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伸手要錢
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作者:煙雲客橫渡積水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建武看到楊林一臉苦瓜相,訕訕一笑,替魏王解釋道:“你也要體諒王爺的心情,和陽郡主畢竟是皇室宗親,她的婚事並不是私事,王爺也有難處!”
楊林就知道魏王那個老畢登不會那麽痛快把蒹葭嫁給他。
楊林忍不住吐槽一句:“他的難處就是想把我壓榨幹是吧?還一百萬兩白銀,他怎麽不去搶?”
高建武和楊林也不是認識一天兩天了,來之前就已經預料了楊林肯定要抓狂。
“如今世子監國,關內道去歲大旱,很多百姓流離失所,如今又到春耕了,但是國庫空虛,很難再拿出賑災錢糧讓災民重新生活,這是世子監國以來麵臨的第一道考驗,你也不想未來的大舅哥被言官和百姓戳脊梁骨吧?”
高建武說完又補充一句:“王爺也說了這是朝廷向你借的,將來會還給你的。”
楊林翻了個白眼:“老高,要是王爺說借,我也心裏好受點,但是他竟然讓我捐獻……我……”
“哦,是嗎?我記得王爺說的是借啊?”
高建武裝傻充愣起來。
楊林揉了揉臉:“王爺現在在哪?現在他就是殺了我我也拿不出這麽多錢,你不是不知道,這次剿寇,朝廷一毛錢都沒給我撥,為了一次性鏟除海盜,我可是用了足足四十五艘滿載貨物的商船作為誘餌,這一仗打完也幾乎將我的家底掏空了。”
“王爺有事迴上京了,他說你要是有難處可以去上京找他,對了,我來的時候王爺無意間提了一嘴,說應州那邊正在緊鑼密鼓的重建,如今缺了一位總攬大局的賢才,這人最好要精通商貿交易,對通商互市極其了解……”
楊林臉色一黑,“打住老高,你就直接說要是我不拿錢出來,王爺就把我扔到應州去得了!”
高建武一臉正色道:“王爺沒有這個意思,畢竟你馬上就是王府的姑爺了,以後都是一家人,王爺也不忍心你和郡主分居兩地。”
楊林臉皮抽動了一下,這狗屁世道真沒人權。
雖然他也有一顆拳拳愛國之心,也想為關內道的百姓貢獻一點綿薄之力,但是並不想把自己掏幹。
玉溪商會剛剛成立,對於北境這塊大市場,楊林還有一攬子計劃沒有實施呢,這些計劃可都是需要大量的錢財支持。
不過魏王現在拿捏了他的軟肋,要麽給錢,你好我好大家好;要麽不給,那就直接一家夥將楊林發配到應州去。
那鬼地方,楊林去過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
不過想讓楊林乖乖掏錢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迴去的路上楊林一直思考破局之法。
海盜剿滅,後續的事情就不需要楊林了,那些海盜的走狗暗子自有劉青和宋大山處理。
高建武並沒有跟楊林迴海陽,而是從撫州城與楊林分開,他來這裏的任務就是親自把這封要錢的信交到楊林手中。
關內道去歲大旱雖然影響很嚴重,但是前期朝廷已經撥了幾次款,現在災後恢複生產也用不到一百萬兩白銀。
魏王單純的就是覺得楊林這次剿滅海盜太順利了,不想看到這個拱了他家白菜的豬太高興。
玉溪坊雖然隻成立了一年的時間,但是靠著香皂和玉露這兩款爆品,尤其是香皂,為玉溪坊積攢了大量的財富。
當然要不是這次剿寇,楊林投入了很多,一百萬兩咬咬牙擠一擠也能湊出來。
但是現在楊林是真的拿不出這麽多錢。
要是直接抽走這麽多白銀,玉溪坊就能直接倒閉了。
……
應州城!
