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孟禪到了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迴家 作者:筆畫豐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賢侄最近的聯榮商行,端的是熱鬧非凡,老夫一向喜歡湊熱鬧,最近又有閑暇,白賢侄若是再有什麽活動,不妨通知老夫一聲,也好舒展舒展筋骨。”
白鏡韜聞弦歌而知雅意,所謂的喜歡“湊熱鬧”,大概是想要分一杯羹吧。
而且傅元駒說得委婉,“若是再有什麽活動”便是前提,說明傅元駒並不會染指聯榮商行現有的這些產業,而是期待著白鏡韜的下一次舉動。
莫說兩家現在是聯手的關係,即使不聯手,以一州刺史的身份想要加入遊戲圈,也不可能不帶人家玩。
於是白鏡韜拱手說道:“小侄的小打小鬧,沒想到世叔關注到了,真是有幸。向來聽說世叔風采非凡,無緣見識,請世叔放心,小侄也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待聯榮這邊穩定下來之後,小侄更有一個大的計劃,到時候世叔可要多多指點才是。”
傅元駒開懷大笑:“談不上指點,老夫於這些經濟之道,並不精通,唯覺與賢侄這等青年俊彥在一起,不拘做什麽,都能心胸開闊,仿似年輕了十幾歲一般。”
白鏡韜微笑,知道傅元駒表示不插手管理,隻想跟著一起坐船。
這倒是沒有問題的,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有傅元駒的加入,資金就能更加充足一些,將來按照郡主的計劃,逐級執行隻會更快。
“那小侄可就不客氣了,到時候世叔莫要嫌煩才是。”
“哪裏哪裏,賢侄與老夫萬萬不要客氣。”
“對了賢侄,老夫為白兄和賢侄尋到的那處住宅就在刺史府的旁邊,隻有一牆之隔,依老夫看,也不用搬出去那麽麻煩,明日老夫尋些工匠來,把刺史府相鄰的牆拆掉一段,做成一個門,兩個宅邸就連在了一起。”
“到時候賢侄來往也方便一些。”
白鏡韜知道這是傅元駒在表達謝意,也算是把自家父子擺在了與他相同的位置,而不再是落魄寄人籬下了,所以也不推辭,就欣然同意。
傅元駒的動作很快,第二天就有許多工匠來到白鏡韜居住的院中,在靠西北側的圍牆處拆了一個寬敞的門,直接連通了另外一處宅邸的院子。
刺史府的長史陪在白鏡韜身邊,對他說道:“這間宅邸自從買下來開始,刺史大人就一直在裝修,裏麵的家具和床鋪等物,全都是新換過的。”
說著帶著白鏡韜和白東江父子二人,在這間宅院中遊覽了一遍才告辭。
白東江打量著這座新的宅院,笑道:“傅元駒終於正眼看了咱們父子二人一眼了。”
正說著,孟致遠興衝衝的跑了過來:“白老六……”
待看到白東江也在時,連忙行禮道:“見過世叔。”
白東江自小看著這兩人長大,想到他們可能有別的事情,就托辭迴去看書,打算先走一步。
孟致遠連忙拉住白東江說道:“世叔,我父親到了。”
白東江動容:“鐵弓?”
孟致遠的父親孟懷羿,字鐵弓,一直跟在孟禪身邊,孟鐵弓到了,意味著長慶軍經過數千裏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桂州了。
“他在哪?走!我去接他。”
孟禪的長慶軍顯然不可能直接進入州城,而是在二十裏之外駐紮,留出半天的路程,想必現在傅元駒也接到報告了。
白東江、白鏡韜和孟致遠一齊向外走去,剛好看到傅元駒也在往外走,兩邊互相行禮。
“白兄,是不是去接孟鐵弓?”傅元駒直接走過來,與白東江並肩而行。
“正是,不知傅兄這是……”白東江明知故問。
傅元駒笑道:“剛剛接到城外探哨迴報,長慶軍已經到了,卻駐紮在城外二十裏,自家人怎地還如此見外,孟大將軍直接帶兵入城即可,我傅某人難道還會說什麽不成?”
