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石鎮淪陷
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作者:煙雲客橫渡積水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幾匹戰馬衝破黑暗,出現在了營地前方。
當先一名斥候騎馬跑在最前方高聲喊道:“自己人!”
隻是這名斥候臉上帶著一絲惶恐之色,戰馬還沒停下,斥候就從馬背上跳下來,急衝衝跑到張向東麵前。
“統領不好了,石鎮於今日辰時被蠻軍攻陷了!”
張向東聞言大吃一驚:“你說什麽?”
他出發前石鎮還好好的,怎麽一轉眼石鎮就被攻陷了。
斥候也所知不詳。
那十幾名士兵乃是從石鎮逃出來準備向無涯關示警求援的,隻不過石鎮淪陷得太快了,他們前腳剛出石鎮,後腳石鎮就被蠻軍占領了。
他們一路奔跑,損失了四五名士兵,這才趁著夜色擺脫掉蠻軍的鐵騎。
當張向東聽完領頭一名什長的話後,臉色鐵青一片。
石鎮不是從外部被攻陷的,而是有人從內部打開了城門,放蠻軍進入的。
於東來是鎮守石鎮的副將,趁著邊軍將視線都投放在邊城之時,蠻軍與於東來暗中勾結,發動了兵變,偷襲了正在巡視石鎮防務的主將黃崇崗。
“於東來這個雜碎,老子要是見到他定要他碎屍萬段!”
張向東狠狠地發出一句怒吼。
邊軍並不是鐵板一塊,魏王來到邊關之後雖然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整頓,但是也不能一下子清除掉邊軍中的害群之馬。
之前朔方的守將宋世明就是其一,那個家夥私放蠻國鐵騎進入,劫走了泗水運往邊城的糧草,導致邊城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如今這個於東來又背刺主將,將石鎮拱手讓於蠻軍,石鎮的陷落必然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到整個北境的戰局。
楊林和魯達麵麵相覷,他之前從趙蒹葭那裏了解過一些關於邊軍的事情,隻是沒想到邊軍內部竟然爛到這種地步。
就連一些高級將領也暗中投敵或者出於某種政治目的做出危害邊關之事。
張向東雖然很氣憤,但是此時不是發泄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要盡快趕迴無涯關,並且派人去衛城示警,讓衛城方麵也要做好防範準備。
如今無涯關後方也變得不安全起來,張向東需要盡快護送華仲景到無涯關,然後好為那些士兵治病,還有在全軍中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的蔓延。
至於蠻國人會不會怕患上天花,答案是肯定的,軍中也有人想要將患病的士兵,尤其是患有天花的死屍扔到蠻國境內去,隻是這種喪心病狂的提議被魏王否決了。
先不說邊軍這樣做能不能打亂蠻國的計劃,逼迫其退兵,單就是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就不是邊軍能夠承受得起的。
更何況,蠻國境內缺衣少食,百姓都快餓死了,也讓蠻國沒了其它選擇,不劫掠大景,或者逼迫大景投降議和,索要大量糧食物資,蠻國這一個冬天還不知道要餓死凍死多少人呢!
由於這些人是被蠻國騎兵追著逃到此處的,所以此地不宜久留,張向東下令連夜起程,爭取早一步到達無涯關。
……
無涯關,趙崢已經接到了來自石鎮的情報。
石鎮被蠻軍占領,這讓整個北境防線頓時陷入極大的危險之中。
留守在無涯關內的一眾將領都被趙崢叫到指揮營,眾人圍著地圖正在商議後續的補救措施。
蠻國攻打邊城可能是聲東擊西,其目的是拿下石鎮,以石鎮為突破口攻入關內。
當然也有可能是兩線作戰,在戰略意義上,邊城對於邊關的戰略意義要遠高於石鎮。
隻不過蠻國久攻邊城不下,所以才改變策略,暗中與投靠蠻國的於東來勾結,刺殺主將黃崇崗,發動兵變,趁機一舉拿下石鎮這處戰略要地。
這種可能是最大的,因為圍困邊城的蠻軍還沒有撤退,派去支援邊城的援軍在中途遭遇了蠻軍三千鐵騎的阻撓,使得援軍隻能退到莫城。
援軍以步兵為主,在曠野上麵對蠻國鐵騎隻能被動挨打。
而此時驍騎三營被隔離,邊軍能夠調用的騎兵隻剩一萬人,而這一萬騎兵又不能全部投放到邊城,不然這漫長的防禦線在缺少機動性的騎兵之後,很可能就被蠻軍各個擊破。
如今邊城缺少糧草,城內已經到了彈盡糧空的境地。
要不是主將趙卓然與一眾將士死守邊城,恐怕邊城也要丟掉了。
隻是在這種情形下邊城又能堅持幾天呢?
