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這個結果嗎?”
裴清輕聲呢喃,那聲音似是對自己的低語,又仿佛是對裴景同的一次微妙探詢,眼神不自覺地再次遊離至那條寂寥空曠的街道之上。
記憶中的光景恍如昨日,裴清曾幾何時也向裴景同拋出過同樣的疑問——關於許時薇,那位被寄予厚望的女子,能否力挽狂瀾,擊退乾國鐵騎,拯救慶國免於覆滅的厄運。
彼時,裴景同的迴答與今夜如出一轍,皆是對許時薇守土之力的深深質疑。他的判斷,如同冬日裏頑固的冰層,難以撼動。
今夜,當裴清從裴景同口中得知許時薇竟采取了雷厲風行的征兵之策後,心中那份不甘與期待交織的情緒再次湧動,促使他二度向裴景同求證。
然而,命運似乎早已鋪陳好了它的軌跡,裴景同的迴答,依舊如同預期那般,沒有絲毫轉機,仿佛是為這即將風雨飄搖的慶國,又添上了一抹難以驅散的陰霾。
在他眼中,現今的許時薇,縱是拚盡全力,哪怕是對慶國施以雷霆萬鈞般的變革,調動起每一分可資利用的力量,亦難以撼動乾國的根基,更遑論扭轉這既定的乾坤。
她所能做的,至多不過是讓慶國的末日推遲片刻,為那終將隕落的王朝爭取到一絲喘息之機。
裴景同耳畔迴響著自家少爺的低語,默默地垂下了頭顱,不再言語。
他已暗暗察覺,少爺雖表麵上對慶國的興衰顯得漠不關心,但那不過是層薄薄的偽裝罷了。
實則,在少爺的心海深處,無時無刻不在翻湧著對慶國命運的憂慮與思考。
裴景同心知肚明,自己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嘴皮子笨拙,麵對少爺的煩憂,竟一時語塞,不知如何用言語給予絲毫慰藉。
他隻得默默垂首,緘口不言,仿佛整個世界都靜默在了那一刻。
“景同,你先退下,讓我獨自靜一靜。”
裴清忽地轉過身去,雙手負於背後,聲音裏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對裴景同輕聲吩咐道。
“遵命,少爺!”
裴景同聞言,連忙向裴清躬身行禮,語氣中滿是恭敬。隨後,他緩緩退出了房間,臨行前還不忘輕輕將房門合上,生怕打擾了少爺的思緒。
待裴景同的身影消失在門外,裴清終是忍不住低聲咒罵了一句:
“他媽的,這事兒真是讓人頭疼得緊。”
言語間,滿是無奈與焦慮。
以往,他總懷揣著寬裕時光的錯覺,夢想著待到麾下勢力壯大至無可匹敵之時,再以一種救世主般的英姿,介入那兩國交織的烽火,將慶國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
然而,世事無常,局勢風雲突變,愈發顯得緊迫而嚴峻。
許時薇,這位慶國的帝王,如今已不惜一切,采取了玉石俱焚的策略,誓死抵抗乾國的鐵蹄。
她的決絕,如同冬日裏最後一抹殘陽,雖光芒微弱,卻堅決不肯沉淪。
慶國的民心,亦隨之搖擺不定,從最初的堅韌不拔,到如今普遍彌漫著悲觀絕望的情緒。
人們不再堅信團結的力量足以擊退強敵,轉而默認慶國的覆滅不過是時間問題,遲早而已。
曾幾何時,黎民百姓還滿懷希望,堅信隻要萬眾一心,定能凝聚成不可撼動的力量,將乾國的威脅拒之門外。
但如今,那份信念似乎已被現實的殘酷所侵蝕,留下的隻有無盡的歎息與無奈。
繼續頑抗,唯餘徒增的悲歌與血淚。
時光的沙漏已悄然倒置,留給我的餘地,如同風中殘燭,轉瞬即逝。
假使我仍固執地遵循舊夢藍圖,待到塵埃落定,或許連慶國的輪廓都將在曆史的長河中模糊不清。
屆時,即便我力挫乾國,登上勝利的巔峰,迴首望去,那些曾與我並肩的熟悉麵孔,多半已湮滅於烽火連天之中,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更何況,還有一道更為棘手的難題橫亙眼前——壯大我的勢力,亟需一股新生的戰鬥力量,他們需手握利劍,心懷壯誌。
而今,許時薇正大規模招募兵馬,隻要是男的、隻要能將武器舉起,皆是她麾下的勇士。
換言之,在這廣袤的慶國疆域內,裴清竟發現自己已陷入了人才匱乏的窘境!
