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禦廚入局
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 作者:喜歡石胡荽的夏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起來,我倒是聽說一個消息。”林修端起茶杯,“禦膳房的王伯最近在城南開了個小麵攤。”
“王伯?”沈清歡放下茶杯,“就是那個在宮裏做了三十年禦廚的王伯?”
“正是。”林修點頭,“聽說他去年告老還鄉,在城南租了個小院子,每天隻做幾碗麵。”
沈清歡站起身,走到窗邊:“王伯的手藝在京城可是出了名的。
當年他做的一道''龍鳳呈祥'',連太後都讚不絕口。”
“你想請他?”林修問道。
“陳世安不是要跟我比廚藝嗎?”沈清歡轉過身,“那我就請個真正的高手來。”
“可是王伯這人脾氣古怪,這些年不知多少人想請他,都被他拒絕了。”
“那是因為他們不懂他。”沈清歡笑道,“王伯這人最重麵子,你越是捧著他,他反而不願意。”
第二天一早,沈清歡就讓人打聽到了王伯的住處。
那是城南一條偏僻的小巷,巷子盡頭有個小院子,院門上掛著塊木牌,寫著“麵攤”兩個字。
沈清歡走進院子,隻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在案板前和麵。
老人穿著一件灰布短褂,腰間係著條白布圍裙,手上的動作又快又穩。
“老人家。”沈清歡走到案板前,“來碗麵。”
老人頭也不抬:“賣完了。”
“可是我看您這麵團還沒和完。”
“這是留給自己吃的。”老人繼續和麵,“你要吃麵,明天早上來。”
“那我明天再來。”沈清歡轉身要走,突然又停下腳步,“老人家,您這麵裏是不是放了堿麵?”
老人的手頓了一下:“你怎麽知道?”
“您和麵的時候,我聞到一股淡淡的堿味。”沈清歡說道,“堿麵能讓麵條更有韌性,但是用多了會影響口感。
您這麵團裏的堿麵用得剛剛好,不多不少。”
老人這才抬起頭,打量著沈清歡:“你懂廚藝?”
“略懂一二。”沈清歡笑道,“不過比起王伯您的手藝,我這點本事不值一提。”
“你認識我?”
“誰不知道禦膳房的王伯呢?”沈清歡說道,“您那道''龍鳳呈祥'',可是讓多少人羨慕。”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王伯擺擺手,“現在我就是個賣麵的。”
“王伯,我想請您去我的酒樓。”
“不去。”王伯直接拒絕,“我現在隻想安安靜靜地賣我的麵。”
“您不想再做一次''龍鳳呈祥''嗎?”沈清歡問道。
王伯的手又頓了一下:“那道菜太難了,現在的廚子做不出來。”
“我知道難。”沈清歡說道,“光是那個鳳尾就要用十幾種食材,每種食材的火候都要掌握得剛剛好。”
“你連這個都知道?”王伯有些意外。
“我還知道,您當年做這道菜的時候,用的是一種特製的刀。”
沈清歡繼續說道,“那把刀是用上等鋼材打造的,刀刃薄如蟬翼,卻又堅韌無比。”
“你...”王伯放下擀麵杖,“你到底是誰?”
“我叫沈清歡,是醉仙樓的東家。”
“原來是你。”王伯點點頭,“我聽說過你,城裏現在最紅的酒樓就是你開的。”
“王伯過獎了。”沈清歡說道,“我這點本事,在您麵前不值一提。”
“你來找我,就是為了請我去你的酒樓?”
“是。”沈清歡點頭,“我想請王伯去醉仙樓坐鎮。”
“不去。”王伯又拿起擀麵杖,“我現在隻想安安靜靜地過日子。”
“王伯,您真的甘心就這樣賣一輩子麵嗎?”沈清歡問道,“您的手藝,不該埋沒在這小巷子裏。”
“我這把年紀了,還能做什麽?”王伯歎了口氣,繼續擀麵。
“您知道陳世安嗎?”沈清歡問道。
“福滿樓的東家?”王伯停下手中的動作,“聽說過,最近在城裏收購米鋪。”
“他不光收米鋪,還想收購我的醉仙樓。”沈清歡說道,“他揚言要在三個月內,讓福滿樓成為京城第一樓。”
“哦?”王伯放下擀麵杖,“他有這個本事?”
“他請了個廚子,叫張三。”沈清歡說道,“這人在揚州做過幾年大廚,自稱學過禦膳房的手藝。”
“張三?”王伯冷笑一聲,“他那點本事,也敢說學過禦膳房的手藝?”
