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將軍的體諒,真是我等之福!”
那守城將士聞得裴清之言,心中感激之情如泉湧般溢出,眼眶不由自主地濕潤了。
他不過是一介微不足道的城門守衛,連品階最低的官員都算不上。
在未明了裴清真實身份之前,他確實無權擅自放這數百名攜帶武器的隊伍入城。
尤其是裴清的大名,那可是如雷貫耳,惡名昭彰。
盡管他心中尚存疑慮,眼前之人究竟是否為裴清本人,但萬一真是那位,他可得罪不起,後果不堪設想。
故而,方才他心中確是左右為難,頗感踟躕。
所幸,眼前的裴清性情溫婉,極易相處,這讓他在心底對裴清的好感又悄然攀升了幾分。
“將軍不必客氣。”
裴清麵上掛著和煦的笑容,言罷,便安然坐迴了馬車之中。
未幾,城門緩緩開啟,一位中年男子自馬車中步出,周身被數十名護衛緊緊簇擁,氣派非凡。然而,他的眼神中卻閃爍著狐疑之光,不時地打量著裴清的馬車,似乎在探尋著什麽。
直至兩隊人馬相距不過十餘米時,那男子神色突變,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他步伐陡然加快,幾乎忽略了身旁緊隨的護衛,徑直大步流星地邁向裴景同,語氣中滿是驚喜:
“裴統領,果真是您!”
裴景同一時愕然,目光定格在這位略顯麵熟的中年男子臉上,腦海中卻一時搜尋不到對應的記憶。
中年男子神色略顯尷尬,但轉瞬即逝,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情緒,目光誠摯地望向裴景同,自我介紹道:“裴統領,我是靳雲啊,昔日我們有幸會過麵的!”說著,他還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以示提醒。
裴景同聞言,眉頭微蹙,思緒開始在記憶的河流中緩緩流淌,努力拚湊著關於靳雲的片段。
他當即抱拳施禮,言辭間帶著幾分歉意:“靳城主,真是抱歉至極,歲月匆匆,時隔十數載重逢,末將竟一時未能將您憶起,實屬不該!”
此人,正是綏山城之主,靳雲是也。
往昔,他隨老將軍遠征鄆城,平定叛亂,途中曾借道綏山城,正是這位靳城主以禮相待,盛情款待。
奈何時光荏苒,裴景同心中那份記憶竟被歲月的塵埃輕輕掩蓋,一時未能喚醒。
而今,記憶的閘門驟然開啟,一切如潮水般湧迴心頭,他連忙換上笑顏,誠摯致歉。
“裴統領客氣了,自那日匆匆一別,恍如隔世,細算來已十餘載光陰。那時我初至綏山城履新,年歲尚幼,麵容身形皆未定型,這些年變化自是頗大。反觀裴統領,歲月似乎對您格外寬容,風采不減當年,真是令人心生豔羨呐!”
靳雲笑容和煦,言語間已將先前的些許尷尬巧妙化解,氣氛重新變得融洽。
裴景同的臉上亦浮現出一抹感懷之色,他鄉偶遇故人,周遭景致雖依舊,人事卻已非。遙想當年,他與老將軍並肩而來,眼前的靳雲城主,也不過是個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罷了。
憶及往昔,心緒不由自主地飄向了與老將軍並肩馳騁疆場、共破賊寇的崢嶸歲月。
那份榮耀與艱辛交織的記憶,讓人一時難以分辨心中是喜是悲。
正當裴景同沉浸於思緒萬千之時,靳雲倒是頗顯自來熟絡,他以一種近乎虔誠的姿態,輕輕指了指裴清所乘的馬車,隨後壓低聲音,對裴景同悄然問道:
“裴統領,敢問車內可是咱們的少將軍?”
