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葉小鸞微微躬身,對著徐光啟優雅地施了一福,然後輕盈地轉身,邁著款款蓮步朝著門口走去。當她走到門邊時,伸出玉手輕輕握住門把,緩緩將門合上。盡管門外有吳大寶等眾人以及徐光啟帶來的護衛,但她深知此刻屋內即將談論的乃是機密之事,所以順手關門不僅是一種應有的禮數,更是向旁人表明此處談話需要私密空間,以免他人貿然闖入打擾。
葉小鸞離開房間之後,屋內隻剩下師徒二人。他們彼此對視一眼,沒有過多的寒暄與客套,便直截了當地切入正題。
徐光啟麵色凝重地看著自己的得意弟子張好古,開門見山地說道:“致遠啊,為師此次前來正是為了你那師兄的事情。眼下皇上尚未對此事發表明確旨意,但咱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得提前商議出一個萬全之策才行。你向來頭腦靈活、點子頗多,想必定能想出應對之法。”
張好古聞言,眉頭微皺,同樣神色嚴肅地點頭迴應道:“師傅所言極是。徒兒也一直在為此事憂心忡忡呢。師兄他身負失地之責,這一點已是無法更改的事實。然而,最令人擔憂的還是怕有奸佞小人從中作祟,惡意誣陷師兄與叛軍有所牽連。畢竟,孔、耿等人當初皆是由師兄所收服,可後來卻偏偏在師兄手中發生叛變。若是有人借機生事,捏造莫須有的罪名,誣告師兄事先知曉此事內情,那後果可真是不堪設想啊!搞不好甚至會危及到師兄的身家性命……”說到這裏,張好古不禁長長歎了口氣,滿臉憂慮之色。
“我之所以會如此顧慮重重,正是因為察覺到了近來的一些異樣跡象。不知從何時起,竟有人妄圖借著你師兄這個由頭,將老夫拉下馬來。其實啊,一直以來都早有人看不慣為師了。唉!迴想起當初你師兄前往登萊赴任之時,我打心眼裏就是不太讚同的。然而,你師兄卻懷著一顆熾熱的報國之心和滿腔的壯誌豪情,執意要走這條路。不可否認,他在技術方麵的確有著過人之處,甚至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正所謂雛鳳鳴於老鳳聲呐。但可惜的是,對於複雜多變的人心,他實在是過於樂觀了些。他總認為自己隻要真心對待他人,對方也一定會以同樣的善意迴報。殊不知,在這官場之上、世事之中,哪有這般簡單純粹?想要主政一方談何容易,以他目前的能力和心性而言,能夠當個知府就已經算是勉勉強強了。”
“對於你解救出來的那些人啊,朝廷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說法呢。所以呀,他們現在也隻能夠憋屈地暫住在那驛館裏麵。不過嘛,應該也用不了多久啦,估計就在這短短幾日之內,就會有相關的消息傳過來咯。”徐光啟輕描淡寫地說完這段話之後,悠然自得地端起麵前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那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茶水。緊接著,他稍微頓了一頓,放下手中的茶杯,繼續開口說道:
“至於你此次前往登州所做的事情呢,皇上已經告知內閣,要他們盡快商議並製定出一個專門用來獎賞你的具體方案來。說實在話,這次你可真是立下大功一件呐!盡管最終你並沒有成功奪迴登州,但這場仗打得的確是相當漂亮!想當初,你僅僅率領著一千多名士兵,卻能在登州城內猶如進入無人之地一般自由穿梭。而且啊,即便是周圍有群狼環視、虎視眈眈,你和你的部下們居然也能夠做到毫發無損,未損一兵一卒,甚至把敵人嚇得聞風喪膽、落荒而逃!不得不說,你們護國軍這迴可是大大地長了威風,讓咱們朝廷也跟著狠狠地揚眉吐氣了一把!隻可惜啊,其他的那些軍隊表現得就著實有些差勁嘍。明明有著那麽多的兵力,怎麽就連區區一支叛軍都對付不了呢?唉……”說到這裏,徐光啟忍不住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絲惋惜和無奈的神情。
“實在令人惋惜啊!這護國軍雖然驍勇善戰,但無奈其人馬數量著實稀少。倘若我朝軍隊皆能如護國軍一般英勇無畏、善於征戰,那建奴怎敢如此張狂?闖賊又豈能發展壯大到這般地步?如今當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時期啊!”老者滿臉憂慮地歎息道。
張好古趕忙寬慰道:“老師,您莫要太過憂心。眼下局勢雖艱難,但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這些困境不過隻是暫時的而已,咱們華夏大地自古以來便是英雄輩出之地,絕不會缺少能夠力挽狂瀾之人。”
徐光啟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之色,緩緩說道:“不錯,想我大明江山幅員遼闊、人傑地靈,自然是不缺有識之士和忠義豪傑的。隻要吾等齊心協力,定能共渡難關,重振大明雄風!”
“老師,關於朝廷此次欲行嘉獎予我的事宜,學生鬥膽懇請辭去這一殊榮。實不相瞞,弟子如今雖已位高權重,但每走一步皆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畢竟以弟子這般年紀便能身居此等要職,已然飽受眾人側目。若此時再加官進爵,恐怕便真成了‘木秀於林’之態,風必摧之啊!學生著實不願成為那出頭的椽子,一旦失去聖上的恩寵眷顧,那便如同無根浮萍一般,瞬間化為烏有。幸得尚有老師您護佑左右,而若師兄安然無恙,我與他師出同門,在朝堂之上尚能相互照應扶持。眼下最為關鍵的,便是全力確保師兄性命無虞。隻要能夠留住這條青山,日後何愁沒有東山再起之日、重燃薪火之機呢?”
