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75)
綜影視:江玉燕穿越後殺瘋了 作者:西門魚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王倒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再不好的孩子也是你自己教的,怨得了別人?你又何必在意他的看法,左右等元宵節過了,他不從也得從。”
提起這事,平寧郡主不禁攥緊了手裏的帕子。
“父王……邕王那邊,當真會出手嗎?”
鄭王緩緩道:
“本來或許不會,但齊國公府和榮家定親的事情傳出去以後,就一定會了。
況且他是否真的會出手也不要緊,隻要讓別人以為是他做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平寧郡主有些不安。
“可榮飛燕那孩子到底還是無辜,是活生生的一條人命……”
鄭王厲聲打斷了她的話。
“慧娘,現在不是婦人之仁的時候!這世上枉死的無辜之人難道還少嗎?榮飛燕無辜,難道你的三個哥哥就不無辜了?
你與其去擔心榮飛燕,不如想想你自己,這件事出了之後,榮妃定然對齊國公府恨之入骨,到時候隻怕會牽連到你。”
平寧郡主想起哥哥,眼神堅定了起來。
“她愛恨就恨吧,一個泥瓦匠的出身,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來?無非是仗著美貌得了寵,以色侍人罷了,還能囂張到幾時。也就隻有他姓趙的才會這般沒品位,什麽低賤的女人都往後宮裏收。”
鄭王歎了口氣。
“慧娘,為父告誡過你多少次,要靜心,凝神,你什麽時候能夠跟你的封號一樣學會平心靜氣呢?你平日裏還是要多跟你妹妹學學才是。”
平寧郡主冷下了臉。
“妹妹從小在父王身邊長大,我自然是不如她的,連兒子都能舍出去,這番魄力我自然是比不上。我的元若就是再惹我生氣,我也絕舍不得讓他去戰場上拚命。”
鄭王無奈,隻得輕聲哄起女兒來。
“為父不是這個意思,你這些年為了咱們家受了多少委屈,我和你妹妹都看在眼裏。可誰讓你生在了柴家,生在了我們這個落魄皇族。
爹又何嚐不想讓你們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可你的幾個兄弟都無故慘死,沒能守住江山已是父親無能,若是你和文意將來再出了什麽差錯,爹怎麽有臉去見柴家的列祖列宗……”
平寧郡主見到父親老淚縱橫,心中那點怨氣頓時便煙消雲散了,握住父親的手連聲勸道:
“父皇,你別說了,是慧娘的不是,我其實不是那個意思,女兒理解父皇你的艱難,若是沒有父親多年來忍辱負重,小心庇佑,女兒早已不知身在何處,更無法活到現在。
您千萬不要將我的話放在心上。您放心,元宵節之後,我一定盡力促成元若和嘉成縣主的婚事,我便是也跟著他一起鬧絕食,也定然不會在縱著他胡來!”
得到女兒的保證後,鄭王這才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說出的話卻不帶一絲溫度。
“孩子,你要記著,他們姓趙的欠我們柴家的,遠不止一個皇位,無論多少條人命,都還不完。”
有了鄭王的許諾,齊衡也專心致誌地讀起書來。
平寧郡主剛覺得有一絲欣慰,便被他裱起來的那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氣的半死。
她心中暗自懊悔,早知道生他還不如生塊叉燒。
平寧郡主難得的有些羨慕起林噙霜來,同樣是有個不懂事的敗家兒子,可人家還有個能頂事的女兒。
而自己呢,現在練小號還來得及嗎?