“王伯認識他?”
“他在禦膳房待過三個月,就是個打雜的。”王伯說道,“連案板都擦不幹淨,還學什麽手藝?”
“可是他現在在城裏到處說,自己是禦膳房的傳人。”
沈清歡說道,“說您這個老師傅的手藝,早就過時了。”
“他說什麽?”王伯一拍案板,麵粉飛揚,“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他還說,您那道''龍鳳呈祥'',他隨隨便便就能做出來。”
“放屁!”王伯氣得胡子直翹,“他連刀都拿不穩,還敢說這種大話?”
“所以我想請王伯出山。”沈清歡說道,“讓他知道知道,什麽叫真正的禦膳手藝。”
王伯站在案板前沉默了許久,突然問道:“你給我開什麽條件?”
“王伯想要什麽條件?”
“我要一間獨立的廚房,所有用具都要按我的要求準備。”
王伯說道,“還有,我隻做我想做的菜,不接受任何人的指揮。”
“沒問題。”沈清歡點頭,“我還可以給王伯一成的股份。”
“股份就不必了。”王伯擺擺手,“我這把年紀,要那些做什麽?
我就想讓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知道,什麽叫真正的手藝。”
“那就這麽說定了?”
“等等。”王伯說道,“我還有一個條件。”
“王伯請說。”
“我要一把刀。”王伯說道,“就是你剛才說的那種特製的刀。
我的那把,早就丟了。”
“這個簡單。”沈清歡笑道,“我認識城裏最好的鐵匠,讓他給您打一把。”
“那行。”王伯點點頭,“什麽時候開始?”
“就明天。”沈清歡說道,“我讓人把您的東西都搬到醉仙樓去。”
“不用搬。”王伯說道,“我就帶一身衣服去。
對了,你那個酒樓,有沒有會做麵的?”
“有幾個。”
“讓他們都來跟我學。”王伯說道,“我這一身手藝,總要傳給有心人。”
第二天一早,王伯就來到了醉仙樓。沈清歡早就讓人把廚房收拾出來,所有的用具都是新的。
“不錯。”王伯檢查了一遍廚房,“就是這個灶台有點問題。”
“怎麽了?”
“火候不夠。”王伯說道,“要改一改。”
沈清歡立刻讓人去找泥瓦匠,按照王伯的要求重新砌灶台。
“掌櫃的。”趙掌櫃跑進來,“陳世安來了。”
“讓他進來。”沈清歡說道,“正好讓他見見王伯。”
陳世安大步走進廚房,身後跟著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穿著一身藍布長衫,正是那個自稱學過禦膳房手藝的張三。
“沈掌櫃。”陳世安冷笑,“聽說你請了個老廚子?”
“不是老廚子。”沈清歡說道,“是禦膳房的王伯。”
“王伯?”張三臉色一變,“不可能!王伯早就不做廚子了。”
“張三。”王伯轉過身,“你這個打雜的,現在倒是會說大話了。”
“王...王伯。”張三結結巴巴地說道,“您怎麽在這裏?”
“怎麽?見了老師傅,連聲好都不會說了?”王伯冷笑,“你不是說我的手藝過時了嗎?
來,咱們比一比。”
“我...”張三擦著額頭的汗,“我今天身體不舒服。”
“身體不舒服?”王伯拿起一把菜刀,“那就看看我這個老家夥的手藝吧。”
王伯說著,從案板上拿起一條魚,刀光閃動,魚肉瞬間被分成薄如蟬翼的片。
每一片都大小均勻,厚度相同。
“這...”張三看得目瞪口呆,“這怎麽可能?”
“這算什麽?”王伯又拿起一根蘿卜,刀光再閃,蘿卜變成了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
“王伯的刀工,在禦膳房可是出了名的。”沈清歡說道,“張三,你不是說自己學過禦膳房的手藝嗎?
來,露兩手給大家看看。”
“我...”張三擦著汗,“我今天真的身體不舒服。”
“那就改天吧。”王伯放下菜刀,“等你身體好了,隨時來找我。”
“走!”陳世安拉著張三轉身就走。
“陳掌櫃。”沈清歡在後麵喊道,“三個月之期,可別忘了。”
等陳世安走後,王伯笑道:“這個張三,還是那副德性。”
“王伯。”沈清歡說道,“您看這個灶台,還要改什麽地方?”
“先把這個煙囪改了。”王伯說道,“要讓火力更旺一些。
對了,你那個鐵匠什麽時候能把刀打好?”