張好古言辭懇切地說完這番話語之後,徐光啟微微頷首,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顯然,他深知張好古所言不無道理,然而究竟該如何方能保下孫元化的性命,卻是一個令人棘手的難題。倘若當真存在可行之計,他們又何須在張好古身染沉屙之際相聚於此共商對策呢?
葉小鸞離開房間之後,屋內隻剩下師徒二人。他們彼此對視一眼,沒有過多的寒暄與客套,便直截了當地切入正題。
徐光啟麵色凝重地看著自己的得意弟子張好古,開門見山地說道:“致遠啊,為師此次前來正是為了你那師兄的事情。眼下皇上尚未對此事發表明確旨意,但咱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得提前商議出一個萬全之策才行。你向來頭腦靈活、點子頗多,想必定能想出應對之法。”
張好古聞言,眉頭微皺,同樣神色嚴肅地點頭迴應道:“師傅所言極是。徒兒也一直在為此事憂心忡忡呢。師兄他身負失地之責,這一點已是無法更改的事實。然而,最令人擔憂的還是怕有奸佞小人從中作祟,惡意誣陷師兄與叛軍有所牽連。畢竟,孔、耿等人當初皆是由師兄所收服,可後來卻偏偏在師兄手中發生叛變。若是有人借機生事,捏造莫須有的罪名,誣告師兄事先知曉此事內情,那後果可真是不堪設想啊!搞不好甚至會危及到師兄的身家性命……”說到這裏,張好古不禁長長歎了口氣,滿臉憂慮之色。
“我之所以會如此顧慮重重,正是因為察覺到了近來的一些異樣跡象。不知從何時起,竟有人妄圖借著你師兄這個由頭,將老夫拉下馬來。其實啊,一直以來都早有人看不慣為師了。唉!迴想起當初你師兄前往登萊赴任之時,我打心眼裏就是不太讚同的。然而,你師兄卻懷著一顆熾熱的報國之心和滿腔的壯誌豪情,執意要走這條路。不可否認,他在技術方麵的確有著過人之處,甚至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正所謂雛鳳鳴於老鳳聲呐。但可惜的是,對於複雜多變的人心,他實在是過於樂觀了些。他總認為自己隻要真心對待他人,對方也一定會以同樣的善意迴報。殊不知,在這官場之上、世事之中,哪有這般簡單純粹?想要主政一方談何容易,以他目前的能力和心性而言,能夠當個知府就已經算是勉勉強強了。”
“對於你解救出來的那些人啊,朝廷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說法呢。所以呀,他們現在也隻能夠憋屈地暫住在那驛館裏麵。不過嘛,應該也用不了多久啦,估計就在這短短幾日之內,就會有相關的消息傳過來咯。”徐光啟輕描淡寫地說完這段話之後,悠然自得地端起麵前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那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茶水。緊接著,他稍微頓了一頓,放下手中的茶杯,繼續開口說道:
“至於你此次前往登州所做的事情呢,皇上已經告知內閣,要他們盡快商議並製定出一個專門用來獎賞你的具體方案來。說實在話,這次你可真是立下大功一件呐!盡管最終你並沒有成功奪迴登州,但這場仗打得的確是相當漂亮!想當初,你僅僅率領著一千多名士兵,卻能在登州城內猶如進入無人之地一般自由穿梭。而且啊,即便是周圍有群狼環視、虎視眈眈,你和你的部下們居然也能夠做到毫發無損,未損一兵一卒,甚至把敵人嚇得聞風喪膽、落荒而逃!不得不說,你們護國軍這迴可是大大地長了威風,讓咱們朝廷也跟著狠狠地揚眉吐氣了一把!隻可惜啊,其他的那些軍隊表現得就著實有些差勁嘍。明明有著那麽多的兵力,怎麽就連區區一支叛軍都對付不了呢?唉……”說到這裏,徐光啟忍不住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絲惋惜和無奈的神情。
“實在令人惋惜啊!這護國軍雖然驍勇善戰,但無奈其人馬數量著實稀少。倘若我朝軍隊皆能如護國軍一般英勇無畏、善於征戰,那建奴怎敢如此張狂?闖賊又豈能發展壯大到這般地步?如今當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時期啊!”老者滿臉憂慮地歎息道。
張好古趕忙寬慰道:“老師,您莫要太過憂心。眼下局勢雖艱難,但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這些困境不過隻是暫時的而已,咱們華夏大地自古以來便是英雄輩出之地,絕不會缺少能夠力挽狂瀾之人。”
徐光啟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之色,緩緩說道:“不錯,想我大明江山幅員遼闊、人傑地靈,自然是不缺有識之士和忠義豪傑的。隻要吾等齊心協力,定能共渡難關,重振大明雄風!”
“老師,關於朝廷此次欲行嘉獎予我的事宜,學生鬥膽懇請辭去這一殊榮。實不相瞞,弟子如今雖已位高權重,但每走一步皆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畢竟以弟子這般年紀便能身居此等要職,已然飽受眾人側目。若此時再加官進爵,恐怕便真成了‘木秀於林’之態,風必摧之啊!學生著實不願成為那出頭的椽子,一旦失去聖上的恩寵眷顧,那便如同無根浮萍一般,瞬間化為烏有。幸得尚有老師您護佑左右,而若師兄安然無恙,我與他師出同門,在朝堂之上尚能相互照應扶持。眼下最為關鍵的,便是全力確保師兄性命無虞。隻要能夠留住這條青山,日後何愁沒有東山再起之日、重燃薪火之機呢?”
張好古言辭懇切地說完這番話語之後,徐光啟微微頷首,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顯然,他深知張好古所言不無道理,然而究竟該如何方能保下孫元化的性命,卻是一個令人棘手的難題。倘若當真存在可行之計,他們又何須在張好古身染沉屙之際相聚於此共商對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