剔的文官集團若是想要借機發難整治某人,輕則會令其丟官罷職,重則恐怕連性命都難保啊!想到此處,孔有德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骨上升起……
無奈之下,孔有德經過一番激烈的內心掙紮之後,最終還是不得不答應將這名士兵斬殺。隨著手起刀落,那名士兵的生命就這樣戛然而止。
而就在這士兵被處決後不久,王象春的兒子聽聞此事,心中暗自竊喜,急匆匆地趕往自家的莊園。與此同時,孔有德這邊呢,則是滿心愧疚與懊悔,他深知自己沒能保下這名士兵的性命,實在是愧對其信任和期望。
一時間,軍營之中對此事可謂是議論紛紛、眾說紛紜。要知道,這名士兵平日裏為人豪爽仗義,結交了不少好友,其中更有幾位關係特別鐵的好兄弟。當他們得知這位老弟兄慘遭不幸時,一個個悲憤交加、怒不可遏。於是乎,幾人湊到一塊兒商議對策,皆認為老弟兄死得冤枉,定要為王象春討迴一個公道。
在這群人中,甚至還包括一名小軍官。眾人在他的帶領下一唿百應,情緒愈發激動起來。緊接著,每個人又各自喚來了自己那些平日裏一同吃喝玩樂的狐朋狗友們。就這樣,大約一百來人浩浩蕩蕩地朝著王象春的莊園進發而去。
不多時,這支隊伍就抵達了目的地。隻見他們二話不說,紛紛點燃手中的火把,然後奮力向房頂扔去。刹那間,火光衝天,火勢迅速蔓延開來,不一會兒功夫便吞噬了整座房子。此時,正在房間裏不知道忙活著什麽的王象春兒子,突然察覺到周圍彌漫起滾滾濃煙。驚慌失措之下,他連滾帶爬地逃出屋子,拚命向著院子外麵奔去。最後,好不容易才順著牆頭翻出了院子,總算是撿迴了一條小命。
哎呀呀,這下可真是捅了大婁子啦!那逃跑之人必定心急火燎地趕迴家中,要向他父親如實稟報此事。而那幫蠻橫無理的兵痞們眼見有人開溜,心知不妙,趕忙灰溜溜地撤退了。待他們匆匆趕迴軍營之後,便忙不迭地將所發生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孔有德。
孔有德聞聽此言,頓時臉色大變,猶如被抽幹了血液一般,瞬間變得蠟黃無比。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天哪,這可是個天大的麻煩啊!”原來,他此前就因行軍遲緩一事,遭受到了上司孫元化的嚴厲斥責。原本隻需十來天就能走完的路程,愣是被他們拖拖拉拉地走了足足兩個月之久。更為糟糕的是,軍中本就有限的口糧如今也已消耗殆盡。
就在這焦頭爛額之際,沒想到手底下的人竟然又闖出這般大禍來。孔有德越想越是心驚膽戰,如果這件事情傳到了孫元化的耳朵裏,恐怕等待著自己的唯有死路一條——腦袋搬家怕是在所難免了!
與此同時,隨軍參將李九成和千總李應元聽聞這個消息後,兩人麵麵相覷,瞬間便明白了彼此心中所想。緊接著,他們步伐匆匆地一同前往孔有德所在的營帳。
心懷不軌的李九成踏入營帳後,眼珠子滴溜溜一轉,一個陰險狡詐的念頭湧上心頭。隻見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然後便開始口若懸河、巧言令色地鼓動孔有德起兵造反。
事實上,李九成之所以如此積極地慫恿孔有德造反,完全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一來,軍中的軍餉早在許久之前就已經斷絕,士兵們饑腸轆轆,怨聲載道;二來,他們這支部隊目前仍然身陷困境,被牢牢困在了吳橋一帶。想當初,他們接到的命令本是火速趕往前方增援祖大壽,可誰能料到局勢變化得如此之快,祖大壽竟然選擇向清軍投降,就連錦州這座重要城池也不幸落入敵人之手。
以他們區區八百人的兵力,如果執意要趕赴錦州,那無異於飛蛾撲火,自尋死路。更何況此時此刻,他們可謂是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處境極為艱難。不僅沒有充足的資金去購置糧草,甚至連當地官府都對他們冷眼相待,不再願意給予絲毫的援助與補給。
在這種走投無路的絕境之下,造反似乎成為了他們唯一的生路。唯有通過搶奪糧食,他們才有可能繼續生存下去……
於是孔有德,李九成扯了反旗,一不做二不休就開始了搶劫。他們從閏十一月二十九就往迴反殺,接連攻陷臨邑、陵縣、商河、齊東、新城、德平、青城諸城,率兵直趨登州。
話說那山東巡撫餘大成和登萊巡撫孫元化聽聞此次兵變後,兩人竟不謀而合地極力主張對叛軍采取招撫之策。他們起初選擇了一再容忍退讓,豈料此舉反倒令孔有德愈發囂張跋扈起來,甚至狂妄地認為山東兵馬簡直就是不堪一擊。
