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之羽(227)
綜影視:江玉燕穿越後殺瘋了 作者:西門魚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之羽(227)
那大臣被玉燕懟得頓時語塞,他的雙眼瞪得滾圓,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嘴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卻愣是找不到合適的話語來反駁。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丞相站了出來,說道:
“長公主,老臣並非反對你帶兵打仗,也絕非否認你的赫赫功勞。隻是如今朝堂局勢,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是貿然對你加封,引發不必要的紛爭啊!”
玉燕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炬地看著丞相,神色從容不迫。
“丞相,本宮明白你的意思。但難道就因為害怕引發紛爭,就可以隨意埋沒將士們用生命換來的功勞嗎?
祖宗規矩雖在,亦需順應時勢而變。邊疆戰事吃緊,烽火連天,多少熱血男兒拋頭顱、灑熱血,戰死沙場。
是本公主挺身而出,披荊斬棘,為我朝守住了這萬裏江山。若無本公主,何來今日朝堂安穩?
此時卻拿祖製來壓我,難道將士們的鮮血都白流了不成?本宮所求,不過是一個公平而已。
若眾位大臣覺得封賞本宮不妥,那臣妹甘願不要這封賞,隻希望陛下能善待那些隨臣妹征戰的將士們,莫讓他們寒了心。”
朱珪聽著玉燕的話,知道這是玉燕給自己的一個台階下,連忙說道:
“皇妹,你莫要誤會。朕並非不想對你加以封賞,隻是此事茲事體大,還需從長計議。這樣吧,先讓皇妹迴府休息,此事容後再議。”
朱珪在朝上表現得很淡定,神色自若,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但是下了朝之後,他便心急火燎地第一時間趕到了公主府。
他甚至顧不上換下繁瑣的龍袍,一路匆匆而來,身後跟著一群氣喘籲籲的太監和侍衛。
朱珪一見到玉燕,便像是找到了傾訴的對象,臉上滿是委屈,眼眶微紅,拉著玉燕的手,像個孩子一樣,開始跟玉燕哭訴自己這段時間有多不容易。
“妹妹,你要信我啊,不是哥哥不想對你論功行賞,實在是那群混賬太過分了!
你也知道,我登基時間不長,根基未穩,他們就各種變著法兒的欺負我啊。
他們現在跟裕王朱均穿同一條褲子,狼狽為奸,眼裏哪裏有我這個皇帝。
這段時間你和妹夫不在,我可是受了大委屈了!”
上官淺被玉燕留在了安平主持天元教的事情,因此如今跟在玉燕身邊的,是雲為衫和鄭南衣。
她們看著眼前身為一國之君,卻在玉燕麵前毫無形象地哭哭啼啼的朱珪,隻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雲為衫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嘴角不自覺地微微向下撇;
鄭南衣則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輕輕扯了扯雲為衫的衣角
這副慣會裝可憐的綠茶樣子……你跟上官淺才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妹吧。
而且拜托,都別拿手帕在那擦了,擦了半天,一滴眼淚都沒見著,這裝得也太假了吧,還在這演什麽呢!
朱珪一邊假裝抹著眼淚,一邊偷偷觀察著玉燕的表情,見玉燕神色平靜,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朱珪其實心裏也清楚自己這演技實在不咋地,不過他也無所謂了。
反正他心裏明白,玉燕要的不過就是他一個態度而已。
朱珪離開之後,宮尚角這才從後堂走了出來,眉頭緊皺。
“朱珪這是想借刀殺人啊。”
宮尚角語氣凝重地說道。
“他心裏明知道提出封你為王定會遭到眾臣反對,卻還是故意這麽做,其目的就是想借你的手,除去裕王朱均這個可能對他皇位造成巨大威脅的人。”
玉燕似乎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依舊悠然地賞玩著朱珪剛剛親自送來的勾雲紋雙龍玉璧。
“我知道啊,可是那又如何呢?”
