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古趕忙從懷中掏出一份厚厚的計劃書,呈遞給崇禎帝,然後解釋道:“陛下,這是微臣的計劃書,其中詳細列出了一些報備內容。不過,由於目前尚無先例可循,所以具體情況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增減。這個計劃的實施,還需要朝廷的大力推動和引導。”
崇禎帝緩緩地翻動著書頁,他的目光在字裏行間遊走,然而,僅僅幾頁之後,他便輕輕地合上了書,發出了一聲輕歎:“致遠啊……你的字實在是有些不盡人意,真是可惜了你如此出眾的文采。”
張好古聽了暗自心想,就是文采我也不行,那都是偷來的。
崇禎帝將計劃書放在一旁,似乎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繼續說道:“不過,你這份計劃書裏的想法倒是頗為新穎,若是真能如你所言,有上百個,甚至哪怕隻有十個像這樣每年能上繳五百萬稅款的人,那我大明必將煥然一新,朕也無需再四處奔波,向各方討要錢財,更不必去壓榨那些本就困苦的百姓了。”
話到此處,崇禎帝的眉頭突然緊緊地皺了起來,他像是想起了什麽令人憂心的事情,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後靠在椅背上,雙眼緊閉了一瞬。
稍作停頓後,他重新睜開眼睛,語氣沉重地說道:“朕自然知曉對百姓加稅並非良策,可朕又何嚐不想讓更多的百姓能夠存活下去呢?若是不給他們糧食,他們便會餓死。他們或許還能去啃食樹皮、草根,但當樹皮和草根都被吃光之後,又該如何呢?到那時,恐怕就會出現人吃人的慘狀啊!”
崇禎帝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顯然他對這種可能發生的情景感到極為痛心。他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接著說道:“那些大戶們根本不懂得去救濟百姓,他們隻知一味地守著自己的財富,坐等百姓餓死。
然而,他們卻未曾想過,當人吃人的悲劇發生時,他們這些大戶又豈能獨善其身?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那些大戶們目光短淺,隻看得見眼前的三分利益,全然不顧整個國家的貧富狀況。國家有富者,亦有貧者,這本是常態,但絕不能讓百姓餓死啊!”
一個國家的發展和穩定,上位者的決策至關重要,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失誤啊!朕自幼熟讀史書,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然而,朝堂之上的權力鬥爭、官員們的貪汙腐敗以及德不配位等問題,朕又何嚐不知呢?這些問題如毒瘤一般侵蝕著國家的根基,讓朕憂心忡忡。
朕也明白,要解決這些問題並非易事,但到底應該怎麽做才好呢?朕苦思冥想,卻始終找不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那些將百姓利益看得比天還重的官員,在朝堂之上可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大明固然有一些品德高尚的臣子,但他們在管理能力方麵卻稍顯遜色。這些人往往過於理想化,總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人,卻未曾想過大多數人都隻是平凡之輩,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像他們那樣呢?
唉,罷了罷了,這些事情說起來實在令人心煩意亂,還是不要再提了吧。”
“說你的事吧”
孫元化罪大惡極,死有餘辜,而你同樣罪責難逃!朕來問你,當初將你打入大牢時,你可有說過一句求饒的話?駱養性是否有給你傳話?難道那大牢的日子竟讓你如此留戀不舍嗎?朕難道就不能讓你死嗎?你究竟犯下了怎樣令人發指、天怒人怨的罪行啊!是必死麽?你是找死?
孫元化的所作所為不僅讓國家蒙羞,更是遭到了朕的唾棄,眾多大臣也對他深惡痛絕,就連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們也對他恨之入骨。功勞是功勞,過錯是過錯,你竟然為他求情,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你可真是好大的能耐啊!你這是在逼迫朕,難道你真的以為朕不敢殺你嗎?
你可是天子門生啊,天子門生就應該如此行事嗎?徐師因為你二人之事而病倒,你可知道此事?”
聽著崇禎的連連發問,張好古是冷汗直流,急忙跪下。
說道“臣知罪,望皇上息怒。”
“孫元化已經被釋放了,雖然不能公開露麵,但好歹也算是保住了一條性命。你的死罪雖然被免除了,但這就這麽算了嗎?死罪可免,活罪卻難逃啊!皇家的顏麵又該往哪裏放呢?”
皇帝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帶著一絲不滿和威嚴。
“這樣吧,朕決定免去你的官職,但可以降一級留用。至於你私自建立工廠的事情,朕是絕對不會批準的。不過,周口店工廠的事情還是要繼續做下去。朕決定新成立一個衙門,叫做工科提舉司,隸屬工部,但歸朝廷直接管轄。由你來擔任提舉。”
皇帝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但是,有一點你要記住,一年的利稅可不是五百萬,而是一千萬!如果完不成這個任務,之前的罪行將會一並處罰,絕不姑息!”
“另外,關於你的地方,每年給你租地的費用以及建設費用,都會一並算好,到時候戶部會直接進行撥算。”
張好古聽完這句話,整個人都懵了,心裏暗罵:這不是明擺著先把刀架在我脖子上,然後問我幹不幹嗎?要是不幹,估計這刀立馬就落下來了,我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沒辦法,張好古隻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不但要幹,還得感謝人家給了他這個機會。
唉,原本想著能通過這個項目成為大財主的美夢,現在看來是徹底破滅了。
張好古不敢再多想,連忙應道:“是,是,微臣一定照辦!”
