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古宅探秘,圓滿收官
吳長彥:武學海洋中的孤舟 作者:想吃牛肉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青銅門環上的血太極正隨著心跳明滅,吳長彥掌心的汗珠滲進纏手的道袍殘片。
那些被青銅液染成青綠的布料泛起細密冰晶,在星輝映照下如同纏繞著銀河碎屑。
他屈指輕叩門環三下——這是三日前在雷火煉殿參悟的叩門禮,金頂紫霄宮簷角懸掛的二十八枚銅鈴,正是對應二十八宿的叩擊次數。
門縫裏滲出的星輝突然坍縮成線。
吳長彥側身擠入的瞬間,背後傳來饕餮紋啃噬青銅的牙酸聲響。
他右肩道袍被門框刮破的裂口處,幾縷蠶絲竟自發擰結成武當特有的太極扣——這是混元樁練至化境才有的\"蠶絲成陣\"異象。
然而此刻他無暇細究,眼前三丈見方的密室正彌漫著鐵鏽味的霧氣,地麵鋪滿的六邊形銅磚每塊都刻著《皇極經世》卦象。
\"坎離相濟,水火未濟...\"他屈膝半跪,指尖撫過磚縫滲出的暗紅液體。
那些液體在接觸八卦鏡碎片的瞬間凝成血珀,映出頭頂倒懸的北鬥七星陣——七柄隕鐵匕首正隨著密室氣流緩緩偏轉,刃尖垂落的銅鈴鐺在死寂中紋絲不動。
懷中的《混元三才圖》突然變得滾燙。
吳長彥後撤半步,看著自己方才立足的\"坤\"位銅磚驟然塌陷,露出下方汩汩冒泡的青銅熔漿。
更致命的是倒懸的北鬥陣開始加速旋轉,七道寒光交錯劃過他揚起的發梢,割斷的碎發尚未落地便被熔漿汽化。
\"二十四節氣方位。\"他盯著磚縫滲出的液體流向,突然想起紫霄宮偏殿那尊漏刻。
當左腳點在\"驚蟄\"位時,隕鐵匕首恰好掃過\"春分\"位的熔漿池,激起的火星在霧氣中劃出焦痕——那痕跡竟與懷中殘卷的雲篆完全重合。
吳長彥突然扯下腰間纏著的青銅結晶。
這些由道袍碎片與重水混合形成的冰淩狀物質,在被他擲向\"冬至\"位的瞬間,竟如同活物般攀附牆壁生長,眨眼間結成橫跨熔漿的冰橋。
他踏著八步趕蟬的輕功步法掠過的刹那,背後傳來冰橋被北鬥匕首絞碎的脆響。
第二道陷阱在唿吸間降臨。
密室四壁突然滲出墨綠色霧氣,那些曾在武當後山見過的腐骨瘴,此刻卻摻雜著青銅碎屑閃爍磷光。
吳長彥屏息縮骨,將混元樁的龜息法催動到極致,耳垂卻仍被擦過的毒霧灼出血珠。
更糟糕的是懷中殘卷開始不受控製地顫動,羊皮紙邊緣的焦痕突然複燃,青紫色火苗舔舐著他胸前的衣物。
\"原來如此...\"他瞳孔驟縮,想起金頂太和宮那盞長明燈。
當即將燃燒的殘卷貼近牆麵卦象,青紫火焰瞬間順著\"震\"位雷紋蔓延,竟將毒霧燒灼出人形通道。
火焰盡頭浮現的青銅閘門布滿銅鏽,門環卻是新鮮的血色——正是用他耳垂滴落的血珠染就。
