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一重又一重的衝擊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赤腳醫生,其實就是民間大夫,他們亦農亦醫,農忙時務農,農閑時行醫,或是白天務農,晚上送醫送藥的兼職醫療人員。”
這麽一說,馬皇後就了解了。
在大明,有很多這樣的大夫,除了小部分的醫學世家外,很多鄉鎮都是像朱辰說的赤腳醫生,當初她生朱標的時候,也是類似於赤腳醫生的當地接生婆幫忙接生的。
“這是一本醫書?”馬皇後大概猜出了這是一本什麽樣的書。
朱辰點頭:“這本醫書,應該是有史以來拯救過最多生命的一本神奇醫書。”
“什麽?”
馬皇後聞言,美目瞪大。
一旁的朱元璋亦是露出驚容。
他知道朱辰給的書絕不是簡單的書,之前給他的《馬哲基本原理》和《資本論》,他和朱標劉基參悟至今,都沒能完全理解通透,稍微能夠理解的部分還是朱辰給他們講解過的那一部分。
而現在,朱辰給馬皇後一本醫書,竟敢誇下海口說是有史以來拯救過最多生命的一本醫書。
如果是別人說的,朱元璋必然存疑,因為一般情況下都是文無第一,醫學從人類誕生以來便開始存在,曆史上也有很多神醫名醫,有很多名篇典籍,哪個敢言不敗?誰又敢稱第一?
但事實上,朱辰說得一點也不誇張。
《赤腳醫生手冊》成書於那個較為特殊的年代。
在那個年代,廣大的農村地區的醫療條件基本和大明一般,主要依靠那些忙時為農閑時為醫的行腳醫生。
“一根銀針,一把藥草,兩腳泥巴,看病在田間地頭。”
這些赤腳醫生,對提高農村疾病治愈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們不是專職醫生,沒有病人的時候就和普通農民一樣,下地幹活,當有人找來,他們又能很快背起醫藥箱走街串巷治病。
但是,他們的醫療水平並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當中中國有140多萬名衛生技術人員,僅有10%的醫務人員在農村。
“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
高層震怒,於是,便有了《赤腳醫生手冊》這本書。
赤腳醫生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天使,而《赤腳醫生手冊》則是一本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書籍。
後世有句網友們常說的話,最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同理,最高端的書籍,隻需要最通俗易懂的書名。
而《赤腳醫生手冊》很明顯就是這樣的一本奇書。
這本書並不按照傳統教學的做法從基礎講起,然後再去係統講解剖學、生理學、生化學、藥理學等學科,而是直接以普羅大眾遇到的問題為中心,去進行清晰明了、簡單易行地闡述。
它以實用、接地氣為目標
但是,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本民間土方大全?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這簡直就是現代版的《醫學百科全書》,裏麵滿滿當當全是現代的醫學知識幹貨。
治療睡覺打唿嚕,幫助孕婦生娃,中醫針灸手法,西醫手術流程,民間草藥采集,西藥合成步驟……內科、外科、皮膚科、骨科、男科、婦科和兒科全都涵蓋,甚至連癌症、核武器及生化武器傷害這類問題也都有涉獵。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話題:“如果得知一枚核彈在10分鍾後在你的城市爆炸,除了等死還能幹嘛?”
而其中最高讚的那個迴答,它的迴答依據和參考資料正是這本,而且它並不是不扯淡,而是非常認真的在探討這個問題,即便僅有萬分之一存活的可能性,但如果照做,至少是有機會的。
所以,書裏麵全是毫不含糊的硬核知識。
然而這還沒完。
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是,接地氣,它考慮到了農村醫療條件差,缺醫短藥的現實條件,因此還提供手把手教學,直接告訴你在一些簡陋情況下如何成功實現治療目的的手段。
各種中草藥在全國各地的生長分布,如何自行終止,采集來的草藥具體有什麽藥用價值,對應治療什麽疾病,甚至需要什麽樣的配方,配藥具體的斤兩,如何儲存,人家方方麵麵都替你想到了。
還有,麵對身處簡陋地區卻必須謹記做手術的情況,它直接教你如何進行局部麻醉,如何進行手術作業和術後護理,其中甚至包含怎樣清潔手術工具,如何用十二部手電拿繩子捆綁當作無影燈這類細節又實用到令人發指的知識。
就是這樣一本書,在那個農村教育水平不高,醫療條件差,醫務人員以及醫藥短缺的年代,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它不僅備受諸位赤腳醫生們和廣大農村群眾的好評,也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認可。
這本書翻譯成50多種文字,在100多個國家發行,在全世界範圍內繼續履行著它拯救生靈的使命。
而現在,朱辰也將這本推廣普及醫療技術空前的(極有可能是絕後的)巨著交到了七百多年前的馬皇後的手上。
“切不可藏私,推廣開來。”朱辰隻有這一句交代。
“一定!”