有些念頭一旦冒出來便止不住了,平寧郡主在柴郡主那裏聽說了玉燕精通醫術的事情,便打著看望妹妹的旗號來了楊家,想讓她幫忙給自己調理一下身體。
玉燕一聽到平寧郡主那模棱兩可的話語,立刻便明白了她的意思,露出了一臉玩味的表情。
在給平寧郡主把了脈後,輕鬆表示這不過是小事一樁。
等齊國公府有了新的小公爺,估計也能讓齊衡有點危機意識,少放點心思在自己身上吧。
在玉燕的妙手迴春和齊國公的努力耕耘之下,到了上元節的時候,平寧郡主終於如願有了身孕。
平寧郡主也知道有不少人在背後笑她老蚌生珠,畢竟兒子都到了議親的年紀了,結果自己反而又要生孩子了。將來隻怕叔侄倆的年紀都差不了多少。
不過平寧郡主也不在意那些那些閑言碎語,隨那些人去說好了。
總歸柴家如今又多了一個後代,將來楊宗保如果在戰場上有了什麽不測,也好有個孩子能過繼給妹妹。
倒是齊衡為此覺得十分丟臉,連門都不好意思出了。
而齊國公卻為此十分驕傲,畢竟這把年紀還能老來得子,足見他老當益壯,風采不減當年。
就是玉燕陪著八賢王日常唆麵的時候,聽旁邊的客人八卦起這件事的時候,總感覺他情緒有點不對。
平日裏那麽溫文爾雅的一個人,卻忍不住諷刺起齊國公為老不尊來。
明明六子的麵條沒有放醋,她卻總是好像聞到一股酸味。
其實玉燕早就覺得八賢王和平寧郡主之間好像是有點什麽故事。
雖然他倆見麵的時候不多,可每一次那個氣場,那個氛圍,總讓玉燕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再一聯想到兩個人曾經在宮裏一同長大,青梅竹馬,平時哥哥妹妹的叫著,咦~
轉眼間便到了上元節,盛家姐妹一起出門看燈會。
本是一件熱鬧的好事情,偏偏戴著傀儡麵具的不為出現,把玉燕引到了一旁。
說的無非還是那些車軲轆話,倒是有一句引起了玉燕的注意。
“你說春闈之後,鄭王會到我家來提親?你在開什麽玩笑,如今汴京城裏傳的都是齊國公即將要和榮家定親的消息,難道你們不知道?”
不為一怔。
“上次的事情之後,小人被郡主娘娘打了板子一直在養傷,公子也在家刻苦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此的確一無所知。”
玉燕忍不住笑了起來。平寧郡主也真是有本事,一方麵讓她老子耍詐哄住了齊衡,一方麵專心練小號,竟真的生生地將齊衡拖住了。
這不為更是個人才,和他的主子一樣死心眼。
都挨了揍了還這麽頭鐵,真把平寧郡主當成菩薩轉世,以為她真的不會痛下殺手是不是?
玉燕隻得擺了擺手。
“罷了,你若是當真為你家小公爺好,便不要將這件事告訴他,讓他安心讀書,等春闈考出了個好成績,才能挺直腰板說話。
上次因為給我送信的事情你已經挨了打,怎麽就不長長記性,你的小命難道就這麽不值錢嗎?再這樣糊塗下去,當心自己性命不保!”
“再不好的孩子也是你自己教的,怨得了別人?你又何必在意他的看法,左右等元宵節過了,他不從也得從。”
提起這事,平寧郡主不禁攥緊了手裏的帕子。
“父王……邕王那邊,當真會出手嗎?”
鄭王緩緩道:
“本來或許不會,但齊國公府和榮家定親的事情傳出去以後,就一定會了。
況且他是否真的會出手也不要緊,隻要讓別人以為是他做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平寧郡主有些不安。
“可榮飛燕那孩子到底還是無辜,是活生生的一條人命……”
鄭王厲聲打斷了她的話。
“慧娘,現在不是婦人之仁的時候!這世上枉死的無辜之人難道還少嗎?榮飛燕無辜,難道你的三個哥哥就不無辜了?
你與其去擔心榮飛燕,不如想想你自己,這件事出了之後,榮妃定然對齊國公府恨之入骨,到時候隻怕會牽連到你。”
平寧郡主想起哥哥,眼神堅定了起來。
“她愛恨就恨吧,一個泥瓦匠的出身,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來?無非是仗著美貌得了寵,以色侍人罷了,還能囂張到幾時。也就隻有他姓趙的才會這般沒品位,什麽低賤的女人都往後宮裏收。”
鄭王歎了口氣。
“慧娘,為父告誡過你多少次,要靜心,凝神,你什麽時候能夠跟你的封號一樣學會平心靜氣呢?你平日裏還是要多跟你妹妹學學才是。”
平寧郡主冷下了臉。
“妹妹從小在父王身邊長大,我自然是不如她的,連兒子都能舍出去,這番魄力我自然是比不上。我的元若就是再惹我生氣,我也絕舍不得讓他去戰場上拚命。”
鄭王無奈,隻得輕聲哄起女兒來。
“為父不是這個意思,你這些年為了咱們家受了多少委屈,我和你妹妹都看在眼裏。可誰讓你生在了柴家,生在了我們這個落魄皇族。
爹又何嚐不想讓你們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可你的幾個兄弟都無故慘死,沒能守住江山已是父親無能,若是你和文意將來再出了什麽差錯,爹怎麽有臉去見柴家的列祖列宗……”
平寧郡主見到父親老淚縱橫,心中那點怨氣頓時便煙消雲散了,握住父親的手連聲勸道:
“父皇,你別說了,是慧娘的不是,我其實不是那個意思,女兒理解父皇你的艱難,若是沒有父親多年來忍辱負重,小心庇佑,女兒早已不知身在何處,更無法活到現在。
您千萬不要將我的話放在心上。您放心,元宵節之後,我一定盡力促成元若和嘉成縣主的婚事,我便是也跟著他一起鬧絕食,也定然不會在縱著他胡來!”
