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勞務派遣
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作者:煙雲客橫渡積水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上三竿!
楊林伸了個懶腰從書房中走出,溫暖的陽光射在臉上,懶洋洋的!
院中的涼亭前,不斷有歡聲笑語傳出,白芷正帶著她的好姐妹們玩鬥地主。
如今已經是三月份,最多再有兩個月就到白芷的預產期了,白許氏每天督促白芷運動,隻是挺著大肚子的白芷現在變得有些“懶惰”,經常偷懶。
楊林走到涼亭前,就看到白芷正在大殺四方,左手邊已經堆了上百塊大大小小形狀不規則的碎銀子。
楊素心和趙蒹葭很衰,每次輪到她們做地主都會被殺得片甲不留。
婉娘的臉上少了七分嫵媚,多了三分柔和,一件青綠色長裙將她那玲瓏有致的身材包裹得嚴嚴實實,她正在和過去的那個自己說再見。
涼亭前的畫麵和諧而又美好,讓楊林的心情更加愉悅。
他現在已經年少封侯,家中又有美女嬌妻,玉溪坊就像一個造鈔廠正在源源不斷地往家裏生產“鈔票”,生活,精神的雙重富足讓楊林對於現在的生活很是滿意。
如果不是魏王一直變著花樣給他出難題,楊林現在肯定樂意在玉溪村當一條鹹魚,直接躺平。
楊林沒有進涼亭,而是去找村長。
村長帶著幾名上了年歲的村民將紅薯埋進土壤裏育苗。
現在氣候溫暖,這些紅薯很快就能發芽,等紅薯苗培育好再移植到田壟中。
“楊林,你看下是不是這樣?”
見到楊林,村長用袖子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問道。
“是的,村長,就這麽做,等紅薯種出來,我給村長還有幾位叔伯請功!”
楊林笑道。
“楊林啊,你還叫村長啊,準備什麽時候改口?”
其餘人聞言也是紛紛打趣楊林。
楊林笑了笑:“這麽多年一直喊村長都喊習慣了。”
村長幫楊林解圍說道:“叫什麽都一樣……”
“楊小子,你準備什麽時候請我們喝你和虎妞的喜酒啊?”
楊林雖然是侯爺,但是一點侯爺的架子都沒有,平時在村裏見到村民也是叔伯喊得親熱。
時間久了,大家又習慣性地和楊林開起玩笑來。
“六叔,從去年和虎妞訂了婚之後,我就一直沒有得閑,年初剛從北邊迴來,結果沒幾天又去了東邊的撫州打海盜。
不過後麵應該會清閑一段時間,我想等芷娘生了孩子之後,就讓我三叔去村長家登門提親,年底前這杯喜酒六叔一定能喝上!”
楊林解釋得很清楚,沒有敷衍了事,因為這關乎到楊素心的名聲,還關乎到村長的臉麵。
村長笑嗬嗬地對幾人說道:“楊林是做大事的人,不能因為兒女情長耽誤了前途,再說皇命在身,也不是這小子能夠推諉的,前天他從撫州迴來就去和我說了這事,你們幾個就準備好份子錢,到時候拿少了,我可不讓楊林喊你們上桌……”
“村長啊,你女婿都是侯爺了,家裏又守著玉溪坊,你還在乎老哥幾個那點份子錢,你這是掉錢眼裏了吧!”
