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康府之殤
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 作者:喜歡石胡荽的夏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從此處開始。”沈清歡手指點在地圖上一個偏僻角落,“這是康府的後門,每日卯時都會有一輛馬車送菜進府。”
翠兒提起茶壺,給林修麵前的茶杯添了茶水。
茶香嫋嫋升起,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那個送菜的馬夫叫吳二,在康府幹了十年。”
林修身邊那個瘦小男子說道,“他有個毛病,每次進府都要在角門那兒歇息一會,抽上一鍋煙。”
沈清歡拿起桌上一本賬冊,隨手翻了翻:“吳二這個名字,在康公公的賬目裏出現過。
每月都給他五兩銀子。”
林修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一個送菜的車夫,一個月能領五兩銀子?”
“康公公倒是大方。”沈清歡冷笑一聲,“看來這個吳二,也不是個幹淨人。”
瘦小男子低聲道:“屬下已經查清楚了。這個吳二以前是個小偷,專門偷府裏老爺們的信件。
康公公抓住他後,就收了他做了眼線。”
“正好用得上。”沈清歡站起身,走到廊下,“林先生,麻煩你派人盯著這個吳二。
明天一早,我要看到康公公的賬本複印件出現在他的枕頭底下。”
林修叫過身邊另一個下人,低聲吩咐了幾句。
那下人點頭離開,腳步輕得連地上的落葉都沒驚動。
“賬本的事交給我。”林修說,“你準備怎麽對付康公公?”
沈清歡轉過身,月光下她的笑容帶著三分狠厲:“這些賬本,足夠讓康公公把西街那間綢緞莊乖乖送上門。”
“綢緞莊?”翠兒驚訝道,“您說的是那間''福祿綢緞''?
那可是康家的搖錢樹。”
“正是那間。”沈清歡說,“福祿綢緞每年能賺十萬兩銀子。
康公公最舍不得的就是這個鋪子。”
林修眼中閃過一絲興味:“你打算用這些賬本換鋪子?”
“不止如此。”沈清歡拿起一張信紙,“我要讓康公公把那個人證也一並交出來。”
就在這時,院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穿著緋色衣裙的丫鬟匆匆跑了進來,氣喘籲籲地說:“小姐,貴妃娘娘那邊傳來消息。
沈明玉被趕出宮了!”
“說清楚。”沈清歡示意丫鬟坐下喘口氣。
這丫鬟名叫綠竹,是貴妃身邊的大丫鬟。平日裏負責給沈清歡傳遞宮裏的消息。
“今日沈明玉在宮裏,不小心把茶水潑在了貴妃娘娘的新裙子上。”
綠竹說,“貴妃當場就怒了,說她是故意的。
當著眾人的麵,把她趕了出去。”
翠兒忍不住笑出聲:“這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坑。
前幾日她在宮裏說小姐的壞話,貴妃娘娘早就不高興了。”
“不止如此。”綠竹壓低聲音,“貴妃娘娘還下令取消了她的進宮資格。
以後,她再也進不了宮了。”
沈清歡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貴妃向來護短,這次沈明玉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林修看了她一眼:“你早就算準了這一步?”
“貴妃最討厭別人在她麵前告狀。”沈清歡放下茶杯,“沈明玉自以為聰明,卻不知道這是在自尋死路。”
綠竹又說:“貴妃娘娘還讓禦史台派人去查沈明玉的鋪子。
說是聽說她家的胭脂水粉裏摻了不幹淨的東西。”
“禦史台的大人可不好打發。”翠兒說,“這一查,不知要查出多少事來。”
沈清歡站在廊下,望著院子裏的海棠樹:“沈明玉這些年做的那些齷齪事,也該有人好好查一查了。”
林修身邊那個瘦小男子突然說:“林爺,繪師已經到了。”
“帶進來。”林修說。
不一會兒,一個白發老者被帶了進來。老者手裏捧著一個木匣子,裏麵裝著各色顏料和筆墨。
“這是京城最好的繪師,王老。”林修介紹道,“他臨摹的字畫,連當事人都分辨不出真假。”
沈清歡點點頭:“王老,麻煩您了。這些賬本,要一字不差地臨摹下來。”
王老接過賬本,在燭光下仔細翻看。老人手上帶著厚厚的老繭,戴著一副銅絲眼鏡,鏡片後那雙渾濁的眼睛專注地盯著紙頁。
“這上頭的字跡很特別。”王老說,“用的是棗木炭灰製的墨,筆法也很古怪,看來寫賬的人是個左撇子。”
沈清歡在王老身邊坐下:“您能臨摹出來麽?”
