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最後一天,張好古小心翼翼地捧著當月研究院和郵政司的詳細報表,步履匆匆地再次踏入宮廷,前往麵見當今聖上。當他將那疊厚厚的報表呈遞到皇帝麵前時,皇帝仔細翻閱著,目光落在那些不斷遞增的數據之上。原本在朝堂上總是一臉嚴肅的皇帝,此刻卻漸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
隻見皇帝微微頷首,滿意地說道:“張卿家,這月的成績著實斐然呐!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了你治理有方、勤勉盡職。”說罷,皇帝忍不住對張好古連連誇讚起來。接著又笑道:“朕該如何賞賜你才好呢?”
張好古心頭一熱,但還是強壓著激動之情,深吸一口氣後,鼓起勇氣跪倒在地,誠懇地說道:“陛下隆恩,微臣感激涕零。但微臣實在無需更多賞賜,陛下賜予微臣的已然豐厚無比。今日鬥膽懇請陛下開恩,饒恕微臣的師兄孫元化一命。”
聞聽此言,崇禎帝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剛剛的笑意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怒容。他猛地一拍龍案,震得桌上的筆墨紙硯一陣亂顫,大聲嗬斥道:“大膽張好古!莫非你以為立有微功便能要挾朕不成?功就是功,過便是過,兩者不可混為一談!難道你不清楚孫元化所犯下的罪行究竟有多嚴重嗎?你竟然還敢替他求情,要朕饒他性命!國法綱紀豈容隨意踐踏?若凡事皆由朕一人說了算,那還要律法何用?”
皇帝越說越是氣憤,聲音愈發高亢:“那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叛逆之徒,皆是以孫元化為首!倘若孫元化能夠早些率軍征討叛賊,何以釀成如今這般大禍?大片疆土淪陷敵手,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錢糧物資盡皆落入賊人之手,就連精良的火器也被敵人奪去!你倒是說說看,麵對此情此景,朕怎能饒他不死?”
張好古深知師兄所麵臨的艱難處境,自從將孫元化成功解救出來之後,便開始仔細地剖析此事。
先從政治層麵來看,朝中的諸位大臣們整日裏忙著拉幫結派、互相爭鬥,根本無暇顧及國家大事和百姓疾苦;而當今聖上又生性多疑,對臣子們缺乏足夠的信任。如此一來,整個朝廷上下都充斥著暴戾之氣,人人自危。孫元化本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官員,一心想要為國為民做些實事,卻終究還是難以逃脫殘酷的政治鬥爭旋渦。
再談到軍事方麵,那場令人震驚的吳橋兵變更是給局勢雪上加霜。僅僅因為一次小小的補給延誤,孔有德率領的軍隊竟然就此叛變大明,進而攻破了登州城。盡管孫元化本人在這場浩劫中選擇自刎以表忠心,可惜並未成功,還不幸落入敵手成為了敵軍的俘虜。然而最讓人痛心疾首的是,事後首輔溫體仁等一幹奸臣竟借機誣陷孫元化為叛軍同謀,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可憐的孫元化,雖在被俘後僥幸得以被自己救迴,但那莫須有的罪名早已如附骨之疽般深深地烙印在了他身上。這無端的誣陷不僅讓崇禎皇帝對其喪失了最後的一絲信任,更直接導致了這位忠臣良將最終被處以極刑。
失去利用價值:
盡管自己曆經千辛萬苦、冒著生命危險從敵營中將孫元化成功解救出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崇禎皇帝竟然冷酷無情地認為此時的孫元化已然沒有了絲毫的統戰價值。麵對這樣的判斷,崇禎皇帝沒有表現出哪怕一絲一毫的猶豫,果斷地下達了將孫元化處以極刑的命令。
