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偉帶隊到達呂宋後,好歹也算個“欽差”,徐盛等人自是熱情招待。
不僅高級武官悉數到場,馬尼拉一眾商賈也在其列。在城內大擺宴席,聲勢也是格外的隆重。
酒過三巡,氣氛是格外的熱鬧。
為了拉攏明人後裔,徐盛向呂偉介紹,馬尼拉一眾商賈。每介紹一個人,都將他們的功勞、資助,一一說的詳細。
呂偉也是熱情迴應,當介紹到呂宏的時候。呂偉微微一動,開玩笑道:“你我同是姓呂,或許兩百年前,我們也是一家!”
說者有心聽者也有意。
兩百年不正是,呂家兩兄弟分開的時間。呂宏驚疑不定,整個人僵在那裏。又看著呂偉向他點頭,呂宏也是猜到大半。
混跡商場多年,呂宏很快調整過來,不動聲色的向呂偉敬酒。隻是再吃酒宴,已是食之無味……
酒宴過後。
呂宏便拉著馬琪,找到呂偉確定心中猜想。
呂偉也早有準備,對於二人的提問,也不做隱瞞。向二人告知,廣州府的王成,便是建文嫡係後代……
聽呂偉這麽說,二人先是錯愕,很快又變得欣喜。
王成的大名,他們也是耳熟能詳。先是擊敗荷國、趕走葡國,現在幾乎打的西國,無立足之地。短短幾年時間,王成的勢力,可謂威震南洋。
要是跟著這樣的人,還怕什麽西洋人。
驚喜過後,二人又極為失落。
兩家能在呂宋大富大貴,與建文帝是分不開的。王成讓呂偉過來認親,難道是要收迴兩家的財富?
人都是有私心的,幾百年的發展,早已是物是人非。兩家反抗西國人,也隻是為了自家的發展。現在王成的滲入,也變得猶未可知……
猶豫片刻,呂宏、馬琪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隨即向呂偉表達忠心。既然王成是建文後裔,那麽兩家的財產,也該歸還給王成。
二人如此,也是沒有選擇。王成要想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實在是太容易了。與其等著王成開口要,還不如主動獻上……
隻是呂偉也不做表態,更讓二人捉摸不透。
翌日
呂偉當著一眾人,宣布王成的任命書。
呂宋總督由呂宏擔任,呂家的商隊則由振華商會接管,馬琪則擔任呂宋武衛軍總長。
這個任命,讓徐盛等人很是不解,就是這兩家再有功勞,也不至於如此。隻是有王成的命令,這些人也不敢說些什麽。
馬琪、呂宏二人更是意外,還是呂宏反應快些,向北方叩拜起來。馬琪這才如夢方醒,緊隨其後跪拜起來……
二人前夜也商量過,準備今天將家產歸還。兩人也耍了一個小心眼,將一部分家產隱瞞不報。要是主動上交,王成也不會做的太過。
沒想到王成沒有如此,還委以重用。二人對自己的小心眼,感覺是羞愧難當,更多了些感動……
看著馬琪、呂宏二人,熱淚盈眶的樣子,徐盛等人更是不解。
要說之前也隻是配合關係,就算換成其他人,馬琪、呂宏可能也會這樣。現在不僅向王成表忠心,對徐盛等人也是極為熱情,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不管怎樣,得到呂宏、馬琪二人的全力支持,也算是得到明人後裔的認可。再治理呂宋,也是極為順利。
先前的陸家,還有後來的西國,對呂宋的土著都是半管狀態。隻要土著不威脅到他們,在自己的領地,還有很大的自治權。
王成控製呂宋島後,將土著納入管轄內。呂宋所有人,限期到民政廳登記造冊。