孔有德這個狡猾之徒表麵上裝出一副誠心想要接受招安的模樣,但實際上卻暗藏禍心,一心想著要攻下登州這座城池。因為他深知城中藏著足足十萬兩餉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就在此時,孫元化似乎也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太對勁,於是當機立斷,派遣張濤率領遼兵前往駐守登州的外圍地區,並命令總兵張可大率軍前去迎擊孔有德。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孫元化所派出的這支軍隊人選卻存在著不小的問題。雖說那張濤為人倒是值得信賴,但其麾下的士兵大多都與孔有德等人相熟,而且這些兵士昔日皆曾隸屬於毛文龍的部下。如此一來,這場即將展開的戰鬥局勢便顯得撲朔迷離、難以預料了。
雙方剛一交戰,隻見那孔有德便開始巧舌如簧地說起一些極具迷惑性的話語來。他的言辭猶如迷魂湯一般,灌進了張濤手下眾多士兵的耳朵裏。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張濤手下的士兵竟然有一大半紛紛倒戈相向,選擇向孔有德投降!
這些叛變投敵之人轉眼間就變成了敵人的幫兇,他們毫不猶豫地對曾經的同袍發起了攻擊。如此一來,張可大這邊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原本有序的作戰計劃被徹底打亂,士兵們驚慌失措、四散奔逃,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麵對這樣糟糕的局麵,張可大縱使再有勇有謀也是無力迴天,最終隻能率領殘兵敗將狼狽不堪地敗退迴城中。
與此同時,登州城內的戰鬥正打得熱火朝天、激烈異常。然而遠在他鄉的張好古對於這裏所發生的一切卻渾然不知。
孔有德無奈地下令對那名犯錯的士兵處以嚴厲的懲罰——穿箭遊街。可憐的士兵挨了三十軍棍後,耳朵上插上了箭矢,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走過街道。他低垂著頭,滿臉羞愧和悔恨之色。而其他軍士們看著自己的同伴遭受這樣的屈辱,心中也是充滿了悲憤和無奈。
遊完街後的這名士兵,心情愈發沉重,腦海裏不斷迴放著白天所遭受的屈辱場景。他越是迴想,心中就越是感到憋屈和憤怒。再加上一整天都未曾進食,饑腸轆轆的感覺更是令他怒火中燒。
“我堂堂一個朝廷士兵,竟然被區區奴仆如此羞辱!”他憤憤不平地想著,一股無名之火瞬間湧上心頭。於是,在夜半時分,趁著夜色的掩護,他悄悄地再次前往了那家莊園。憑借著記憶中的路線,他很快就找到了那個曾對他百般刁難的仆役。
此時的仆役正在熟睡之中,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士兵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毫不猶豫地抽出腰間的佩刀,手起刀落,隻聽一聲慘叫劃破夜空,那仆役甚至還來不及反應,就已經命喪黃泉。
解決掉仇人之後,士兵心中的怒氣稍稍得到了平息。他迅速收拾好現場,像沒事人一樣迴到了軍營,倒頭便唿唿大睡起來。然而,他並不知道,自己剛剛的行為將會引發一場巨大的風波。
原來,那家莊園的主人可不是一般人物,而是曾經擔任過禮部郎中的王象春。雖說王象春本人的官職並不高,但他的兄長卻是位高權重,高居應天巡撫之職,實打實的二品大員。當王象春得知自家的仆役慘遭殺害時,頓時怒不可遏。他立刻吩咐自己的兒子前往孔有德的營地討要說法,定要讓兇手受到嚴懲。
話說那日清晨,王象春之子氣勢洶洶地闖入了軍營之中,目標明確地直奔孔有德而去。孔有德見到來人,心中不禁一沉,暗自思忖著如何應對。因為昨夜軍營中根本無人外出,可這王公子卻不依不饒,非要孔有德陪同尋找那個所謂的“兇手”士兵。
無奈之下,孔有德隻得帶著王象春之子在營中四處搜尋。不多時,他們便找到了那名士兵所居住的營帳。隻見營帳內一片靜謐,那士兵正躺在榻上唿唿大睡,似乎對外麵發生的事情渾然不覺。
王象春之子見狀,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伸手便向一旁的腰刀抓去。待他將刀刃抽出之時,赫然發現上麵竟然沾染著斑斑血跡!這下子,幾乎可以斷定這士兵便是昨夜殺人的真兇了。
見到如此狀況,孔有德心中的怒火瞬間如火山噴發般噴湧而出,難以遏製。隻見他雙目圓睜,額頭上青筋暴起,滿臉怒氣衝衝的樣子。緊接著,他身形一閃,如同離弦之箭一般飛起雙腳,帶著淩厲的風聲和滿腔的憤恨,狠狠地踹向那正在熟睡中的士兵。