“自然可以。”王老從木匣中取出一支狼毫,“不過需要一整夜的時間。”
“一整夜太久了。”林修說,“我們隻有到卯時。”
王老笑了笑,從懷裏掏出一個小瓷瓶:“老朽準備了一些提神的藥。
不過這藥吃多了傷身,一年隻能用三次。”
林修挑了挑眉:“王老倒是準備充分。”
“這藥五十兩銀子一顆。”王老說著,倒出一粒黑色的藥丸,“用了它,我能連續工作六個時辰而不會手抖。”
沈清歡從袖中取出一錠銀子:“這是一百兩,藥錢和工錢一並付清。”
王老接過銀子掂了掂,滿意地點頭。他吞下藥丸,搓了搓手,開始研墨。
翠兒在一旁鋪開宣紙,擺好硯台筆架。綠竹則端來一盞明亮的油燈,讓王老能看得更清楚。
沈清歡站起身,走到院中。夜已深了,月亮爬到了樹梢,灑下一片清冷的光。
“這個時候,康府的人應該都睡了。”林修說,“我已經派人去盯著吳二。
那家夥每天都在後門的雜物房裏睡覺。”
沈清歡點點頭:“讓人把賬本複印件塞到他枕頭底下。
明天一早,他自然會把東西送到康公公手裏。”
瘦小男子低聲道:“康府後門有兩個守衛,輪流值夜。
卯時交班的時候會有一刻鍾的空檔。”
“就在那個時候動手。”沈清歡說,“康公公這些年收刮了不少銀子,光是這本賬冊上記的就有二十萬兩。
若是讓禦史台的大人看到,他的腦袋怕是保不住。”
翠兒端來一碗熱湯:“小姐,夜裏寒氣重,喝點薑湯暖暖身子。”
沈清歡接過碗,輕輕啜了一口。薑湯的辛辣味道驅散了些許夜的寒意。
王老伏案疾書,筆走龍蛇。每一個字都精確地模仿著原本的筆跡,連那些模糊不清的墨跡也絲毫不差。
林修的手下們悄無聲息地行動起來。有人去盯著康府後門,有人去打探吳二的動向,更有人潛入暗處,等待著天亮時分的行動。
“明日卯時一過,康公公就會看到這些賬本。”
沈清歡說,“以他的性子,必然會先派人去查賬本的來路。”
林修冷笑一聲:“查不出來的。我的人做事向來幹淨。”
“他查不到來路,就會慌。”沈清歡說,“等他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我們就開條件。”
“福祿綢緞是康家的命脈。”林修說,“他未必肯交出來。”
沈清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就要看他是要綢緞莊,還是要腦袋了。”
王老的筆尖飛舞,一頁頁賬本被完美地複製出來。
那些數字和名字,都將成為壓在康公公頭上的一把刀。
夜色漸深,海棠花在風中輕輕搖曳。沈清歡站在廊下,數著更聲。
再過幾個時辰,她布下的這盤棋就要開始了。
守更的更夫從巷子裏走過,梆子聲在夜色中遠遠傳來。
綠竹躡手躡腳地進來,在沈清歡耳邊低語:“小姐,貴妃娘娘又傳來消息。
禦史台的人已經封了沈明玉的鋪子,查出了不少問題。”
“她完了。”翠兒低聲說,“這迴是真的完了。”
沈清歡揚起嘴角:“這還不夠。等我拿下福祿綢緞,就讓她見識見識什麽叫真正的生意經。”
“屬下去準備馬車。”瘦小男子說,“等王老臨摹完,就立刻送去康府後門。”
王老依然專注地臨摹著,似乎對周圍的一切都充耳不聞。
那些賬本在他手下,一頁頁重生,等待著去完成它們的使命。
翠兒提起茶壺,給林修麵前的茶杯添了茶水。
茶香嫋嫋升起,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那個送菜的馬夫叫吳二,在康府幹了十年。”
林修身邊那個瘦小男子說道,“他有個毛病,每次進府都要在角門那兒歇息一會,抽上一鍋煙。”
沈清歡拿起桌上一本賬冊,隨手翻了翻:“吳二這個名字,在康公公的賬目裏出現過。
每月都給他五兩銀子。”
林修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一個送菜的車夫,一個月能領五兩銀子?”