楊林沒有插話的機會,村長一人獨戰五六人不落下風。
不過熱鬧沒看幾下,村長就把楊林攆走了,說誰家的侯爺卷著褲腿子在田裏,傳出去丟的可不是楊林自己的臉,還丟了玉溪村的臉。
紅薯交給村長,楊林很放心,哼著小曲晃悠著往家裏走去。
今兒枝頭的喜鵲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似乎要有喜事到來。
……
應州城,如今這裏商賈雲集,商人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蜂擁而至。
應州城內的房價和地價每日都在刷新。
要說應州城最熱鬧的地方並不是那些鱗次櫛比的商鋪,而是一處掛著勞務派遣的地方。
每天一早掛牌營業,無數蠻國牧民都會蜂擁而至,希望能夠找一份合適的工作。
這裏不同於牙行,勞務派遣不需要收取中介費,是一家純公益的良心中介。
如今應州城對蠻國百姓開放,不需要官方憑證,隻需要通過安全檢查,不攜帶武器管製品就可以進入應州城,自由買賣,或者以物易物,和景人在應州城享受“同等”權利。
來到這裏尋找活路的牧民都是去年受到旱災影響,又在冬天的時候失去了牲畜的災民。
蠻國沒辦法救濟他們,他們的存在又對蠻國內部的安全構成一定的威脅,之前蠻人沒有吃的了還會南下搶掠景國邊境,如今蠻國被景國打敗,也被打怕了,因此不敢南下。
對外不行,那就隻能對內了。
餓極了蠻人可不管你是不是同族,直接開搶。
從年初到現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蠻國內部就爆發多起部落衝突,規模都在千人以上,至於那些百十人的小打小鬧都不算在內。
而應州城由於之前戰亂,這裏已經沒有了居民,如今這些商賈想要在這裏開店做生意,就需要解決用工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勞務派遣應運而生。
蠻國官方也需要將這些不穩定因素送走,因此對這些逃難進應州城的蠻國災民也沒有阻攔。
不管你是招工還是求職,都能在這裏留一份信息,然後勞務派遣會匹配求職與招工的信息,為商家和求職者尋找精準的目標。
由於免費,加上勞務派遣的信用和能力也得到了時間的檢驗,因此這裏成為了應州城內最熱鬧的地方,沒有之一。
很多人都在想勞務派遣這家奇怪的牙行到底圖什麽?他們不收費,又靠什麽去養活那裏的員工呢?
沒人猜透這家特殊牙行的目的。
勞務派遣從成立至今滿打滿算也就兩個月的時間,卻是已經為上千人安排了工作,服務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商戶。
當第一批蠻國災民在應州城找到活下去的希望,也帶動了更多蠻國災民向著應州城湧來。
而應州城就像一個無底洞一般,不管來多少人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消化掉。
蠻人的增加無所避免地帶來了一些騷亂,不過再被應州城的守軍以雷霆之勢鎮壓之後,尤其是應州城還出台了新的治安條例,但凡違反治安條例的蠻人將會受到嚴厲懲戒。
在此之後蠻國人就老實了,因為誰也不想被趕出城,對於他們來說,現在隻有應州城能夠給他們一條活路。
楊林伸了個懶腰從書房中走出,溫暖的陽光射在臉上,懶洋洋的!
院中的涼亭前,不斷有歡聲笑語傳出,白芷正帶著她的好姐妹們玩鬥地主。
如今已經是三月份,最多再有兩個月就到白芷的預產期了,白許氏每天督促白芷運動,隻是挺著大肚子的白芷現在變得有些“懶惰”,經常偷懶。
楊林走到涼亭前,就看到白芷正在大殺四方,左手邊已經堆了上百塊大大小小形狀不規則的碎銀子。
楊素心和趙蒹葭很衰,每次輪到她們做地主都會被殺得片甲不留。
婉娘的臉上少了七分嫵媚,多了三分柔和,一件青綠色長裙將她那玲瓏有致的身材包裹得嚴嚴實實,她正在和過去的那個自己說再見。
涼亭前的畫麵和諧而又美好,讓楊林的心情更加愉悅。
他現在已經年少封侯,家中又有美女嬌妻,玉溪坊就像一個造鈔廠正在源源不斷地往家裏生產“鈔票”,生活,精神的雙重富足讓楊林對於現在的生活很是滿意。
如果不是魏王一直變著花樣給他出難題,楊林現在肯定樂意在玉溪村當一條鹹魚,直接躺平。
楊林沒有進涼亭,而是去找村長。
村長帶著幾名上了年歲的村民將紅薯埋進土壤裏育苗。
現在氣候溫暖,這些紅薯很快就能發芽,等紅薯苗培育好再移植到田壟中。
“楊林,你看下是不是這樣?”
見到楊林,村長用袖子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問道。
“是的,村長,就這麽做,等紅薯種出來,我給村長還有幾位叔伯請功!”
楊林笑道。
“楊林啊,你還叫村長啊,準備什麽時候改口?”
其餘人聞言也是紛紛打趣楊林。
楊林笑了笑:“這麽多年一直喊村長都喊習慣了。”
村長幫楊林解圍說道:“叫什麽都一樣……”
“楊小子,你準備什麽時候請我們喝你和虎妞的喜酒啊?”