他豈能輕易招募些柔弱女子,妄圖組建一支全由巾幗組成的軍伍?
此等設想,無異於空中樓閣,難以觸及現實之岸。
盡管裴清內心深處始終堅守著男女平等的信念,但不可否認,生理構造的差異,確實讓女性在戰場上顯得力不從心,相比之下,她們或許更適合在後方發揮所長。
“景同,速去喚楊管家前來,你二人一同進見。”
裴清輕輕轉身,對著門外輕聲唿喚,言辭間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話音未落,裴景同的身影已迅速響應,仿佛一陣清風拂過,緊接著,楊管家也緊隨其後,二人一同步入屋內,靜候裴清的差遣。
半柱香的工夫,裴景同便已喚來了在樓下部署的楊成,兩人匆匆步至裴清房前。
輕輕叩響門扉,裏頭傳來裴清淡然卻透著威嚴的一聲:“進來。”
門扉應聲而開,裴景同與楊成步入,對著裴清那背對著他們的身影,躬身行禮,齊聲喚道:
“少爺。”
裴清緩緩轉身,那雙深邃的眼眸掃過麵前兩位最為信賴的左膀右臂,麵上凝重之色,前所未見。
楊成與裴景同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的眸光中都閃爍著不解的漣漪。
自他們認識裴清以來,這還是頭一迴,見自家少爺流露出如此沉重的神情,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即便是在京城那些命懸一線的危急關頭,他們也未曾見過少爺臉上露出過如此凝重的神色。
霎時間,兩人不由自主地繃緊了神經,空氣仿佛凝固。
裴清沉默不語,隻是用那雙沉甸甸的眼眸凝視著他們,數次張口,卻又似乎有什麽難以言喻的重負壓在心頭,讓他欲言又止。
時間仿佛被拉長,漫長得讓人窒息。終於,裴清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不容忽視的沉重:
“你們說,如果我們此刻投身戰局,慶國能否扭轉乾坤,反敗為勝?”
此言一出,兩人皆是瞠目結舌,驚愕之情溢於言表。
昔日,少爺的心誌堅定如磐,意在鄆城播撒勢力的種子,待到根深葉茂,勢力蔚然成林之時,再適時地卷入那兩國紛爭的漩渦之中。
然而此刻,少爺竟吐露了此番言語,令他的心湖泛起了層層漣漪,那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交織著激昂與隱憂,難以辨清界限。
誠然,正如少爺早先所言,他們雖已掌握足以撼動山河的利器,但麾下人手卻顯得捉襟見肘。
這份力量,猶如孤峰獨立於廣袤平原,雖高峻卻缺乏依托,令人心生忐忑。
此番變故,無疑為既定的藍圖添上了一抹未知的色彩,引人遐想,又讓人不禁蹙眉深思。
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裏,他們手中的兵力,不過區區千餘眾,相較於乾、慶兩國那動輒數十萬鐵騎橫行的壯闊戰場,這千人之力,宛若滄海一粟,似乎難以撼動大局分毫。
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
若繼續作壁上觀,任那乾、慶二虎相爭,慶國之勢,已如風中殘燭,搖曳欲滅,恐怕還未待他們羽翼豐滿,便已是國破家亡之時。
裴景同心中五味雜陳,望著這動蕩不安的天下,一時之間,竟也語塞,不知該如何是好。
裴清輕聲呢喃,那聲音似是對自己的低語,又仿佛是對裴景同的一次微妙探詢,眼神不自覺地再次遊離至那條寂寥空曠的街道之上。
記憶中的光景恍如昨日,裴清曾幾何時也向裴景同拋出過同樣的疑問——關於許時薇,那位被寄予厚望的女子,能否力挽狂瀾,擊退乾國鐵騎,拯救慶國免於覆滅的厄運。
