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和張獻忠,兩個賊軍匪首,似乎極有默契。
雙方同是草根出身,建立政權之後,雖看對方不順眼。
但是兩方人馬,沒有相互廝殺的意思。
李自成在北方禍亂,擊敗明朝大將孫傳庭。又帶著勝利之威,直接兵指北直隸。
對於張獻忠控製的湖廣、江西,是秋毫無犯。
張獻忠看中這個契機,也果斷出兵四川,擴大自己的地盤。
草莽出身的張獻忠,不代表做事魯莽。
和幾方勢力相比,張獻忠深知自身實力最弱。
和左良玉幾次交戰,雙方各有勝負。效仿李自成進攻南直隸,張獻忠沒有必勝的把握。
南下進入兩廣地帶,這個也隻有想想。
前兩年。大西軍和王成的大明軍,也有過幾次的交戰,每一次都是慘敗收場。
雖說每次交戰規模不大,足以窺中見豹。
權衡利弊,張獻忠揮兵四川。
建立大西政權將近一年,出兵四川算是開國之戰。
李自成在北方,混的風生水起,張獻忠羨慕且嫉妒。
為了打響名聲,張獻忠格外的重視。
劉文秀善於防守,又精通治理。帶著本部十八個營,留守大本營襄陽。
又讓艾能奇南下,帶領十八營人馬。到兩廣交界之地,預防大明軍趁機偷襲。
劉文秀和艾能奇,同是張獻忠的義子。但二人不和,雙方兵力相等,可以相互牽製。
張獻忠則是帶著剩餘兵力,兵分三路入川。
孫可望一路,帶著19營兵丁,繞道陝西入川。
李定國率領15個營,從湖廣的施州衛入川。
張獻忠自領50個營,順著長江西去,同時居中策應……
四川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複雜的地形,使得四川易守難攻。
又有成都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隻要占領四川,足以各據一方了……
隻是此時的四川,處在孤立無援的窘境。
在北方接壤的陝西,現在的匪軍正盛。
西方的烏斯藏,和明朝貌合神離。
雲貴明麵上屬於明朝,幾年前就被王成掌控。
現在王成建立大明國,兼任雲貴總督的沐天波,自是聽從王成的調遣。
麵對幾十萬大軍,從湖廣行省入境,四川處在孤立無援的窘境。
和湖廣交界的石柱,更是首當其衝。也是大西軍入川的,第一道屏障。
崇禎十四年,張獻忠也進入過四川。
就是在石柱,張獻忠的匪軍,被秦良玉打的大敗而歸。
這一次,張獻忠兵分三路,意圖也很是明顯。就是要拿下石柱,打開四川的東大門……
大西軍入川,共計84個營。四十餘萬兵丁,對外號稱百萬。
其中老營兵丁十餘萬,其他兵丁將近三十萬。這三十萬兵丁當中,投降的明朝官軍、將領,也不在少數。
無論是兵丁的裝備,還是作戰素養,都不是早兩年可比。
在湖廣、陝西等地,有沒有官軍的牽製。對於拿下四川,張獻忠勢在必得……
孫可望帶領的19個營,雖是繞道陝西,但最快到達石柱。
將近十萬人馬,在李自成的地界,他還不敢造次。隻是到了四川境內,土匪習氣暴露無遺。
大西軍所過之處,猶如蝗蟲過境。一路過來燒殺搶掠,到處是一片狼藉。
與陝西交界的慶州府、保寧府,猶如人間煉獄。
以四川複雜的地形,倘若明朝官軍稍有抵擋,大西軍也不至於此。
就是依靠城池,也足以堅持幾天。
隻是沿途州縣望風而降,州縣的物資財物,盡歸大西軍所有。
孫可望這一路人馬,行軍幾百裏。物資沒有補給的情況下,還明顯多上不少。
沒有油水的兵丁,哪會放過這個時機。每到晚上,便成群結隊入村洗劫。
有的村莊試圖反抗,被大西軍攻破之後,村莊的活人被屠之殆盡。
沒有反抗的村莊,家畜、糧食被搶盡。留下的村民要麽餓死,要麽跟隨大西軍……
至於村莊的女子,下場也可想而知。
大西軍的兵丁看到女的。就如同餓狼看到食物一般,將女的撲倒在地。這些女的有的十來歲,有的已是年近七十……