“行了,起來吧!我可沒讓你跪著,把你這本計劃書拿迴去,按照我說的要求重新做一份。”
張好古擦了一下頭上的汗,站了起來。
崇禎帝緩緩地翻動著書頁,他的目光在字裏行間遊走,然而,僅僅幾頁之後,他便輕輕地合上了書,發出了一聲輕歎:“致遠啊……你的字實在是有些不盡人意,真是可惜了你如此出眾的文采。”
張好古聽了暗自心想,就是文采我也不行,那都是偷來的。
崇禎帝將計劃書放在一旁,似乎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繼續說道:“不過,你這份計劃書裏的想法倒是頗為新穎,若是真能如你所言,有上百個,甚至哪怕隻有十個像這樣每年能上繳五百萬稅款的人,那我大明必將煥然一新,朕也無需再四處奔波,向各方討要錢財,更不必去壓榨那些本就困苦的百姓了。”
話到此處,崇禎帝的眉頭突然緊緊地皺了起來,他像是想起了什麽令人憂心的事情,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後靠在椅背上,雙眼緊閉了一瞬。
稍作停頓後,他重新睜開眼睛,語氣沉重地說道:“朕自然知曉對百姓加稅並非良策,可朕又何嚐不想讓更多的百姓能夠存活下去呢?若是不給他們糧食,他們便會餓死。他們或許還能去啃食樹皮、草根,但當樹皮和草根都被吃光之後,又該如何呢?到那時,恐怕就會出現人吃人的慘狀啊!”
崇禎帝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顯然他對這種可能發生的情景感到極為痛心。他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接著說道:“那些大戶們根本不懂得去救濟百姓,他們隻知一味地守著自己的財富,坐等百姓餓死。
然而,他們卻未曾想過,當人吃人的悲劇發生時,他們這些大戶又豈能獨善其身?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那些大戶們目光短淺,隻看得見眼前的三分利益,全然不顧整個國家的貧富狀況。國家有富者,亦有貧者,這本是常態,但絕不能讓百姓餓死啊!”
一個國家的發展和穩定,上位者的決策至關重要,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失誤啊!朕自幼熟讀史書,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然而,朝堂之上的權力鬥爭、官員們的貪汙腐敗以及德不配位等問題,朕又何嚐不知呢?這些問題如毒瘤一般侵蝕著國家的根基,讓朕憂心忡忡。
朕也明白,要解決這些問題並非易事,但到底應該怎麽做才好呢?朕苦思冥想,卻始終找不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那些將百姓利益看得比天還重的官員,在朝堂之上可謂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大明固然有一些品德高尚的臣子,但他們在管理能力方麵卻稍顯遜色。這些人往往過於理想化,總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人,卻未曾想過大多數人都隻是平凡之輩,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像他們那樣呢?
唉,罷了罷了,這些事情說起來實在令人心煩意亂,還是不要再提了吧。”
“說你的事吧”
孫元化罪大惡極,死有餘辜,而你同樣罪責難逃!朕來問你,當初將你打入大牢時,你可有說過一句求饒的話?駱養性是否有給你傳話?難道那大牢的日子竟讓你如此留戀不舍嗎?朕難道就不能讓你死嗎?你究竟犯下了怎樣令人發指、天怒人怨的罪行啊!是必死麽?你是找死?
孫元化的所作所為不僅讓國家蒙羞,更是遭到了朕的唾棄,眾多大臣也對他深惡痛絕,就連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們也對他恨之入骨。功勞是功勞,過錯是過錯,你竟然為他求情,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你可真是好大的能耐啊!你這是在逼迫朕,難道你真的以為朕不敢殺你嗎?
你可是天子門生啊,天子門生就應該如此行事嗎?徐師因為你二人之事而病倒,你可知道此事?”
聽著崇禎的連連發問,張好古是冷汗直流,急忙跪下。
說道“臣知罪,望皇上息怒。”
“孫元化已經被釋放了,雖然不能公開露麵,但好歹也算是保住了一條性命。你的死罪雖然被免除了,但這就這麽算了嗎?死罪可免,活罪卻難逃啊!皇家的顏麵又該往哪裏放呢?”
皇帝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帶著一絲不滿和威嚴。
“這樣吧,朕決定免去你的官職,但可以降一級留用。至於你私自建立工廠的事情,朕是絕對不會批準的。不過,周口店工廠的事情還是要繼續做下去。朕決定新成立一個衙門,叫做工科提舉司,隸屬工部,但歸朝廷直接管轄。由你來擔任提舉。”
皇帝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但是,有一點你要記住,一年的利稅可不是五百萬,而是一千萬!如果完不成這個任務,之前的罪行將會一並處罰,絕不姑息!”
“另外,關於你的地方,每年給你租地的費用以及建設費用,都會一並算好,到時候戶部會直接進行撥算。”
張好古聽完這句話,整個人都懵了,心裏暗罵:這不是明擺著先把刀架在我脖子上,然後問我幹不幹嗎?要是不幹,估計這刀立馬就落下來了,我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沒辦法,張好古隻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不但要幹,還得感謝人家給了他這個機會。
唉,原本想著能通過這個項目成為大財主的美夢,現在看來是徹底破滅了。
張好古不敢再多想,連忙應道:“是,是,微臣一定照辦!”
“行了,起來吧!我可沒讓你跪著,把你這本計劃書拿迴去,按照我說的要求重新做一份。”
張好古擦了一下頭上的汗,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