最後十步距離,密室開始劇烈震顫。
穹頂墜落的星屑在熔漿裏炸開金色火花,吳長彥的道靴在\"大暑\"位銅磚打滑的瞬間,本能地使出太極拳\"斜飛式\"。
右肘擦過地麵時帶起的勁風,竟將熔漿掀起三尺高的浪牆,為他擋住右側射來的三枚透骨釘。
浪牆墜落的轟鳴聲中,他隱約聽見古宅承重梁斷裂的呻吟。
當血色門環被染血的掌心按住,吳長彥第一次露出笑意。
那些在毒霧中結晶的汗珠,此刻正沿著他繃緊的脊椎滾落,在道袍背麵繪出完整的周天星圖。
門軸轉動的嘎吱聲裏,他反手抽出束腰的青銅冰淩,將其拗成武當繞指柔劍的弧度——這是八步趕蟬接白猿獻果的起手式。
吳長彥的指尖在血色門環上凝滯片刻,道袍後背的周天星圖突然泛起微弱熒光。
那些由毒瘴結晶繪製的星子順著督脈遊走,在他後頸聚成北鬥七星的灼痕。
青銅門軸轉動時發出的聲響不似金鐵摩擦,倒像是千萬根蠶絲同時崩斷。
門縫裏湧出的白光中突然伸出八隻青灰色手臂。
\"八卦遊龍!\"吳長彥擰腰旋身,束腰的青銅冰淩在掌心化作三尺青鋒。
那些布滿屍斑的手臂按著八門方位抓來,卻被他踏著九宮步法接連閃過。
劍鋒劃過\"傷\"位手臂時爆出金鐵交鳴之聲,飛濺的火星照亮了白霧中若隱若現的青銅戰甲。
霧氣凝聚成七具無頭武將,手中陌刀組成天罡北鬥陣。
吳長彥瞳孔微縮,認出這些幽靈甲胄上的狴犴紋——正是三日前在雷火煉殿見過的明代錦衣衛製式。
他忽然扯下道袍殘片係在劍鋒,沾染耳垂鮮血的布料遇風即燃,青紫火光照出幽靈脖頸處蠕動的青銅血管。
\"震位雷動!\"冰淩劍尖點在地麵\"驚蟄\"位,借反震之力騰空而起。
七柄陌刀組成的刀網擦著鞋底掠過,將後方石壁劈出北鬥形狀的裂痕。
吳長彥在半空屈指彈劍,燃燒的道袍碎片如流星墜入\"離\"位,幽靈戰陣頓時出現刹那凝滯。
這電光石火的間隙,他左手已捏起太極雲手勢。
沾染熔漿的袖袍在氣勁催動下鼓蕩如帆,將最前方的兩具幽靈卷入陰陽魚漩渦。
青銅甲胄與陌刀在太極勁中互相撞擊,迸發的火花竟在空中凝成\"未濟\"卦象。
剩餘幽靈突然棄刀結印,腐朽的指節扣出大金剛輪印。
吳長彥感覺周身空氣突然變得粘稠,仿佛有看不見的青銅液正在凝固。
他右足猛踏\"乾\"位,八極拳\"立地通天\"的剛猛勁道震碎地麵銅磚,飛濺的碎塊撞在幽靈結印的手掌上,發出鍾磬般的清鳴。
懷中的《混元三才圖》自動展開,羊皮紙上的雲篆與空中卦象共鳴。
吳長彥福至心靈,突然並指劃過劍鋒,將滲血的指尖按在\"坎\"位卦爻。
血珠墜地的瞬間,整個密室的地磚開始按照六十四卦方位輪轉,幽靈腳下的\"艮\"位突然塌陷成青銅熔池。
淒厲的嘶吼聲中,五具幽靈墜入熔漿。
吳長彥趁機掠過旋轉的卦象磚,劍鋒挑向最後兩具幽靈的眉心。
就在青銅冰淩即將刺中的刹那,霧氣裏突然浮現出半張腐爛的錦衣衛千戶麵孔。
