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26)
綜影視:江玉燕穿越後殺瘋了 作者:西門魚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玉燕如此大張旗鼓的行動,導致周邊的一些城池和部落都受到了影響。
西炎王禦駕親征,征收糧草之時,便有百姓對此表示了不滿。
那位來自神族的征糧官自視甚高,見到百姓居然敢抱怨,當即便命人將其抓了起來。
他還以為這些百姓依舊和從前一樣,在神族麵前隻有唯唯諾諾伏低做小的份,隻要稍微一嚇唬就肯定會跪地求饒,卻不知其中早就混入了玉燕派來的內應。
他們行動果斷,趁征糧官不備,用鋤頭將其擊殺,隨後激起民心,號召百姓反抗。
“這些糧食都是我們辛苦種出來的,憑什麽他們一句話就要拿走?他們拿走我們的糧食,卻讓我們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這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若是為保衛家園而戰,我們自然義無反顧。然而,西炎昌意所造成的災難,為何要我們來承擔?”
“反正隻要等辰榮軍來了,這些糧食就都是咱們自己的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咱們現在就提前分了,帶迴去讓女人和孩子們吃頓飽飯。”
這些話語在人群中激起共鳴,許多人被眼前的利益所動,覺得他們的話很有道理。
然而在這群西炎百姓中,不乏有明智之人。他們聽出了其中的問題,憤怒地斥責這是叛國的行為。
可他們的聲音到底還是抵不過那些饑腸轆轆的百姓,漸漸被人潮的喧囂所淹沒。
玉燕立於山頭之上,騎乘在八尾狐的背上,俯瞰著這一切。
她伸手指向那些剛剛領到糧食,滿麵喜悅的百姓,向身旁的洪江詢問:
“洪江大將軍,你說,如果有人對辰榮百姓施展同樣的手段,他們會中計嗎?”
洪江毫不猶豫地迴答:
“當然不會!咱們辰榮百姓生活富足,吃得飽穿得暖,自從王後您當初推廣了那些農具、還有種植方法之後,收成不知道好了多少,家家戶戶有餘糧,哪裏需要做這種事?
況且我辰榮律法嚴明,百姓們熱愛國家,怎麽會被人三言兩語就煽動的放棄安寧生活,去搶奪糧食、背叛國家?”
“這便是我不信任神族和氏族的原因。”
玉燕緩緩說道。
“他們從來隻顧眼前的利益,一旦國家遭遇危難,他們首先想到的隻會是如何保全自己,而不是和國家共同進退。
對於掌握著資源的神族而言,無論這個國家名叫辰榮、皓翎還是西炎,他們都是要被籠絡的對象。
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隻會更努力的將財富與力量握在自己手中,從而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這樣的一股勢力,怎麽能夠成為一個國家的依靠?”
在這世上,最不可靠且脆弱至極的,往往是那些沒有深厚實力作為支撐的虛張聲勢。
西炎王自視過高,以為憑借勇猛無比的西炎將士就能橫掃天下,一統江山。
然而他卻忽略了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除了領導者的高瞻遠矚,更離不開底層民眾的堅定支持。
西炎王將重心放在了籠絡氏族的之上,確實從那些大家族手中獲取了豐富的資源和支持。
但他卻忘記了,那些神族的資源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族們一點點奉獻出來的。
而那些為他賣命拚搏的將士們,絕大多數也並非神族人。
沒有底層人心的穩固,僅憑上層建築是無法支撐起一個國家的。
以此為根基的國家猶如建立在沙灘之上的高塔,雖然看似雄偉壯觀,但基礎不穩固,隨時都有崩塌的危險。
就像那些在叢林中蓬勃生長的野草,雖然短時間內瘋狂生長,很快便蔓延覆蓋了整個山野。
但它們根係淺薄,枝條脆弱,一旦遭遇狂風暴雨,便會被徹底摧毀,永遠無法長成參天大樹。
這便是玉燕從一開始便堅定站在人族的立場的原因。
她知道在那些以出身和地位為重、高傲自大的神族眼中,即便她再有能力,也隻是一個低賤的存在。
