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迴到最初的問題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的。”
朱辰沒有猶豫,目光堅定的迴道:“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是已經被證明了的社會發展的本質,隻要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的生產關係就會向公平轉變,隻是這個發展的道路會漫長,但隻要我們堅定信念,不懈奮鬥,終有一天會實現的。”
朱標和劉基還處於震驚當中。
而朱元璋則是相信朱辰說的話,他現在已經有了信任的心理基礎。
其實,朱元璋還想問,你所在的那個社會,是不是已經達到了朱辰剛剛說的那個更高維度的社會,不過礙於朱標和劉基在這裏,他暫時不好開口問。
但是聽朱辰的語氣,應該是還沒有實現。
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如果人人平等,那是不是就沒有皇帝了?”
朱辰給了朱元璋一個奇怪的眼神。
都什麽年代了,還皇帝?
別說到未來那個年代了,就是現代,也都很少有了,當然也不是沒有,在一些君主立憲製的國家,皇室還是存在的。
隻不過皇室基本上已經沒有實權了,但依舊保持著相關待遇,享受百姓的愛戴與尊敬。
“當然沒有。”
朱辰迴道:“到那個時候,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人人也都是這個社會的主人。”
朱元璋聽到這裏,心裏突然懸起了一顆石頭。
也就是說,他的大明如果在朱辰的幫助下全力的去提升生產力,到最後那豈不是連皇室都沒了,便宜了所有人?
他朱元璋自問還是沒有那個高的情操的,他首先想的是如何讓大明這個朱家王朝延續下去,接下來才是百姓。
“如果大明可以走上改變的道路,盡可能的去提高生產力,可以實現你說的更高維度的社會嗎?”
大明?
朱辰聞言微微一怔,這個老黃似乎異常的關心明朝,不過誰讓他是個明粉呢。
大明要走到更高維度的社會?
那多少有點癡人說夢了。
“即使從大明開始能夠走上改變的道路,但大明差得還是很遠很遠,就好比蚍蜉撼樹,想要撼動階級這棵大樹,都不知道還要多少年呢。”
聽朱辰這麽一說,朱元璋心中懸著的石頭落下了。
自己確實杞人憂天了。
朱辰描述的資本社會就已經讓他覺得不可思議了,殖民全世界就更是感覺遙不可及,那得要走多遠才能走到那一步啊,更何況是更高維度的社會?
他們現在才剛剛開設了一家織布廠,可以說是一萬步還沒有走出第一步呢。
現在去說那些,不切實際。
不過說到織布廠,朱元璋這才想起他們此行的目的。
他們開設的織布廠,賺錢是賺了一些錢,但也對京師周圍的織戶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簡直是一下子斷了他們的活路。
目前賺的錢對大明而言杯水車薪,但卻讓那麽多的織戶受到影響,這怎麽看都是不值得的。
而且……
如果真的按照朱辰所說,將生產擴大至全國,那麽豈不是全國範圍內的織戶都要受到影響?
朱元璋將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
“朱先生,說迴最開始的問題,如果咱在大明得到飛梭的技術,然後開了一間織布廠,雇人織布,咱是賺了一些錢,但是咱把這些錢賺了,那些原本以織布為生的織戶豈不是沒有了收入,因此落入絕望的境地?”
朱辰聽罷朱元璋的問題,微微頷首。
“不錯,確實會這樣。”
“還是那句話,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後者反作用於前者,現在織布的生產力提升了,這就讓織布有了形成規模生產的可能,這就催生了新的生產關係,也就是兩個新的階級,以布廠老板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和以織布工人為代表的工人階級,而原本男耕女織的生產關係,顯然已經不適應新的生產力了,所以注定被淘汰。”
原來這其中還蘊含著這樣的原理。
三人恍然大悟。
有了事實作為基礎,他們對這個原理理解得也更加深刻了。
即便是仍舊將信將疑的朱標和劉基,也不得不承認,朱辰的這個原理的確是解釋了當前他們遭遇到的現象。
而朱元璋卻是皺眉追問道:“那怎麽辦?難道真的非得斷了他們的生計嗎?”
朱辰沉吟片刻,迴道:
“其實也不能這麽說,這些以家庭為單位的織戶在新的織布廠麵前,注定是要被衝擊得破產的,而破產的他們,其實可以選擇給織布廠打工,也就是成為工人。”
“這樣一來,他們的生產關係就改變了,他們將會成為第一批工人,從而適應新的生產力。”
聽朱辰這麽一說,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不約而同的點頭。
這個朱辰還真是厲害。
不僅講出了辦法,還把原理給他們解釋得清清楚楚。
不過劉基還是有些擔憂道:“不過讓他們作出這個轉變,恐怕會有人不願意啊。”
朱元璋輕哼一聲,道:“咱都已經給他們活路了,他們自己若還不識好歹,那就隻能怪他們咎由自取。”
朱辰微微一怔,這老黃怎麽說得跟真的一樣。
想了想,朱辰開口道:“如果是我來開這個織布廠……”
“你會怎麽做?”