隨著蠻國使團迴國,北境三州十二城再次迴到了景國的懷抱中。
同時,由於兩國簽署了通商互市的條約,使得應州城內匯集了大量的景蠻兩國的商賈。
原本破敗的應州城如今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些因為戰亂而毀壞的房屋街道如今正在修複。
源源不斷的商品在行商敏銳的市場嗅覺下被送到應州城。
一家掛著玉溪商會旗幟的糧行位於應州城內最“繁華”的東坊市中心區域,糧行門口一片繁忙的景象。
一輛輛滿載糧食的騾車停在糧行外的廣場上,很多工人正在將糧食從騾車上卸下來,搬到後麵的糧庫內。
這些工人清一色都是蠻國人。
他們衣衫襤褸,麵帶菜色,但是幹起活來卻是異常勤奮。
當然並不是蠻國人傻,而是因為這家糧行實行的是多勞多得製度。
他們多搬一袋糧食就能在最後結算工錢的時候多拿一份錢。
然後再用錢去糧行買糧食。
有了糧食,他和他的家人就不至於餓死。
糧行的大掌櫃名叫楊福,玉溪村人。
此時他正站在店門口看著那些蠻國苦力幹活。
“爹,咱為何要將那些糧食磨成麵賣給蠻人?這不是多費力氣嗎?”
說話的是青年名叫楊歡,今年十六歲,跟著楊福來應州學習本事。
楊福笑了笑,一臉高深莫測地背著手說道:“你懂什麽,這裏麵可是有大學問呢!”
楊歡不解道:“能有什麽大學問,磨成粉麵還要賤賣給蠻子,圖什麽呢?”
楊福冷哼一聲:“圖什麽?這裏麵的門道可深了,也罷,今天左右無事,老子就好好給你說道說道。”
“這些蠻子可不僅僅隻會放牧,他們自己也種糧食,隻不過蠻子不擅長耕種罷了,東家讓咱們把糧食磨成麵賣給蠻子就是提防蠻子用咱們的糧食當種子。
另外我們地麵便宜,比他們自己耕種還要劃算,長此以來這些蠻子就會依賴咱們,沒有人再去想種莊稼,反正種了還不如買得劃算。
還有聘請蠻子來我們這裏做工,他們隻要在咱們這踏實肯幹,不僅不會再餓肚子,而且日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好,比他們之前放牧要安穩輕鬆的多,並且旱澇保收,這樣一來以後還有誰想放牧?都老老實實來咱這裏做工,替咱賣命!”
楊歡聽得似懂非懂,他並沒有意識到這樣做會對蠻國產生深遠影響。
知子莫如父,楊福一看楊歡那表情就知道楊歡沒有聽懂,歎了口氣說道:“你啊,還是跟在老子後麵慢慢學吧,等你學成了,老子再向東家討個便宜讓你迴坊裏工作,外麵還是不適合你!”
楊歡畢竟少年心性,對於楊福的話嗤之以鼻,他可是要立誌當掌櫃的人,隻有那些婦人才待在坊裏呢!
楊林就知道魏王那個老畢登不會那麽痛快把蒹葭嫁給他。
楊林忍不住吐槽一句:“他的難處就是想把我壓榨幹是吧?還一百萬兩白銀,他怎麽不去搶?”
高建武和楊林也不是認識一天兩天了,來之前就已經預料了楊林肯定要抓狂。
“如今世子監國,關內道去歲大旱,很多百姓流離失所,如今又到春耕了,但是國庫空虛,很難再拿出賑災錢糧讓災民重新生活,這是世子監國以來麵臨的第一道考驗,你也不想未來的大舅哥被言官和百姓戳脊梁骨吧?”
高建武說完又補充一句:“王爺也說了這是朝廷向你借的,將來會還給你的。”
楊林翻了個白眼:“老高,要是王爺說借,我也心裏好受點,但是他竟然讓我捐獻……我……”
“哦,是嗎?我記得王爺說的是借啊?”
高建武裝傻充愣起來。
楊林揉了揉臉:“王爺現在在哪?現在他就是殺了我我也拿不出這麽多錢,你不是不知道,這次剿寇,朝廷一毛錢都沒給我撥,為了一次性鏟除海盜,我可是用了足足四十五艘滿載貨物的商船作為誘餌,這一仗打完也幾乎將我的家底掏空了。”
“王爺有事迴上京了,他說你要是有難處可以去上京找他,對了,我來的時候王爺無意間提了一嘴,說應州那邊正在緊鑼密鼓的重建,如今缺了一位總攬大局的賢才,這人最好要精通商貿交易,對通商互市極其了解……”
楊林臉色一黑,“打住老高,你就直接說要是我不拿錢出來,王爺就把我扔到應州去得了!”