楊林雖然是侯爺,但是一點侯爺的架子都沒有,平時在村裏見到村民也是叔伯喊得親熱。
時間久了,大家又習慣性地和楊林開起玩笑來。
“六叔,從去年和虎妞訂了婚之後,我就一直沒有得閑,年初剛從北邊迴來,結果沒幾天又去了東邊的撫州打海盜。
不過後麵應該會清閑一段時間,我想等芷娘生了孩子之後,就讓我三叔去村長家登門提親,年底前這杯喜酒六叔一定能喝上!”
楊林解釋得很清楚,沒有敷衍了事,因為這關乎到楊素心的名聲,還關乎到村長的臉麵。
村長笑嗬嗬地對幾人說道:“楊林是做大事的人,不能因為兒女情長耽誤了前途,再說皇命在身,也不是這小子能夠推諉的,前天他從撫州迴來就去和我說了這事,你們幾個就準備好份子錢,到時候拿少了,我可不讓楊林喊你們上桌……”
“村長啊,你女婿都是侯爺了,家裏又守著玉溪坊,你還在乎老哥幾個那點份子錢,你這是掉錢眼裏了吧!”
楊林沒有插話的機會,村長一人獨戰五六人不落下風。
不過熱鬧沒看幾下,村長就把楊林攆走了,說誰家的侯爺卷著褲腿子在田裏,傳出去丟的可不是楊林自己的臉,還丟了玉溪村的臉。
紅薯交給村長,楊林很放心,哼著小曲晃悠著往家裏走去。
今兒枝頭的喜鵲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似乎要有喜事到來。
……
應州城,如今這裏商賈雲集,商人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蜂擁而至。
應州城內的房價和地價每日都在刷新。
要說應州城最熱鬧的地方並不是那些鱗次櫛比的商鋪,而是一處掛著勞務派遣的地方。
每天一早掛牌營業,無數蠻國牧民都會蜂擁而至,希望能夠找一份合適的工作。
這裏不同於牙行,勞務派遣不需要收取中介費,是一家純公益的良心中介。
如今應州城對蠻國百姓開放,不需要官方憑證,隻需要通過安全檢查,不攜帶武器管製品就可以進入應州城,自由買賣,或者以物易物,和景人在應州城享受“同等”權利。
來到這裏尋找活路的牧民都是去年受到旱災影響,又在冬天的時候失去了牲畜的災民。
蠻國沒辦法救濟他們,他們的存在又對蠻國內部的安全構成一定的威脅,之前蠻人沒有吃的了還會南下搶掠景國邊境,如今蠻國被景國打敗,也被打怕了,因此不敢南下。
對外不行,那就隻能對內了。
餓極了蠻人可不管你是不是同族,直接開搶。
從年初到現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蠻國內部就爆發多起部落衝突,規模都在千人以上,至於那些百十人的小打小鬧都不算在內。
而應州城由於之前戰亂,這裏已經沒有了居民,如今這些商賈想要在這裏開店做生意,就需要解決用工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勞務派遣應運而生。
蠻國官方也需要將這些不穩定因素送走,因此對這些逃難進應州城的蠻國災民也沒有阻攔。
不管你是招工還是求職,都能在這裏留一份信息,然後勞務派遣會匹配求職與招工的信息,為商家和求職者尋找精準的目標。
由於免費,加上勞務派遣的信用和能力也得到了時間的檢驗,因此這裏成為了應州城內最熱鬧的地方,沒有之一。
很多人都在想勞務派遣這家奇怪的牙行到底圖什麽?他們不收費,又靠什麽去養活那裏的員工呢?
沒人猜透這家特殊牙行的目的。
勞務派遣從成立至今滿打滿算也就兩個月的時間,卻是已經為上千人安排了工作,服務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商戶。
當第一批蠻國災民在應州城找到活下去的希望,也帶動了更多蠻國災民向著應州城湧來。
而應州城就像一個無底洞一般,不管來多少人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消化掉。
蠻人的增加無所避免地帶來了一些騷亂,不過再被應州城的守軍以雷霆之勢鎮壓之後,尤其是應州城還出台了新的治安條例,但凡違反治安條例的蠻人將會受到嚴厲懲戒。
在此之後蠻國人就老實了,因為誰也不想被趕出城,對於他們來說,現在隻有應州城能夠給他們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