他們從來不會將她視為和他們平等的存在,最多隻是一個可利用的對象,絕不會在她需要時給予堅定的支持。
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隨時會毫不猶豫的出賣她、背刺她。
唯有和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人族,才是真正能夠和她共同進退,永不相負的存在。
玉燕眺望著遠處的景象,眼中充滿了堅毅:
“我不負民,民不負我。今後不隻辰榮,我要這全天下的百姓,個個都吃得飽穿得暖,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可以挺直脊梁,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陽光之下,再也不受奴役,不受壓迫。”
洪江望著她年輕而堅毅的麵容,心中驀然升起一股肅然起敬之感。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堅定地說道:
“末將定當盡心竭力,協助陛下和王後完成此願。”
玉燕輕輕笑了笑,摸了摸身邊八尾狐的頭。
“現在談論這些還為之過早,西炎王即將禦駕親征,我們還有一場惡戰要打呢。”
可令玉燕沒想到的是,在最後和西炎王的關鍵一戰上,卻是有人在背後給了她一刀。
準確來說,是給了榆罔一刀。
玉燕傷的莫名其妙,自然能夠明白過來是榆罔出了事。
雖然在洪江的統率下,戰局並未失利,但還有什麽比一國之君遇刺更加危急的事情?
玉燕不得已,隻得將洪江留下,自己第一時間返迴了辰榮。
隻是行至半路的時候,玉燕忽然覺得身體裏傳來一種奇怪的感覺,像是有什麽東西被人掏空,然後又填補了進來。
隨即原本的傷勢幾乎立刻複原,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難道是榆罔找到了什麽辦法醫好了自己?玉燕帶著疑惑迴到辰榮山,這才知道前因後果。
原來在西炎和辰榮開戰前夕的那段時間,青陽曾經在日出之地湯穀發現了一顆奇異的珠子,疑似和死去的西陵珩有關。
後來昌意為了換取解藥來到辰榮為質,便找機會將這個消息想辦法傳到了赤宸耳中,並告訴他西炎王擔心阿珩在虞淵之內被魔化,因此即便懷疑那是阿珩的元神所化,仍是準備布下滅魔陣將其誅殺。
西炎王禦駕親征,征收糧草之時,便有百姓對此表示了不滿。
那位來自神族的征糧官自視甚高,見到百姓居然敢抱怨,當即便命人將其抓了起來。
他還以為這些百姓依舊和從前一樣,在神族麵前隻有唯唯諾諾伏低做小的份,隻要稍微一嚇唬就肯定會跪地求饒,卻不知其中早就混入了玉燕派來的內應。
他們行動果斷,趁征糧官不備,用鋤頭將其擊殺,隨後激起民心,號召百姓反抗。
“這些糧食都是我們辛苦種出來的,憑什麽他們一句話就要拿走?他們拿走我們的糧食,卻讓我們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這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若是為保衛家園而戰,我們自然義無反顧。然而,西炎昌意所造成的災難,為何要我們來承擔?”
“反正隻要等辰榮軍來了,這些糧食就都是咱們自己的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咱們現在就提前分了,帶迴去讓女人和孩子們吃頓飽飯。”
這些話語在人群中激起共鳴,許多人被眼前的利益所動,覺得他們的話很有道理。
然而在這群西炎百姓中,不乏有明智之人。他們聽出了其中的問題,憤怒地斥責這是叛國的行為。
可他們的聲音到底還是抵不過那些饑腸轆轆的百姓,漸漸被人潮的喧囂所淹沒。
玉燕立於山頭之上,騎乘在八尾狐的背上,俯瞰著這一切。
她伸手指向那些剛剛領到糧食,滿麵喜悅的百姓,向身旁的洪江詢問:
“洪江大將軍,你說,如果有人對辰榮百姓施展同樣的手段,他們會中計嗎?”
洪江毫不猶豫地迴答:
“當然不會!咱們辰榮百姓生活富足,吃得飽穿得暖,自從王後您當初推廣了那些農具、還有種植方法之後,收成不知道好了多少,家家戶戶有餘糧,哪裏需要做這種事?