“最遲後天。”沈清歡說道,“我已經讓人去催了。”
“那就好。”王伯點點頭,“等刀到了,我就做一道''龍鳳呈祥''給你看看。”
“王伯?”沈清歡放下茶杯,“就是那個在宮裏做了三十年禦廚的王伯?”
“正是。”林修點頭,“聽說他去年告老還鄉,在城南租了個小院子,每天隻做幾碗麵。”
沈清歡站起身,走到窗邊:“王伯的手藝在京城可是出了名的。
當年他做的一道''龍鳳呈祥'',連太後都讚不絕口。”
“你想請他?”林修問道。
“陳世安不是要跟我比廚藝嗎?”沈清歡轉過身,“那我就請個真正的高手來。”
“可是王伯這人脾氣古怪,這些年不知多少人想請他,都被他拒絕了。”
“那是因為他們不懂他。”沈清歡笑道,“王伯這人最重麵子,你越是捧著他,他反而不願意。”
第二天一早,沈清歡就讓人打聽到了王伯的住處。
那是城南一條偏僻的小巷,巷子盡頭有個小院子,院門上掛著塊木牌,寫著“麵攤”兩個字。
沈清歡走進院子,隻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在案板前和麵。
老人穿著一件灰布短褂,腰間係著條白布圍裙,手上的動作又快又穩。
“老人家。”沈清歡走到案板前,“來碗麵。”
老人頭也不抬:“賣完了。”
“可是我看您這麵團還沒和完。”
“這是留給自己吃的。”老人繼續和麵,“你要吃麵,明天早上來。”
“那我明天再來。”沈清歡轉身要走,突然又停下腳步,“老人家,您這麵裏是不是放了堿麵?”
老人的手頓了一下:“你怎麽知道?”
“您和麵的時候,我聞到一股淡淡的堿味。”沈清歡說道,“堿麵能讓麵條更有韌性,但是用多了會影響口感。
您這麵團裏的堿麵用得剛剛好,不多不少。”
老人這才抬起頭,打量著沈清歡:“你懂廚藝?”
“略懂一二。”沈清歡笑道,“不過比起王伯您的手藝,我這點本事不值一提。”
“你認識我?”
“誰不知道禦膳房的王伯呢?”沈清歡說道,“您那道''龍鳳呈祥'',可是讓多少人羨慕。”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王伯擺擺手,“現在我就是個賣麵的。”
“王伯,我想請您去我的酒樓。”
“不去。”王伯直接拒絕,“我現在隻想安安靜靜地賣我的麵。”
“您不想再做一次''龍鳳呈祥''嗎?”沈清歡問道。
王伯的手又頓了一下:“那道菜太難了,現在的廚子做不出來。”
“我知道難。”沈清歡說道,“光是那個鳳尾就要用十幾種食材,每種食材的火候都要掌握得剛剛好。”
“你連這個都知道?”王伯有些意外。
“我還知道,您當年做這道菜的時候,用的是一種特製的刀。”
沈清歡繼續說道,“那把刀是用上等鋼材打造的,刀刃薄如蟬翼,卻又堅韌無比。”
“你...”王伯放下擀麵杖,“你到底是誰?”
“我叫沈清歡,是醉仙樓的東家。”
“原來是你。”王伯點點頭,“我聽說過你,城裏現在最紅的酒樓就是你開的。”
“王伯過獎了。”沈清歡說道,“我這點本事,在您麵前不值一提。”
“你來找我,就是為了請我去你的酒樓?”
“是。”沈清歡點頭,“我想請王伯去醉仙樓坐鎮。”
“不去。”王伯又拿起擀麵杖,“我現在隻想安安靜靜地過日子。”
“王伯,您真的甘心就這樣賣一輩子麵嗎?”沈清歡問道,“您的手藝,不該埋沒在這小巷子裏。”
“我這把年紀了,還能做什麽?”王伯歎了口氣,繼續擀麵。
“您知道陳世安嗎?”沈清歡問道。
“福滿樓的東家?”王伯停下手中的動作,“聽說過,最近在城裏收購米鋪。”
“他不光收米鋪,還想收購我的醉仙樓。”沈清歡說道,“他揚言要在三個月內,讓福滿樓成為京城第一樓。”
“哦?”王伯放下擀麵杖,“他有這個本事?”
“他請了個廚子,叫張三。”沈清歡說道,“這人在揚州做過幾年大廚,自稱學過禦膳房的手藝。”
“張三?”王伯冷笑一聲,“他那點本事,也敢說學過禦膳房的手藝?”
“王伯認識他?”
“他在禦膳房待過三個月,就是個打雜的。”王伯說道,“連案板都擦不幹淨,還學什麽手藝?”