不堪受辱的女子,有的被奸淫致死,有的則是羞憤自殺……活著的再無從前生氣,如行屍走肉一般。
有血氣的男子反抗過,隻是麵對大西軍,猶如飛蛾撲火……
在這個亂世,活著或許就是一個罪過……
倘若明朝官軍稍有抵抗,大西軍也不會如此順利。
就是憑借城牆,足以抵抗幾天,隻是沿路州縣望風而降。
曾經的明朝官軍,搖身一變,成為大西軍的一員。
這些官軍投敵,再也沒有約束力。幹起燒殺搶掠的勾當,比起大西軍還更勝一籌……
到了石柱邊境,不見張獻忠、李定國兩路兵丁。孫可望便下令,大軍就地紮營休整。
三日之後。還不見其他兩路軍的動向,孫可望隻得孤軍挺進。
將沿途州縣搶劫一空,加上兵丁洗劫的村莊。孫可望這一路人馬,也是極為的臃腫。
其中的糧食、家畜不提,有的營中還有不少女子,各營人馬每日行軍不足十裏。
知道各個營裏的情況,孫可望也裝作看不見,就是看見了也假裝不知。
大西軍看似人馬眾多,也都是混口飯吃而已。要是沒有利益,誰又會聽他孫可望的。
這也是孫可望的馭兵之道。
能成為張獻忠的義子,除了一定的運氣,能力也必不可少。
前幾年被秦良玉擊敗,孫可望還曆曆在目,這一次也是格外的小心。
要說兵法謀略,孫可望不一定精通。但驅狼吞虎之計,運用的爐火純青。
到了石柱境內,將幾萬百姓裹挾在前,充當大軍的探路石……
這也打亂了白杆兵的布防。
布置的陷阱,殺傷的也都是百姓。在叢林裏偷襲,又看不到大西軍的兵丁。
白杆兵也隻有,依靠險地拒收。
再次麵對百姓,白杆兵沒有客氣。要是放任百姓到近前,那麽死的就是白杆兵了。
白杆兵也舉起弓弩、火銃,開始無情的射殺。
手無寸鐵的百姓,要麽被白杆兵射殺,要麽退後被大西軍殺死。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的哭喊……
雙方同是草根出身,建立政權之後,雖看對方不順眼。
但是兩方人馬,沒有相互廝殺的意思。
李自成在北方禍亂,擊敗明朝大將孫傳庭。又帶著勝利之威,直接兵指北直隸。
對於張獻忠控製的湖廣、江西,是秋毫無犯。
張獻忠看中這個契機,也果斷出兵四川,擴大自己的地盤。
草莽出身的張獻忠,不代表做事魯莽。
和幾方勢力相比,張獻忠深知自身實力最弱。
和左良玉幾次交戰,雙方各有勝負。效仿李自成進攻南直隸,張獻忠沒有必勝的把握。
南下進入兩廣地帶,這個也隻有想想。
前兩年。大西軍和王成的大明軍,也有過幾次的交戰,每一次都是慘敗收場。
雖說每次交戰規模不大,足以窺中見豹。
權衡利弊,張獻忠揮兵四川。
建立大西政權將近一年,出兵四川算是開國之戰。
李自成在北方,混的風生水起,張獻忠羨慕且嫉妒。
為了打響名聲,張獻忠格外的重視。
劉文秀善於防守,又精通治理。帶著本部十八個營,留守大本營襄陽。
又讓艾能奇南下,帶領十八營人馬。到兩廣交界之地,預防大明軍趁機偷襲。
劉文秀和艾能奇,同是張獻忠的義子。但二人不和,雙方兵力相等,可以相互牽製。
張獻忠則是帶著剩餘兵力,兵分三路入川。
孫可望一路,帶著19營兵丁,繞道陝西入川。
李定國率領15個營,從湖廣的施州衛入川。
張獻忠自領50個營,順著長江西去,同時居中策應……
四川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複雜的地形,使得四川易守難攻。
又有成都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隻要占領四川,足以各據一方了……
隻是此時的四川,處在孤立無援的窘境。
在北方接壤的陝西,現在的匪軍正盛。
西方的烏斯藏,和明朝貌合神離。