魏王趙崢雖然智勇雙全,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邊軍得不到朝廷的支援,靠著十萬人和蠻國十萬鐵騎做鬥爭本就捉襟見肘。
眼下又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僅有的三萬騎兵又因為天花大量減員。
本來依靠各處城池的防禦,加上騎兵的遊動,魏王很有信心能夠將蠻軍抵擋在關外,隻要撐過這個冬天,來年春就是蠻軍最為虛弱之時,屆時就能施行反攻,收複關外大片土地。
可惜,邊軍內部也是爛透了,導致現在邊關防線四下漏風。
經過一番爭執,也沒有商量出個所以然。
眾人也都看向趙崢,等著趙崢做決斷。
“命令龐虎率領驍騎一營二營合計五千人於明日巳時前趕到莫城與援軍匯合驅逐蠻國遊騎,務必讓援軍在當日申時前趕到邊城支援;令陶勒於燕城一帶嚴防死守,務必保證赤峰嶺糧道暢通無阻……”
一條條命令有條不紊地從趙崢口中說出,然後傳訊兵立即手持令旗騎上快馬將消息傳達出去。
……
趕了一夜路,眾人距離無涯關還有半日的路程,此時在一處土坡前休息。
楊林手上有一張邊關的手繪圖,大致標注出了邊關幾處重要的城池。
石鎮位於無涯關東側,而邊城位於無涯關西側,三處城關以無涯關為中心幾乎呈一條直線,守衛著大景北邊門戶。
此時東邊的門戶已經被蠻軍破開,石鎮之後就是燕城,燕城一帶的赤峰嶺乃是邊軍重要的糧草輸送通道,想來蠻軍一定會想法設法破壞這條糧道。
西邊的門戶也是岌岌可危,聽張向東說魏王已經派了援軍支援邊城,隻是現在還不知道戰果。
邊城過來就是朔方和莫城,這一帶地勢相對平坦,很適合蠻軍騎兵作戰,如果蠻軍從此地攻入,就能沿著泗水一路南下,或者從盤水繞到無涯關背後,阻斷無涯關和關內的聯係。
而楊林此時已經到了盤水,從這裏過去還有半天的路程就能到達無涯關。
收起地圖,楊林歎了口氣:“情況不妙啊!”
當先一名斥候騎馬跑在最前方高聲喊道:“自己人!”
隻是這名斥候臉上帶著一絲惶恐之色,戰馬還沒停下,斥候就從馬背上跳下來,急衝衝跑到張向東麵前。
“統領不好了,石鎮於今日辰時被蠻軍攻陷了!”
張向東聞言大吃一驚:“你說什麽?”
他出發前石鎮還好好的,怎麽一轉眼石鎮就被攻陷了。
斥候也所知不詳。
那十幾名士兵乃是從石鎮逃出來準備向無涯關示警求援的,隻不過石鎮淪陷得太快了,他們前腳剛出石鎮,後腳石鎮就被蠻軍占領了。
他們一路奔跑,損失了四五名士兵,這才趁著夜色擺脫掉蠻軍的鐵騎。
當張向東聽完領頭一名什長的話後,臉色鐵青一片。
石鎮不是從外部被攻陷的,而是有人從內部打開了城門,放蠻軍進入的。
於東來是鎮守石鎮的副將,趁著邊軍將視線都投放在邊城之時,蠻軍與於東來暗中勾結,發動了兵變,偷襲了正在巡視石鎮防務的主將黃崇崗。
“於東來這個雜碎,老子要是見到他定要他碎屍萬段!”
張向東狠狠地發出一句怒吼。
邊軍並不是鐵板一塊,魏王來到邊關之後雖然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整頓,但是也不能一下子清除掉邊軍中的害群之馬。
之前朔方的守將宋世明就是其一,那個家夥私放蠻國鐵騎進入,劫走了泗水運往邊城的糧草,導致邊城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如今這個於東來又背刺主將,將石鎮拱手讓於蠻軍,石鎮的陷落必然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到整個北境的戰局。
楊林和魯達麵麵相覷,他之前從趙蒹葭那裏了解過一些關於邊軍的事情,隻是沒想到邊軍內部竟然爛到這種地步。
就連一些高級將領也暗中投敵或者出於某種政治目的做出危害邊關之事。
張向東雖然很氣憤,但是此時不是發泄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要盡快趕迴無涯關,並且派人去衛城示警,讓衛城方麵也要做好防範準備。
如今無涯關後方也變得不安全起來,張向東需要盡快護送華仲景到無涯關,然後好為那些士兵治病,還有在全軍中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的蔓延。
至於蠻國人會不會怕患上天花,答案是肯定的,軍中也有人想要將患病的士兵,尤其是患有天花的死屍扔到蠻國境內去,隻是這種喪心病狂的提議被魏王否決了。
先不說邊軍這樣做能不能打亂蠻國的計劃,逼迫其退兵,單就是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就不是邊軍能夠承受得起的。
更何況,蠻國境內缺衣少食,百姓都快餓死了,也讓蠻國沒了其它選擇,不劫掠大景,或者逼迫大景投降議和,索要大量糧食物資,蠻國這一個冬天還不知道要餓死凍死多少人呢!