“康公公倒是大方。”沈清歡冷笑一聲,“看來這個吳二,也不是個幹淨人。”
瘦小男子低聲道:“屬下已經查清楚了。這個吳二以前是個小偷,專門偷府裏老爺們的信件。
康公公抓住他後,就收了他做了眼線。”
“正好用得上。”沈清歡站起身,走到廊下,“林先生,麻煩你派人盯著這個吳二。
明天一早,我要看到康公公的賬本複印件出現在他的枕頭底下。”
林修叫過身邊另一個下人,低聲吩咐了幾句。
那下人點頭離開,腳步輕得連地上的落葉都沒驚動。
“賬本的事交給我。”林修說,“你準備怎麽對付康公公?”
沈清歡轉過身,月光下她的笑容帶著三分狠厲:“這些賬本,足夠讓康公公把西街那間綢緞莊乖乖送上門。”
“綢緞莊?”翠兒驚訝道,“您說的是那間''福祿綢緞''?
那可是康家的搖錢樹。”
“正是那間。”沈清歡說,“福祿綢緞每年能賺十萬兩銀子。
康公公最舍不得的就是這個鋪子。”
林修眼中閃過一絲興味:“你打算用這些賬本換鋪子?”
“不止如此。”沈清歡拿起一張信紙,“我要讓康公公把那個人證也一並交出來。”
就在這時,院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穿著緋色衣裙的丫鬟匆匆跑了進來,氣喘籲籲地說:“小姐,貴妃娘娘那邊傳來消息。
沈明玉被趕出宮了!”
“說清楚。”沈清歡示意丫鬟坐下喘口氣。
這丫鬟名叫綠竹,是貴妃身邊的大丫鬟。平日裏負責給沈清歡傳遞宮裏的消息。
“今日沈明玉在宮裏,不小心把茶水潑在了貴妃娘娘的新裙子上。”
綠竹說,“貴妃當場就怒了,說她是故意的。
當著眾人的麵,把她趕了出去。”
翠兒忍不住笑出聲:“這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坑。
前幾日她在宮裏說小姐的壞話,貴妃娘娘早就不高興了。”
“不止如此。”綠竹壓低聲音,“貴妃娘娘還下令取消了她的進宮資格。
以後,她再也進不了宮了。”
沈清歡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貴妃向來護短,這次沈明玉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林修看了她一眼:“你早就算準了這一步?”
“貴妃最討厭別人在她麵前告狀。”沈清歡放下茶杯,“沈明玉自以為聰明,卻不知道這是在自尋死路。”
綠竹又說:“貴妃娘娘還讓禦史台派人去查沈明玉的鋪子。
說是聽說她家的胭脂水粉裏摻了不幹淨的東西。”
“禦史台的大人可不好打發。”翠兒說,“這一查,不知要查出多少事來。”
沈清歡站在廊下,望著院子裏的海棠樹:“沈明玉這些年做的那些齷齪事,也該有人好好查一查了。”
林修身邊那個瘦小男子突然說:“林爺,繪師已經到了。”
“帶進來。”林修說。
不一會兒,一個白發老者被帶了進來。老者手裏捧著一個木匣子,裏麵裝著各色顏料和筆墨。
“這是京城最好的繪師,王老。”林修介紹道,“他臨摹的字畫,連當事人都分辨不出真假。”
沈清歡點點頭:“王老,麻煩您了。這些賬本,要一字不差地臨摹下來。”
王老接過賬本,在燭光下仔細翻看。老人手上帶著厚厚的老繭,戴著一副銅絲眼鏡,鏡片後那雙渾濁的眼睛專注地盯著紙頁。
“這上頭的字跡很特別。”王老說,“用的是棗木炭灰製的墨,筆法也很古怪,看來寫賬的人是個左撇子。”
沈清歡在王老身邊坐下:“您能臨摹出來麽?”