雲貴明麵上屬於明朝,幾年前就被王成掌控。
現在王成建立大明國,兼任雲貴總督的沐天波,自是聽從王成的調遣。
麵對幾十萬大軍,從湖廣行省入境,四川處在孤立無援的窘境。
和湖廣交界的石柱,更是首當其衝。也是大西軍入川的,第一道屏障。
崇禎十四年,張獻忠也進入過四川。
就是在石柱,張獻忠的匪軍,被秦良玉打的大敗而歸。
這一次,張獻忠兵分三路,意圖也很是明顯。就是要拿下石柱,打開四川的東大門……
大西軍入川,共計84個營。四十餘萬兵丁,對外號稱百萬。
其中老營兵丁十餘萬,其他兵丁將近三十萬。這三十萬兵丁當中,投降的明朝官軍、將領,也不在少數。
無論是兵丁的裝備,還是作戰素養,都不是早兩年可比。
在湖廣、陝西等地,有沒有官軍的牽製。對於拿下四川,張獻忠勢在必得……
孫可望帶領的19個營,雖是繞道陝西,但最快到達石柱。
將近十萬人馬,在李自成的地界,他還不敢造次。隻是到了四川境內,土匪習氣暴露無遺。
大西軍所過之處,猶如蝗蟲過境。一路過來燒殺搶掠,到處是一片狼藉。
與陝西交界的慶州府、保寧府,猶如人間煉獄。
以四川複雜的地形,倘若明朝官軍稍有抵擋,大西軍也不至於此。
就是依靠城池,也足以堅持幾天。
隻是沿途州縣望風而降,州縣的物資財物,盡歸大西軍所有。
孫可望這一路人馬,行軍幾百裏。物資沒有補給的情況下,還明顯多上不少。
沒有油水的兵丁,哪會放過這個時機。每到晚上,便成群結隊入村洗劫。
有的村莊試圖反抗,被大西軍攻破之後,村莊的活人被屠之殆盡。
沒有反抗的村莊,家畜、糧食被搶盡。留下的村民要麽餓死,要麽跟隨大西軍……
至於村莊的女子,下場也可想而知。
大西軍的兵丁看到女的。就如同餓狼看到食物一般,將女的撲倒在地。這些女的有的十來歲,有的已是年近七十……
不堪受辱的女子,有的被奸淫致死,有的則是羞憤自殺……活著的再無從前生氣,如行屍走肉一般。
有血氣的男子反抗過,隻是麵對大西軍,猶如飛蛾撲火……
在這個亂世,活著或許就是一個罪過……
倘若明朝官軍稍有抵抗,大西軍也不會如此順利。
就是憑借城牆,足以抵抗幾天,隻是沿路州縣望風而降。
曾經的明朝官軍,搖身一變,成為大西軍的一員。
這些官軍投敵,再也沒有約束力。幹起燒殺搶掠的勾當,比起大西軍還更勝一籌……
到了石柱邊境,不見張獻忠、李定國兩路兵丁。孫可望便下令,大軍就地紮營休整。
三日之後。還不見其他兩路軍的動向,孫可望隻得孤軍挺進。
將沿途州縣搶劫一空,加上兵丁洗劫的村莊。孫可望這一路人馬,也是極為的臃腫。
其中的糧食、家畜不提,有的營中還有不少女子,各營人馬每日行軍不足十裏。
知道各個營裏的情況,孫可望也裝作看不見,就是看見了也假裝不知。
大西軍看似人馬眾多,也都是混口飯吃而已。要是沒有利益,誰又會聽他孫可望的。
這也是孫可望的馭兵之道。
能成為張獻忠的義子,除了一定的運氣,能力也必不可少。
前幾年被秦良玉擊敗,孫可望還曆曆在目,這一次也是格外的小心。
要說兵法謀略,孫可望不一定精通。但驅狼吞虎之計,運用的爐火純青。
到了石柱境內,將幾萬百姓裹挾在前,充當大軍的探路石……
這也打亂了白杆兵的布防。
布置的陷阱,殺傷的也都是百姓。在叢林裏偷襲,又看不到大西軍的兵丁。
白杆兵也隻有,依靠險地拒收。
再次麵對百姓,白杆兵沒有客氣。要是放任百姓到近前,那麽死的就是白杆兵了。
白杆兵也舉起弓弩、火銃,開始無情的射殺。
手無寸鐵的百姓,要麽被白杆兵射殺,要麽退後被大西軍殺死。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的哭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