隻聽得兩聲沉悶的聲響,那士兵還沉浸在美夢中便被這突如其來、猶如雷霆萬鈞般的重擊給驚醒了過來。他猛地睜開雙眼,臉上滿是茫然之色,似乎完全不明白發生了何事。當他看清眼前圍攏的眾人時,眼神中更是流露出驚恐與疑惑交織的複雜神情。
孔有德深吸一口氣,努力壓製住內心熊熊燃燒的怒火,用一種低沉而又嚴厲的聲調喝問道:“快說!昨晚究竟是不是你出去殺了人?若有半句假話,定叫你生不如死!”此刻的士兵顯然尚未從睡夢中徹底清醒過來,大腦仍處於一片混沌之中。然而,麵對孔有德那咄咄逼人、仿佛能穿透人心的目光以及威嚴的質問,他的身體竟然不受控製地顫抖起來。不知為何,盡管意識還有些模糊不清,但在孔有德強大的氣場壓迫之下,他不由自主地開始將殺人的全部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而一直站在旁邊冷眼旁觀的王象春之子自始至終都未曾開口說過一句話。他麵沉似水,靜靜地聆聽著士兵的供述,那雙深邃的眼眸中不時閃過一絲寒光。待到那士兵終於交代完所有細節之後,王象春之子再也無法抑製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憤怒情緒。隻見他突然向前踏出一步,張開嘴巴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此等窮兇極惡之徒,絕不能姑息養奸!必須嚴懲不貸!我要讓他血債血償,以命抵命!”
這聲怒吼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劃破長空,響徹了整個營帳。在場之人無不被這氣勢所震懾,紛紛倒抽一口涼氣,就連空氣仿佛都在這一刻凝固了起來。人們望向王象春之子的目光充滿了敬畏之情,生怕觸怒這位盛怒之下的權貴子弟。
孔有德眼見事情敗露,而且的確是自己手下的士兵犯下了殺人重罪,一時間也是啞口無言,無從辯駁。畢竟這次可是被人當場抓住了把柄,這些平日裏就對武官們百般挑剔的文官集團若是想要借機發難整治某人,輕則會令其丟官罷職,重則恐怕連性命都難保啊!想到此處,孔有德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骨上升起……
無奈之下,孔有德經過一番激烈的內心掙紮之後,最終還是不得不答應將這名士兵斬殺。隨著手起刀落,那名士兵的生命就這樣戛然而止。
而就在這士兵被處決後不久,王象春的兒子聽聞此事,心中暗自竊喜,急匆匆地趕往自家的莊園。與此同時,孔有德這邊呢,則是滿心愧疚與懊悔,他深知自己沒能保下這名士兵的性命,實在是愧對其信任和期望。
一時間,軍營之中對此事可謂是議論紛紛、眾說紛紜。要知道,這名士兵平日裏為人豪爽仗義,結交了不少好友,其中更有幾位關係特別鐵的好兄弟。當他們得知這位老弟兄慘遭不幸時,一個個悲憤交加、怒不可遏。於是乎,幾人湊到一塊兒商議對策,皆認為老弟兄死得冤枉,定要為王象春討迴一個公道。
在這群人中,甚至還包括一名小軍官。眾人在他的帶領下一唿百應,情緒愈發激動起來。緊接著,每個人又各自喚來了自己那些平日裏一同吃喝玩樂的狐朋狗友們。就這樣,大約一百來人浩浩蕩蕩地朝著王象春的莊園進發而去。
不多時,這支隊伍就抵達了目的地。隻見他們二話不說,紛紛點燃手中的火把,然後奮力向房頂扔去。刹那間,火光衝天,火勢迅速蔓延開來,不一會兒功夫便吞噬了整座房子。此時,正在房間裏不知道忙活著什麽的王象春兒子,突然察覺到周圍彌漫起滾滾濃煙。驚慌失措之下,他連滾帶爬地逃出屋子,拚命向著院子外麵奔去。最後,好不容易才順著牆頭翻出了院子,總算是撿迴了一條小命。
哎呀呀,這下可真是捅了大婁子啦!那逃跑之人必定心急火燎地趕迴家中,要向他父親如實稟報此事。而那幫蠻橫無理的兵痞們眼見有人開溜,心知不妙,趕忙灰溜溜地撤退了。待他們匆匆趕迴軍營之後,便忙不迭地將所發生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孔有德。
孔有德聞聽此言,頓時臉色大變,猶如被抽幹了血液一般,瞬間變得蠟黃無比。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天哪,這可是個天大的麻煩啊!”原來,他此前就因行軍遲緩一事,遭受到了上司孫元化的嚴厲斥責。原本隻需十來天就能走完的路程,愣是被他們拖拖拉拉地走了足足兩個月之久。更為糟糕的是,軍中本就有限的口糧如今也已消耗殆盡。
就在這焦頭爛額之際,沒想到手底下的人竟然又闖出這般大禍來。孔有德越想越是心驚膽戰,如果這件事情傳到了孫元化的耳朵裏,恐怕等待著自己的唯有死路一條——腦袋搬家怕是在所難免了!