“可是他現在在城裏到處說,自己是禦膳房的傳人。”
沈清歡說道,“說您這個老師傅的手藝,早就過時了。”
“他說什麽?”王伯一拍案板,麵粉飛揚,“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他還說,您那道''龍鳳呈祥'',他隨隨便便就能做出來。”
“放屁!”王伯氣得胡子直翹,“他連刀都拿不穩,還敢說這種大話?”
“所以我想請王伯出山。”沈清歡說道,“讓他知道知道,什麽叫真正的禦膳手藝。”
王伯站在案板前沉默了許久,突然問道:“你給我開什麽條件?”
“王伯想要什麽條件?”
“我要一間獨立的廚房,所有用具都要按我的要求準備。”
王伯說道,“還有,我隻做我想做的菜,不接受任何人的指揮。”
“沒問題。”沈清歡點頭,“我還可以給王伯一成的股份。”
“股份就不必了。”王伯擺擺手,“我這把年紀,要那些做什麽?
我就想讓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知道,什麽叫真正的手藝。”
“那就這麽說定了?”
“等等。”王伯說道,“我還有一個條件。”
“王伯請說。”
“我要一把刀。”王伯說道,“就是你剛才說的那種特製的刀。
我的那把,早就丟了。”
“這個簡單。”沈清歡笑道,“我認識城裏最好的鐵匠,讓他給您打一把。”
“那行。”王伯點點頭,“什麽時候開始?”
“就明天。”沈清歡說道,“我讓人把您的東西都搬到醉仙樓去。”
“不用搬。”王伯說道,“我就帶一身衣服去。
對了,你那個酒樓,有沒有會做麵的?”
“有幾個。”
“讓他們都來跟我學。”王伯說道,“我這一身手藝,總要傳給有心人。”
第二天一早,王伯就來到了醉仙樓。沈清歡早就讓人把廚房收拾出來,所有的用具都是新的。
“不錯。”王伯檢查了一遍廚房,“就是這個灶台有點問題。”
“怎麽了?”
“火候不夠。”王伯說道,“要改一改。”
沈清歡立刻讓人去找泥瓦匠,按照王伯的要求重新砌灶台。
“掌櫃的。”趙掌櫃跑進來,“陳世安來了。”
“讓他進來。”沈清歡說道,“正好讓他見見王伯。”
陳世安大步走進廚房,身後跟著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穿著一身藍布長衫,正是那個自稱學過禦膳房手藝的張三。
“沈掌櫃。”陳世安冷笑,“聽說你請了個老廚子?”
“不是老廚子。”沈清歡說道,“是禦膳房的王伯。”
“王伯?”張三臉色一變,“不可能!王伯早就不做廚子了。”
“張三。”王伯轉過身,“你這個打雜的,現在倒是會說大話了。”
“王...王伯。”張三結結巴巴地說道,“您怎麽在這裏?”
“怎麽?見了老師傅,連聲好都不會說了?”王伯冷笑,“你不是說我的手藝過時了嗎?
來,咱們比一比。”
“我...”張三擦著額頭的汗,“我今天身體不舒服。”
“身體不舒服?”王伯拿起一把菜刀,“那就看看我這個老家夥的手藝吧。”
王伯說著,從案板上拿起一條魚,刀光閃動,魚肉瞬間被分成薄如蟬翼的片。
每一片都大小均勻,厚度相同。
“這...”張三看得目瞪口呆,“這怎麽可能?”
“這算什麽?”王伯又拿起一根蘿卜,刀光再閃,蘿卜變成了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
“王伯的刀工,在禦膳房可是出了名的。”沈清歡說道,“張三,你不是說自己學過禦膳房的手藝嗎?
來,露兩手給大家看看。”
“我...”張三擦著汗,“我今天真的身體不舒服。”
“那就改天吧。”王伯放下菜刀,“等你身體好了,隨時來找我。”
“走!”陳世安拉著張三轉身就走。
“陳掌櫃。”沈清歡在後麵喊道,“三個月之期,可別忘了。”
等陳世安走後,王伯笑道:“這個張三,還是那副德性。”
“王伯。”沈清歡說道,“您看這個灶台,還要改什麽地方?”
“先把這個煙囪改了。”王伯說道,“要讓火力更旺一些。
對了,你那個鐵匠什麽時候能把刀打好?”
“最遲後天。”沈清歡說道,“我已經讓人去催了。”
“那就好。”王伯點點頭,“等刀到了,我就做一道''龍鳳呈祥''給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