裴景同微微頷首,神色中帶著幾分自豪:
“正是少將軍無疑。他方才言及,需待靳城主親臨,呈上路引後方肯入城,以免生出不必要的誤會。故而,少將軍先行迴車中稍作歇息,想必此刻正在車中小憩,靳城主稍等,容末將去將少將軍請出。”
盡管自家少爺身份尊貴,但眼前這位畢竟是一城之主,對自家少爺恭敬有加,他自然也不能失了禮數。
這段時間跟在少爺身邊,他也漸漸學會了這些待人接物的道理。
換作以往,他那直來直去的性子,恐怕早已無意間得罪了人。
“那便有勞裴統領引路了。”
靳雲笑容滿麵,眼中閃爍著真誠的期待:“下官早就渴望一睹少將軍的風采,這段時間,少將軍的英名可是如雷貫耳啊。”
言語間,盡顯恭敬與誠摯。
裴景同嘴角勾起一抹淺笑,旋即便輕盈轉身,邁步走向裴清的馬車旁,毫不遲疑地掀起簾幕,輕巧地鑽入了車內。
一踏入這方寸之間,他便發現裴清非但未眠,反而端坐於內,身姿挺拔,麵上掛著一抹淡淡的笑意,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裴景同心中頓時豁然開朗,自家少爺這是有意要將那靳雲城主給兩一臉。
適才外界的交談,少爺實則字字入耳,不過是故作未聞,靜待時機。
於是,裴景同壓低聲音,貼近裴清耳邊輕聲道:“少爺,是否此刻前去會一會那位靳城主?”
裴清微微頷首,那抹淺笑中帶著不言而喻的深意,仿佛千言萬語皆凝聚於這不言之中。
隨後,他輕輕一點頭,隨同裴景同步履從容地踏下了馬車,舉止間流露出世家公子的淡然與尊貴。
靳雲一眼瞥見裴清的身影自車內緩緩步出,連忙跪倒在地,雙手恭謹地拱起,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下官靳雲,恭迎少將軍大駕光臨。”
裴清聞言,麵上閃過一絲謙遜之色,連忙上前幾步,伸手虛扶道:“靳城主太過客氣了,快快請起。裴清不過是一介閑雲野鶴,無官無職,不過是眾位大人錯愛,才冠以少將軍之名,怎敢承受城主如此大禮?”
言罷,他動作溫文爾雅,將靳雲攙扶而起,舉手投足間盡顯風度翩翩,仿佛真的為這突如其來的禮遇感到些許惶恐與不安。
“少將軍客氣了,您這段時間主張征兵救國,斬殺奸臣,這些事件皆傳遍慶國,這少將軍之名,若是您都不敢當,我大慶還有誰可擔之?”
那守城將士聞得裴清之言,心中感激之情如泉湧般溢出,眼眶不由自主地濕潤了。
他不過是一介微不足道的城門守衛,連品階最低的官員都算不上。
在未明了裴清真實身份之前,他確實無權擅自放這數百名攜帶武器的隊伍入城。
尤其是裴清的大名,那可是如雷貫耳,惡名昭彰。
盡管他心中尚存疑慮,眼前之人究竟是否為裴清本人,但萬一真是那位,他可得罪不起,後果不堪設想。
故而,方才他心中確是左右為難,頗感踟躕。
所幸,眼前的裴清性情溫婉,極易相處,這讓他在心底對裴清的好感又悄然攀升了幾分。
“將軍不必客氣。”
裴清麵上掛著和煦的笑容,言罷,便安然坐迴了馬車之中。
未幾,城門緩緩開啟,一位中年男子自馬車中步出,周身被數十名護衛緊緊簇擁,氣派非凡。然而,他的眼神中卻閃爍著狐疑之光,不時地打量著裴清的馬車,似乎在探尋著什麽。
直至兩隊人馬相距不過十餘米時,那男子神色突變,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他步伐陡然加快,幾乎忽略了身旁緊隨的護衛,徑直大步流星地邁向裴景同,語氣中滿是驚喜:
“裴統領,果真是您!”
裴景同一時愕然,目光定格在這位略顯麵熟的中年男子臉上,腦海中卻一時搜尋不到對應的記憶。
中年男子神色略顯尷尬,但轉瞬即逝,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情緒,目光誠摯地望向裴景同,自我介紹道:“裴統領,我是靳雲啊,昔日我們有幸會過麵的!”說著,他還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以示提醒。
裴景同聞言,眉頭微蹙,思緒開始在記憶的河流中緩緩流淌,努力拚湊著關於靳雲的片段。
他當即抱拳施禮,言辭間帶著幾分歉意:“靳城主,真是抱歉至極,歲月匆匆,時隔十數載重逢,末將竟一時未能將您憶起,實屬不該!”