玉燕語氣平淡地說道,仿佛早已洞悉一切,對朱珪的算計毫不在意。
對於宮尚角而言,朱珪這般存心利用他人達到自己目的的行為,無疑是他不可靠、不可信的有力證明。
天下萬物,皆要為我所用。這似乎是他們這些出身特權階級的人的共識。
躺在他人的付出和努力上盡情享受,仿佛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權利。
於是這便讓他們天然有一種理所當然的傲慢,我可以對你不仁慈,你卻不能對我不忠誠。
就拿宮門來說,就是一個典型的金字塔結構,以執刃為塔尖,四大宮主為中堅力量。
仿佛在他們的統領下,宮門才能一直屹立不倒,繁榮昌盛。
卻不知真正撐起整個宮門的,其實是那些默默無聞,連姓名都沒有的人們。
他們或許是日複一日、風雨無阻守在崗位上的侍衛,不論嚴寒酷暑,都堅定不移地守護著宮門的安寧;
或許是四處奔波、深入險境打探消息的探子,為了宮門的利益,不惜以身犯險;
或許是圍著藥田灶台打轉的下人,用自己的辛勤勞作,為宮門的運轉提供著最基本的保障;
又或許是上頭一個錯誤決定,便要被迫為此付出生命的炮灰,他們的命運如同螻蟻,被輕易地掌控在他人手中。
宮遠徵曾經說過,人們靠近一棵大樹,總會去讚美它的枝繁葉茂,卻從來沒有人,去關注過那龐大而又沉默的樹根。
但在玉燕看來,那些默默無聞的人,才是真正埋在冰冷而黑暗的泥土裏,卻又無怨無悔,支撐起向上力量的樹根。
他們才是宮門之中,真正的‘無名’。
可又有誰是天生就該做奴仆的呢?又有誰生來便注定要對某個人忠誠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無論是朱珪這個高高在上的皇帝,還是宮門那些地位卑微的下人。
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誰又憑什麽心甘情願地幫你辦事呢?
就像是她明明一根指頭就能捏死雲為衫和鄭南衣,但仍是耐心跟她們講道理,好聲好氣哄著她們心甘情願為自己做事一樣。
因為自身過於強大而滋生傲慢,最終落得悲慘下場,西楚霸王早就給她上過一課了。
朱珪如今這般行徑,在玉燕看來,與其說是在利用她,倒不如說是一場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換。
朱珪如同精明的商人,明碼標價地開出了自己的籌碼:
你幫我除掉對我皇位構成威脅的裕王,作為迴報,我就賜予你封王的無上尊榮。
這確實是一場看似公平的交易,而且玉燕也從朱珪送來的勾雲紋雙龍玉璧,以及他在自己麵前的種種表現,看到了對方的誠意。
既然如此,又有什麽可不高興的呢?
那大臣被玉燕懟得頓時語塞,他的雙眼瞪得滾圓,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嘴巴張了又合,合了又張,卻愣是找不到合適的話語來反駁。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丞相站了出來,說道:
“長公主,老臣並非反對你帶兵打仗,也絕非否認你的赫赫功勞。隻是如今朝堂局勢,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是貿然對你加封,引發不必要的紛爭啊!”
玉燕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炬地看著丞相,神色從容不迫。
“丞相,本宮明白你的意思。但難道就因為害怕引發紛爭,就可以隨意埋沒將士們用生命換來的功勞嗎?
祖宗規矩雖在,亦需順應時勢而變。邊疆戰事吃緊,烽火連天,多少熱血男兒拋頭顱、灑熱血,戰死沙場。
是本公主挺身而出,披荊斬棘,為我朝守住了這萬裏江山。若無本公主,何來今日朝堂安穩?
此時卻拿祖製來壓我,難道將士們的鮮血都白流了不成?本宮所求,不過是一個公平而已。
若眾位大臣覺得封賞本宮不妥,那臣妹甘願不要這封賞,隻希望陛下能善待那些隨臣妹征戰的將士們,莫讓他們寒了心。”
朱珪聽著玉燕的話,知道這是玉燕給自己的一個台階下,連忙說道:
“皇妹,你莫要誤會。朕並非不想對你加以封賞,隻是此事茲事體大,還需從長計議。這樣吧,先讓皇妹迴府休息,此事容後再議。”
朱珪在朝上表現得很淡定,神色自若,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但是下了朝之後,他便心急火燎地第一時間趕到了公主府。
他甚至顧不上換下繁瑣的龍袍,一路匆匆而來,身後跟著一群氣喘籲籲的太監和侍衛。
朱珪一見到玉燕,便像是找到了傾訴的對象,臉上滿是委屈,眼眶微紅,拉著玉燕的手,像個孩子一樣,開始跟玉燕哭訴自己這段時間有多不容易。
“妹妹,你要信我啊,不是哥哥不想對你論功行賞,實在是那群混賬太過分了!