\"武當...偷師...\"幽靈的喉骨摩擦出破碎的音節,眼眶裏爬出青銅色的蜈蚣。
吳長彥劍勢不收,腕部卻多轉了三寸弧度,本該洞穿眉心的劍鋒突然上挑,將對方頭盔的紅纓削落。
\"閣下守宅二百載,可曾見過真正的武道?\"他旋身避開蜈蚣毒液,劍尖在熔漿池麵劃出太極弦。
蒸騰的青銅蒸汽裏,混元樁的龜息法運轉到極致,耳畔響起了三日前在紫霄宮聽到的晨鍾。
幽靈突然僵直不動,甲胄縫隙湧出黑色怨氣。
吳長彥將燃燒殆盡的道袍灰燼灑向空中,灰燼接觸怨氣的瞬間,竟在空中形成小小的星圖漩渦。
當最後一縷黑氣被吸入漩渦,密室穹頂的北鬥隕鐵陣突然墜落,七柄匕首插入地麵組成勺形圖案。
震動停止時,吳長彥正站在勺柄末端的\"搖光\"位。
他彎腰拾起匕首,發現刃身上的銅鏽正在月光下褪去,露出下麵鐫刻的小楷——\"貪狼噬怨,武德長存\"。
束腰的冰淩不知何時已化作青銅粉末,順著指縫滲入地磚卦象。
在走向出口的百步長廊裏,吳長彥每隔七步便以指代筆,在牆壁刻下《混元三才圖》的注解。
當他用八極拳的透骨勁在鎮宅石碑刻完最後一句\"武道非殺伐,混元自長生\"時,東側窗欞突然射入一縷金陽。
晨光中,那些刻痕泛起青玉光澤。
吳長彥將僅剩的青銅粉末撒在碑角,看著它們凝聚成小小的太極魚。
碑文陰影裏,隱約有七道模糊人影對他拱手作揖,旋即消散在光塵中。
古宅正門的朱漆早已斑駁,吳長彥卻注意到門檻處凝結著新鮮露珠。
當他抬腳跨過門檻的瞬間,道袍後背的周天星圖突然飄散,三百六十五粒結晶珠子彈向身後虛空,在古宅飛簷上織成璀璨星幕。
晨風卷著山間鬆濤湧來,吳長彥站在石階上眯起眼睛。
陽光穿透他發梢時,那些被北鬥匕首割斷的碎發突然生長複原,在額前投下細密的陰影。
他伸手接住一片被氣流卷來的銀杏葉,發現葉脈紋路竟與密室卦象完全契合。
台階下方的山道上傳來晨鍾餘韻,驚起林間宿鳥。
吳長彥沒有迴頭查看古宅的變化,隻是將銀杏葉收入懷中殘卷。
在他踏出最後一級石階時,身後傳來琉璃瓦片成片墜落的清響,如同兩百年前的道士在月光下輕敲銅磬。
(第二日寅時三刻,武當後山采藥人發現明代古宅遺址突發大火,火中隱現北鬥星光。
而在焦土廢墟中央,矗立著塊刻有混元太極圖的青銅碑,碑前散落著七枚隕鐵鍛造的匕首,排列成勺柄指向金頂的方位。
)
晨光穿透古宅殘存的飛簷時,吳長彥攤開掌心,那些被青銅熔漿灼燒的紋路正在緩慢愈合。
混元三才圖的羊皮卷緊貼著胸口震動,某種類似蟬鳴的波動順著膻中穴漫向四肢百骸。
他低頭查看時,發現昨夜沾染毒瘴的衣襟邊緣,不知何時結出了細小的冰晶八卦。
山風卷著燃燒後的琉璃碎屑掠過腳邊,吳長彥俯身拾起半片帶著卦象紋路的瓦當。
當指尖觸碰到\"離\"卦爻線時,瓦當突然變得透明,映出三百裏外武當金頂的晨霧。