此人,正是綏山城之主,靳雲是也。
往昔,他隨老將軍遠征鄆城,平定叛亂,途中曾借道綏山城,正是這位靳城主以禮相待,盛情款待。
奈何時光荏苒,裴景同心中那份記憶竟被歲月的塵埃輕輕掩蓋,一時未能喚醒。
而今,記憶的閘門驟然開啟,一切如潮水般湧迴心頭,他連忙換上笑顏,誠摯致歉。
“裴統領客氣了,自那日匆匆一別,恍如隔世,細算來已十餘載光陰。那時我初至綏山城履新,年歲尚幼,麵容身形皆未定型,這些年變化自是頗大。反觀裴統領,歲月似乎對您格外寬容,風采不減當年,真是令人心生豔羨呐!”
靳雲笑容和煦,言語間已將先前的些許尷尬巧妙化解,氣氛重新變得融洽。
裴景同的臉上亦浮現出一抹感懷之色,他鄉偶遇故人,周遭景致雖依舊,人事卻已非。遙想當年,他與老將軍並肩而來,眼前的靳雲城主,也不過是個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罷了。
憶及往昔,心緒不由自主地飄向了與老將軍並肩馳騁疆場、共破賊寇的崢嶸歲月。
那份榮耀與艱辛交織的記憶,讓人一時難以分辨心中是喜是悲。
正當裴景同沉浸於思緒萬千之時,靳雲倒是頗顯自來熟絡,他以一種近乎虔誠的姿態,輕輕指了指裴清所乘的馬車,隨後壓低聲音,對裴景同悄然問道:
“裴統領,敢問車內可是咱們的少將軍?”
裴景同微微頷首,神色中帶著幾分自豪:
“正是少將軍無疑。他方才言及,需待靳城主親臨,呈上路引後方肯入城,以免生出不必要的誤會。故而,少將軍先行迴車中稍作歇息,想必此刻正在車中小憩,靳城主稍等,容末將去將少將軍請出。”
盡管自家少爺身份尊貴,但眼前這位畢竟是一城之主,對自家少爺恭敬有加,他自然也不能失了禮數。
這段時間跟在少爺身邊,他也漸漸學會了這些待人接物的道理。
換作以往,他那直來直去的性子,恐怕早已無意間得罪了人。
“那便有勞裴統領引路了。”
靳雲笑容滿麵,眼中閃爍著真誠的期待:“下官早就渴望一睹少將軍的風采,這段時間,少將軍的英名可是如雷貫耳啊。”
言語間,盡顯恭敬與誠摯。
裴景同嘴角勾起一抹淺笑,旋即便輕盈轉身,邁步走向裴清的馬車旁,毫不遲疑地掀起簾幕,輕巧地鑽入了車內。
一踏入這方寸之間,他便發現裴清非但未眠,反而端坐於內,身姿挺拔,麵上掛著一抹淡淡的笑意,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裴景同心中頓時豁然開朗,自家少爺這是有意要將那靳雲城主給兩一臉。
適才外界的交談,少爺實則字字入耳,不過是故作未聞,靜待時機。
於是,裴景同壓低聲音,貼近裴清耳邊輕聲道:“少爺,是否此刻前去會一會那位靳城主?”
裴清微微頷首,那抹淺笑中帶著不言而喻的深意,仿佛千言萬語皆凝聚於這不言之中。
隨後,他輕輕一點頭,隨同裴景同步履從容地踏下了馬車,舉止間流露出世家公子的淡然與尊貴。
靳雲一眼瞥見裴清的身影自車內緩緩步出,連忙跪倒在地,雙手恭謹地拱起,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下官靳雲,恭迎少將軍大駕光臨。”
裴清聞言,麵上閃過一絲謙遜之色,連忙上前幾步,伸手虛扶道:“靳城主太過客氣了,快快請起。裴清不過是一介閑雲野鶴,無官無職,不過是眾位大人錯愛,才冠以少將軍之名,怎敢承受城主如此大禮?”
言罷,他動作溫文爾雅,將靳雲攙扶而起,舉手投足間盡顯風度翩翩,仿佛真的為這突如其來的禮遇感到些許惶恐與不安。
“少將軍客氣了,您這段時間主張征兵救國,斬殺奸臣,這些事件皆傳遍慶國,這少將軍之名,若是您都不敢當,我大慶還有誰可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