況且我辰榮律法嚴明,百姓們熱愛國家,怎麽會被人三言兩語就煽動的放棄安寧生活,去搶奪糧食、背叛國家?”
“這便是我不信任神族和氏族的原因。”
玉燕緩緩說道。
“他們從來隻顧眼前的利益,一旦國家遭遇危難,他們首先想到的隻會是如何保全自己,而不是和國家共同進退。
對於掌握著資源的神族而言,無論這個國家名叫辰榮、皓翎還是西炎,他們都是要被籠絡的對象。
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隻會更努力的將財富與力量握在自己手中,從而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這樣的一股勢力,怎麽能夠成為一個國家的依靠?”
在這世上,最不可靠且脆弱至極的,往往是那些沒有深厚實力作為支撐的虛張聲勢。
西炎王自視過高,以為憑借勇猛無比的西炎將士就能橫掃天下,一統江山。
然而他卻忽略了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除了領導者的高瞻遠矚,更離不開底層民眾的堅定支持。
西炎王將重心放在了籠絡氏族的之上,確實從那些大家族手中獲取了豐富的資源和支持。
但他卻忘記了,那些神族的資源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族們一點點奉獻出來的。
而那些為他賣命拚搏的將士們,絕大多數也並非神族人。
沒有底層人心的穩固,僅憑上層建築是無法支撐起一個國家的。
以此為根基的國家猶如建立在沙灘之上的高塔,雖然看似雄偉壯觀,但基礎不穩固,隨時都有崩塌的危險。
就像那些在叢林中蓬勃生長的野草,雖然短時間內瘋狂生長,很快便蔓延覆蓋了整個山野。
但它們根係淺薄,枝條脆弱,一旦遭遇狂風暴雨,便會被徹底摧毀,永遠無法長成參天大樹。
這便是玉燕從一開始便堅定站在人族的立場的原因。
她知道在那些以出身和地位為重、高傲自大的神族眼中,即便她再有能力,也隻是一個低賤的存在。
他們從來不會將她視為和他們平等的存在,最多隻是一個可利用的對象,絕不會在她需要時給予堅定的支持。
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隨時會毫不猶豫的出賣她、背刺她。
唯有和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人族,才是真正能夠和她共同進退,永不相負的存在。
玉燕眺望著遠處的景象,眼中充滿了堅毅:
“我不負民,民不負我。今後不隻辰榮,我要這全天下的百姓,個個都吃得飽穿得暖,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可以挺直脊梁,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陽光之下,再也不受奴役,不受壓迫。”
洪江望著她年輕而堅毅的麵容,心中驀然升起一股肅然起敬之感。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堅定地說道:
“末將定當盡心竭力,協助陛下和王後完成此願。”
玉燕輕輕笑了笑,摸了摸身邊八尾狐的頭。
“現在談論這些還為之過早,西炎王即將禦駕親征,我們還有一場惡戰要打呢。”
可令玉燕沒想到的是,在最後和西炎王的關鍵一戰上,卻是有人在背後給了她一刀。
準確來說,是給了榆罔一刀。
玉燕傷的莫名其妙,自然能夠明白過來是榆罔出了事。
雖然在洪江的統率下,戰局並未失利,但還有什麽比一國之君遇刺更加危急的事情?
玉燕不得已,隻得將洪江留下,自己第一時間返迴了辰榮。
隻是行至半路的時候,玉燕忽然覺得身體裏傳來一種奇怪的感覺,像是有什麽東西被人掏空,然後又填補了進來。
隨即原本的傷勢幾乎立刻複原,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難道是榆罔找到了什麽辦法醫好了自己?玉燕帶著疑惑迴到辰榮山,這才知道前因後果。
原來在西炎和辰榮開戰前夕的那段時間,青陽曾經在日出之地湯穀發現了一顆奇異的珠子,疑似和死去的西陵珩有關。
後來昌意為了換取解藥來到辰榮為質,便找機會將這個消息想辦法傳到了赤宸耳中,並告訴他西炎王擔心阿珩在虞淵之內被魔化,因此即便懷疑那是阿珩的元神所化,仍是準備布下滅魔陣將其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