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討債鬼
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作者:煙雲客橫渡積水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頓紅薯宴讓趙蒹葭食指大動,胃口大開。
楊林最近隔三岔五都會去紅薯地看看,有時候會帶迴來一些紅薯梗和紅薯葉,清炒紅薯梗,或者用麵拌一下蒸紅薯葉再佐以蒜汁,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簡單的烹飪。
紅薯可以說全身都是寶。
紅薯可以當主食,紅薯葉和紅薯梗還可以做菜,都是難得的美味。
楊林在玉溪村的生活舒適而又愜意。
隻是魏王一封信讓楊林的好心情蕩然無存。
這就是一個討債鬼,現在竟然盯上了玉溪歌劇院。
楊林很想問你的臉咋恁大咧?
趙卓然隻是想從楊林這裏拿到幾個膾炙人口的劇本,然後仿照玉溪歌劇院在上京也建一座歌劇院。
不過魏王一看楊林這小子隨便搗鼓一個歌劇院竟然能掙這麽多錢,於是大手一揮,讓楊林去上京建一座分院,和之前一樣錢財資源都是楊林自己出,皇家用“臉”入股,所得利潤三七開。
皇家七!
就連趙蒹葭看到這封信都一臉氣唿唿的樣子。
楊林掙點錢容易嗎?
都盯著呢?
再說這個歌劇院還是婉娘的,楊林隻能算幕後股東。
楊林很想拒絕,但是魏王提前把路給楊林堵上了。
隨信一起寄來的還有一些彈劾楊林的奏折。
魏王知道楊林是一個“懶人”,所以楊林不同意也行,那就自己去上京和那些言官解釋一下,為何身為景國侯爵,公然敗壞社會風氣,全然不顧禮法,助長歪風邪氣……
這一招直接打在了楊林七寸上。
楊林確實不想去上京應付那些酸儒言官。
氣得楊林在心裏悱惻幾句,我搞歌劇院就是助長歪風邪氣,要是帶上皇室就是引領社會風潮是吧?
真tmd的雙標。
想要錢直接說,不用拐這麽大一個彎。
不過……
楊林也不會這麽乖乖吃下這個虧。
上個月祭祖的時候楊林就想建一座楊氏宗祠,要是自己建,總感覺逼格小了點。
現在好了,你想讓我去上京建歌劇院分院沒問題,那我請朝廷下旨幫我建楊氏宗祠沒毛病吧?
順帶在幫我建一座牌坊,逼格當然是越高越好,這樣才能蔭益子孫萬代!
楊林當即給魏王迴了一封信,先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委屈,再“委婉”地說了一下自己的難處,然後中心目標就是讓皇上下旨為楊氏修建祠堂牌坊……
馬上就中秋節了,鬼才閑著沒事跑到上京去和那些言官吵架呢,有這點時間在家陪陪老婆孩子不香嗎?
至於建歌劇院的錢,對於現在的楊林來說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
同時,有了皇室這個金字招牌,楊林就敢在上京歌劇院掛上皇家歌劇院的匾額。
背靠皇室這棵大樹,又在上京這種地方,掙錢就和撿錢沒啥區別。
雖然楊林隻占三成的利潤,但是賺的絕對盆滿缽滿。
魏王可能沒有意識到皇家這兩個字的含金量!
所以楊林一邊罵魏王老畢登,討債鬼,一邊美滋滋的算著能夠從中獲取多大的收益!
隨信寄出去的還有一個拳頭大小的紅薯,魏王走之前告訴楊林,紅薯收獲的時候告訴他,他要來親眼看看。
魏王現在遠在北境,估摸著是迴不來了,不過楊林還是要告訴他一聲,省得以後魏王又拿這事敲詐他。
運輸隊將楊林的信送到雲州魏王府,之後會有魏王府的人將信送給魏王。
不過這封信並沒有送到北境,而是直接送到了上京。
當趙卓然看到楊林信中所言之時,瞳孔不由得一縮。
這小子竟然好意思讓朝廷幫他建祠堂?
臉咋恁大呢?