這異象持續了三次心跳的時間,破碎時在他虎口留下灼熱的紅痕,形狀恰似北鬥第七星搖光的投影。
懷中的手機突然震動,鎖屏顯示七條未讀消息。
最新那條是論壇自動推送的新聞——《國際傳統武術峰會改址公告:原定嵩山會場因故取消,新址選定雲霧山天柱峰》。
配圖裏若隱若現的八角形擂台懸浮在雲海中,放大後能看到石柱上模糊的狴犴浮雕。
吳長彥將瓦當碎片收入錦囊時,指尖觸碰到三日前采摘的野山參。
原本暗黃的參須此刻泛著青銅光澤,斷麵滲出的汁液在陽光下折射出細小卦象。
他想起《炁體源流》中\"草木通玄\"的記載,突然咬破參須含在舌底——參液接觸唾液的瞬間,耳蝸突然湧入瀑布轟鳴般的潮聲。
這潮聲裹挾著無數破碎的畫麵:雪峰之巔的青銅鼎、繡著二十八宿的玄色道袍、還有七具倒懸在冰棱中的古屍。
當參液完全化入津液,他睜開眼發現手中多了片金邊銀杏葉,葉脈紋路正隨著唿吸頻率閃爍微光。
山道轉角處的告示牌覆滿青苔,鋼製支架卻被某種利器削成整齊的八卦陣圖。
吳長彥用鞋尖撥開苔蘚,露出下麵新鮮的斬痕——切口處泛著隕鐵特有的霜色,與古宅密室墜落的北鬥匕首如出一轍。
更詭異的是,當他將銀杏葉貼近斬痕,葉片邊緣突然卷曲成指南針的形態,顫巍巍指向雲海深處的天柱峰。
五裏外的休息亭裏,石桌上留著半盞殘茶。
紫砂壺身用金絲嵌著\"以武會友\"的篆文,杯底沉澱的茶葉竟排列成微型天罡陣。
吳長彥屈指輕彈杯壁,懸浮的茶梗突然炸開,在桌麵濺出北鬥七星的濕痕。
第二聲輕彈時,水珠組成的\"搖光\"位突然滾向東北方,與他錦囊中震顫的青銅瓦當產生共鳴。
手機再次震動,武術論壇的特別關注分區跳出新帖。
匿名用戶上傳的模糊視頻裏,某個白發老者正在雲海中演練太極拳,收勢時掀起的罡風竟將無人機吹出鏡頭範圍。
吳長彥暫停在第七秒的畫麵——老者道袍下擺的暗紋,分明是古宅密室銅磚上的《皇極經世》卦象。
山腳集合點的青石界碑爬滿藤蔓,吳長彥卻注意到纏繞的葛藤全數避開了碑麵刻字。
當他伸手撫摸\"雲霧山\"三個魏碑體大字時,蟄伏在丹田的混元炁突然自行運轉,指尖所過之處,藤蔓如遭雷擊般退縮,露出下麵新鮮的抓痕——五道指痕嵌入青石三寸,邊緣殘留的冰晶與古宅密室牆麵的青銅霜一模一樣。
界碑後的柏油路在此處突兀斷裂,取而代之的是七百二十級青玉台階。
每塊台階中央都嵌著枚隕鐵釘,排列方式暗合洛書九宮數。
吳長彥踏上第一級時,懷中的青銅瓦當突然發燙,將道袍內襯燙出個完美的太極陰陽魚。
他站在第七級台階迴望,來時的山道已然隱入雲海。
界碑上的葛藤正在瘋狂生長,轉眼間將\"武\"字部首纏繞成青銅鎖鏈的形狀。
更高處的雲霧中,隱約傳來七聲間隔規律的鍾鳴,每次聲響都恰好與他丹田炁海的潮汐共振。
當吳長彥終於走完最後一級台階,山風突然變得凜冽如刀。
他束發的道簪應聲而斷,飛揚的發絲在陽光下竟折射出隕鐵光澤。