馬皇後鄭重點頭,隨後珍而又珍的將這本書放入懷中。
二人向朱辰道別。
出了書店,馬皇後重新踏入大明的棲霞宮中,有種時空穿越之感,不由得有些恍惚。
“重八,我感覺竟有些不真實。”
馬皇後說著,摸了摸懷中的那本《赤腳醫生手冊》,卻又是那麽的真實。
朱元璋笑笑,道:“咱第一次來也是這樣。”
馬皇後點頭。
現在的她可真是感同身受,誰能想到,他們竟能溝通到幾百年後的一間書店,看到未來的一角。
上了馬車。
馬皇後最終還是忍不住問道:“重八,能跟我說一說大明未來是怎麽樣的嗎?”
“嗯。”
朱元璋點頭,隨後將大明的曆史娓娓道來。
聽著,馬皇後的心情就像是過山車,一會高高揚起,一會又重重落下,聽罷,更是一陣愕然,一陣唏噓。
有時候現實比話本故事更加離奇。
大明的曆史就是這樣。
而她最有切身感受的,自然就是太子妃的死,皇太孫的死,以及太子朱標的死。
這些都是真真切切在她身邊的人。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她可以不管天下,但她不能不管自己的子女。
此刻的馬皇後,暗暗的握緊了懷中那本朱辰送給的書,她知道這本書比她想象的還要重要……
……
不知不覺間,朱元璋和馬皇後就已經迴到了皇宮。
馬皇後今天受到的衝擊過大,早早的就迴寢宮休息了。
而朱元璋迴到禦書房的時候,還要受到一重衝擊。
一封奏折擺在了他的麵前。
朝堂上數名重臣要臣聯名上書,彈劾劉基,說劉基欺上瞞下,鬆江特區光鮮亮麗的政績之下,實則禮崩樂壞,藏汙納垢……
這麽一說,馬皇後就了解了。
在大明,有很多這樣的大夫,除了小部分的醫學世家外,很多鄉鎮都是像朱辰說的赤腳醫生,當初她生朱標的時候,也是類似於赤腳醫生的當地接生婆幫忙接生的。
“這是一本醫書?”馬皇後大概猜出了這是一本什麽樣的書。
朱辰點頭:“這本醫書,應該是有史以來拯救過最多生命的一本神奇醫書。”
“什麽?”
馬皇後聞言,美目瞪大。
一旁的朱元璋亦是露出驚容。
他知道朱辰給的書絕不是簡單的書,之前給他的《馬哲基本原理》和《資本論》,他和朱標劉基參悟至今,都沒能完全理解通透,稍微能夠理解的部分還是朱辰給他們講解過的那一部分。
而現在,朱辰給馬皇後一本醫書,竟敢誇下海口說是有史以來拯救過最多生命的一本醫書。
如果是別人說的,朱元璋必然存疑,因為一般情況下都是文無第一,醫學從人類誕生以來便開始存在,曆史上也有很多神醫名醫,有很多名篇典籍,哪個敢言不敗?誰又敢稱第一?