不過當看到楊林一臉委屈地說會擇日來上京建歌劇院的時候,趙卓然不由得舒展了眉頭。
一個小小的祠堂,又是自己妹夫……
斟酌一二,趙卓然讓人喊來禮部和工部的人,將這個事情安排了下去。
隨即,趙卓然的注意力就被那一個拳頭大小的紅薯吸引住了。
相較於歌劇院,其實他更在意的是紅薯。
如果真能如楊林所言那般,那麽景國百姓將再無饑餓之憂,這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景國在他趙卓然的手上也必將迎來中興,並且超越祖輩,成為受萬民敬仰的帝王!
紅薯即將收獲,他很想去看看,順道再看望一下妹妹在海陽生活得怎麽樣。
趙卓然讓人去喊孟徵以及各部尚書前來議事,同時又寫了一封信讓人快馬加鞭送給躲在避暑山莊的景皇趙勳。
這兩個老家夥,就知道自己享樂,全然不顧他的感受。
這次他要出宮,太上老君來都攔不住!
不過趙卓然是一個極其負責的人,走之前肯定要安排一切事宜。
從上京去雲州也不過三五日的時間,來迴加上在海陽的時間,也不過半個月,最多一個月,如今景國內外趨於平穩,他離開一會不會有問題。
……
玉溪村,楊林正在做月餅模具。
這鬼地方竟然沒有月餅。
月餅這玩意雖然不怎麽好吃,但是過節要是少了總感覺缺了點什麽。
所以楊林準備自己動手做一些月餅。
“姐夫,你又在做什麽好吃的?”
每當楊林親自下廚的時候,第一個來捧場的總是白笙。
“姐夫正在給你們做月餅,後天就是中秋節了,月餅可是中秋節的標配!”
楊林一邊和麵一邊對白笙說道。
“姐夫,月餅好吃嗎?”
楊林想了一下月餅的味道,之前總覺得月餅很難吃,但是現在竟然有點懷念那種味道。
或許正應了那句古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楊林現在做了父親,更能體會父母對於兒女的感情。
想到此處,楊林內心也忍不住升起一股難言的哀傷。
“好吃,等出鍋你就知道了!”
楊林衝著白笙露出一絲笑容,隻是白笙沒有察覺到楊林笑容中掩藏的哀思。
就在楊林和麵做月餅的時候,趙卓然帶著十幾人悄然來到海陽,與其一起來的還有孟徵!
當孟徵看到紅薯的時候,非要跟著一起來看看。
楊林最近隔三岔五都會去紅薯地看看,有時候會帶迴來一些紅薯梗和紅薯葉,清炒紅薯梗,或者用麵拌一下蒸紅薯葉再佐以蒜汁,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簡單的烹飪。
紅薯可以說全身都是寶。
紅薯可以當主食,紅薯葉和紅薯梗還可以做菜,都是難得的美味。
楊林在玉溪村的生活舒適而又愜意。
隻是魏王一封信讓楊林的好心情蕩然無存。
這就是一個討債鬼,現在竟然盯上了玉溪歌劇院。
楊林很想問你的臉咋恁大咧?
趙卓然隻是想從楊林這裏拿到幾個膾炙人口的劇本,然後仿照玉溪歌劇院在上京也建一座歌劇院。
不過魏王一看楊林這小子隨便搗鼓一個歌劇院竟然能掙這麽多錢,於是大手一揮,讓楊林去上京建一座分院,和之前一樣錢財資源都是楊林自己出,皇家用“臉”入股,所得利潤三七開。
皇家七!
就連趙蒹葭看到這封信都一臉氣唿唿的樣子。
楊林掙點錢容易嗎?
都盯著呢?
再說這個歌劇院還是婉娘的,楊林隻能算幕後股東。
楊林很想拒絕,但是魏王提前把路給楊林堵上了。
隨信一起寄來的還有一些彈劾楊林的奏折。
魏王知道楊林是一個“懶人”,所以楊林不同意也行,那就自己去上京和那些言官解釋一下,為何身為景國侯爵,公然敗壞社會風氣,全然不顧禮法,助長歪風邪氣……
這一招直接打在了楊林七寸上。
楊林確實不想去上京應付那些酸儒言官。
氣得楊林在心裏悱惻幾句,我搞歌劇院就是助長歪風邪氣,要是帶上皇室就是引領社會風潮是吧?