彼時,裴景同的迴答與今夜如出一轍,皆是對許時薇守土之力的深深質疑。他的判斷,如同冬日裏頑固的冰層,難以撼動。
今夜,當裴清從裴景同口中得知許時薇竟采取了雷厲風行的征兵之策後,心中那份不甘與期待交織的情緒再次湧動,促使他二度向裴景同求證。
然而,命運似乎早已鋪陳好了它的軌跡,裴景同的迴答,依舊如同預期那般,沒有絲毫轉機,仿佛是為這即將風雨飄搖的慶國,又添上了一抹難以驅散的陰霾。
在他眼中,現今的許時薇,縱是拚盡全力,哪怕是對慶國施以雷霆萬鈞般的變革,調動起每一分可資利用的力量,亦難以撼動乾國的根基,更遑論扭轉這既定的乾坤。
她所能做的,至多不過是讓慶國的末日推遲片刻,為那終將隕落的王朝爭取到一絲喘息之機。
裴景同耳畔迴響著自家少爺的低語,默默地垂下了頭顱,不再言語。
他已暗暗察覺,少爺雖表麵上對慶國的興衰顯得漠不關心,但那不過是層薄薄的偽裝罷了。
實則,在少爺的心海深處,無時無刻不在翻湧著對慶國命運的憂慮與思考。
裴景同心知肚明,自己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嘴皮子笨拙,麵對少爺的煩憂,竟一時語塞,不知如何用言語給予絲毫慰藉。
他隻得默默垂首,緘口不言,仿佛整個世界都靜默在了那一刻。
“景同,你先退下,讓我獨自靜一靜。”
裴清忽地轉過身去,雙手負於背後,聲音裏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對裴景同輕聲吩咐道。
“遵命,少爺!”
裴景同聞言,連忙向裴清躬身行禮,語氣中滿是恭敬。隨後,他緩緩退出了房間,臨行前還不忘輕輕將房門合上,生怕打擾了少爺的思緒。
待裴景同的身影消失在門外,裴清終是忍不住低聲咒罵了一句:
“他媽的,這事兒真是讓人頭疼得緊。”
言語間,滿是無奈與焦慮。
以往,他總懷揣著寬裕時光的錯覺,夢想著待到麾下勢力壯大至無可匹敵之時,再以一種救世主般的英姿,介入那兩國交織的烽火,將慶國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
然而,世事無常,局勢風雲突變,愈發顯得緊迫而嚴峻。
許時薇,這位慶國的帝王,如今已不惜一切,采取了玉石俱焚的策略,誓死抵抗乾國的鐵蹄。
她的決絕,如同冬日裏最後一抹殘陽,雖光芒微弱,卻堅決不肯沉淪。
慶國的民心,亦隨之搖擺不定,從最初的堅韌不拔,到如今普遍彌漫著悲觀絕望的情緒。
人們不再堅信團結的力量足以擊退強敵,轉而默認慶國的覆滅不過是時間問題,遲早而已。
曾幾何時,黎民百姓還滿懷希望,堅信隻要萬眾一心,定能凝聚成不可撼動的力量,將乾國的威脅拒之門外。
但如今,那份信念似乎已被現實的殘酷所侵蝕,留下的隻有無盡的歎息與無奈。
繼續頑抗,唯餘徒增的悲歌與血淚。
時光的沙漏已悄然倒置,留給我的餘地,如同風中殘燭,轉瞬即逝。
假使我仍固執地遵循舊夢藍圖,待到塵埃落定,或許連慶國的輪廓都將在曆史的長河中模糊不清。
屆時,即便我力挫乾國,登上勝利的巔峰,迴首望去,那些曾與我並肩的熟悉麵孔,多半已湮滅於烽火連天之中,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更何況,還有一道更為棘手的難題橫亙眼前——壯大我的勢力,亟需一股新生的戰鬥力量,他們需手握利劍,心懷壯誌。
而今,許時薇正大規模招募兵馬,隻要是男的、隻要能將武器舉起,皆是她麾下的勇士。
換言之,在這廣袤的慶國疆域內,裴清竟發現自己已陷入了人才匱乏的窘境!