你也知道,我登基時間不長,根基未穩,他們就各種變著法兒的欺負我啊。
他們現在跟裕王朱均穿同一條褲子,狼狽為奸,眼裏哪裏有我這個皇帝。
這段時間你和妹夫不在,我可是受了大委屈了!”
上官淺被玉燕留在了安平主持天元教的事情,因此如今跟在玉燕身邊的,是雲為衫和鄭南衣。
她們看著眼前身為一國之君,卻在玉燕麵前毫無形象地哭哭啼啼的朱珪,隻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雲為衫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嘴角不自覺地微微向下撇;
鄭南衣則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輕輕扯了扯雲為衫的衣角
這副慣會裝可憐的綠茶樣子……你跟上官淺才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妹吧。
而且拜托,都別拿手帕在那擦了,擦了半天,一滴眼淚都沒見著,這裝得也太假了吧,還在這演什麽呢!
朱珪一邊假裝抹著眼淚,一邊偷偷觀察著玉燕的表情,見玉燕神色平靜,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朱珪其實心裏也清楚自己這演技實在不咋地,不過他也無所謂了。
反正他心裏明白,玉燕要的不過就是他一個態度而已。
朱珪離開之後,宮尚角這才從後堂走了出來,眉頭緊皺。
“朱珪這是想借刀殺人啊。”
宮尚角語氣凝重地說道。
“他心裏明知道提出封你為王定會遭到眾臣反對,卻還是故意這麽做,其目的就是想借你的手,除去裕王朱均這個可能對他皇位造成巨大威脅的人。”
玉燕似乎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依舊悠然地賞玩著朱珪剛剛親自送來的勾雲紋雙龍玉璧。
“我知道啊,可是那又如何呢?”
玉燕語氣平淡地說道,仿佛早已洞悉一切,對朱珪的算計毫不在意。
對於宮尚角而言,朱珪這般存心利用他人達到自己目的的行為,無疑是他不可靠、不可信的有力證明。
天下萬物,皆要為我所用。這似乎是他們這些出身特權階級的人的共識。
躺在他人的付出和努力上盡情享受,仿佛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權利。
於是這便讓他們天然有一種理所當然的傲慢,我可以對你不仁慈,你卻不能對我不忠誠。
就拿宮門來說,就是一個典型的金字塔結構,以執刃為塔尖,四大宮主為中堅力量。
仿佛在他們的統領下,宮門才能一直屹立不倒,繁榮昌盛。
卻不知真正撐起整個宮門的,其實是那些默默無聞,連姓名都沒有的人們。
他們或許是日複一日、風雨無阻守在崗位上的侍衛,不論嚴寒酷暑,都堅定不移地守護著宮門的安寧;
或許是四處奔波、深入險境打探消息的探子,為了宮門的利益,不惜以身犯險;
或許是圍著藥田灶台打轉的下人,用自己的辛勤勞作,為宮門的運轉提供著最基本的保障;
又或許是上頭一個錯誤決定,便要被迫為此付出生命的炮灰,他們的命運如同螻蟻,被輕易地掌控在他人手中。
宮遠徵曾經說過,人們靠近一棵大樹,總會去讚美它的枝繁葉茂,卻從來沒有人,去關注過那龐大而又沉默的樹根。
但在玉燕看來,那些默默無聞的人,才是真正埋在冰冷而黑暗的泥土裏,卻又無怨無悔,支撐起向上力量的樹根。
他們才是宮門之中,真正的‘無名’。
可又有誰是天生就該做奴仆的呢?又有誰生來便注定要對某個人忠誠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無論是朱珪這個高高在上的皇帝,還是宮門那些地位卑微的下人。
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誰又憑什麽心甘情願地幫你辦事呢?
就像是她明明一根指頭就能捏死雲為衫和鄭南衣,但仍是耐心跟她們講道理,好聲好氣哄著她們心甘情願為自己做事一樣。
因為自身過於強大而滋生傲慢,最終落得悲慘下場,西楚霸王早就給她上過一課了。
朱珪如今這般行徑,在玉燕看來,與其說是在利用她,倒不如說是一場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換。
朱珪如同精明的商人,明碼標價地開出了自己的籌碼:
你幫我除掉對我皇位構成威脅的裕王,作為迴報,我就賜予你封王的無上尊榮。
這確實是一場看似公平的交易,而且玉燕也從朱珪送來的勾雲紋雙龍玉璧,以及他在自己麵前的種種表現,看到了對方的誠意。
既然如此,又有什麽可不高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