得到女兒的保證後,鄭王這才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說出的話卻不帶一絲溫度。
“孩子,你要記著,他們姓趙的欠我們柴家的,遠不止一個皇位,無論多少條人命,都還不完。”
有了鄭王的許諾,齊衡也專心致誌地讀起書來。
平寧郡主剛覺得有一絲欣慰,便被他裱起來的那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氣的半死。
她心中暗自懊悔,早知道生他還不如生塊叉燒。
平寧郡主難得的有些羨慕起林噙霜來,同樣是有個不懂事的敗家兒子,可人家還有個能頂事的女兒。
而自己呢,現在練小號還來得及嗎?
有些念頭一旦冒出來便止不住了,平寧郡主在柴郡主那裏聽說了玉燕精通醫術的事情,便打著看望妹妹的旗號來了楊家,想讓她幫忙給自己調理一下身體。
玉燕一聽到平寧郡主那模棱兩可的話語,立刻便明白了她的意思,露出了一臉玩味的表情。
在給平寧郡主把了脈後,輕鬆表示這不過是小事一樁。
等齊國公府有了新的小公爺,估計也能讓齊衡有點危機意識,少放點心思在自己身上吧。
在玉燕的妙手迴春和齊國公的努力耕耘之下,到了上元節的時候,平寧郡主終於如願有了身孕。
平寧郡主也知道有不少人在背後笑她老蚌生珠,畢竟兒子都到了議親的年紀了,結果自己反而又要生孩子了。將來隻怕叔侄倆的年紀都差不了多少。
不過平寧郡主也不在意那些那些閑言碎語,隨那些人去說好了。
總歸柴家如今又多了一個後代,將來楊宗保如果在戰場上有了什麽不測,也好有個孩子能過繼給妹妹。
倒是齊衡為此覺得十分丟臉,連門都不好意思出了。
而齊國公卻為此十分驕傲,畢竟這把年紀還能老來得子,足見他老當益壯,風采不減當年。
就是玉燕陪著八賢王日常唆麵的時候,聽旁邊的客人八卦起這件事的時候,總感覺他情緒有點不對。
平日裏那麽溫文爾雅的一個人,卻忍不住諷刺起齊國公為老不尊來。
明明六子的麵條沒有放醋,她卻總是好像聞到一股酸味。
其實玉燕早就覺得八賢王和平寧郡主之間好像是有點什麽故事。
雖然他倆見麵的時候不多,可每一次那個氣場,那個氛圍,總讓玉燕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再一聯想到兩個人曾經在宮裏一同長大,青梅竹馬,平時哥哥妹妹的叫著,咦~
轉眼間便到了上元節,盛家姐妹一起出門看燈會。
本是一件熱鬧的好事情,偏偏戴著傀儡麵具的不為出現,把玉燕引到了一旁。
說的無非還是那些車軲轆話,倒是有一句引起了玉燕的注意。
“你說春闈之後,鄭王會到我家來提親?你在開什麽玩笑,如今汴京城裏傳的都是齊國公即將要和榮家定親的消息,難道你們不知道?”
不為一怔。
“上次的事情之後,小人被郡主娘娘打了板子一直在養傷,公子也在家刻苦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此的確一無所知。”
玉燕忍不住笑了起來。平寧郡主也真是有本事,一方麵讓她老子耍詐哄住了齊衡,一方麵專心練小號,竟真的生生地將齊衡拖住了。
這不為更是個人才,和他的主子一樣死心眼。
都挨了揍了還這麽頭鐵,真把平寧郡主當成菩薩轉世,以為她真的不會痛下殺手是不是?
玉燕隻得擺了擺手。
“罷了,你若是當真為你家小公爺好,便不要將這件事告訴他,讓他安心讀書,等春闈考出了個好成績,才能挺直腰板說話。
上次因為給我送信的事情你已經挨了打,怎麽就不長長記性,你的小命難道就這麽不值錢嗎?再這樣糊塗下去,當心自己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