真tmd的雙標。
想要錢直接說,不用拐這麽大一個彎。
不過……
楊林也不會這麽乖乖吃下這個虧。
上個月祭祖的時候楊林就想建一座楊氏宗祠,要是自己建,總感覺逼格小了點。
現在好了,你想讓我去上京建歌劇院分院沒問題,那我請朝廷下旨幫我建楊氏宗祠沒毛病吧?
順帶在幫我建一座牌坊,逼格當然是越高越好,這樣才能蔭益子孫萬代!
楊林當即給魏王迴了一封信,先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委屈,再“委婉”地說了一下自己的難處,然後中心目標就是讓皇上下旨為楊氏修建祠堂牌坊……
馬上就中秋節了,鬼才閑著沒事跑到上京去和那些言官吵架呢,有這點時間在家陪陪老婆孩子不香嗎?
至於建歌劇院的錢,對於現在的楊林來說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
同時,有了皇室這個金字招牌,楊林就敢在上京歌劇院掛上皇家歌劇院的匾額。
背靠皇室這棵大樹,又在上京這種地方,掙錢就和撿錢沒啥區別。
雖然楊林隻占三成的利潤,但是賺的絕對盆滿缽滿。
魏王可能沒有意識到皇家這兩個字的含金量!
所以楊林一邊罵魏王老畢登,討債鬼,一邊美滋滋的算著能夠從中獲取多大的收益!
隨信寄出去的還有一個拳頭大小的紅薯,魏王走之前告訴楊林,紅薯收獲的時候告訴他,他要來親眼看看。
魏王現在遠在北境,估摸著是迴不來了,不過楊林還是要告訴他一聲,省得以後魏王又拿這事敲詐他。
運輸隊將楊林的信送到雲州魏王府,之後會有魏王府的人將信送給魏王。
不過這封信並沒有送到北境,而是直接送到了上京。
當趙卓然看到楊林信中所言之時,瞳孔不由得一縮。
這小子竟然好意思讓朝廷幫他建祠堂?
臉咋恁大呢?
不過當看到楊林一臉委屈地說會擇日來上京建歌劇院的時候,趙卓然不由得舒展了眉頭。
一個小小的祠堂,又是自己妹夫……
斟酌一二,趙卓然讓人喊來禮部和工部的人,將這個事情安排了下去。
隨即,趙卓然的注意力就被那一個拳頭大小的紅薯吸引住了。
相較於歌劇院,其實他更在意的是紅薯。
如果真能如楊林所言那般,那麽景國百姓將再無饑餓之憂,這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景國在他趙卓然的手上也必將迎來中興,並且超越祖輩,成為受萬民敬仰的帝王!
紅薯即將收獲,他很想去看看,順道再看望一下妹妹在海陽生活得怎麽樣。
趙卓然讓人去喊孟徵以及各部尚書前來議事,同時又寫了一封信讓人快馬加鞭送給躲在避暑山莊的景皇趙勳。
這兩個老家夥,就知道自己享樂,全然不顧他的感受。
這次他要出宮,太上老君來都攔不住!
不過趙卓然是一個極其負責的人,走之前肯定要安排一切事宜。
從上京去雲州也不過三五日的時間,來迴加上在海陽的時間,也不過半個月,最多一個月,如今景國內外趨於平穩,他離開一會不會有問題。
……
玉溪村,楊林正在做月餅模具。
這鬼地方竟然沒有月餅。
月餅這玩意雖然不怎麽好吃,但是過節要是少了總感覺缺了點什麽。
所以楊林準備自己動手做一些月餅。
“姐夫,你又在做什麽好吃的?”
每當楊林親自下廚的時候,第一個來捧場的總是白笙。
“姐夫正在給你們做月餅,後天就是中秋節了,月餅可是中秋節的標配!”
楊林一邊和麵一邊對白笙說道。
“姐夫,月餅好吃嗎?”
楊林想了一下月餅的味道,之前總覺得月餅很難吃,但是現在竟然有點懷念那種味道。
或許正應了那句古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楊林現在做了父親,更能體會父母對於兒女的感情。
想到此處,楊林內心也忍不住升起一股難言的哀傷。
“好吃,等出鍋你就知道了!”
楊林衝著白笙露出一絲笑容,隻是白笙沒有察覺到楊林笑容中掩藏的哀思。
就在楊林和麵做月餅的時候,趙卓然帶著十幾人悄然來到海陽,與其一起來的還有孟徵!
當孟徵看到紅薯的時候,非要跟著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