朝廷內部問題:
現下的朝廷,政治腐敗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各種內部矛盾更是如同一團亂麻般錯綜複雜。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許多原本滿懷壯誌、才華橫溢的官員都難以施展出自身真正的能力與抱負,孫元化不幸成為了這眾多受害者中的一員。
首輔周延儒念及與孫元化之間深厚的情誼,不惜賭上身家性命也要拯救自己的師兄於危難之中。為此,他甚至被迫辭去了首輔之位。然而,即便是做到如此程度,也未能改變崇禎皇帝那堅定不移的處決之心。
據自己所知,師父也曾在私底下多次為孫元化向皇帝求情。師父深知孫元化乃是國家難得一見的人才,若能留其一命,必能為大明王朝做出更多貢獻。為了救下孫元化,師父甚至不惜以自家整整二十三口人的性命作為擔保。但即便如此,崇禎皇帝依舊不為所動,始終不曾鬆口放過孫元化一馬。
溫體仁一心想要將周延儒、徐光啟等人排擠掉,從而登上首輔之位。為此,他不擇手段地發動其所屬派係,處心積慮地將其師兄所存在的一些小問題無限放大,並全然不顧大明的江山社稷這一重要防線,隻為滿足自身的私欲。更為糟糕的是,當今聖上竟然偏聽偏信溫體仁的一麵之詞,完全不考慮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便輕率地下令對師兄孫元化予以懲處。
張好古繼續求情說道:“懇請皇上您大發慈悲,饒恕我的師兄孫元化一命吧!可以讓他以戴罪立功的方式來彌補過錯,哪怕從此之後永遠成為平民百姓也無妨啊!要知道,如果我們的研究院能夠留住他,那麽就相當於擁有了數萬精銳雄師一般強大。因為他對於各種知識的掌握程度遠遠勝過我以及宋應星許多。日後,我們國家還需要依靠他去潛心研究那些至關重要的國之重器呢!比如說並非由馬匹拉動的自行行駛的鋼鐵巨獸般的戰車,還有不需要借助風力、無需風帆便能自主驅動前行的水上堡壘——戰艦。一旦這些研發工作取得成功,屆時咱們大明朝必將真正展現出威震四方、萬邦來朝的恢宏氣勢。到那個時候,皇上您將會超越秦皇和漢武,成為當之無愧的一代偉大帝君啊!”
隻見皇帝微微頷首,滿意地說道:“張卿家,這月的成績著實斐然呐!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了你治理有方、勤勉盡職。”說罷,皇帝忍不住對張好古連連誇讚起來。接著又笑道:“朕該如何賞賜你才好呢?”
張好古心頭一熱,但還是強壓著激動之情,深吸一口氣後,鼓起勇氣跪倒在地,誠懇地說道:“陛下隆恩,微臣感激涕零。但微臣實在無需更多賞賜,陛下賜予微臣的已然豐厚無比。今日鬥膽懇請陛下開恩,饒恕微臣的師兄孫元化一命。”
聞聽此言,崇禎帝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剛剛的笑意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怒容。他猛地一拍龍案,震得桌上的筆墨紙硯一陣亂顫,大聲嗬斥道:“大膽張好古!莫非你以為立有微功便能要挾朕不成?功就是功,過便是過,兩者不可混為一談!難道你不清楚孫元化所犯下的罪行究竟有多嚴重嗎?你竟然還敢替他求情,要朕饒他性命!國法綱紀豈容隨意踐踏?若凡事皆由朕一人說了算,那還要律法何用?”
皇帝越說越是氣憤,聲音愈發高亢:“那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叛逆之徒,皆是以孫元化為首!倘若孫元化能夠早些率軍征討叛賊,何以釀成如今這般大禍?大片疆土淪陷敵手,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錢糧物資盡皆落入賊人之手,就連精良的火器也被敵人奪去!你倒是說說看,麵對此情此景,朕怎能饒他不死?”
