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總有一處溫暖港灣為她守候
重生後全家一起虐渣渣 作者:羽亦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母的眼神中滿是堅定,仿佛是給蘇詩雨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讓她知道,無論未來風雨如何,總有一處溫暖港灣為她守候。
蘇父坐在有些陳舊卻無比熟悉的沙發一角,他微微前傾身子,雙手交疊著搭在膝蓋上,目光始終落在女兒身上,滿是疼惜與關懷。
聽到妻子的話,他重重地點了點頭,語重心長地附和道:“是呀,你這個丫頭,從小就愛瞎操心,什麽事兒都往自己身上攬,可把自己累壞了。現在好了,家人都找到了,那些多年的心願也都了了,往後的日子,你可得學著活的輕鬆一點了,別再給自己那麽大壓力。”
蘇詩雨吸了吸鼻子,抬手用纖細的手指快速地抹了一把眼角還在閃爍的淚花,不想讓父母再多操心。
下一秒,她嘴角上揚,努力擠出個帶著淚花卻格外燦爛的笑容,腦袋如同搗蒜一般用力點頭:“爸,媽,你們放心吧,我會的,我一定會讓自己放鬆下來,好好享受生活。”
那語氣裏,是前所未有的堅定,像是在給自己打氣,也像是在向父母許下承諾,要奔赴那充滿希望的新生活。
蘇父寬厚的手掌輕輕拍了拍蘇詩雨的手背,掌心的溫暖傳遞著安撫的力量,他臉上帶著和藹的笑,耐心地解釋道:“傻丫頭,你誤會啦,不是我們住得不開心。你瞧,這兒的一磚一瓦、一桌一椅,都承載著咱們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哪能忘得了呢?隻是這裏畢竟是你親生父母專門為你精心準備的房子,我們一直住著,於情於理也不合適呀。況且,新家就在旁邊,近得很,你要是想我們了,抬腿就能過來,和現在沒啥兩樣。”
蘇母也在一旁頻頻點頭附和,她拉過蘇詩雨的另一隻手,溫柔地握在掌心:“是呀,詩詩,咱們換個地兒,空間寬敞些,還能種種花、養養寵物,我們搬過去也能更自在一些。你就別操心了,也不用覺得有啥心理負擔。咱們一家人都迎來新生活了,你應該為我們高興才對呀。”
蘇詩雨聽著父母的話,心裏明白他們的考量,可情感上還是難以割舍,眼眶忍不住微微泛紅,聲音也染上了一絲哽咽:“可是……我還是覺得舍不得你們搬走,這裏的每個角落都藏著我們太多的迴憶了,我怕換了地方,那些美好就淡了。”
蘇父微微張開雙臂,將身形略顯單薄的蘇詩雨輕輕擁入懷中,像小時候那般,用下巴蹭了蹭她的頭頂,輕聲安撫:“我們也舍不得你呀,閨女。心尖尖上的肉要分開,哪能不疼呢?可好在新家離這兒就幾步路,你要是想我們了,一個電話,不出幾分鍾,咱們就能見麵。再說,你如今迴歐陽家,是頂頂重要的大事,那邊的爺爺奶奶肯定盼著你多陪陪。你就安心在那兒好好生活,知道不?”