朱元璋見朱辰微微停頓,不由得迫切的追問。
他當然很想知道朱辰會怎麽做。
朱標和劉基當然也是。
在三人灼灼的目光下,隻聽朱辰迴道:“我會免費將改良過的織布機提供給他們。”
朱辰沒有猶豫,目光堅定的迴道:“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是已經被證明了的社會發展的本質,隻要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的生產關係就會向公平轉變,隻是這個發展的道路會漫長,但隻要我們堅定信念,不懈奮鬥,終有一天會實現的。”
朱標和劉基還處於震驚當中。
而朱元璋則是相信朱辰說的話,他現在已經有了信任的心理基礎。
其實,朱元璋還想問,你所在的那個社會,是不是已經達到了朱辰剛剛說的那個更高維度的社會,不過礙於朱標和劉基在這裏,他暫時不好開口問。
但是聽朱辰的語氣,應該是還沒有實現。
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如果人人平等,那是不是就沒有皇帝了?”
朱辰給了朱元璋一個奇怪的眼神。
都什麽年代了,還皇帝?
別說到未來那個年代了,就是現代,也都很少有了,當然也不是沒有,在一些君主立憲製的國家,皇室還是存在的。
隻不過皇室基本上已經沒有實權了,但依舊保持著相關待遇,享受百姓的愛戴與尊敬。
“當然沒有。”
朱辰迴道:“到那個時候,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人人也都是這個社會的主人。”
朱元璋聽到這裏,心裏突然懸起了一顆石頭。
也就是說,他的大明如果在朱辰的幫助下全力的去提升生產力,到最後那豈不是連皇室都沒了,便宜了所有人?
他朱元璋自問還是沒有那個高的情操的,他首先想的是如何讓大明這個朱家王朝延續下去,接下來才是百姓。
“如果大明可以走上改變的道路,盡可能的去提高生產力,可以實現你說的更高維度的社會嗎?”
大明?
朱辰聞言微微一怔,這個老黃似乎異常的關心明朝,不過誰讓他是個明粉呢。
大明要走到更高維度的社會?
那多少有點癡人說夢了。
“即使從大明開始能夠走上改變的道路,但大明差得還是很遠很遠,就好比蚍蜉撼樹,想要撼動階級這棵大樹,都不知道還要多少年呢。”
聽朱辰這麽一說,朱元璋心中懸著的石頭落下了。
自己確實杞人憂天了。
朱辰描述的資本社會就已經讓他覺得不可思議了,殖民全世界就更是感覺遙不可及,那得要走多遠才能走到那一步啊,更何況是更高維度的社會?
他們現在才剛剛開設了一家織布廠,可以說是一萬步還沒有走出第一步呢。
現在去說那些,不切實際。
不過說到織布廠,朱元璋這才想起他們此行的目的。
他們開設的織布廠,賺錢是賺了一些錢,但也對京師周圍的織戶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簡直是一下子斷了他們的活路。
目前賺的錢對大明而言杯水車薪,但卻讓那麽多的織戶受到影響,這怎麽看都是不值得的。
而且……
如果真的按照朱辰所說,將生產擴大至全國,那麽豈不是全國範圍內的織戶都要受到影響?
朱元璋將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
“朱先生,說迴最開始的問題,如果咱在大明得到飛梭的技術,然後開了一間織布廠,雇人織布,咱是賺了一些錢,但是咱把這些錢賺了,那些原本以織布為生的織戶豈不是沒有了收入,因此落入絕望的境地?”
朱辰聽罷朱元璋的問題,微微頷首。
“不錯,確實會這樣。”
“還是那句話,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後者反作用於前者,現在織布的生產力提升了,這就讓織布有了形成規模生產的可能,這就催生了新的生產關係,也就是兩個新的階級,以布廠老板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和以織布工人為代表的工人階級,而原本男耕女織的生產關係,顯然已經不適應新的生產力了,所以注定被淘汰。”
原來這其中還蘊含著這樣的原理。
三人恍然大悟。
有了事實作為基礎,他們對這個原理理解得也更加深刻了。
即便是仍舊將信將疑的朱標和劉基,也不得不承認,朱辰的這個原理的確是解釋了當前他們遭遇到的現象。
而朱元璋卻是皺眉追問道:“那怎麽辦?難道真的非得斷了他們的生計嗎?”
朱辰沉吟片刻,迴道:
“其實也不能這麽說,這些以家庭為單位的織戶在新的織布廠麵前,注定是要被衝擊得破產的,而破產的他們,其實可以選擇給織布廠打工,也就是成為工人。”
“這樣一來,他們的生產關係就改變了,他們將會成為第一批工人,從而適應新的生產力。”
聽朱辰這麽一說,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不約而同的點頭。
這個朱辰還真是厲害。
不僅講出了辦法,還把原理給他們解釋得清清楚楚。
不過劉基還是有些擔憂道:“不過讓他們作出這個轉變,恐怕會有人不願意啊。”
朱元璋輕哼一聲,道:“咱都已經給他們活路了,他們自己若還不識好歹,那就隻能怪他們咎由自取。”
朱辰微微一怔,這老黃怎麽說得跟真的一樣。
想了想,朱辰開口道:“如果是我來開這個織布廠……”
“你會怎麽做?”
朱元璋見朱辰微微停頓,不由得迫切的追問。
他當然很想知道朱辰會怎麽做。
朱標和劉基當然也是。
在三人灼灼的目光下,隻聽朱辰迴道:“我會免費將改良過的織布機提供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