與此同時,隨軍參將李九成和千總李應元聽聞這個消息後,兩人麵麵相覷,瞬間便明白了彼此心中所想。緊接著,他們步伐匆匆地一同前往孔有德所在的營帳。
心懷不軌的李九成踏入營帳後,眼珠子滴溜溜一轉,一個陰險狡詐的念頭湧上心頭。隻見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然後便開始口若懸河、巧言令色地鼓動孔有德起兵造反。
事實上,李九成之所以如此積極地慫恿孔有德造反,完全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一來,軍中的軍餉早在許久之前就已經斷絕,士兵們饑腸轆轆,怨聲載道;二來,他們這支部隊目前仍然身陷困境,被牢牢困在了吳橋一帶。想當初,他們接到的命令本是火速趕往前方增援祖大壽,可誰能料到局勢變化得如此之快,祖大壽竟然選擇向清軍投降,就連錦州這座重要城池也不幸落入敵人之手。
以他們區區八百人的兵力,如果執意要趕赴錦州,那無異於飛蛾撲火,自尋死路。更何況此時此刻,他們可謂是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處境極為艱難。不僅沒有充足的資金去購置糧草,甚至連當地官府都對他們冷眼相待,不再願意給予絲毫的援助與補給。
在這種走投無路的絕境之下,造反似乎成為了他們唯一的生路。唯有通過搶奪糧食,他們才有可能繼續生存下去……
於是孔有德,李九成扯了反旗,一不做二不休就開始了搶劫。他們從閏十一月二十九就往迴反殺,接連攻陷臨邑、陵縣、商河、齊東、新城、德平、青城諸城,率兵直趨登州。
話說那山東巡撫餘大成和登萊巡撫孫元化聽聞此次兵變後,兩人竟不謀而合地極力主張對叛軍采取招撫之策。他們起初選擇了一再容忍退讓,豈料此舉反倒令孔有德愈發囂張跋扈起來,甚至狂妄地認為山東兵馬簡直就是不堪一擊。
孔有德這個狡猾之徒表麵上裝出一副誠心想要接受招安的模樣,但實際上卻暗藏禍心,一心想著要攻下登州這座城池。因為他深知城中藏著足足十萬兩餉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就在此時,孫元化似乎也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太對勁,於是當機立斷,派遣張濤率領遼兵前往駐守登州的外圍地區,並命令總兵張可大率軍前去迎擊孔有德。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孫元化所派出的這支軍隊人選卻存在著不小的問題。雖說那張濤為人倒是值得信賴,但其麾下的士兵大多都與孔有德等人相熟,而且這些兵士昔日皆曾隸屬於毛文龍的部下。如此一來,這場即將展開的戰鬥局勢便顯得撲朔迷離、難以預料了。
雙方剛一交戰,隻見那孔有德便開始巧舌如簧地說起一些極具迷惑性的話語來。他的言辭猶如迷魂湯一般,灌進了張濤手下眾多士兵的耳朵裏。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張濤手下的士兵竟然有一大半紛紛倒戈相向,選擇向孔有德投降!
這些叛變投敵之人轉眼間就變成了敵人的幫兇,他們毫不猶豫地對曾經的同袍發起了攻擊。如此一來,張可大這邊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原本有序的作戰計劃被徹底打亂,士兵們驚慌失措、四散奔逃,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麵對這樣糟糕的局麵,張可大縱使再有勇有謀也是無力迴天,最終隻能率領殘兵敗將狼狽不堪地敗退迴城中。
與此同時,登州城內的戰鬥正打得熱火朝天、激烈異常。然而遠在他鄉的張好古對於這裏所發生的一切卻渾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