前方三丈處的斷崖邊,七隻白鶴正以北鬥陣型盤旋上升,鶴唳聲撕開的雲層裏,隱約露出角木蛟星宿的青色輝光。
那些被青銅液染成青綠的布料泛起細密冰晶,在星輝映照下如同纏繞著銀河碎屑。
他屈指輕叩門環三下——這是三日前在雷火煉殿參悟的叩門禮,金頂紫霄宮簷角懸掛的二十八枚銅鈴,正是對應二十八宿的叩擊次數。
門縫裏滲出的星輝突然坍縮成線。
吳長彥側身擠入的瞬間,背後傳來饕餮紋啃噬青銅的牙酸聲響。
他右肩道袍被門框刮破的裂口處,幾縷蠶絲竟自發擰結成武當特有的太極扣——這是混元樁練至化境才有的\"蠶絲成陣\"異象。
然而此刻他無暇細究,眼前三丈見方的密室正彌漫著鐵鏽味的霧氣,地麵鋪滿的六邊形銅磚每塊都刻著《皇極經世》卦象。
\"坎離相濟,水火未濟...\"他屈膝半跪,指尖撫過磚縫滲出的暗紅液體。
那些液體在接觸八卦鏡碎片的瞬間凝成血珀,映出頭頂倒懸的北鬥七星陣——七柄隕鐵匕首正隨著密室氣流緩緩偏轉,刃尖垂落的銅鈴鐺在死寂中紋絲不動。
懷中的《混元三才圖》突然變得滾燙。
吳長彥後撤半步,看著自己方才立足的\"坤\"位銅磚驟然塌陷,露出下方汩汩冒泡的青銅熔漿。
更致命的是倒懸的北鬥陣開始加速旋轉,七道寒光交錯劃過他揚起的發梢,割斷的碎發尚未落地便被熔漿汽化。
\"二十四節氣方位。\"他盯著磚縫滲出的液體流向,突然想起紫霄宮偏殿那尊漏刻。
當左腳點在\"驚蟄\"位時,隕鐵匕首恰好掃過\"春分\"位的熔漿池,激起的火星在霧氣中劃出焦痕——那痕跡竟與懷中殘卷的雲篆完全重合。
吳長彥突然扯下腰間纏著的青銅結晶。
這些由道袍碎片與重水混合形成的冰淩狀物質,在被他擲向\"冬至\"位的瞬間,竟如同活物般攀附牆壁生長,眨眼間結成橫跨熔漿的冰橋。
他踏著八步趕蟬的輕功步法掠過的刹那,背後傳來冰橋被北鬥匕首絞碎的脆響。
第二道陷阱在唿吸間降臨。
密室四壁突然滲出墨綠色霧氣,那些曾在武當後山見過的腐骨瘴,此刻卻摻雜著青銅碎屑閃爍磷光。
吳長彥屏息縮骨,將混元樁的龜息法催動到極致,耳垂卻仍被擦過的毒霧灼出血珠。
更糟糕的是懷中殘卷開始不受控製地顫動,羊皮紙邊緣的焦痕突然複燃,青紫色火苗舔舐著他胸前的衣物。
\"原來如此...\"他瞳孔驟縮,想起金頂太和宮那盞長明燈。
當即將燃燒的殘卷貼近牆麵卦象,青紫火焰瞬間順著\"震\"位雷紋蔓延,竟將毒霧燒灼出人形通道。
火焰盡頭浮現的青銅閘門布滿銅鏽,門環卻是新鮮的血色——正是用他耳垂滴落的血珠染就。
最後十步距離,密室開始劇烈震顫。
穹頂墜落的星屑在熔漿裏炸開金色火花,吳長彥的道靴在\"大暑\"位銅磚打滑的瞬間,本能地使出太極拳\"斜飛式\"。
右肘擦過地麵時帶起的勁風,竟將熔漿掀起三尺高的浪牆,為他擋住右側射來的三枚透骨釘。