兩撥人合在一處,一齊往城外迎接。
孟鐵弓看起來就是一個老年版的孟致遠,眉眼舉動都一樣,不愧為父子。見了白東江和傅元駒,孟鐵弓上前施禮。
他與白東江是世交,在上京就認識,十分熟悉,與傅元駒也見過兩次,但是終歸不熟。
這些人能聚在一起,還是因為魯王的緣故,魯王在世時,無論傅元駒還是白東江、孟鐵弓,都深受魯王的恩惠,他們彼此之間,未必全都了解。
雙方站在城門口寒喧完畢,孟鐵弓就想進城,但傅元駒卻沒有挪動腳步的意思。
看到孟鐵弓望過來,傅元駒就笑著說道:“我早已派人前去致信大將軍,請他直接進城就好,因此在這裏多等一會,想必大將軍也快到了。”
孟鐵弓這才恍然。
長慶軍駐軍於二十裏之外是為了表示沒有敵意,否則直接開到城下那也太不客氣了。
而傅元駒的意思是不需要如此客氣,大家都進城就行了。所以早早就派人去請,從這番舉動上來看,傅元駒應該還是有意合作的,姿態作得也很足。
於是一撥人就在城門處等,果然沒用多長時間,遠遠的就看到遠處塵土飛揚,數杆旌旗搖動,數百騎奔襲而至。
在這數百騎中簇擁著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將軍,正是孟禪。
孟禪的年紀比白東江大了十幾歲,但是輩份卻大了一輩,孟禪與白神符是同一輩份的。所以城門口這些人,除了傅元駒之外,都是執晚輩禮。
來到眾人近前,孟禪飛身下馬,大步向眾人走來,身上的甲胄碰得嘩啦啦響,這位老將軍依然是精神頭十足,半點都看不出長途跋涉數千裏的樣子。
孟禪先是還了傅元駒一禮,大步上前將他扶起,這才對白東江和白鏡韜點了點頭。
“傅大人何必如此客氣。”
“孟大將軍見外了,你們都為魯王遺命,何分彼此。請!”
“請!”
眾人互相謙讓了一番之後,仍然是孟禪走在前麵,傅元駒和白東江錯後一步跟在後麵,有意思的是,白鏡韜並沒有跟孟致遠走在一起,相反是跟孟鐵弓走在一起,孟致遠一個人落在最後。
白鏡韜聞弦歌而知雅意,所謂的喜歡“湊熱鬧”,大概是想要分一杯羹吧。
而且傅元駒說得委婉,“若是再有什麽活動”便是前提,說明傅元駒並不會染指聯榮商行現有的這些產業,而是期待著白鏡韜的下一次舉動。
莫說兩家現在是聯手的關係,即使不聯手,以一州刺史的身份想要加入遊戲圈,也不可能不帶人家玩。
於是白鏡韜拱手說道:“小侄的小打小鬧,沒想到世叔關注到了,真是有幸。向來聽說世叔風采非凡,無緣見識,請世叔放心,小侄也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待聯榮這邊穩定下來之後,小侄更有一個大的計劃,到時候世叔可要多多指點才是。”
傅元駒開懷大笑:“談不上指點,老夫於這些經濟之道,並不精通,唯覺與賢侄這等青年俊彥在一起,不拘做什麽,都能心胸開闊,仿似年輕了十幾歲一般。”
白鏡韜微笑,知道傅元駒表示不插手管理,隻想跟著一起坐船。
這倒是沒有問題的,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有傅元駒的加入,資金就能更加充足一些,將來按照郡主的計劃,逐級執行隻會更快。
“那小侄可就不客氣了,到時候世叔莫要嫌煩才是。”
“哪裏哪裏,賢侄與老夫萬萬不要客氣。”
“對了賢侄,老夫為白兄和賢侄尋到的那處住宅就在刺史府的旁邊,隻有一牆之隔,依老夫看,也不用搬出去那麽麻煩,明日老夫尋些工匠來,把刺史府相鄰的牆拆掉一段,做成一個門,兩個宅邸就連在了一起。”
“到時候賢侄來往也方便一些。”
白鏡韜知道這是傅元駒在表達謝意,也算是把自家父子擺在了與他相同的位置,而不再是落魄寄人籬下了,所以也不推辭,就欣然同意。
傅元駒的動作很快,第二天就有許多工匠來到白鏡韜居住的院中,在靠西北側的圍牆處拆了一個寬敞的門,直接連通了另外一處宅邸的院子。
刺史府的長史陪在白鏡韜身邊,對他說道:“這間宅邸自從買下來開始,刺史大人就一直在裝修,裏麵的家具和床鋪等物,全都是新換過的。”
說著帶著白鏡韜和白東江父子二人,在這間宅院中遊覽了一遍才告辭。
白東江打量著這座新的宅院,笑道:“傅元駒終於正眼看了咱們父子二人一眼了。”
正說著,孟致遠興衝衝的跑了過來:“白老六……”
待看到白東江也在時,連忙行禮道:“見過世叔。”
白東江自小看著這兩人長大,想到他們可能有別的事情,就托辭迴去看書,打算先走一步。
孟致遠連忙拉住白東江說道:“世叔,我父親到了。”
白東江動容:“鐵弓?”