高建武一臉正色道:“王爺沒有這個意思,畢竟你馬上就是王府的姑爺了,以後都是一家人,王爺也不忍心你和郡主分居兩地。”
楊林臉皮抽動了一下,這狗屁世道真沒人權。
雖然他也有一顆拳拳愛國之心,也想為關內道的百姓貢獻一點綿薄之力,但是並不想把自己掏幹。
玉溪商會剛剛成立,對於北境這塊大市場,楊林還有一攬子計劃沒有實施呢,這些計劃可都是需要大量的錢財支持。
不過魏王現在拿捏了他的軟肋,要麽給錢,你好我好大家好;要麽不給,那就直接一家夥將楊林發配到應州去。
那鬼地方,楊林去過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
不過想讓楊林乖乖掏錢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迴去的路上楊林一直思考破局之法。
海盜剿滅,後續的事情就不需要楊林了,那些海盜的走狗暗子自有劉青和宋大山處理。
高建武並沒有跟楊林迴海陽,而是從撫州城與楊林分開,他來這裏的任務就是親自把這封要錢的信交到楊林手中。
關內道去歲大旱雖然影響很嚴重,但是前期朝廷已經撥了幾次款,現在災後恢複生產也用不到一百萬兩白銀。
魏王單純的就是覺得楊林這次剿滅海盜太順利了,不想看到這個拱了他家白菜的豬太高興。
玉溪坊雖然隻成立了一年的時間,但是靠著香皂和玉露這兩款爆品,尤其是香皂,為玉溪坊積攢了大量的財富。
當然要不是這次剿寇,楊林投入了很多,一百萬兩咬咬牙擠一擠也能湊出來。
但是現在楊林是真的拿不出這麽多錢。
要是直接抽走這麽多白銀,玉溪坊就能直接倒閉了。
……
應州城!
隨著蠻國使團迴國,北境三州十二城再次迴到了景國的懷抱中。
同時,由於兩國簽署了通商互市的條約,使得應州城內匯集了大量的景蠻兩國的商賈。
原本破敗的應州城如今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些因為戰亂而毀壞的房屋街道如今正在修複。
源源不斷的商品在行商敏銳的市場嗅覺下被送到應州城。
一家掛著玉溪商會旗幟的糧行位於應州城內最“繁華”的東坊市中心區域,糧行門口一片繁忙的景象。
一輛輛滿載糧食的騾車停在糧行外的廣場上,很多工人正在將糧食從騾車上卸下來,搬到後麵的糧庫內。
這些工人清一色都是蠻國人。
他們衣衫襤褸,麵帶菜色,但是幹起活來卻是異常勤奮。
當然並不是蠻國人傻,而是因為這家糧行實行的是多勞多得製度。
他們多搬一袋糧食就能在最後結算工錢的時候多拿一份錢。
然後再用錢去糧行買糧食。
有了糧食,他和他的家人就不至於餓死。
糧行的大掌櫃名叫楊福,玉溪村人。
此時他正站在店門口看著那些蠻國苦力幹活。
“爹,咱為何要將那些糧食磨成麵賣給蠻人?這不是多費力氣嗎?”
說話的是青年名叫楊歡,今年十六歲,跟著楊福來應州學習本事。
楊福笑了笑,一臉高深莫測地背著手說道:“你懂什麽,這裏麵可是有大學問呢!”
楊歡不解道:“能有什麽大學問,磨成粉麵還要賤賣給蠻子,圖什麽呢?”
楊福冷哼一聲:“圖什麽?這裏麵的門道可深了,也罷,今天左右無事,老子就好好給你說道說道。”
“這些蠻子可不僅僅隻會放牧,他們自己也種糧食,隻不過蠻子不擅長耕種罷了,東家讓咱們把糧食磨成麵賣給蠻子就是提防蠻子用咱們的糧食當種子。
另外我們地麵便宜,比他們自己耕種還要劃算,長此以來這些蠻子就會依賴咱們,沒有人再去想種莊稼,反正種了還不如買得劃算。
還有聘請蠻子來我們這裏做工,他們隻要在咱們這踏實肯幹,不僅不會再餓肚子,而且日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好,比他們之前放牧要安穩輕鬆的多,並且旱澇保收,這樣一來以後還有誰想放牧?都老老實實來咱這裏做工,替咱賣命!”
楊歡聽得似懂非懂,他並沒有意識到這樣做會對蠻國產生深遠影響。
知子莫如父,楊福一看楊歡那表情就知道楊歡沒有聽懂,歎了口氣說道:“你啊,還是跟在老子後麵慢慢學吧,等你學成了,老子再向東家討個便宜讓你迴坊裏工作,外麵還是不適合你!”
楊歡畢竟少年心性,對於楊福的話嗤之以鼻,他可是要立誌當掌櫃的人,隻有那些婦人才待在坊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