他豈能輕易招募些柔弱女子,妄圖組建一支全由巾幗組成的軍伍?
此等設想,無異於空中樓閣,難以觸及現實之岸。
盡管裴清內心深處始終堅守著男女平等的信念,但不可否認,生理構造的差異,確實讓女性在戰場上顯得力不從心,相比之下,她們或許更適合在後方發揮所長。
“景同,速去喚楊管家前來,你二人一同進見。”
裴清輕輕轉身,對著門外輕聲唿喚,言辭間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話音未落,裴景同的身影已迅速響應,仿佛一陣清風拂過,緊接著,楊管家也緊隨其後,二人一同步入屋內,靜候裴清的差遣。
半柱香的工夫,裴景同便已喚來了在樓下部署的楊成,兩人匆匆步至裴清房前。
輕輕叩響門扉,裏頭傳來裴清淡然卻透著威嚴的一聲:“進來。”
門扉應聲而開,裴景同與楊成步入,對著裴清那背對著他們的身影,躬身行禮,齊聲喚道:
“少爺。”
裴清緩緩轉身,那雙深邃的眼眸掃過麵前兩位最為信賴的左膀右臂,麵上凝重之色,前所未見。
楊成與裴景同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的眸光中都閃爍著不解的漣漪。
自他們認識裴清以來,這還是頭一迴,見自家少爺流露出如此沉重的神情,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即便是在京城那些命懸一線的危急關頭,他們也未曾見過少爺臉上露出過如此凝重的神色。
霎時間,兩人不由自主地繃緊了神經,空氣仿佛凝固。
裴清沉默不語,隻是用那雙沉甸甸的眼眸凝視著他們,數次張口,卻又似乎有什麽難以言喻的重負壓在心頭,讓他欲言又止。
時間仿佛被拉長,漫長得讓人窒息。終於,裴清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不容忽視的沉重:
“你們說,如果我們此刻投身戰局,慶國能否扭轉乾坤,反敗為勝?”
此言一出,兩人皆是瞠目結舌,驚愕之情溢於言表。
昔日,少爺的心誌堅定如磐,意在鄆城播撒勢力的種子,待到根深葉茂,勢力蔚然成林之時,再適時地卷入那兩國紛爭的漩渦之中。
然而此刻,少爺竟吐露了此番言語,令他的心湖泛起了層層漣漪,那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交織著激昂與隱憂,難以辨清界限。
誠然,正如少爺早先所言,他們雖已掌握足以撼動山河的利器,但麾下人手卻顯得捉襟見肘。
這份力量,猶如孤峰獨立於廣袤平原,雖高峻卻缺乏依托,令人心生忐忑。
此番變故,無疑為既定的藍圖添上了一抹未知的色彩,引人遐想,又讓人不禁蹙眉深思。
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裏,他們手中的兵力,不過區區千餘眾,相較於乾、慶兩國那動輒數十萬鐵騎橫行的壯闊戰場,這千人之力,宛若滄海一粟,似乎難以撼動大局分毫。
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
若繼續作壁上觀,任那乾、慶二虎相爭,慶國之勢,已如風中殘燭,搖曳欲滅,恐怕還未待他們羽翼豐滿,便已是國破家亡之時。
裴景同心中五味雜陳,望著這動蕩不安的天下,一時之間,竟也語塞,不知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