蘇詩雨把臉埋在父親肩頭,聽著這一番貼心話,心中的失落如潮水般翻湧,可理智告訴她,父母考慮得周全。
她狠狠吸了吸鼻子,抬起頭,眼眶泛紅,卻還是堅定地點了點頭:“好吧,那你們搬過去之後要好好照顧自己,要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哪怕是搬個花盆、換個燈泡,都跟我說。別逞強,我已經長大了。”
蘇母看著懂事的女兒,眼眶也不禁濕潤,嘴角卻掛著溫柔笑意:“放心吧,丫頭,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的。你也要照顧好自己,按時吃飯、早睡早起,別讓我們擔心,你過得好,我們才有心思享受新生活。”
蘇父坐在蘇詩雨對麵,目光始終鎖定在女兒身上,眼神裏滿是寵溺與疼惜,就像蘇詩雨還是那個蹣跚學步的小女孩一般。
他緩緩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女兒的肩膀,掌心的溫度透過衣物傳遞過去,隨後溫聲道:“傻丫頭,別愁眉苦臉的,新家就在旁邊呢,抬腳就到。說起來,那邊本就是我來京都之前,特意費了不少心思為家裏籌備的安身之所。當時初來乍到,情況緊急,各種雜事纏身,新家這邊諸多事宜還沒拾掇利落,這才先在你這兒落腳,也是權宜之計。”
蘇父頓了頓,臉上浮現些許自豪,接著說道:“況且,那邊也早早給你備好了房間,我有次去瞅了瞅,那風格樣式,一準兒是你心儀的類型,溫馨得很。”
說到這兒,蘇父微微一頓,神色變得嚴肅了些,坐直身子,目光中透著不容置疑,“還有啊,你要迴歐陽家,可不能隨隨便便就走,怎麽也得讓他們風風光光、堂堂正正地開車來咱蘇家接你迴去,這是咱蘇家的骨氣,也是對你的尊重。”
蘇詩雨眨了眨眼睛,長長的睫毛撲閃著,心中雖有些不舍父母搬走,可聽了父親這一番話,也明白父親的考量,她微微點頭,小聲嘟囔道:“好吧,那我明天要過去看我的房間去。還有爸,你說有沒有可能把我這邊和你那邊打通連在一起呢?這樣以後往來不就更方便了。”
一想到未來,既有新生活的期待,又有對往昔相伴時光的眷戀,眼中不禁流露出複雜的神色。
蘇父聽聞女兒的提議,眼中先是閃過一絲訝異,顯然沒料到她會想出這麽個主意。不過轉瞬,他便露出思索的神情,微微仰頭,腦海中快速估量著打通房子的可行性,片刻後,重重點頭應道:“這一點我還真沒有想到,行,明天我們去看看,如果可行,就連起來,倒也能讓咱們兩家走動更便利,也省得你來迴跑累著。”
蘇母一直坐在旁邊的軟椅上,靜靜地看著父女倆你來我往地交談,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眼神裏滿是對家人的眷戀。
這時,她見話題暫告一段落,便微笑著站起身來,輕輕撫平裙擺的褶皺,溫柔地開口:“好了,我們現在先陪著詩雨去找歐陽夫妻倆,把詩雨的決定告訴他們,讓他們先迴去準備準備,也讓人家安心。”
蘇父坐在有些陳舊卻無比熟悉的沙發一角,他微微前傾身子,雙手交疊著搭在膝蓋上,目光始終落在女兒身上,滿是疼惜與關懷。
聽到妻子的話,他重重地點了點頭,語重心長地附和道:“是呀,你這個丫頭,從小就愛瞎操心,什麽事兒都往自己身上攬,可把自己累壞了。現在好了,家人都找到了,那些多年的心願也都了了,往後的日子,你可得學著活的輕鬆一點了,別再給自己那麽大壓力。”
蘇詩雨吸了吸鼻子,抬手用纖細的手指快速地抹了一把眼角還在閃爍的淚花,不想讓父母再多操心。
下一秒,她嘴角上揚,努力擠出個帶著淚花卻格外燦爛的笑容,腦袋如同搗蒜一般用力點頭:“爸,媽,你們放心吧,我會的,我一定會讓自己放鬆下來,好好享受生活。”
那語氣裏,是前所未有的堅定,像是在給自己打氣,也像是在向父母許下承諾,要奔赴那充滿希望的新生活。
蘇父寬厚的手掌輕輕拍了拍蘇詩雨的手背,掌心的溫暖傳遞著安撫的力量,他臉上帶著和藹的笑,耐心地解釋道:“傻丫頭,你誤會啦,不是我們住得不開心。你瞧,這兒的一磚一瓦、一桌一椅,都承載著咱們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哪能忘得了呢?隻是這裏畢竟是你親生父母專門為你精心準備的房子,我們一直住著,於情於理也不合適呀。況且,新家就在旁邊,近得很,你要是想我們了,抬腿就能過來,和現在沒啥兩樣。”
蘇母也在一旁頻頻點頭附和,她拉過蘇詩雨的另一隻手,溫柔地握在掌心:“是呀,詩詩,咱們換個地兒,空間寬敞些,還能種種花、養養寵物,我們搬過去也能更自在一些。你就別操心了,也不用覺得有啥心理負擔。咱們一家人都迎來新生活了,你應該為我們高興才對呀。”
蘇詩雨聽著父母的話,心裏明白他們的考量,可情感上還是難以割舍,眼眶忍不住微微泛紅,聲音也染上了一絲哽咽:“可是……我還是覺得舍不得你們搬走,這裏的每個角落都藏著我們太多的迴憶了,我怕換了地方,那些美好就淡了。”
蘇父微微張開雙臂,將身形略顯單薄的蘇詩雨輕輕擁入懷中,像小時候那般,用下巴蹭了蹭她的頭頂,輕聲安撫:“我們也舍不得你呀,閨女。心尖尖上的肉要分開,哪能不疼呢?可好在新家離這兒就幾步路,你要是想我們了,一個電話,不出幾分鍾,咱們就能見麵。再說,你如今迴歐陽家,是頂頂重要的大事,那邊的爺爺奶奶肯定盼著你多陪陪。你就安心在那兒好好生活,知道不?”