浪牆墜落的轟鳴聲中,他隱約聽見古宅承重梁斷裂的呻吟。
當血色門環被染血的掌心按住,吳長彥第一次露出笑意。
那些在毒霧中結晶的汗珠,此刻正沿著他繃緊的脊椎滾落,在道袍背麵繪出完整的周天星圖。
門軸轉動的嘎吱聲裏,他反手抽出束腰的青銅冰淩,將其拗成武當繞指柔劍的弧度——這是八步趕蟬接白猿獻果的起手式。
吳長彥的指尖在血色門環上凝滯片刻,道袍後背的周天星圖突然泛起微弱熒光。
那些由毒瘴結晶繪製的星子順著督脈遊走,在他後頸聚成北鬥七星的灼痕。
青銅門軸轉動時發出的聲響不似金鐵摩擦,倒像是千萬根蠶絲同時崩斷。
門縫裏湧出的白光中突然伸出八隻青灰色手臂。
\"八卦遊龍!\"吳長彥擰腰旋身,束腰的青銅冰淩在掌心化作三尺青鋒。
那些布滿屍斑的手臂按著八門方位抓來,卻被他踏著九宮步法接連閃過。
劍鋒劃過\"傷\"位手臂時爆出金鐵交鳴之聲,飛濺的火星照亮了白霧中若隱若現的青銅戰甲。
霧氣凝聚成七具無頭武將,手中陌刀組成天罡北鬥陣。
吳長彥瞳孔微縮,認出這些幽靈甲胄上的狴犴紋——正是三日前在雷火煉殿見過的明代錦衣衛製式。
他忽然扯下道袍殘片係在劍鋒,沾染耳垂鮮血的布料遇風即燃,青紫火光照出幽靈脖頸處蠕動的青銅血管。
\"震位雷動!\"冰淩劍尖點在地麵\"驚蟄\"位,借反震之力騰空而起。
七柄陌刀組成的刀網擦著鞋底掠過,將後方石壁劈出北鬥形狀的裂痕。
吳長彥在半空屈指彈劍,燃燒的道袍碎片如流星墜入\"離\"位,幽靈戰陣頓時出現刹那凝滯。
這電光石火的間隙,他左手已捏起太極雲手勢。
沾染熔漿的袖袍在氣勁催動下鼓蕩如帆,將最前方的兩具幽靈卷入陰陽魚漩渦。
青銅甲胄與陌刀在太極勁中互相撞擊,迸發的火花竟在空中凝成\"未濟\"卦象。
剩餘幽靈突然棄刀結印,腐朽的指節扣出大金剛輪印。
吳長彥感覺周身空氣突然變得粘稠,仿佛有看不見的青銅液正在凝固。
他右足猛踏\"乾\"位,八極拳\"立地通天\"的剛猛勁道震碎地麵銅磚,飛濺的碎塊撞在幽靈結印的手掌上,發出鍾磬般的清鳴。
懷中的《混元三才圖》自動展開,羊皮紙上的雲篆與空中卦象共鳴。
吳長彥福至心靈,突然並指劃過劍鋒,將滲血的指尖按在\"坎\"位卦爻。
血珠墜地的瞬間,整個密室的地磚開始按照六十四卦方位輪轉,幽靈腳下的\"艮\"位突然塌陷成青銅熔池。
淒厲的嘶吼聲中,五具幽靈墜入熔漿。
吳長彥趁機掠過旋轉的卦象磚,劍鋒挑向最後兩具幽靈的眉心。
就在青銅冰淩即將刺中的刹那,霧氣裏突然浮現出半張腐爛的錦衣衛千戶麵孔。
\"武當...偷師...\"幽靈的喉骨摩擦出破碎的音節,眼眶裏爬出青銅色的蜈蚣。
吳長彥劍勢不收,腕部卻多轉了三寸弧度,本該洞穿眉心的劍鋒突然上挑,將對方頭盔的紅纓削落。
\"閣下守宅二百載,可曾見過真正的武道?\"他旋身避開蜈蚣毒液,劍尖在熔漿池麵劃出太極弦。