由民政廳統一規劃,按著村、鎮、縣、府幾級,來安置本地土著。明人後裔則是分遣各處,起到監視的作用。村鎮的基層管理者,也由青龍一軍傷兵擔任。縣、府兩級,則是由廣州府過來的官員管理,確保對呂宋的絕對控製。
當地土著被奴役慣了,現在也隻是換個勢力領導。青龍一軍的到來,也算是將這些土著解放出來,大多土著還是極為的順從。
有不少酋長,也是極力反抗,鼓動族兵動亂,就是不願意遷移出自己的地界。
麵對這樣的情況,徐盛也沒有客氣,直接武力鎮壓強製遷移。
之前就殺了許多西國雇傭兵,連帶殺了許多土著兵。又有明人後裔從中協助,土著酋長的反抗,也隻是增添一些麻煩而已…
廣州府武成堡。
待呂宋步入正軌,呂偉便返迴廣州府複命。為此王成找來一眾文武,一起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一眾人難得齊聚,在大廳裏吵得不可開交……
以呂昂為首的文官,建議穩步發展。
自從發行龍幣以來,使得府庫也極為的富有。
但這幾年擴張太快,先是交趾、台灣,又到後來的呂宋。這幾個行省都是新附,行省之內也不平靜。
雖沒有大規模戰役,但時常爆發小規模戰鬥,武衛軍也是疲於應對。幾個新附行省,別說有收益了,隻要不支出就好。
兩廣行省、雲貴行省、這兩地雖有些收入,但全用於接收中原百姓。還要防備中原的張獻忠,這兩地的收入,也可以忽略不計。
唯一有收益的就是,振華商會和大明錢莊。雖然收益頗豐,但經濟極為畸形。
以虎子為首的武官,則是建議繼續用兵,采取以戰養戰的策略。
現在的白虎一師、麒麟兩個師、朱雀一師、青龍二師、玄武一軍,將近二十萬人馬,都是待命狀態。隻要將這些人動起來,不管是揮兵中原,還是揚武海外,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些人,見青龍一軍打的火熱。也是躍躍欲試,都想多建立一些功勳……
王成知道曆史發展的趨勢,也是有自己打算。對著呂偉轉移話題道:“渤泥國來使,是要朝見大明皇帝,還是來廣州府?”
聽王成這麽問,一眾人止住爭吵,同時看著呂偉。一眾人這才想起呂偉是說過,渤泥國使者與他一道迴來。
呂偉雖是王成舅舅,也不敢大意。聽王成的問話,從太師椅上起身道:“渤泥國來使,是渤泥國的王子黃道益,想將渤泥國納入王成的管轄。”
……
不僅高級武官悉數到場,馬尼拉一眾商賈也在其列。在城內大擺宴席,聲勢也是格外的隆重。
酒過三巡,氣氛是格外的熱鬧。
為了拉攏明人後裔,徐盛向呂偉介紹,馬尼拉一眾商賈。每介紹一個人,都將他們的功勞、資助,一一說的詳細。
呂偉也是熱情迴應,當介紹到呂宏的時候。呂偉微微一動,開玩笑道:“你我同是姓呂,或許兩百年前,我們也是一家!”
說者有心聽者也有意。
兩百年不正是,呂家兩兄弟分開的時間。呂宏驚疑不定,整個人僵在那裏。又看著呂偉向他點頭,呂宏也是猜到大半。
混跡商場多年,呂宏很快調整過來,不動聲色的向呂偉敬酒。隻是再吃酒宴,已是食之無味……
酒宴過後。
呂宏便拉著馬琪,找到呂偉確定心中猜想。
呂偉也早有準備,對於二人的提問,也不做隱瞞。向二人告知,廣州府的王成,便是建文嫡係後代……
聽呂偉這麽說,二人先是錯愕,很快又變得欣喜。
王成的大名,他們也是耳熟能詳。先是擊敗荷國、趕走葡國,現在幾乎打的西國,無立足之地。短短幾年時間,王成的勢力,可謂威震南洋。
要是跟著這樣的人,還怕什麽西洋人。
驚喜過後,二人又極為失落。
兩家能在呂宋大富大貴,與建文帝是分不開的。王成讓呂偉過來認親,難道是要收迴兩家的財富?