由於這些人是被蠻國騎兵追著逃到此處的,所以此地不宜久留,張向東下令連夜起程,爭取早一步到達無涯關。
……
無涯關,趙崢已經接到了來自石鎮的情報。
石鎮被蠻軍占領,這讓整個北境防線頓時陷入極大的危險之中。
留守在無涯關內的一眾將領都被趙崢叫到指揮營,眾人圍著地圖正在商議後續的補救措施。
蠻國攻打邊城可能是聲東擊西,其目的是拿下石鎮,以石鎮為突破口攻入關內。
當然也有可能是兩線作戰,在戰略意義上,邊城對於邊關的戰略意義要遠高於石鎮。
隻不過蠻國久攻邊城不下,所以才改變策略,暗中與投靠蠻國的於東來勾結,刺殺主將黃崇崗,發動兵變,趁機一舉拿下石鎮這處戰略要地。
這種可能是最大的,因為圍困邊城的蠻軍還沒有撤退,派去支援邊城的援軍在中途遭遇了蠻軍三千鐵騎的阻撓,使得援軍隻能退到莫城。
援軍以步兵為主,在曠野上麵對蠻國鐵騎隻能被動挨打。
而此時驍騎三營被隔離,邊軍能夠調用的騎兵隻剩一萬人,而這一萬騎兵又不能全部投放到邊城,不然這漫長的防禦線在缺少機動性的騎兵之後,很可能就被蠻軍各個擊破。
如今邊城缺少糧草,城內已經到了彈盡糧空的境地。
要不是主將趙卓然與一眾將士死守邊城,恐怕邊城也要丟掉了。
隻是在這種情形下邊城又能堅持幾天呢?
魏王趙崢雖然智勇雙全,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邊軍得不到朝廷的支援,靠著十萬人和蠻國十萬鐵騎做鬥爭本就捉襟見肘。
眼下又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僅有的三萬騎兵又因為天花大量減員。
本來依靠各處城池的防禦,加上騎兵的遊動,魏王很有信心能夠將蠻軍抵擋在關外,隻要撐過這個冬天,來年春就是蠻軍最為虛弱之時,屆時就能施行反攻,收複關外大片土地。
可惜,邊軍內部也是爛透了,導致現在邊關防線四下漏風。
經過一番爭執,也沒有商量出個所以然。
眾人也都看向趙崢,等著趙崢做決斷。
“命令龐虎率領驍騎一營二營合計五千人於明日巳時前趕到莫城與援軍匯合驅逐蠻國遊騎,務必讓援軍在當日申時前趕到邊城支援;令陶勒於燕城一帶嚴防死守,務必保證赤峰嶺糧道暢通無阻……”
一條條命令有條不紊地從趙崢口中說出,然後傳訊兵立即手持令旗騎上快馬將消息傳達出去。
……
趕了一夜路,眾人距離無涯關還有半日的路程,此時在一處土坡前休息。
楊林手上有一張邊關的手繪圖,大致標注出了邊關幾處重要的城池。
石鎮位於無涯關東側,而邊城位於無涯關西側,三處城關以無涯關為中心幾乎呈一條直線,守衛著大景北邊門戶。
此時東邊的門戶已經被蠻軍破開,石鎮之後就是燕城,燕城一帶的赤峰嶺乃是邊軍重要的糧草輸送通道,想來蠻軍一定會想法設法破壞這條糧道。
西邊的門戶也是岌岌可危,聽張向東說魏王已經派了援軍支援邊城,隻是現在還不知道戰果。
邊城過來就是朔方和莫城,這一帶地勢相對平坦,很適合蠻軍騎兵作戰,如果蠻軍從此地攻入,就能沿著泗水一路南下,或者從盤水繞到無涯關背後,阻斷無涯關和關內的聯係。
而楊林此時已經到了盤水,從這裏過去還有半天的路程就能到達無涯關。
收起地圖,楊林歎了口氣:“情況不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