孟致遠的父親孟懷羿,字鐵弓,一直跟在孟禪身邊,孟鐵弓到了,意味著長慶軍經過數千裏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桂州了。
“他在哪?走!我去接他。”
孟禪的長慶軍顯然不可能直接進入州城,而是在二十裏之外駐紮,留出半天的路程,想必現在傅元駒也接到報告了。
白東江、白鏡韜和孟致遠一齊向外走去,剛好看到傅元駒也在往外走,兩邊互相行禮。
“白兄,是不是去接孟鐵弓?”傅元駒直接走過來,與白東江並肩而行。
“正是,不知傅兄這是……”白東江明知故問。
傅元駒笑道:“剛剛接到城外探哨迴報,長慶軍已經到了,卻駐紮在城外二十裏,自家人怎地還如此見外,孟大將軍直接帶兵入城即可,我傅某人難道還會說什麽不成?”
兩撥人合在一處,一齊往城外迎接。
孟鐵弓看起來就是一個老年版的孟致遠,眉眼舉動都一樣,不愧為父子。見了白東江和傅元駒,孟鐵弓上前施禮。
他與白東江是世交,在上京就認識,十分熟悉,與傅元駒也見過兩次,但是終歸不熟。
這些人能聚在一起,還是因為魯王的緣故,魯王在世時,無論傅元駒還是白東江、孟鐵弓,都深受魯王的恩惠,他們彼此之間,未必全都了解。
雙方站在城門口寒喧完畢,孟鐵弓就想進城,但傅元駒卻沒有挪動腳步的意思。
看到孟鐵弓望過來,傅元駒就笑著說道:“我早已派人前去致信大將軍,請他直接進城就好,因此在這裏多等一會,想必大將軍也快到了。”
孟鐵弓這才恍然。
長慶軍駐軍於二十裏之外是為了表示沒有敵意,否則直接開到城下那也太不客氣了。
而傅元駒的意思是不需要如此客氣,大家都進城就行了。所以早早就派人去請,從這番舉動上來看,傅元駒應該還是有意合作的,姿態作得也很足。
於是一撥人就在城門處等,果然沒用多長時間,遠遠的就看到遠處塵土飛揚,數杆旌旗搖動,數百騎奔襲而至。
在這數百騎中簇擁著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將軍,正是孟禪。
孟禪的年紀比白東江大了十幾歲,但是輩份卻大了一輩,孟禪與白神符是同一輩份的。所以城門口這些人,除了傅元駒之外,都是執晚輩禮。
來到眾人近前,孟禪飛身下馬,大步向眾人走來,身上的甲胄碰得嘩啦啦響,這位老將軍依然是精神頭十足,半點都看不出長途跋涉數千裏的樣子。
孟禪先是還了傅元駒一禮,大步上前將他扶起,這才對白東江和白鏡韜點了點頭。
“傅大人何必如此客氣。”
“孟大將軍見外了,你們都為魯王遺命,何分彼此。請!”
“請!”
眾人互相謙讓了一番之後,仍然是孟禪走在前麵,傅元駒和白東江錯後一步跟在後麵,有意思的是,白鏡韜並沒有跟孟致遠走在一起,相反是跟孟鐵弓走在一起,孟致遠一個人落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