“自然可以。”王老從木匣中取出一支狼毫,“不過需要一整夜的時間。”
“一整夜太久了。”林修說,“我們隻有到卯時。”
王老笑了笑,從懷裏掏出一個小瓷瓶:“老朽準備了一些提神的藥。
不過這藥吃多了傷身,一年隻能用三次。”
林修挑了挑眉:“王老倒是準備充分。”
“這藥五十兩銀子一顆。”王老說著,倒出一粒黑色的藥丸,“用了它,我能連續工作六個時辰而不會手抖。”
沈清歡從袖中取出一錠銀子:“這是一百兩,藥錢和工錢一並付清。”
王老接過銀子掂了掂,滿意地點頭。他吞下藥丸,搓了搓手,開始研墨。
翠兒在一旁鋪開宣紙,擺好硯台筆架。綠竹則端來一盞明亮的油燈,讓王老能看得更清楚。
沈清歡站起身,走到院中。夜已深了,月亮爬到了樹梢,灑下一片清冷的光。
“這個時候,康府的人應該都睡了。”林修說,“我已經派人去盯著吳二。
那家夥每天都在後門的雜物房裏睡覺。”
沈清歡點點頭:“讓人把賬本複印件塞到他枕頭底下。
明天一早,他自然會把東西送到康公公手裏。”
瘦小男子低聲道:“康府後門有兩個守衛,輪流值夜。
卯時交班的時候會有一刻鍾的空檔。”
“就在那個時候動手。”沈清歡說,“康公公這些年收刮了不少銀子,光是這本賬冊上記的就有二十萬兩。
若是讓禦史台的大人看到,他的腦袋怕是保不住。”
翠兒端來一碗熱湯:“小姐,夜裏寒氣重,喝點薑湯暖暖身子。”
沈清歡接過碗,輕輕啜了一口。薑湯的辛辣味道驅散了些許夜的寒意。
王老伏案疾書,筆走龍蛇。每一個字都精確地模仿著原本的筆跡,連那些模糊不清的墨跡也絲毫不差。
林修的手下們悄無聲息地行動起來。有人去盯著康府後門,有人去打探吳二的動向,更有人潛入暗處,等待著天亮時分的行動。
“明日卯時一過,康公公就會看到這些賬本。”
沈清歡說,“以他的性子,必然會先派人去查賬本的來路。”
林修冷笑一聲:“查不出來的。我的人做事向來幹淨。”
“他查不到來路,就會慌。”沈清歡說,“等他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我們就開條件。”
“福祿綢緞是康家的命脈。”林修說,“他未必肯交出來。”
沈清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就要看他是要綢緞莊,還是要腦袋了。”
王老的筆尖飛舞,一頁頁賬本被完美地複製出來。
那些數字和名字,都將成為壓在康公公頭上的一把刀。
夜色漸深,海棠花在風中輕輕搖曳。沈清歡站在廊下,數著更聲。
再過幾個時辰,她布下的這盤棋就要開始了。
守更的更夫從巷子裏走過,梆子聲在夜色中遠遠傳來。
綠竹躡手躡腳地進來,在沈清歡耳邊低語:“小姐,貴妃娘娘又傳來消息。
禦史台的人已經封了沈明玉的鋪子,查出了不少問題。”
“她完了。”翠兒低聲說,“這迴是真的完了。”
沈清歡揚起嘴角:“這還不夠。等我拿下福祿綢緞,就讓她見識見識什麽叫真正的生意經。”
“屬下去準備馬車。”瘦小男子說,“等王老臨摹完,就立刻送去康府後門。”
王老依然專注地臨摹著,似乎對周圍的一切都充耳不聞。
那些賬本在他手下,一頁頁重生,等待著去完成它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