蒸騰的青銅蒸汽裏,混元樁的龜息法運轉到極致,耳畔響起了三日前在紫霄宮聽到的晨鍾。
幽靈突然僵直不動,甲胄縫隙湧出黑色怨氣。
吳長彥將燃燒殆盡的道袍灰燼灑向空中,灰燼接觸怨氣的瞬間,竟在空中形成小小的星圖漩渦。
當最後一縷黑氣被吸入漩渦,密室穹頂的北鬥隕鐵陣突然墜落,七柄匕首插入地麵組成勺形圖案。
震動停止時,吳長彥正站在勺柄末端的\"搖光\"位。
他彎腰拾起匕首,發現刃身上的銅鏽正在月光下褪去,露出下麵鐫刻的小楷——\"貪狼噬怨,武德長存\"。
束腰的冰淩不知何時已化作青銅粉末,順著指縫滲入地磚卦象。
在走向出口的百步長廊裏,吳長彥每隔七步便以指代筆,在牆壁刻下《混元三才圖》的注解。
當他用八極拳的透骨勁在鎮宅石碑刻完最後一句\"武道非殺伐,混元自長生\"時,東側窗欞突然射入一縷金陽。
晨光中,那些刻痕泛起青玉光澤。
吳長彥將僅剩的青銅粉末撒在碑角,看著它們凝聚成小小的太極魚。
碑文陰影裏,隱約有七道模糊人影對他拱手作揖,旋即消散在光塵中。
古宅正門的朱漆早已斑駁,吳長彥卻注意到門檻處凝結著新鮮露珠。
當他抬腳跨過門檻的瞬間,道袍後背的周天星圖突然飄散,三百六十五粒結晶珠子彈向身後虛空,在古宅飛簷上織成璀璨星幕。
晨風卷著山間鬆濤湧來,吳長彥站在石階上眯起眼睛。
陽光穿透他發梢時,那些被北鬥匕首割斷的碎發突然生長複原,在額前投下細密的陰影。
他伸手接住一片被氣流卷來的銀杏葉,發現葉脈紋路竟與密室卦象完全契合。
台階下方的山道上傳來晨鍾餘韻,驚起林間宿鳥。
吳長彥沒有迴頭查看古宅的變化,隻是將銀杏葉收入懷中殘卷。
在他踏出最後一級石階時,身後傳來琉璃瓦片成片墜落的清響,如同兩百年前的道士在月光下輕敲銅磬。
(第二日寅時三刻,武當後山采藥人發現明代古宅遺址突發大火,火中隱現北鬥星光。
而在焦土廢墟中央,矗立著塊刻有混元太極圖的青銅碑,碑前散落著七枚隕鐵鍛造的匕首,排列成勺柄指向金頂的方位。
)
晨光穿透古宅殘存的飛簷時,吳長彥攤開掌心,那些被青銅熔漿灼燒的紋路正在緩慢愈合。
混元三才圖的羊皮卷緊貼著胸口震動,某種類似蟬鳴的波動順著膻中穴漫向四肢百骸。
他低頭查看時,發現昨夜沾染毒瘴的衣襟邊緣,不知何時結出了細小的冰晶八卦。
山風卷著燃燒後的琉璃碎屑掠過腳邊,吳長彥俯身拾起半片帶著卦象紋路的瓦當。
當指尖觸碰到\"離\"卦爻線時,瓦當突然變得透明,映出三百裏外武當金頂的晨霧。
這異象持續了三次心跳的時間,破碎時在他虎口留下灼熱的紅痕,形狀恰似北鬥第七星搖光的投影。
懷中的手機突然震動,鎖屏顯示七條未讀消息。
最新那條是論壇自動推送的新聞——《國際傳統武術峰會改址公告:原定嵩山會場因故取消,新址選定雲霧山天柱峰》。