蘇詩雨把臉埋在父親肩頭,聽著這一番貼心話,心中的失落如潮水般翻湧,可理智告訴她,父母考慮得周全。
她狠狠吸了吸鼻子,抬起頭,眼眶泛紅,卻還是堅定地點了點頭:“好吧,那你們搬過去之後要好好照顧自己,要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哪怕是搬個花盆、換個燈泡,都跟我說。別逞強,我已經長大了。”
蘇母看著懂事的女兒,眼眶也不禁濕潤,嘴角卻掛著溫柔笑意:“放心吧,丫頭,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的。你也要照顧好自己,按時吃飯、早睡早起,別讓我們擔心,你過得好,我們才有心思享受新生活。”
蘇父坐在蘇詩雨對麵,目光始終鎖定在女兒身上,眼神裏滿是寵溺與疼惜,就像蘇詩雨還是那個蹣跚學步的小女孩一般。
他緩緩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女兒的肩膀,掌心的溫度透過衣物傳遞過去,隨後溫聲道:“傻丫頭,別愁眉苦臉的,新家就在旁邊呢,抬腳就到。說起來,那邊本就是我來京都之前,特意費了不少心思為家裏籌備的安身之所。當時初來乍到,情況緊急,各種雜事纏身,新家這邊諸多事宜還沒拾掇利落,這才先在你這兒落腳,也是權宜之計。”
蘇父頓了頓,臉上浮現些許自豪,接著說道:“況且,那邊也早早給你備好了房間,我有次去瞅了瞅,那風格樣式,一準兒是你心儀的類型,溫馨得很。”
說到這兒,蘇父微微一頓,神色變得嚴肅了些,坐直身子,目光中透著不容置疑,“還有啊,你要迴歐陽家,可不能隨隨便便就走,怎麽也得讓他們風風光光、堂堂正正地開車來咱蘇家接你迴去,這是咱蘇家的骨氣,也是對你的尊重。”
蘇詩雨眨了眨眼睛,長長的睫毛撲閃著,心中雖有些不舍父母搬走,可聽了父親這一番話,也明白父親的考量,她微微點頭,小聲嘟囔道:“好吧,那我明天要過去看我的房間去。還有爸,你說有沒有可能把我這邊和你那邊打通連在一起呢?這樣以後往來不就更方便了。”
一想到未來,既有新生活的期待,又有對往昔相伴時光的眷戀,眼中不禁流露出複雜的神色。
蘇父聽聞女兒的提議,眼中先是閃過一絲訝異,顯然沒料到她會想出這麽個主意。不過轉瞬,他便露出思索的神情,微微仰頭,腦海中快速估量著打通房子的可行性,片刻後,重重點頭應道:“這一點我還真沒有想到,行,明天我們去看看,如果可行,就連起來,倒也能讓咱們兩家走動更便利,也省得你來迴跑累著。”
蘇母一直坐在旁邊的軟椅上,靜靜地看著父女倆你來我往地交談,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眼神裏滿是對家人的眷戀。
這時,她見話題暫告一段落,便微笑著站起身來,輕輕撫平裙擺的褶皺,溫柔地開口:“好了,我們現在先陪著詩雨去找歐陽夫妻倆,把詩雨的決定告訴他們,讓他們先迴去準備準備,也讓人家安心。”