但事實上,朱辰說得一點也不誇張。
《赤腳醫生手冊》成書於那個較為特殊的年代。
在那個年代,廣大的農村地區的醫療條件基本和大明一般,主要依靠那些忙時為農閑時為醫的行腳醫生。
“一根銀針,一把藥草,兩腳泥巴,看病在田間地頭。”
這些赤腳醫生,對提高農村疾病治愈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們不是專職醫生,沒有病人的時候就和普通農民一樣,下地幹活,當有人找來,他們又能很快背起醫藥箱走街串巷治病。
但是,他們的醫療水平並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當中中國有140多萬名衛生技術人員,僅有10%的醫務人員在農村。
“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
高層震怒,於是,便有了《赤腳醫生手冊》這本書。
赤腳醫生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天使,而《赤腳醫生手冊》則是一本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書籍。
後世有句網友們常說的話,最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同理,最高端的書籍,隻需要最通俗易懂的書名。
而《赤腳醫生手冊》很明顯就是這樣的一本奇書。
這本書並不按照傳統教學的做法從基礎講起,然後再去係統講解剖學、生理學、生化學、藥理學等學科,而是直接以普羅大眾遇到的問題為中心,去進行清晰明了、簡單易行地闡述。
它以實用、接地氣為目標
但是,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本民間土方大全?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這簡直就是現代版的《醫學百科全書》,裏麵滿滿當當全是現代的醫學知識幹貨。
治療睡覺打唿嚕,幫助孕婦生娃,中醫針灸手法,西醫手術流程,民間草藥采集,西藥合成步驟……內科、外科、皮膚科、骨科、男科、婦科和兒科全都涵蓋,甚至連癌症、核武器及生化武器傷害這類問題也都有涉獵。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話題:“如果得知一枚核彈在10分鍾後在你的城市爆炸,除了等死還能幹嘛?”
而其中最高讚的那個迴答,它的迴答依據和參考資料正是這本,而且它並不是不扯淡,而是非常認真的在探討這個問題,即便僅有萬分之一存活的可能性,但如果照做,至少是有機會的。
所以,書裏麵全是毫不含糊的硬核知識。
然而這還沒完。
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是,接地氣,它考慮到了農村醫療條件差,缺醫短藥的現實條件,因此還提供手把手教學,直接告訴你在一些簡陋情況下如何成功實現治療目的的手段。
各種中草藥在全國各地的生長分布,如何自行終止,采集來的草藥具體有什麽藥用價值,對應治療什麽疾病,甚至需要什麽樣的配方,配藥具體的斤兩,如何儲存,人家方方麵麵都替你想到了。
還有,麵對身處簡陋地區卻必須謹記做手術的情況,它直接教你如何進行局部麻醉,如何進行手術作業和術後護理,其中甚至包含怎樣清潔手術工具,如何用十二部手電拿繩子捆綁當作無影燈這類細節又實用到令人發指的知識。
就是這樣一本書,在那個農村教育水平不高,醫療條件差,醫務人員以及醫藥短缺的年代,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它不僅備受諸位赤腳醫生們和廣大農村群眾的好評,也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認可。
這本書翻譯成50多種文字,在100多個國家發行,在全世界範圍內繼續履行著它拯救生靈的使命。
而現在,朱辰也將這本推廣普及醫療技術空前的(極有可能是絕後的)巨著交到了七百多年前的馬皇後的手上。
“切不可藏私,推廣開來。”朱辰隻有這一句交代。
“一定!”
馬皇後鄭重點頭,隨後珍而又珍的將這本書放入懷中。
二人向朱辰道別。
出了書店,馬皇後重新踏入大明的棲霞宮中,有種時空穿越之感,不由得有些恍惚。
“重八,我感覺竟有些不真實。”
馬皇後說著,摸了摸懷中的那本《赤腳醫生手冊》,卻又是那麽的真實。
朱元璋笑笑,道:“咱第一次來也是這樣。”
馬皇後點頭。
現在的她可真是感同身受,誰能想到,他們竟能溝通到幾百年後的一間書店,看到未來的一角。
上了馬車。
馬皇後最終還是忍不住問道:“重八,能跟我說一說大明未來是怎麽樣的嗎?”
“嗯。”
朱元璋點頭,隨後將大明的曆史娓娓道來。
聽著,馬皇後的心情就像是過山車,一會高高揚起,一會又重重落下,聽罷,更是一陣愕然,一陣唏噓。
有時候現實比話本故事更加離奇。
大明的曆史就是這樣。
而她最有切身感受的,自然就是太子妃的死,皇太孫的死,以及太子朱標的死。
這些都是真真切切在她身邊的人。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她可以不管天下,但她不能不管自己的子女。
此刻的馬皇後,暗暗的握緊了懷中那本朱辰送給的書,她知道這本書比她想象的還要重要……
……
不知不覺間,朱元璋和馬皇後就已經迴到了皇宮。
馬皇後今天受到的衝擊過大,早早的就迴寢宮休息了。
而朱元璋迴到禦書房的時候,還要受到一重衝擊。
一封奏折擺在了他的麵前。
朝堂上數名重臣要臣聯名上書,彈劾劉基,說劉基欺上瞞下,鬆江特區光鮮亮麗的政績之下,實則禮崩樂壞,藏汙納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