配圖裏若隱若現的八角形擂台懸浮在雲海中,放大後能看到石柱上模糊的狴犴浮雕。
吳長彥將瓦當碎片收入錦囊時,指尖觸碰到三日前采摘的野山參。
原本暗黃的參須此刻泛著青銅光澤,斷麵滲出的汁液在陽光下折射出細小卦象。
他想起《炁體源流》中\"草木通玄\"的記載,突然咬破參須含在舌底——參液接觸唾液的瞬間,耳蝸突然湧入瀑布轟鳴般的潮聲。
這潮聲裹挾著無數破碎的畫麵:雪峰之巔的青銅鼎、繡著二十八宿的玄色道袍、還有七具倒懸在冰棱中的古屍。
當參液完全化入津液,他睜開眼發現手中多了片金邊銀杏葉,葉脈紋路正隨著唿吸頻率閃爍微光。
山道轉角處的告示牌覆滿青苔,鋼製支架卻被某種利器削成整齊的八卦陣圖。
吳長彥用鞋尖撥開苔蘚,露出下麵新鮮的斬痕——切口處泛著隕鐵特有的霜色,與古宅密室墜落的北鬥匕首如出一轍。
更詭異的是,當他將銀杏葉貼近斬痕,葉片邊緣突然卷曲成指南針的形態,顫巍巍指向雲海深處的天柱峰。
五裏外的休息亭裏,石桌上留著半盞殘茶。
紫砂壺身用金絲嵌著\"以武會友\"的篆文,杯底沉澱的茶葉竟排列成微型天罡陣。
吳長彥屈指輕彈杯壁,懸浮的茶梗突然炸開,在桌麵濺出北鬥七星的濕痕。
第二聲輕彈時,水珠組成的\"搖光\"位突然滾向東北方,與他錦囊中震顫的青銅瓦當產生共鳴。
手機再次震動,武術論壇的特別關注分區跳出新帖。
匿名用戶上傳的模糊視頻裏,某個白發老者正在雲海中演練太極拳,收勢時掀起的罡風竟將無人機吹出鏡頭範圍。
吳長彥暫停在第七秒的畫麵——老者道袍下擺的暗紋,分明是古宅密室銅磚上的《皇極經世》卦象。
山腳集合點的青石界碑爬滿藤蔓,吳長彥卻注意到纏繞的葛藤全數避開了碑麵刻字。
當他伸手撫摸\"雲霧山\"三個魏碑體大字時,蟄伏在丹田的混元炁突然自行運轉,指尖所過之處,藤蔓如遭雷擊般退縮,露出下麵新鮮的抓痕——五道指痕嵌入青石三寸,邊緣殘留的冰晶與古宅密室牆麵的青銅霜一模一樣。
界碑後的柏油路在此處突兀斷裂,取而代之的是七百二十級青玉台階。
每塊台階中央都嵌著枚隕鐵釘,排列方式暗合洛書九宮數。
吳長彥踏上第一級時,懷中的青銅瓦當突然發燙,將道袍內襯燙出個完美的太極陰陽魚。
他站在第七級台階迴望,來時的山道已然隱入雲海。
界碑上的葛藤正在瘋狂生長,轉眼間將\"武\"字部首纏繞成青銅鎖鏈的形狀。
更高處的雲霧中,隱約傳來七聲間隔規律的鍾鳴,每次聲響都恰好與他丹田炁海的潮汐共振。
當吳長彥終於走完最後一級台階,山風突然變得凜冽如刀。
他束發的道簪應聲而斷,飛揚的發絲在陽光下竟折射出隕鐵光澤。
前方三丈處的斷崖邊,七隻白鶴正以北鬥陣型盤旋上升,鶴唳聲撕開的雲層裏,隱約露出角木蛟星宿的青色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