張好古深知師兄所麵臨的艱難處境,自從將孫元化成功解救出來之後,便開始仔細地剖析此事。
先從政治層麵來看,朝中的諸位大臣們整日裏忙著拉幫結派、互相爭鬥,根本無暇顧及國家大事和百姓疾苦;而當今聖上又生性多疑,對臣子們缺乏足夠的信任。如此一來,整個朝廷上下都充斥著暴戾之氣,人人自危。孫元化本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官員,一心想要為國為民做些實事,卻終究還是難以逃脫殘酷的政治鬥爭旋渦。
再談到軍事方麵,那場令人震驚的吳橋兵變更是給局勢雪上加霜。僅僅因為一次小小的補給延誤,孔有德率領的軍隊竟然就此叛變大明,進而攻破了登州城。盡管孫元化本人在這場浩劫中選擇自刎以表忠心,可惜並未成功,還不幸落入敵手成為了敵軍的俘虜。然而最讓人痛心疾首的是,事後首輔溫體仁等一幹奸臣竟借機誣陷孫元化為叛軍同謀,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可憐的孫元化,雖在被俘後僥幸得以被自己救迴,但那莫須有的罪名早已如附骨之疽般深深地烙印在了他身上。這無端的誣陷不僅讓崇禎皇帝對其喪失了最後的一絲信任,更直接導致了這位忠臣良將最終被處以極刑。
失去利用價值:
盡管自己曆經千辛萬苦、冒著生命危險從敵營中將孫元化成功解救出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崇禎皇帝竟然冷酷無情地認為此時的孫元化已然沒有了絲毫的統戰價值。麵對這樣的判斷,崇禎皇帝沒有表現出哪怕一絲一毫的猶豫,果斷地下達了將孫元化處以極刑的命令。
朝廷內部問題:
現下的朝廷,政治腐敗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各種內部矛盾更是如同一團亂麻般錯綜複雜。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許多原本滿懷壯誌、才華橫溢的官員都難以施展出自身真正的能力與抱負,孫元化不幸成為了這眾多受害者中的一員。
首輔周延儒念及與孫元化之間深厚的情誼,不惜賭上身家性命也要拯救自己的師兄於危難之中。為此,他甚至被迫辭去了首輔之位。然而,即便是做到如此程度,也未能改變崇禎皇帝那堅定不移的處決之心。
據自己所知,師父也曾在私底下多次為孫元化向皇帝求情。師父深知孫元化乃是國家難得一見的人才,若能留其一命,必能為大明王朝做出更多貢獻。為了救下孫元化,師父甚至不惜以自家整整二十三口人的性命作為擔保。但即便如此,崇禎皇帝依舊不為所動,始終不曾鬆口放過孫元化一馬。
溫體仁一心想要將周延儒、徐光啟等人排擠掉,從而登上首輔之位。為此,他不擇手段地發動其所屬派係,處心積慮地將其師兄所存在的一些小問題無限放大,並全然不顧大明的江山社稷這一重要防線,隻為滿足自身的私欲。更為糟糕的是,當今聖上竟然偏聽偏信溫體仁的一麵之詞,完全不考慮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便輕率地下令對師兄孫元化予以懲處。
張好古繼續求情說道:“懇請皇上您大發慈悲,饒恕我的師兄孫元化一命吧!可以讓他以戴罪立功的方式來彌補過錯,哪怕從此之後永遠成為平民百姓也無妨啊!要知道,如果我們的研究院能夠留住他,那麽就相當於擁有了數萬精銳雄師一般強大。因為他對於各種知識的掌握程度遠遠勝過我以及宋應星許多。日後,我們國家還需要依靠他去潛心研究那些至關重要的國之重器呢!比如說並非由馬匹拉動的自行行駛的鋼鐵巨獸般的戰車,還有不需要借助風力、無需風帆便能自主驅動前行的水上堡壘——戰艦。一旦這些研發工作取得成功,屆時咱們大明朝必將真正展現出威震四方、萬邦來朝的恢宏氣勢。到那個時候,皇上您將會超越秦皇和漢武,成為當之無愧的一代偉大帝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