人都是有私心的,幾百年的發展,早已是物是人非。兩家反抗西國人,也隻是為了自家的發展。現在王成的滲入,也變得猶未可知……
猶豫片刻,呂宏、馬琪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隨即向呂偉表達忠心。既然王成是建文後裔,那麽兩家的財產,也該歸還給王成。
二人如此,也是沒有選擇。王成要想拿迴,屬於自己的東西,實在是太容易了。與其等著王成開口要,還不如主動獻上……
隻是呂偉也不做表態,更讓二人捉摸不透。
翌日
呂偉當著一眾人,宣布王成的任命書。
呂宋總督由呂宏擔任,呂家的商隊則由振華商會接管,馬琪則擔任呂宋武衛軍總長。
這個任命,讓徐盛等人很是不解,就是這兩家再有功勞,也不至於如此。隻是有王成的命令,這些人也不敢說些什麽。
馬琪、呂宏二人更是意外,還是呂宏反應快些,向北方叩拜起來。馬琪這才如夢方醒,緊隨其後跪拜起來……
二人前夜也商量過,準備今天將家產歸還。兩人也耍了一個小心眼,將一部分家產隱瞞不報。要是主動上交,王成也不會做的太過。
沒想到王成沒有如此,還委以重用。二人對自己的小心眼,感覺是羞愧難當,更多了些感動……
看著馬琪、呂宏二人,熱淚盈眶的樣子,徐盛等人更是不解。
要說之前也隻是配合關係,就算換成其他人,馬琪、呂宏可能也會這樣。現在不僅向王成表忠心,對徐盛等人也是極為熱情,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不管怎樣,得到呂宏、馬琪二人的全力支持,也算是得到明人後裔的認可。再治理呂宋,也是極為順利。
先前的陸家,還有後來的西國,對呂宋的土著都是半管狀態。隻要土著不威脅到他們,在自己的領地,還有很大的自治權。
王成控製呂宋島後,將土著納入管轄內。呂宋所有人,限期到民政廳登記造冊。
由民政廳統一規劃,按著村、鎮、縣、府幾級,來安置本地土著。明人後裔則是分遣各處,起到監視的作用。村鎮的基層管理者,也由青龍一軍傷兵擔任。縣、府兩級,則是由廣州府過來的官員管理,確保對呂宋的絕對控製。
當地土著被奴役慣了,現在也隻是換個勢力領導。青龍一軍的到來,也算是將這些土著解放出來,大多土著還是極為的順從。
有不少酋長,也是極力反抗,鼓動族兵動亂,就是不願意遷移出自己的地界。
麵對這樣的情況,徐盛也沒有客氣,直接武力鎮壓強製遷移。
之前就殺了許多西國雇傭兵,連帶殺了許多土著兵。又有明人後裔從中協助,土著酋長的反抗,也隻是增添一些麻煩而已…
廣州府武成堡。
待呂宋步入正軌,呂偉便返迴廣州府複命。為此王成找來一眾文武,一起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一眾人難得齊聚,在大廳裏吵得不可開交……
以呂昂為首的文官,建議穩步發展。
自從發行龍幣以來,使得府庫也極為的富有。
但這幾年擴張太快,先是交趾、台灣,又到後來的呂宋。這幾個行省都是新附,行省之內也不平靜。
雖沒有大規模戰役,但時常爆發小規模戰鬥,武衛軍也是疲於應對。幾個新附行省,別說有收益了,隻要不支出就好。
兩廣行省、雲貴行省、這兩地雖有些收入,但全用於接收中原百姓。還要防備中原的張獻忠,這兩地的收入,也可以忽略不計。
唯一有收益的就是,振華商會和大明錢莊。雖然收益頗豐,但經濟極為畸形。
以虎子為首的武官,則是建議繼續用兵,采取以戰養戰的策略。
現在的白虎一師、麒麟兩個師、朱雀一師、青龍二師、玄武一軍,將近二十萬人馬,都是待命狀態。隻要將這些人動起來,不管是揮兵中原,還是揚武海外,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些人,見青龍一軍打的火熱。也是躍躍欲試,都想多建立一些功勳……
王成知道曆史發展的趨勢,也是有自己打算。對著呂偉轉移話題道:“渤泥國來使,是要朝見大明皇帝,還是來廣州府?”
聽王成這麽問,一眾人止住爭吵,同時看著呂偉。一眾人這才想起呂偉是說過,渤泥國使者與他一道迴來。
呂偉雖是王成舅舅,也不敢大意。聽王成的問話,從太師椅上起身道:“渤泥國來使,是渤泥國的王子黃道益,想將渤泥國納入王成的管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